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1》(15个案例资料)2014、4(2)

2018-11-30 14:52

2、双胞胎姐妹的战争背后,肯定有很多原因,请问:姐姐韩冰的心理原因是什么? 答:●认知曲解。爸爸应该知道她也想像妹妹那样和爸爸亲密打闹,可没有,所以自己像外人。(比如:看见父亲和妹妹打闹,爸爸应该知道我也想和爸爸打闹;回到这个家以后,爸妈应该知道我是怎么想的。)

●转移。姐姐没能得到父母的关爱和关注很痛苦,也很委屈。这种痛苦和委屈被转移到妹妹身上,于是经常发生双胞胎姐妹的战争。

●成长需要没能被满足。姐姐韩冰被寄养的经历,影响她和父母关系的建立,使她感觉自己没有得到父母的关注,被忽视。 3、影片中的“关系排列”小测验,采用的是什么测验技术?揭示了韩冰怎么样的内心状态? 答:

●影片中小测验,以排序的方式,应用投射原理对韩冰的社会心理距离进行测量。 ●从测试的结果来看,韩冰与同龄人的心理距离最近,可以无话不谈;韩冰和爷爷奶奶比较亲,他们是亲人中心理距离最近的;韩冰和父母的心理距离最远,把妈妈排在最后;没人可排也不排爸爸。

4、作为心理咨询师,你会从哪几个方面着手处理这个问题? 答: ●首先要明确需要咨询师“处理什么问题” ●假设处理“双胞胎战争”问题。

●从姐妹的战争着手;从姐妹的感情着手;从姐姐感受妈妈的苦恼着手;

●以战争着手,可以依次:第一,梳理多数情况下姐姐与妹妹发生战争的情绪状态是怎样的,含有怎样的情绪。第二,探讨各种情绪产生的原因。第三,对产生情绪的诱发因素进行认知调整,从而达到调整情绪的目的。

【案例8---考研也疯狂】

故事性思路-----小云,由于连续三次考研均失利,于是服药自杀,由于发现及时已脱离生命危险,但这把妈妈吓坏了。

心理学思路-----小云,在连续不断、几经辗转的被寄养的经历中感觉被忽视,觉得低人一等很自卑,没有和家庭成员、亲戚建立亲密的信任关系,产生不安全感和焦虑情绪,甚至于感觉压抑和郁郁寡欢(鸭妈妈和鸭宝宝的故事---呈现) ,在人际联系中形成一些认知曲解(非黑即白的绝对化、过度引申)。参加工作后,由于对工作的不满意和补偿心理,在“只有考研才能改变”的想法下进入考研大军。在后来的考研中,由于受男友语言的暗示和刺激开始疯狂考研。在连续两次失利后,由于非黑即白的绝对化思维,感觉自己只有三条路可走:成功考研、得神经病、自杀,并在考研第三次失利后服药自杀。幸被及时发现脱离危险。但把妈妈吓坏了。

1、小云是什么问题?

●小云,由于连续三次考研均失利,于是服药自杀,由于发现及时已脱离生命危险,但这把妈妈吓坏了。

●小云,由于成长经历使之形成一些心理压抑,呈现出抑郁情绪(鸭妈妈和鸭宝宝的故事)。在与家庭和亲戚的关系中形成一些认知曲解(非黑即白的绝对化、过度引申)和被忽视的感觉。参加工过后,由于对工作的不满意和补偿心理,在“只有考研才能改变”的想法下进入考研大军。在后来的考研中,由于受男友语言的暗示和刺激开始疯狂考研。在连续两次失利后,感觉自己只有三条路可走:成功考研、得神经病、自杀,并在考研第三次失利后服药自杀。幸被及时发现脱离危险。但把妈妈吓坏了。

2、小云认为自己眼前有哪三条路?这样的认知是否是合理认知?如果是认知曲解的话,那么是何种认知曲解?

