第八讲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

2018-11-26 22:45

第八讲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 一、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不同类型 二、土耳其凯末尔革命和世俗化改革 三、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四、埃及的华夫脱运动 五、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 思考题:

1、略论亚非拉民族主义的不同特征。

2、如何评价甘地主义?

3、如何评价凯末尔主义?

一、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不同类型 1、政治运动的特征——多样性的统一 2、地域性特征的改革运动 3、形态各异的民族主义思潮

1、政治运动的特征——多样性的统一

共同点:①都在寻觅世俗化(资本主义化)、 现代化的道路。

②在性质上都是民族独立和民主改革 运动。

不同点: ①亚非拉地区在社会经济结构、阶级

结构、人口、民族、宗教的不同特征, 决定了多样性和多类型性的道路; ②领导力量的不同,选择的方式方法 不同,革命的前途也不完全相同。 表现在:

第一,共产党领导的民族民主运动。目标:反帝、反封建、学习苏联。例如中国。 第二,资产阶级领导的民族民主运动。在亚非拉国家最具有普遍性。例如: *印度的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土耳其的凯末尔革命; *埃及的华夫脱运动。

它们分别表现了各自的历史文化传统、民族、宗教及地域上的特征,都是成功的典型。 第三,爱国封建贵族领导的民族民主运动。例如:塔尔齐和阿马努拉领导的青年阿富汗派革命;海尔·塞拉西领导的埃塞俄比亚民族民主革命运动。 第四,部落酋长领导的民族独立运动, 例如:摩洛哥的里夫部落在酋长阿卜德·凯里姆领导下,经过武装斗争建立了独立的里夫共和国。

2、地域性特征的改革运动

中东的改革运动 :伊斯兰文化圈的中心地区, 现代化改革主要表现在世俗化改革。它直接触击 伊斯兰传统文化。突出的是: 土耳其的凯末尔革命 阿富汗的阿马努拉改革、

伊朗的礼萨汗改革。

北非地区的三次改革: 埃及的柴鲁尔改革 里夫共和国改革 埃塞俄比亚的海尔·塞拉西一世的改革 3、形态各异的民族主义思潮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革命民主型的民族主义

苏加诺的综合型民族主义:主张民族团结、各派政治力量 平衡

阿拉伯民族主义:思想核心是有共同语言和文化的阿拉伯 人组成一个单一的国家或政治实体(从大西洋一直延伸到 印度洋);信奉伊斯兰教;赞美阿拉伯历史传统和穆斯林 传统的全盘阿拉伯化。

拉丁美洲的民族主义:拉丁美洲大陆主义 印尼反荷大起义

1926年11月12日,印尼共产党领导的反对荷兰殖民者的第一次武装起义爆发。

1925—1926年印尼工农运动高涨。1925年11月25日,印尼共产党中央在日惹布兰班南召开会议,决定举行武装起义,在万隆建立起义委员会总部,并成立多级起义委员会。1926年11月12日晚,雅加达和万丹首先起义。起义者攻占电话局和火车站,袭击警察局和监狱,惩办殖民官吏和特务。爪哇起义迅速扩展到勃良安、梭里、谏义里等地。1927年1月1日,苏门答腊的沙哇仓多、西龙岗等地起义。起义参加者主要有农民、工人、手工业者、小商贩、伊斯兰教教师和华侨劳动者。1927年3月起义被镇压 朝鲜三一运动

1919年,朝鲜被日本强行吞并已经进入第九个年头,然而朝鲜人民并没有屈从于殖民者的淫威,抗日复国的情绪在整个朝鲜半岛上不断蔓延。由于在许多朝鲜人眼中,被日本人废黜的朝鲜国王李熙是朝鲜复国的精神支柱,李熙也因此成为了日本人的一块“心病”,必欲除之而后快。

1919年1月22日凌晨,李熙突然觉得浑身不适,手脚逐渐不听使唤,侍卫赶忙请来御医诊治。但一切都太晚了,凌晨3时,李熙在痛苦中死去,死后两眼发赤,全身有红斑,且尸体很快腐烂。

