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2017至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 数学学科教学工作计划 学生人数 学校制定合格率 实际合格率 优秀率 不合格率 上学期学生达标情况 本学期预期达标情况 学生 情况 分析 及改 进提 高措 施 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具有基本自学的能力,能自主预习,复习,在预习中提出质疑,学习习惯已初步形成。在教学中,通过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采取适合本班学生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随着年级的升高,知识难度加大,有部分学生学习已经跟不上,作业错误率居高不下,成绩下滑现象严重。 改进提高教学的具体措施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结合本班学生的特点,采用引导学生自我探索,找方法,找规律。教师强调重点,多练多查的教学方法。 2.经常与家长沟通,联系。 3.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1.本册教材中的分数、图形的变换与面积等概念,都是学生接触的重要的基础知识,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学习和理解它们是至关重要的。 教材 2.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思考、探索和建构自己的数学意义,有机会交流彼此想整体 法。 分析 3.加强估算能力的培养,鼓励解决问题策略与算法的多样化。 4.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与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生活,体会数学的广泛应用与实际价值,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情感 经历观察、操作、制作、调查、推理等实践活动,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态度 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获得并积累更多的数学活动的初步经验,能够运目标 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1.认识倍数和因数,能找出某数在100以内的全部倍数, 10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知道质数、合数,能判断一个数是质数或是合数。 总体 知识 2.探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 技能 3.认识真分数、假分数,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能正确进行假分数与目标 目标 带分数、整数的互化。会比较分数的大小。能正确计算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4.能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能按指定可能性的大小设计相关的方案。 过程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的多样性,发方法 展实践能力;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目标 学校 教研 教研 专题 组 个人 教学进度
周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日期 9月 1日~9月5日 9月 8日~9月12日 9月15日~ 9月19日 9月 22日~ 9月26日 9月 29日~ 9月30日 10月6日~ 10月10日 课 题 小数除法 小数除法 小数除法 小数除法 轴对称和平移 国庆放假 国庆放假 轴对称和平移 课时 1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10月 13日~ 10月17日 倍数与因数 10月20日~ 10月24日 10月 27日~10月31日 11月 3日~ 11月7日 倍数与因数 倍数与因数 整理与复习 期中考试 11月 10日~ 11月14日 多边形的面积 11月 17日~11月21 日 多边形的面积 11月 24日~ 11月28 日 多边形的面积 12月 1日~ 12月5日 12月 8日~ 12月12日 12月 15日~12月19日 12月 22日~12月26 日 12月 29日~ 1月2日 1月 5日~ 1月9日 1月 12日~1月16日 1月 19日~ 1月23日 分数的意义 分数的意义 分数的意义 组合图形的面积 数学好玩 可能性 期末总复习 期末考试
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教学 内容 小 数 除 法 情感 通过具体情境,体会小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理解除法态度 的意义。 教学 目标 知识 能正确计算小数除法及四则混合运算,并能运用小数除法及四则混技能 合运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过程 结合具体情境,发展估算意识和能力;会求积、商的近似值,知道方法 什么是循环小数。 单元教材分析 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本单元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是除数为整数的小数除法;第二部分是除数为小数的小数除法;第三部分是积、商取近似值;第四部分是循环小数;第五部分是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本单元教材有以下几个特点: 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在具体的情境中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经验和已有知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提高他们的估算能力。 本单元的知识技能评价应主要围绕以下内容:能正确计算小数除法,能适时地进行估算和求近似值,能利用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 时 教 案
第一单元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月 日 课题 精打细算 情感 态度 教学 目标 知识 技能 过程 方法 课型 新授课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小数除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 正确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利用这些方法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利用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经历探索小数除以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发展推理能力。 教学 重点 难点 重点:正确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利用这些方法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难点:当被除数是小数时,如何试商,尤其是遇到还有余数和整数位数不够除时。 教学 设计 思路 教学 准备 出示情境图,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自主探索算法并讨论交流——强调竖式计算的格式——巩固练习 教师 学生 情境挂图 板书设计 教学资料剪贴、摘抄 商的小数点为什么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将11.5元平均分成5份,先将11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2元,还剩1元,再将1元看作10角,加上5角,一共15角,平均分成5份是3角,3的单位是角,写成以元为单位的小数时,3应写在十分位上,因而小数点在3的前面,正好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可从个位上的1是10个十分之一,加上十分位上的5,总共是15个十分之一,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3个十分之一,因而小数点应在3的前面。 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活动设计 (一)复习铺垫: 1. 下面各数中的哪些“0”可以去掉,数的大小不变? 7.10 15.20 100 0.070 1.01 2.0 2.昨天,淘气逛商店的时候,用115元买了5箱牛奶,小红用129元买 了6箱牛奶,两种牛奶品牌质量一样,谁买的便宜?你能帮淘气算一算吗? 请学生上前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 (让学生说出列式根据:总价÷数量=单价)集体订正。这节课我们来探究精打动细算。板书“精打细算”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 今天老师打算去买牛奶(出示幻灯情景图),你从图上得到了什么信息? 2. 你建议老师去买哪个商店的牛奶?为什么?(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3. 我们现在就来计算一下每个商店牛奶的价格,谁会列算式呢?
请学生列出算式:11.5÷5= 12.9÷6= 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算式与复习题,它们有什么特点? (这两题的被除数都是小数,除数都是整数。) 我们今天就来研究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看看淘气到底应该买哪个商店的牛奶。 (三)探索新知,解决问题: 1. 两个商店牛奶的价格分别是多少呢?我们先算一算甲商店的牛奶价格,现在同学们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经掌握的知识先自己想一想,并且尝试计算,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一下想法。 2. 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3. 请小组选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指名学生板演(或教师板演)。 4. 教师引导学生比较汇总的各种方法,认为哪个方法比较简便实用?(学生可能会将11.5元转换为115角进行计算,教师应追问:为什么要化成115角进行计算?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将小数转化成整数进行计算的思想和方法。也可能有学生直接运用竖式进行计算,教师应大胆放手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引导出“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5. 理解算理:师生共同探究“商的小数点为什么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先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再进行引导。将11.5元平均分成5份,先将11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2元,还剩1元,再将1元看作10角,加上5角,一共15角,平均分成5份是3角,3的单位是角,写成以元为单位的小数时,3应写在十分位上,因而小数点在3的前面,正好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可从个位上的1是10个十分之一,加上十分位上的5,总共是15个十分之一,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3个十分之一,因而小数点应在3的前面。教师视学生回答角度进行引导阐释。) 6. 引导汇总,明确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按照整数除法的方法计算;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7. 学生尝试计算乙商店牛奶价格,有疑问则小组交流 8. 集体交流,教师引导汇总:除到小数部分有余数时,可以添0再继续除。 9. 集体巩固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四)巩固练习,延伸拓展: 1.试一试:7。42÷7 1。2÷5 13。8÷15 2. 下面的计算对不对。 1.26÷18=0.7 5.4÷5=10.8 (五)课堂检测 1.火眼金睛: 先观察下面各题的商是否小于”1”然后再计算. 5.04÷6 5.4÷4 3.2÷8 12.1÷11 2.我是小小神算手 6.5÷5 10.8÷6 14.4÷12 62.9÷17 3.6÷9 11.7÷36 (六)总结反馈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呢?请大家评价一下自己的表现,说说自己的体会、感受或想法。 课 时 教 案 第一单元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 月 日 课题 打扫卫生 课型 新授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