小云认为自己眼前的三条路是: (1)考上研究生 (2)自己得精神病 (3)自己去自杀

这样的认知是不合理认知,这是非黑即白的绝对化的认知曲解。 3、导致小云过于看重考研的原因是什么?

(1)事件:认识一男友,男友希望他考研(因为自己没能考),她希望与男友继续交往,激发了考研的愿望。当男友不屑与她,只是因为她考研而与她交往时,更刺激了她疯狂考研。 (2)认知曲解:过度引申的认知曲解。

(3)防御机制:补偿(从小觉得低人一等,希望通过考研被人尊重;由于对工作不满意,希望通过考研改变命运;)

(4)人格缺陷:从小被寄养的经历使其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很自卑。

4、如何从理性情绪疗法出发,分析并治疗小云的心理问题?请结合案例说明 ●从认知疗法出发,小云的问题在于:

①事件。工作不如愿;与男友的相识交往,因没考研不成而分手;几经考研失败; ②信念。只有考研可以改变命运;眼前只有三条路; ③后果(情绪行为):自杀。 DEF:辩论;效果;感受;

分析:导致小云自杀的原因不在事件本身,而在于她的信念。 ●从治疗角度看:

(1)首先需要梳理情绪。帮助小云认识到自己的情绪状态(愤怒,委屈,郁郁寡欢),共感其感受,建立一个交流的平台。

(2)其次通过讨论(辩论)梳理情绪背后的不合理认知,挑战“人生只有考研一条路”和“考研结果只有三条路”的不合理性。

(3)再次从设想效果的角度尝试认知替换,以期改变和调整不合理认知。 (4)最后通过感受来体验效果,进而实现认知调整的固话。

【案例9--胆大的孩子】

故事性思路-----小新,认为自己胆小,经常寻找机会练胆儿,甚至不惜以跳楼的方式,引来妈妈的不理解。/妈妈的印象里,儿子是一个胆子特别大的孩子,敢做许多冒险的动作,敢做别的同学不敢的事(打弱小同学),敢从三楼跳下去,,,,可儿子不这样认为。妈妈不理解儿子为什么总认为自己胆儿。

心理学思路-----小新,在生活中经历一件事情(同学被欺负,他就在现场,但却没能帮助同学避免被欺负)后,很是内疚,自责(认为自己应该能够帮助)。这一内疚、自责以合

理化的归因(自己胆子太小)得以解脱。于是在生活中受强迫性重复的影响,不断创设练胆儿的环境,但每一次都没有得到满足,始终没能得到“胆大了”的感觉。/小新的妈妈由于早年的经历,深深体验着被欺负的创伤和感受。每当看到儿子在干欺负弱小的事(儿子认为是练胆儿),都会激起被欺负的情绪体验,并将气愤的情绪投射在儿子身上,无法理解儿子为什么要这样。

1、小新认为自己胆小的理由是什么? 答: 答:

●事件:自己的同学被欺负时,不敢、没能帮忙。

●认知曲解:选择性消极注视(不如别人;个子矮;关系不好)

●防御机制:合理化(没能帮助同学,很是内疚、自责,以胆小归因) ●强迫性重复的影响:不断创设练胆儿的环境,但每一次都没有得到满足,始终没能得到“胆大了”的感觉。

2、母亲流泪的原因是什么?

●事件:小新殴打他人的情景唤醒了母亲小时候自己被打的创伤体验。 ●压抑:小心的妈妈由于早年的经历,被打的委屈和伤害深深地压抑着。

●投射:每当看到儿子在干欺负弱小的事,都会激起被压抑的委屈的情绪体验,投射在儿子身上。

●情感:儿子是其最亲的人,感情所在不能恨他,同时也担心儿子把别人打坏,无法理解儿子为什么要这样。亲情、担心和无奈,则以气愤的情绪宣泄在儿子身上。 流眼泪宣泄了她的情绪,也是对小新的失望。