3月1日,高宗李熙的国葬成为独立运动爆发的导火索

李熙死后,日本驻朝鲜总督长谷川好道迅速发出讣告,称李熙是患脑溢血病逝,并宣布将在3月3日为他举行“国葬”。李熙之死,犹如一石投水,在朝鲜人民中激起了巨大的反响。朝鲜民众一致认为国王之死是日本驻朝鲜总督府命令李熙身边的侍从暗中下毒所至,全国上下群情激愤,各地纷纷酝酿大规模的抗议示威活动。在崔八镛等人领导下,朝鲜学生展开了积极的抗日宣传。著名的宗教界人士孙秉熙也串联了朝鲜工商企业界等33人,起草了一份《独立宣言书》,向巴黎和会、美国总统威尔逊和日本政府发出呼吁,要求给予朝鲜独立。他还与崔八镛等人准备乘日本允许朝鲜人在3月3日为国王李熙举行葬礼之机,暗中联合发动示威游行,要求朝鲜独立。后来孙秉熙、崔八镛等又决定提前于3月1日在塔洞公园举行群众大会,公开宣读《独立宣言书》,把国葬变成反日游行示威大会。 抗日起义迅速蔓延整个朝鲜半岛

1919年3月1日上午10时,数万名朝鲜民众来到汉城塔洞公园,学生代表首先宣读了预先准备好的《独立宣言书》。顿时,数万群众情绪激昂,高呼“独立万岁”等口号,以排山倒海

之势,拥向停放李熙灵枢的德寿宫前祭奠。人们不约而同地迸发出民族的最强音———“朝鲜独立万岁”、“把日本侵略者赶出朝鲜去”。

下午3时20分,参加游行示威的朝鲜群众已达30万人,霎时间淹没了整个汉城。在爱国群众的感召下,一部分朝鲜巡警也觉醒过来,加入了游行队伍。驻朝鲜总督长谷川好道见势不妙,急派大批警察、宪兵封锁游行群众前进道路,然而赤手空拳的朝鲜民众没有退却,“众皆不惧锋刃,勇往直前,势如怒涛山崩,不可遏止。督察、宪兵见而惊悸战栗,不意手剑坠地”。

同一天,在平壤、南浦、安州、宣川、义州、元山、仁川等地也发生了群众示威和暴动。在开城,3月3日上午,有200多名学校女生,排队高唱赞美诗和独立歌,不多时就聚集了三千多人。到了下午,许多十五六岁的少年也加入队伍,高呼“独立万岁”。从3月1日到5月31日的三个月期间,抗日起义在整个朝鲜迅速蔓延开来,共发生了上千起示威和暴动,有200万以上群众参加,占当时朝鲜总人口的1/10。 日军逮捕虐杀数万朝鲜义士

起义活动一开始就引起日本政府的注意。3月1日当天,日本原敬内阁急忙训令长谷川:“这次事件需要把它说成是轻微问题,然而实际上要严格处置,以防再次发生。” 日本政府决定采取“断然处置”措施,并增派6个营的兵力和400名宪兵去朝鲜。

在镇压过程中,日本侵略者露出禽兽的本性,采取极其残忍的手段虐杀朝鲜人民。在令人发指的堤岩里屠杀事件中,日本军警把村内的基督教徒30余人押进教堂并封锁出口,接着向教堂开枪扫射。接着日军纵火焚烧教堂,将这些平民活活烧死。日本侵略者的滔天罪行引起国际舆论的关注,但日本殖民当局竭力掩盖称:没有杀死一个人,只有两个人受了重伤。 根据日本官方缩小的数字,“三一起义”(也称“三一运动”)过程中有近8000朝鲜人被杀,1.6万人受伤,还有数万人被投入监狱,折磨致死。日本侵略者还采取种种卑劣手段,收买亲日派,从内部分化瓦解朝鲜人民的民族独立运动。到1919年底,在日军疯狂镇压下,“三一运动”失败了。

三一运动”带动朝鲜走向独立

“三一运动”是朝鲜被日本吞并后爆发的伟大独立运动,显示了朝鲜人民光复祖国的坚强决心,沉重地打击了日本在朝鲜的殖民统治。朝鲜志士留下的鲜血也为以后的朝鲜革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1919年4月13日,流亡的朝鲜爱国志士在中国上海法租界宝昌路成立“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制定临时宪法,由在美国的李承晚任总统,后来金九长期担任临时政府主席。“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立即派出代表去法国向巴黎和会控诉日本吞并朝鲜的罪行,要求和会作出恢复朝鲜独立的决定。

