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设计(2)

2018-11-30 20:30

(1)学会用语言和非语言(神态、表情、动作等)的方式成功表达自己的情绪。(2)学会调节积极和消极的情绪,明确只有合理的目的才能得以满足。形成愉快的情绪、活泼乐观的性格。

2、培养社会交往能力

(1)尊重他人,懂得基本的礼貌礼节,学习理解他人的情感,对他人的情绪情感能做出和谐适度的反应。(2)学习交往技能(分享、合作、互助等)。能和他人和睦相处。(3)有初步的公平竞争的意识和行为。在竞赛性的活动中,正确面对输赢,并懂得要通过努力获得成功。

3、锻炼独立生活和学习的能力

学习日常生活独立自理,不依赖他人。在学习和游戏中有主见,学会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帮助学前儿童体验独立自主获得成功的愉快情感,培养良好的独立个性心理品质。

4、性教育

(1)性认同和性角色。正确的性认同和性角色意识,有利于学前儿童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形成健康的心理基础。(2)科学简洁的性知识。对于学前儿童的提问和疑惑,我们应该以科学求实的态度,简洁地回答孩子。(3)正确处理学前儿童的性游戏。不能粗暴制止、更不能羞辱,否则会损伤学前儿童性心理的健康发展。应因势利导,帮助学前儿童形成健康的性心理。(4)纠正玩弄生殖器和大腿摩擦的不良习惯。

5、学前儿童心理障碍和行为异常的预防

采取“三级预防”是学前儿童发生心理障碍和行为异常的基本策略。一级预防:防止心理障碍和行为异常的发生,增进健康,即病因预防,从根本上杜绝心理障碍和行为异常的发生,并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二级预防: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心理障碍和行为异常,防止疾病进一步发展;三级预防:为了疾病的康复,减少复发和残疾程度,尽量恢复病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其中一级预防是最重要最基本的保持心理健康的预防措施。

(三)幼儿园健康教育的内容

《纲要》提出了幼儿园健康教育的内容与要求:

1、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赖感。2、与家长配合,根据幼儿的需要建立科学的生活常规。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3、教育幼儿爱清洁、讲卫生,注意保持个人和生活场所的整洁和卫生。4、密切结合幼儿的生活进行安全、营养和保健教育,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5、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感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6、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7、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观、乐观、合作的态度。

- 286 -

二、选择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内容应注意的问题 (一)教育内容和目标要保持一致

教育目标要通过教育内容来实现,而教育内容要依据教育目标来实践。例如教育目标中提出要认识常见的安全标志,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要紧密围绕目标,可以选择利用图片、录像让幼儿认识安全标志,还可以选取儿歌、歌曲让幼儿认识安全标志。

(二)教育内容要与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和生活经验相关联

要根据学前儿童的健康现状和发展趋势选择教育内容。如对刚入园的孩子可以进行入园适应的教育,能愉快与老师同伴相处、熟悉幼儿园的环境、愿意来幼儿园等,而若对小班幼儿进行“换牙了”的教育,则不符合他们的身心发展特点,也脱离了他们的生活经验。

(三)教育内容要具有时代性

当前社会飞速发展,新生事物层出不穷,教育内容应紧密联系当前实际,具有时代性。如现代社会中电脑普及,教师在开展身体保健教育的时候,可以将电脑对人身体的影响列入教育内容。 研究性学习:

从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中找出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在幼儿园中选取1-2名幼儿,进行个案观察,并记录他的行为表现,分析他的心理状况。

第二章 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本章将帮助你:

1、理解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设计的与实施的基本思路。

2、学习身体保健和生活自理教育活动、安全自护教育活动、环保教育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学习各种类型健康教育活动的案例,学会设计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并了解活动实施中的指导建议。

核心概念:

身体保健和生活自理教育;安全自护教育;环保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第一节 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的基本要求