【案例10--走出郁闷】

故事性思路-----王野,一企业老板。因为做生意中的很多烦恼无法排解,引发内心冲突,非常郁闷。以酗酒来摆脱,但不奏效,寻求帮助。

心理学思路-----王野,是一个企业老板。在业务工作中遇到很多烦恼,引发内心冲突,非常郁闷,无法排解。从他的语言、行为和情绪中表现出性格刚硬、缺乏弹性。从他的行为(爸爸火化时拽下他的戒指;喝酒解闷;喝酒公关强压怨恨、不满)引发的情绪体验(超烦;郁闷;当下的气愤;委屈)中,体现着他的强大认知(非黑即白---我是个人物,我不能受委屈;情绪性推理---灾难化倾向)。由此,引发他内在的认知(我是清高的)和现实中的心理感受、情绪体验(我是低三下四、到处求人)之间的强烈冲突,产生郁闷,感觉超烦。以喝酒、甚至酗酒来摆脱,但不奏效,寻求帮助。

1、王某在认知上是否存在问题?存在什么问题? 答:

●王野在认知上存在认知曲解。 ●案例中,他存在着:

①非黑即白得绝对化思维(我是一个人物,不能受任何委屈)。 ②情绪性推理(自己低三下四、到处求人,干的都是不清高的事儿,怎么还能成为一个人物。)。有灾难化倾向。

2、王某认知问题的来源是什么?

王某认知问题的来源包括:

●具体事件。讨薪喝酒中受的委屈,使得心情压抑。

●可能是受父亲的影响。资料中虽然没有太多,但从他对父亲的依恋、依靠中能够感到父亲也是一个人物,他希望保留爸爸的东西(强势、强大、坚强?)。 ●人格基础:刚烈和缺乏弹性的性格。

3、影片中,咨询师采取了什么方式来处理王某的认知问题?

答: 咨询师在片段中采用澄清、解释的方式处理王野的认知问题。比如:

●澄清---公关时的认知、行为和情绪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联络感情;摆酒席;愤怒、压抑、委屈);爸爸火化是拽走了戒指(留恋强大、强势、坚强?;依靠;支撑)

●解释---王野的郁闷和他性格的关系; 情绪背后的认知(自己是个人物,不能受委屈”;)● 建议---提出“我是个男子汉,大丈夫能屈能伸”,希望以此来代替王某的不合理想法。

【案例11-我与死神擦肩而过】

故事性思路-----静红,到包头为外婆过完生日后要去上海旅游。因为买机票和路上堵车的原因,错过航班,刚好躲过了11.21空难,眼看着飞机坠落。空难躲过了,但却陷入深深地恐惧之中,不能自拔,严重影响生活。

心理学思路-----静红,在从包头到上海的过程中,躲过了11.21空难。由于当时亲眼目睹了飞机坠落的场景,引起了极度的心慌、紧张和恐惧,并伴有抑郁情绪,造成创伤后应激障碍。常常会一个人坐着坐着会哭起来(创伤体验),轻微刺激就吓一大跳(从机场回家的路上车稍快就捂着耳朵,大叫停车);闭上眼睛脑子里就就出现坠机画面,不敢看飞机图片;不敢独自出行,担惊受怕 ;常做恶梦并哭醒;陷入深深的恐惧和抑郁之中。

1、静红是否是恐惧症?为什么? 不是。 原因:

(1)恐惧症有明确的恐惧对象,对恐惧对象进行回避。片段中静红恐惧的是飞机,但实际上却连门都不敢出。

(2)恐惧症是对某些客体或处境有强烈恐惧,恐惧的程度与实际危险不相称。片段中静红在经历空难后,对飞机产生强烈的恐惧,有其合理性。

2、片段中,咨询师为何让静红去想象小狗?