“三一运动”使日本在国际上陷入了被动的境地,尽管日本政府自欺欺人地诡辩说:朝鲜人和日本人的“国民生活之根本思想完全属于同一系统”,两者是“人种中最近之民族”,不承认朝鲜有独立的权利,但不得不承认,“当将目前之暴动(三一起义)与美国城市中黑白人之争比较时,于耻辱之程度上,日本不得不感到几百倍于彼”。“三一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在其精神的激励下,朝鲜人民不断团结抗争,终于在二战中击败了日本侵略者,迎来了真正的独立。 1940年,韩国光复军在重庆成立,刘峙将军代表中国政府致贺。右为韩国临时政府主席金九。

朝鲜领袖金日成曾把他25年的青年时光,喋血在中国的东北疆场。金日成早期并没有在朝鲜建立抗日武装,而是选择在中国境内参加抗战。

金日成1912年4月15日诞生在平壤万景台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从1919年秋季开始,金日成就跟着父亲转移到北部国境地区, 1926年10月17日,他在桦甸建立了打倒帝国主义同盟。 “九一八”事变后,金日成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参加中共领导的抗日活动。在吉林省

抚松县东岗举行的会议上,朝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祖国光复会”成立,并选举金日成为会长,发布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祖国光复会”成立后不久,朝鲜人民革命军就成功地在长白山建立了抗日根据地。 金日成在1937年6月3日率领150多名人民革命军战士,跨过鸭绿江,突破日军封锁线,攻入朝鲜普天堡市。普天堡大捷是朝鲜人民抗日游击战争史上一次重要战斗,它极大地鼓舞了朝鲜人民夺取民族解放斗争胜利的信心。 1918年日本米骚动

进入20世纪以来,日本正迅速向工业社会转变。落后的仍然处于小农生产方式的农业已跟不上工业的发展。城市的扩大,非农业人口的增加,使得大米供应开始出现紧张。而这时,日本政府不但不想法调整和加强农业生产,反而不断征调大米以供它对外进行武装干涉和侵略。当军队用米量大增时,一些米商和地主又趁机囤积居奇,哄抬米价。 1918年8月3日,在日本本州岛中部傍海的富山县西水桥村,淤积已久的怨愤终于爆发了,无米下锅的渔妇300多人不约而同地奔出家门,涌向米店,要求降价出售大米。警察赶来了,朝天空开了枪,才把这次骚乱平息了下去。西水桥村的抢米消息第二天传到了对岸的渔村东水桥。那里的妇女们800多人当即来到当地一家大米店,1000多袋大米很快被一抢而空。等伙计带着警察赶到后,只看见坐在地上嚎哭的老板夫妇。

富山县的抢米风潮很快波及全国。8月11日,大阪市民和工人暴功,捣毁或抢光了250多家米店;次日,米商最集中的神户几万市民发生暴动。在首都东京,有几万市民进行游行示威,并试图捣毁米店,8月中旬。“米骚动”达到高潮。随后,各大城市的暴动相继被镇压下去,但在广大农村地区,“米骚动”继续持续着。

1918年日本这场“米骚动”波及了全国四分之三的地区,参加的人数在1000万人以上。这次风潮沉重地打击了日本政府,寺内内阁在这场骚乱中倒了台,新上台的原敬内阁不得不采取一些措施,降低米价,惩治奸商。人民的斗争终于取得了部分胜利。 义静苏维埃运动

义安、河静苏维埃运动:20世纪30年代初期,越南人民在越南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义安、河静两省农村建立工农革命政权的运动。1930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在越南共产党义安省委领导下,荣市-边水的工人和附近几个县上万农民举行罢工、示威游行,提出“减少工作时间”、“减少捐税”、“反对白色恐怖”、“抚恤安沛暴动中遇难者的家属”等口号,反对法越统治者的压迫和剥削。殖民者开枪打死打伤示威群众,厂方开除罢工工人。一部分被开除的工人回农村领导农民进行斗争。从5月初到8月底,义安省的运动迅速发展,而后蔓延到河静省,并与全国各地的工农运动汇合成为1930~1931年革命高潮。 殖民者一方面调动军队驻扎两省各地。另一方面纠集反动官吏、士绅、地主,重建农村政权,推行一系列欺骗群众的措施。正在此时,义静地区遇到严重饥荒,群众的斗志因此开始衰退。在法国殖民者的残酷镇压下,受到削弱的义静苏维埃运动逐渐走向低潮。1931年年底最后失败。