一、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思路

现在幼儿园盛行整合性的教育活动,要想更好地整合幼儿园各领域的教育,必须首先把握各领域的特点和规律。目前,在健康教育领域,可以对如何以幼儿的健康成长为主线创设教育活动。

幼儿健康教育活动的设计一般考虑以下方面: (一)关于活动目标

- 287 -

具体的活动目标是健康教育总目标和年龄段目标的细化。在表述中应简洁清晰、准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目标条目不宜过多,一般2-3条。

(二)关于活动准备

一个成功的健康教育活动需要教师进行多方面的准备,包括物质条件和环境创设、幼儿的知识经验和心理准备等方面。

(三)关于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一般包括活动导入、引导幼儿参与思考及引导幼儿总结这三个环节。教师应明确希望幼儿在哪些方面获得发展?希望解决什么问题?如何启发幼儿思考?如何带动幼儿参与活动?什么时候提什么问题?如何使用最佳的教育方法?如何让幼儿对活动做出总结,使幼儿已有的经验得到提升?

在开展活动时可以运用多种文学艺术载体,增强活动的趣味性,提高活动的效率。常见的文学艺术载体有儿歌、儿童诗、诗歌剧、表演唱、童话、故事等。

(四)关于活动延伸

好的教育活动不是止于特定的某一次活动,而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特别是能力、习惯的培养,活动延伸不可缺少。活动延伸的方法有可以是家园共育、领域渗透、环境创设、区角活动等。如教师利用15分钟时间教幼儿学会了正确的刷牙方法,在活动结束后就应该与家长联系,要求家长在家中督促幼儿按时以正确的方法刷牙,以帮助幼儿巩固刷牙的正确方法,并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

二、具体教育活动设计的格式

×××教育活动设计 [活动名称] [活动目标] [活动准备] [活动与指导] 1. 2. ?? [活动延伸]

三、开展活动时注意的问题

(一)教师组织的所有活动应尽量有幼儿的动手参与。

研究表明,活动的开展若只停留在“教师讲,幼儿听;教师演示,幼儿看”的基础上,对幼儿的发展起不到太大的作用,只有幼儿动手参与了,才能理解教育内容,才能使自身得到最优的发展。

(二)幼儿参与时可能不如成人做的好,应给予理解。

- 288 -

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较低,在参与时必会出现一些差错,我们要予以理解,给予机会,锻炼幼儿,使其发展得更好。

(三)老师的提问起着十分关键的导向作用。

教师的提问不够清晰、偏难或偏易,都会影响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教师要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给出适当的提问。教师的提问应尽量引导幼儿发散思维,问题的答案多样性可使更多的幼儿有回答的机会,使幼儿的能力得到锻炼。

(四)避免使用成人化语言。

成人化的语言使教师无法和幼儿进行有效的沟通,影响教育效果。如一位教师问到:“有一只小蜗牛很无聊,它的家里只有它自己,小朋友想想什么办法,能让小蜗牛快乐起来?”小朋友答:“它太热了。”在该例子中幼儿对“无聊”一词不理解,所以答非所问,影响了幼儿的学习。

第二节 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的具体设计与实施

一、身体保健和生活自理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学前儿童身体保健和生活自理教育主要是培养幼儿科学地认识、使用、养护和锻炼眼睛、齿、耳、鼻、皮肤的能力,生活卫生习惯,进餐、着装、睡眠、盥洗等基本生活能力和有关的社会行为规范与交往能力,促进幼儿五官的发育,增强其机能。它是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学前儿童的生活质量与身心素质的发展。

(一)身体保健和生活自理教育的内容 1、眼保健教育内容

(1)眼的知识:眼的形态、构造、功能等。(2)合理用眼和养护、锻炼眼睛的习惯。例如:做眼保健操、吃对眼有益处的食品等。(3)让幼儿了解测视力的方法及自己视力的情况。