答:①进行替换练习:案例中当静红闭上眼睛,在头脑中会自动闪现坠机画面,伴有恐惧体验。接着让她想象小狗的画面,唤起与恐惧相抗衡的反应(放松愉悦体验),以替换和抑制恐惧情绪的产生。这个替换练习,运用了交互抑制原理。

②为系统脱敏做准备:通过这个替换练习,使头脑闪现坠机画面时,与产生放松愉悦体验建立联系,以便对恐惧进行脱敏。

3、片段中,咨询师用了什么方法帮助静红?在这种方法中,播放飞机的影像有何意义? 答:咨询师使用了系统脱敏的方法帮助静红。

在系统脱敏中,咨询师设置了三个恐惧等级:闭上眼睛画面闪回;看飞机起飞画面;用声音模拟机场环境。以此来逐步帮助静红慢慢适应,采用是系统脱敏的方法。

播放飞机的意义是向静红呈现比闭眼闪现的画面更强大的刺激,上升脱敏等级。

【案例12-成功在哪里】

故事性思路-----小吴,研究生,国企大公司职员,有公寓,月薪7000多元。最近,因受到同学的大方表现、女友提出分手(女友的姐姐认为小吴太穷,无法满足女友的要求而强烈反对,导致女友分手)而受刺激,很自卑和沮丧。感觉和同学在一起有压力(无房、无车),以不参与聚会、独处的方式回避 。受高级打工者身份的困扰。对未来的生活失去信心,为工作得不到老板和同事的认同而苦恼。

心理学思路-----小吴,研究生,国企大公司职员,有公寓,月薪7000多元。最近,因受到同学的大方表现、女友提出分手(女友的姐姐认为小吴太穷,无法满足女友的要求而强烈反对,导致女友分手)而受刺激,很自卑和沮丧,长时间不愿参与聚会,以独处回避压力。由于其缺乏自我认同,存在着认知曲解(任意推断—同学;情绪推理—打工者;过度引申—自卑;消极注视;)使得其一方面感觉压抑、沮丧和苦闷。另一方面又担心未来,苦恼工作得不到老板和同事的认同。寻求心理帮助。

1、小吴毕业后在国企上班,收入不错,还分了公寓,开始他对工作很满意,是哪些因素导致他从满意到不满意呢?

(1)接待同学花费很大,羡慕一掷千金,自己做不到。 (2)因为经济问题和女友分开,收入太少。

(3)只是一个高级打工者,得不到自己同事的认同。 (4)缺乏自我认同,看不到自己有什么优势。

2、小吴有哪几点关键认知需要调节? ●接待同学出手大方是条件好的表现;

●和女友分手是因为女友的姐姐认为他太穷,不能给女友幸福而极力反对所导致的; ●自己就是一个高级民工、高级打工者,打工者的工作怎么能得到老板和同事的认同呢; ●我也没什么可骄傲的,没什么优势;

●虽然对家乡的人来说,我的收入已经是天文数字,但对同学、女友和现实生活来说,我就是个穷人;

3、如果你是咨询师,请给出4个以上的咨询切入点 答:从“接待同学”、“与女友分手”、“高级打工者”、“自我认同”和“穷人”等点切入咨询。

【案例13--遥遥】

故事性思路-----遥遥,几年前,因为受男友提出分手的刺激(她认为分手的原因是因为她胖)开始减肥。几年里,先节食、后贪食,先吃东西、后吃泻药。现在得了慢性肠炎,不吃药不能自然排便。

心理学思路-----遥遥,在经历了一件事(男友提出分手,她认为是因为她胖)后,由于认知曲解(因为胖,自己不爱学习了,成绩也不好了,不受大家欢迎了)和追求完美(追求完美,喜欢骨感美)的人格基础,开始节食。在几年的节食过程中,由于神经性贪食,使她的身体出现了严重的状况:得了慢性肠炎,不吃药不能自然排便,月经没有了等。


《案例分析1》(15个案例资料)2014、4(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春联教学设计(公开课)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