义静苏维埃运动确定了共产党对越南革命的领导地位,显示了越南劳动人民的革命力量和为取得革命胜利而英勇斗争的精神 巴西的民族运动领导人普列斯特斯 路易斯·卡洛斯·普列斯特斯(1898年1月3日——1990年3月7日)是巴西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共产党领袖。他在上世纪20年代领导了未遂的“中尉起义”,武装反抗巴西独裁者热图利奥·瓦加斯的统治。

普列斯特斯在当时被巴西人民称为“希望骑士”。他在1922年发动了一场失败的革命,旨在推翻巴西旧共和国(1889年——1930年)地主寡头的专政统治。由于革命的中坚力量是中下层军官和新兵,因此得名“中尉起义”。和日后拉美的另一位无产阶级革命领袖切·格瓦拉类似,普列斯特斯并没有放弃,而是继续从事着革命运动。他随后在巴西内陆农村地区开始

了一次具有传奇色彩的“长征”,希望把占巴西人口80%的农民吸引到革命队伍中来。

8年后,“1930年革命”推翻了旧共和国。流亡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普列斯特斯转向了马克思主义。1935年,普列斯特斯组建了“民族解放同盟”(Alian?a Nacional Libertadora,ANL)。它的目标是反抗瓦加斯(当时巴西著名的反共总统)政权对工会的压制政策。 议会在1935年3月通过了《国家安全法》,该法案称所有的左翼反对派都是“颠覆破坏分子”。“民族解放同盟”被迫在当年11月仓促发动武装起义。起义失败后,普里斯特斯等领导人被逮捕。1945年巴西和二战同盟国关系正常化后,所有的政治犯都得到了释放,包括路易斯·卡洛斯·普列斯特斯。

二、土耳其凯末尔革命和世俗化改革 1、凯末尔及凯末尔主义 穆斯塔法·凯末尔·阿塔图尔克(1880-1938)土耳其民族革命运动(1919—1931)的杰出领导人。 穆斯塔法·凯末尔·阿塔图尔克(1880-1938年)出生在巴尔干半岛南端的爱琴海城市萨洛尼卡(今属希腊)。1893年,十二岁的他背着母亲考入了萨洛尼卡预备军事学校,开始了他向往已久的军旅生涯。十八岁时,他又考进伊斯坦布尔军事学院深造。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土耳其奥斯曼帝国已经日薄西山,沦落为西方列强欺凌争夺的半殖民地。青年凯末尔的爱国主义意识被唤醒。在军校里,他如饥似渴地阅读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等法国启蒙学者的著作和土耳其大诗人凯马尔的爱国诗篇。1905年,凯末尔以上尉军衔从军事学院毕业。一战爆发时,凯末尔已是土耳其驻保加利亚大使馆的武官,他敏锐地指出,土耳其加入同盟国参战将是一场“可怕的灾难”。但作为军人,他还是毫不犹豫地奔赴前线。在1915年的达达尼尔海峡保卫战中,他两次率领土军成功地阻击了协约国的登陆,赢得了“伊斯坦布尔救星”的美誉。由于战功卓著,第二年4月,他被晋升为准将军衔。这年的8月,凯末尔再露锋芒,指挥土军打退了沙俄军队对安纳托利亚东部的猛攻,收复大片失地。俄军总参谋部心服口服,承认他是土耳其“最负盛名、最勇敢、最有才能、精力充沛、最富独创性”的将军。

凯末尔主义:“世俗改革型”的民族主义,1937 年写进了宪法,成 为土耳其民族国家的主要政治意识形态。 评价:

反映了凯末尔反帝、反封建专制和宗教神权、坚持共和的资产阶 级民主主义思想,洋溢着改变国家落后面貌的进取精神。 2、内容(六项原则)

(1)共和主义或民主共和主义:反对君主专制主义、坚持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国体原则。 (2)民族主义:保卫土耳其的领土完整、民族独立和国际上应有的地位的原则。 (3)平民主义:国家权力属于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4)国家主义:以国营经济为基础、同时鼓励私人工商业和坚持经济自主的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原则。

(5)世俗主义或反对教权主义;反对伊斯兰封建神权势力干预国家政权、法律、教育和社会生活的原则。

(6)改革主义:反对满足现状、听天由命的思想,体现坚持改革的原则。 六项原则评价

六项原则首先表现了凯末尔主义的反对帝国主义、坚持民族独立、建立和巩固一体化的土耳其民族国家的思想。

其次,它表现了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和封建神权主义、坚持共和制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突出特点。六项原则中,共和主义、平民主义和世俗主义,都属于民主主义的内容。


第八讲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2019-2020年福州一模:福建省福州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