2、口腔保健的教育内容

(1)口腔的知识:口腔中的器官形状、数量、构造、功能等,大班幼儿换牙的知识。(2)护理口腔的知识:主要是有关养护牙的知识,例如良好的刷牙习惯、正确的刷牙知识、不吮手指、不随便往嘴里塞东西等。(3)有关龋齿的知识:龋齿的识别、预防和治疗。(4)营养知识:例豆制品、花生等食物可以让牙发育得更好等。

3、耳保健的教育内容

(1)耳的知识:耳的形状、构造、功能等。(2)耳的卫生习惯:常常清洗耳壳,自己不挖耳等。(3)测听力的方法:通过游戏的形式。养护、锻炼听力的方法等。(4)教师举一个有关耳保健教育的游戏活动。

4、皮肤保健教育内容

(1)皮肤的知识:皮肤的构造、作用等。(2)清洁、养护皮肤的方法。(3)有益于皮肤健康的营养知识。

- 289 -

5、鼻保健教育内容

(1)鼻的知识:鼻的形态、构造、功能等。(2)养护、清洁、鼻的保健方法:不抠鼻孔,擤鼻涕先擤一只鼻孔等。(3)有益于鼻健康的营养知识。

6、进餐

(1)常用食物的营养知识,营养意识。(2)进餐技能:使用和存放餐具、合理的咀嚼方法。(3)进餐卫生习惯:细嚼慢咽,安静专心进餐,不挑食,不暴食暴饮,不剩饭,保持餐桌整洁,珍惜食物,饭前饭后不做激烈活动,饭前洗手,饭后要擦嘴等。(4)和人共餐时的行为规范。(5)进餐审美意识。

7、着装

(1)着装知识和防寒防晒、遮体、审美等着装动机。(2)穿、脱、叠、放衣服鞋子等技能,独立着装能力与习惯。(3)保持服装整洁、爱惜服装的习惯。(4)着装审美意识。

8、睡眠

(1)合理的睡眠姿势。(2)铺床叠被技能,独立铺床叠被,保持床铺整洁的能力和习惯。(3)良好的睡眠卫生习惯:睡前洗脸、洗脚,独立安静人睡,不玩玩具,不蒙头睡觉;睡前把衣服鞋子放在固定的地方。

(二)身体保健和生活自理教育的相关游戏

1、发展五官和手指功能的游戏。此类游戏主要是利用某一感官功能识别事物的方法,以发展该感官的功能。

(1)听力游戏:它是利用闭目听声,以识别事物的性质、方位、距离和识别人,以发展听力和记忆力。如“闭目找伴”、“谁到我家”。(2)眼保健游戏,它包括发展视觉的灵敏度,调节焦距能力,识别颜色、形状、体积、面积等能力的游戏。如“小猫练眼睛”“眼科门诊部”。(3)皮肤保健游戏:如拍打触摸皮肤、袋中取物、闭目玩球等。(4)锻炼手指功能的游戏:如翻绳、折纸、抛接包等。

2、生活自理游戏。目前常用的此类游戏有两种:

(1)表演和角色游戏。如“给小猫洗脸”、“教布娃娃刷牙”、“给娃娃穿新衣”、“小白兔的托儿所”等。这类游戏是用拟人化手法构思情节来巩固生活技能、增强自我保健意识的。(2)竞赛性游戏。此类游戏主要是通过竞赛活动来巩固生活技能,培养自立和竞赛精神的。常做的有穿衣、穿鞋、叠被铺床、用筷、洗手绢比赛。

(三)身体保健和生活自理教育活动例举

活动一:学会入厕(小班) [活动背景]本班幼儿对厕所设备不熟悉,入厕有畏难胆怯等心里障碍,憋便、尿裤、弄脏厕所等现象时有发生,个别幼儿不敢在幼儿园排便。这已影响幼儿身体健康和对幼儿园环境的适应。为帮助幼儿消心理障碍,提高入厕能力,故组织此次活动。

- 290 -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设计(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VTP配置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