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学 目 标
1、通过“打电话”的情境,体会生活中存在着需要用除数是小数除法去解决的问题,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
2、利用已有知识,经历探索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
3、正确掌握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案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正确掌握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案的计算方法 能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及学生活动设计
个性调整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创设“打电话”的情境,问提问生活中有哪个同学
有打长途电话的经验。 境
1、出示文主题图,让学生说一说图的意思,并讨
二、自主探论如何解决“谁打电话的时间长”的问题。
究,创建数2、组织学生探索如何计算4.83÷0.7和45÷7.2的
得数时,在探索之前,先引导学生比较这两个算式学模型
和前面学习的小数除法有什么不同,使学生体会到
如果除数变成整数就好了,引导学生把新的知识转
化为已有的知识。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想法,但 三、巩固都是要把被除数和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使除数变
成整数,再按照小数除以整书的方法进行计算。 与应用
1、试一试:其中37。1÷0。53和8。4÷0。56被除
数和除数同时扩大100倍后,被除数末尾需要补0,
2。7÷7。5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10倍后,被除数 比除数小,商的整数部分需要补0,在练习后反馈
时要引起学生的注意。
2、练一练/1,2,3
——补充练习:
四、总结 1、把下面各题变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4.68÷1.2=□÷12 2.38÷0.34=□÷□5.2÷0.325=□÷325 161÷0.46=□÷□ 2.笔算。6.84÷0.912 25.84÷1.799.6÷41.5 220.5÷147
3.判断。1.44÷1.8=8 11.7÷2.6=45 4.48÷3.2=1.4
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有针对进行讲解。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人民币对换
教 1、通过人民币和外币的兑换,体会求积,商近似值的必要性,感受数学学
目 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标 2、能感受按照要求求出积,商的近似值。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 究,创建数学模型 应用
到求积,商近似值在生活中的应用。
1、试一试,可以让学生用计算器算出得数,然后体会求积,商近似值的必要性
能感受按照要求求出积,商的近似值。 教学方法及学生活动设计
呈现中国银行2003年3月公布的关于外币和人民币
个性调整
二、自主探之间的比率。
首先引导学生进行解答。由于货币的最小单位一般
三、巩固与是“分”,以“元”为单位时第三位小数没有意
义,所以一般需要保留两位小数,因此学生将体会
根据得数按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出近似值。
四、总结。 2、练一练:P71/1,2,3,4
第1题:这是人民币和港币的兑换,12.5÷1。07,超过了11元港币;也可以用兵1×1.07,不到本世纪末2元,因此11元港币不够。
第2题:这是人民币和日元的兑换,要注意的是:5000×7.09所得到的近似值还需要去乘100. 第3题:这是欧元换人民币,5000×9.15=45750(元)不需要 近似值.
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小结.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除的尽吗
教 学 目 标
1、通过计算蜘蛛和蜗牛每分爬行多少米,发现余数和商的特点,知道什么是循环小数。
2、会表示循环小数。
知道什么是循环小数。 会表示循环小数。
教学方法及学生活动设计
教材创设了黑板报中有关小动物的一些资料的情
个性调整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
二、自主探境,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资料独立提出数学问题。究,创建数 1、放手让学生计算73+3和9.4÷11的商,学生学模型 三、巩固与应用
四、总结。
算一算时间后,可能就不住下除了,教师可以问学生:”为什么不往下除了?发现了什么?”’学生发现余数和商重复出现,总也除草不尽;商有时一个数字重复出现,像这样的小数就是循环小数. 2、介绍循环小数的写法时,如果一个数字重复出现,就在这个数字上面点一个点,如果几个数字重复出现,就在首尾两个数字上面各点一个点。 书P73——第1题,辨认哪些是循环小数。其中4。2525,小数部分虽然有两个数字重复出现,但是它没有删节号,说明是锄 尽的,就不是循环小数。此类习题教师不必过多不充,
第3题,这道题的得数是循环小数,题中要求保留三位小数,即1。667千米。
根据学生练习情况进行小结。
调查“生活垃圾”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教 学 目 标 1、体会小数混合的运算顺序和整数是一样的,会计算小数四则混合(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
2、利用学过的小数加、减、乘、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会计算小数四则混合 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及学生活动设计
个性调整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环节 境 二、自主探究,创建数学模型
三、巩固与应用
四、总结。 一、创设情1、创设情境。
2、让学生看懂图中的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 3、学生尝试自己解答。
学生的解答方法可能不完全相同,有的学生可能会分步计算,也是可以的。以学生所列综合算式为例,研究连除、乘除混合的运算顺序和脱式步骤,说明小数混合运算和整数四则混合的运算顺序是一致的。 试一试:
第1题:其中第2小题是带有中括号的算式题,指导学生练习时,可以先让学生说一说它的运算顺序。 第2题:先让学生说一说题目的意思,回忆一下四月份有多少天,再独立解答。
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小结,重点讲解。
教学反思
单元练习设计
复习内容 达 成 目 标 教学环节
小数除法
通过练习,让学生熟练地掌握除法计算。
教学方法及学生活动设计
第1题:要求学生口算。在小数四则计算中,要继续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但在速度上不做硬性要求。
第2题:要求学生计算并验算,小数四则运算的验算方法和整数四则运算是一样的。 第3题:先让学生估计各题的得数是否正确,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指导学生练习时,要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估计的,然后再算一算。
第4题:先让学生找一找规律,并说一说是怎样找到的,再按照规律填数。其规律可以 第5题:可以先让学生学生说一说什么单价,再独立解答。
第6题:要求学生列竖式独立计算。
第7题:由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8题:脱式解答,有的题目学生能用简便方法,应以予以鼓励。
第10题:由学生独立看懂图意并进行解答。
个性调整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轴对称再认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