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台沟铁矿简介及采矿技术构思(董振民)(2)

2018-11-30 20:29

目前,崩落采矿方法是世界范围内地下矿山大规模化的主要采矿方法,所以大台沟铁矿选定了自然崩落法和分段崩落作为备选采矿方法。经过大量的岩石试验和论证,认为大台沟铁矿岩石强度高,完整性好,更适合无底柱分段崩落法。

图2-1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采矿结构参数对比

关于产能验证,根据国内设计院的计算,完全可以达到3000万吨/年,还为扩大产能留有余地;国外的设计院和资深专家顾问也认为大台沟铁矿的产能潜力巨大,通过优化设计可以进一步提高产能。 2.3.2矿井开拓

大台沟铁矿拟采用竖井与采区斜坡道联合开拓,阶段高度300m,采区开拓采用大结构参数布置,采区溜井采用垂直溜井布置方式,运输水平为折返式标准轨运输;通风系统划分为采区、运输、溜破三大独立单元,采场通风分上下盘两大通风区,并采用分区通风方式。设计方案的三维建模图如下:

图2-2 大台沟开拓系统示意图

6

该开拓方案共有竖井18口,2条采区斜坡道,及其他开拓巷道及硐室。其中建设五口Φ6.5米主井,两口Φ9.5米副井,并兼做进风,一口措施井,十口风井。

2.3.3多组穿脉并列折返式标准轨无人运输系统

按国内传统的地下矿山运输理念,有轨比无轨运输效率高、运行成本低,但国外大规模矿山也有用卡车运输的成功范例。为了既能满足产能要求,又降低成本的考虑,进行了多种运输方式的比较。首先从有轨和无轨运输选择中确定了有轨运输的方式。

关于有轨运输水平的布置,传统的经验认为,大型矿山用环形穿脉运输,中小型矿山用折返式运输巷道布置,但是这一经验在大台沟铁矿并不适用。按传统的环形穿脉运输布置,计算上难以满足产能,还存在破碎站布置在矿体内的不稳定因素的缺陷,会给以后的开采带来困难。

受瑞典基律纳铁矿的启示,该矿1045水平采用窄轨折返式运输达到2700万吨/年的生产能力,而1365水平在更换为标准轨折返式运输后达到了3500万吨/年的生产能力。但是大台沟矿体远比其厚大,又不能直接套用其模式。经过反复探讨,创造性地提出了“多组穿脉并列折返式标准轨无人运输系统布置”的方案[已获国家专利]。

采场回采的矿石由铲运机装矿,卸入采区溜井,矿石经采区溜井下放到运输水平,装入矿车,由电机车牵引底侧卸式矿车运至卸矿线,卸入卸矿站,空车由电机车经空车线推入穿脉运输巷装矿。

采区溜井集中按组布置,每个采区布置1组溜井,3条溜井为1组,互为备用。根据采区溜井布置特点,穿脉运输巷采用3条为1组,折返车场方案,车场采用折返式布置,共布置了1条双轨运输石门,3条卸矿线,1条空车返回线,1条机车车辆检修线(包括副井调车线)。部分沿脉运输巷采用双轨布置,便于空、重车错开运行;3条卸矿线互为备用,保证机车运输能力;空车返回线间布置联络道,使空车可以根据需要进入合适的穿脉运输巷装矿,便于机车合理调度。

7

图3-2 大台沟运输系统布置图

运输水平标准轨铁路轨距1435毫米,轨重70千克/米,1/9道岔,线路坡度4‰,最小拐弯半径150米。实现井下无人运输。

在-1280米运输水平,除列车装矿采用人工远程遥控装车外,其它的列车运行、卸矿等全部实现自动化,由中央控制室进行监控,各个溜井和破碎系统中的矿石品位实现装矿过程中自动在线检测。

其中运输设备引进德国Schalke公司生产的准轨电机车及自动化控制系统, 110吨电机车牵引21辆17立方米底侧卸式矿车,列车长度93米,每列平均载重650吨,设计最大速度25千米/小时。 2.3.4大直径深井与采区斜坡道联合开拓超深矿井

世界上大规模地下深井矿山一般采用竖(斜)井与斜坡道联合开拓方式,这种开拓方式在大台沟铁矿并不适用,因为从地表掘进主斜坡道到达矿体需要15千米长,从建设成本到工期都耗费大,但是为了保证大量大型无轨设备的适用,又必须考虑必要的通道,所以考虑使用大直径的副井代替主斜坡道的功能,辅以采区斜坡道联系各采区水平。

2.3.5超1500米深矿井地压与岩爆控制

大台沟铁矿矿床赋存超过2000米,一期开采设计到-1280米水平,开拓井筒深度超过1600米,开拓和采矿井巷工程都位于地表1000米以下,如此的深井开采,必须考虑岩爆和地压的问题。根据前期的岩石力学研究,和最近的大量试验研究,初步查明了大台沟铁矿开采的岩爆倾向性,并设计了卸压、支护和监测

8

等应对措施。

2.3.6深热矿井的通风、降温

根据勘探钻孔资料,大台沟铁矿井下最高温度达到46℃,深井降温是要解决的难题之一,大台沟铁矿矿体厚大,走向长,沿走向两端还未封闭,而且开采时从矿体中间分两部分向上下盘退采,所以通风系统布置难度大。 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到基建成本,要尽可能减少开拓井巷的工程量。

通过参观考察了国内的梅山铁矿和冬瓜山铜矿,吸取南非的超4000米深井,美国的亨德森钼矿和瑞典基律钠铁矿的通风模式,上下盘分别进回风,采区内划分相对独立的通风单元,在设计上加大通风量,并配合局部降温措施。 结语

大台沟铁矿建设要遵循分区分期开发,以矿养矿,滚动发展,充分发挥矿山规模效益。在设计理念上要“立意新、看的远、有前瞻性、瞄准世界一流”,站在采矿技术前沿,大胆引进国际优秀的设计团队,自主创新,跨越发展,引领矿业未来,将大台沟铁矿建设成为世界上生产规模最大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 型的现代化地下矿山。

作者简介:董振民,男,1943年生于浙江省镇海县,硕士学位,教授高工,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现任大台沟矿业公司总工程师。

9


大台沟铁矿简介及采矿技术构思(董振民)(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桥梁博士 自定义报告输出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