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文综(全国I卷) 地理试题+答案+解析(2)

1970-01-01 08:00

相比,横县纬度低,高温期长,热量充足,降水量大,且冬季气温高。

(2)根据材料提示“生长旺季要求水分充足,但土壤过湿不利于其根系发育。”可知地势较高的旱地便于排水,土壤不会过湿,且不易受洪涝灾害威胁,土层深厚且疏松,利于茉莉根系发育。

(3)横县县城集聚众多茉莉花茶厂的原因主要从原料、质量、交通、基础设施等条件分析。 (4)问题?,主要突出因地制宜,发挥当地农业优势,推进农产品的加工业,延长

产业链,增加附加值。问题?,主要是在现有产业基础上加大科技投入,形成品牌,实现经营多元化发展。

3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某科考队8月考察堪察加半岛,考察中发现,勘察加半岛北部发育苔原,南部生长森林;东西向气候区域差异显著;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但冬眠杂食性且善捕鱼的熊的数量较多;大量来自海洋的鲑鱼溯河流而上,成为熊的重要食物。图6示意勘察加半岛的地形。

(1)说明勘察加半岛地形对气候区域差异的影响。(6分)

(2)分析勘察加半岛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的原因。(10分) (3)某科考队员欲近距离拍摄熊,推测他在甲地选择拍摄点的理由。(6分) 【答案】

(1)山脉大致呈南北向,阻挡季风,形成多雨区和雨影区;地形高差大,形成气候垂直差异。 (2)纬度高,植物生长缓慢,食物供应量少;环境空间差别大,适宜生存的空间小;冬季寒冷漫长,生存条件恶劣。

- 6 -

(3)河流附近,熊出没的机率大;山地地形,且有森林,便于隐蔽;降水较少,晴天较多,利于拍摄。 【解析】 试题分析;

(1)该半岛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主要从季风的背风坡和迎风坡,地形雨等方面来分析,导致东西两侧气候差异大。另外,山地海拔高,气候垂直差异大。 (2)勘察加半岛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说明该地区适宜动物生存的条件恶劣,主要从气候、气温、食物和生存空间等方面分析。

(3)根据材料提示“大量来自海洋的鲑鱼溯河流而上,成为熊的重要食物”,甲地成拍摄点,即甲地是熊出没的地方,也就是鲑鱼溯河流而上的必经地,“勘察加半岛北部发育苔原,南部生长森林”,有森林,便于隐蔽;位于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晴天较多,利于拍摄。

请考生在第42、43、44三道题地理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做答时用2B铅笔子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42.【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10分)

莫干山近年以“民宿”开发而蜚声中外,“民宿”是指利用农民空闲房屋,为消费者提供配套乡野休闲、养生的新型酒店模式。莫干山民宿旅游起步于2007年,受政府政策鼓励,逐步形成了以吸引高消费人群为主体的旅游目的地。某民宿经营者说:“目前来乡里居住及游玩的多数来自大城市,以家庭及情侣为主,他们不仅来吃农家饭,还喜欢和我们聊天,喜欢下田上山体验农活。”2015年,莫干山已有民宿200多家,年营业收入达1.7亿元,图7示意莫干山的位置。

分析莫干山名宿旅游快速发展的原因。

- 7 -

【答案】

莫干山高质量的民宿旅游产品迎合了高消费人群回归自然、体验乡野田园生活的心理需求;长三角高消费人群规模大;莫干山与主要客源地距离适中,靠近主要交通线,交通便捷;得到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文字材料提示,“民宿”是指利用农民空闲房屋,为消费者提供配套乡野休闲、养生的新型酒店模式。莫干山名宿旅游产品新颖、符合高消费人群心理需要,又得到政府大力支持,结合图中信息,可知莫干山距离上海、南京、杭州等长三角大城市近,距离客源地近,高消费人群规模大,交通便利。 考点:区域旅游发展条件。

43.【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

古乡沟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上游地区有6条冰川,沟谷有厚度达300多米的堆积物。中游河谷狭窄。冰川末端深入森林带。每年夏秋季常有冰川泥石流暴发,其破坏力在世界上是罕见的。

分析古乡沟夏秋季节冰川泥石流破坏力巨大的原因。 【答案】

深厚的松散堆积物提供了异常丰富的物质条件;夏秋气温高,冰川强烈消融。此时降水较为丰沛,冰川融水与降水叠加,提供了极为丰沛的水源;狭窄的河谷,巨大的落差,积累了巨大的能量。 【解析】 试题分析:

此题关键是审题,注意是冰川泥石流破坏力巨大的原因,不要理解为冰川泥石流形成的原因。材料中提到上游地区有6条冰川,夏秋季冰雪融水大,同时降水也多,提供充足的水源条件,沟谷有厚度达300多米的堆积物,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条件,狭窄的河谷,落差大,水流急,为泥石流发生积累了巨大的能量,所以破坏力巨大。 考点:自然灾害破坏力大的原因。 44.【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分)

我国部分沿海地区人们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在陆上修建高位养虾池(图8)。高位虾池底部铺设隔水层,引海水养虾,养虾过程中要投饵料、换海水,废水多经地表流入海

- 8 -

洋。引水、蓄水、排水过程都有渗漏。

分析高位虾池对当地环境的不利影响。

【答案】养殖过程海水渗漏,导致地下淡水咸化,附近表土盐碱化,影响农作物和地表植物的生长,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废水造成附近海域污染、海水富营养化。 【解析】 试题分析:

此题关键是对“引水、蓄水、排水过程都有渗漏”的理解和分析,高位虾池养殖过程中,导致大量海水渗漏,进而导致地下水变咸,附近土壤盐碱化,从而影响农作物和植被的生长;废水多经地表流入海洋,造成附近海域污染,海水出现富营养化现象 考点:水污染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9 -


2016高考文综(全国I卷) 地理试题+答案+解析(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最新审计局2018年述职报告总结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