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预测 专题十 电化学原理1

2018-11-30 20:34

专题十 电化学原理1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银器在空气中变暗后一定条件下被还原又会变光亮 B.当镀锌铁制品的镀层破损时,镀层不能对铁制品起保护作用 C.不锈钢不生锈是因为表面有保护膜

D.可将地下输油钢管与外加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以保护它不受腐蚀

解析:A项,当银的化合物又变成单质银时可以变光亮.B项,锌比铁活泼,所以镀层破损后仍与铁构成原电池作负极,铁被保护.C项,不锈钢不生锈是因为内部结构原因而具有强的耐腐蚀能力.D项,要使地下输油钢管不生锈,应要与外加电源的负极相连.

答案:A

2.有一种锂电池,用金属锂和石墨作电极材料,电解质溶液是由四氯铝锂(LiAlCl4)溶解在亚硫酰氯

(

的是:( )

)中而形成的,电池总反应方程式为:8Li+3SOCl2===6LiCl+Li2SO3+2S,下列叙述中正确

A.电解质溶液中混入水,对电池反应无影响 B.金属锂作电池的正极,石墨作电池的负极

C.电池工作过程中,亚硫酰氯(SOCl2)被还原为Li2SO3

D.电池工作过程中,金属锂提供的电子与正极区析出硫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

解析:由电池总反应式可知,Li失电子,作电池的负极,石墨作电池的正极,故B选项不正确;Li为碱金属,易与水发生反应:2Li+2H2O===2LiOH+H2↑,故A选项不正确;电池工作过程中,SOCl2被还原为S,故C选项不正确;由电池总反应式知,8 mol Li参与反应,可提供8 mol e,同时在正极析出2 mol S,故本题正确选项为D.

答案:D

3.下列有关电化学的图示,完全正确的是:( )

解析:A项中,Zn比Cu活泼,负极应为Zn,正极应为Cu;B项中,粗铜精炼时,应让粗铜作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C为电镀池,电镀时铁片即镀件应作阴极,锌片即镀层金属应作阳极;D项中,应首先根据电流方向判断出右端为阳极,左端为阴极,实质为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阴极放出H2,用向下

1

排气法收集,阳极为Cl放电生成Cl2,用淀粉KI溶液检验.

答案:D

4.铅蓄电池放电时发生下列变化:

2

负极:Pb+SO24-2e===PbSO4 正极:PbO2+4H+SO4+2e===PbSO4+2H2O

使用该电池电解CuSO4溶液,要得到纯铜1.6 g,这时铅蓄电池消耗的H2SO4的物质的量为:( ) A.0.025 mol B.0.05 mol 解析:蓄电池反应→电解CuSO4,电子转移相等. 2H2SO4~2e~Cu 2 mol 64 g x 1.6 g 1.6 g×2 molx==0.05 mol.

64 g答案:B

5.下列有关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纯锌与稀硫酸反应时,加入少量CuSO4溶液,可使反应速率加快

B.甲醇和氧气以及KOH溶液构成的新型燃料电池中,其负极上发生的反应为:CH3OH+6OH+6e

C.0.1 mol D.0.2 mol

===CO2+5H2O

C.在铁上镀铜时,金属铜作阴极

D.电解精炼铜时,电解质溶液中铜离子浓度基本不变

解析:纯锌与稀硫酸反应时,加入少量CuSO4溶液,可形成原电池,使反应速率加快,所以A正确;

B中负极应失电子;C中金属铜应作阳极;D中电解精炼铜时,电解质溶液中铜离子浓度要发生变化.

答案:A

6.用石墨做电极电解1 mol/L CuSO4溶液,当c(Cu2)为0.5 mol/L时,停止电解,向剩余溶液中加入

下列何种物质可使电解质溶液恢复至原来状况:( )

A.CuSO4 B.CuO C.Cu(OH)2

D.CuSO4·5H2O

电解

解析:电解CuSO4的总反应方程式为 2CuSO4+2H2O=====2Cu+O2↑+2H2SO4,故从溶液中析出的物质是Cu和O2,每放出1 mol O2即析出2 mol Cu,Cu与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所以,加入CuO可使溶液恢复原状.

答案:B

7.为使反应:Cu+2H2O===Cu(OH)2+H2↑能够发生,下列设计方案正确的是( ) A.用铜片作负极,石墨电极作正极,氯化钠溶液为电解质溶液构成原电池 B.用铜片作电极,外接直流电源电解硫酸铜溶液 C.用铜片作阳极,铁片作阴极,电解硫酸钠溶液 D.用铜片作阴、阳电极,电解稀硫酸

2

解析:选项A不能构成原电池,不发生反应,A错;B选项相当于精炼铜,B错;D项发生反应是Cu+2H===Cu2+H2↑,故D错;C选项电解时,阳极Cu发生氧化反应,阴极上水电离出的H发生还原

反应,故反应为Cu+2H2O===Cu(OH)2+H2↑,所以正确答案C.

答案:C

8.微生物燃料电池因具有原料广泛、操作条件温和、清洁高效和资源利用率高、无污染等特点而被人们所重视.以用葡萄糖作底物的燃料电池为例,其正负极反应式如下:

+-催化剂

正极反应:6O2+24H+24e=====12H2O

-催化剂+

负极反应:C6H12O6+6H2O-24e=====6CO2↑+24H

则有关该电池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电池的工作环境是高温条件

B.作为负极的葡萄糖(C6H12O6)在变化中失去电子,被还原 C.该电池的电解质溶液是强酸性溶液,如浓硫酸或硝酸等 催化剂

D.该电池的总反应为C6H12O6+6O2=====6CO2+6H2O

解析:题目中指出“条件温和”,所以选项A是错误的;选项B中作为正极的葡萄糖(C6H12O6)在变化中失去电子,被氧化,所以错误;选项C中硝酸不可以作电解质溶液,浓硫酸与有机物会发生脱水等.把正催化剂

极和负极的反应相加可以得出该电池的总反应为C6H12O6+6O2=====6CO2+6H2O.

答案:D

9.如下图所示,各烧杯中盛有海水,铁(含杂质C)在其中被腐蚀由快到慢的顺序为:( )

A.②①③④⑤⑥ C.⑤④②①③⑥

B.⑤④③①②⑥ D.⑤③②④①⑥

解析:②③④形成原电池,⑤⑥是电解池反应,金属被腐蚀由快到慢的顺序是:电解池的阳极>原电池的负极>原电池的正极>电解池的阴极.

答案:C

10.金属镍有广泛的用途.粗镍中含有少量Fe、Zn、Cu、Pt等杂质,可用电解法制备高纯度的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已知:氧化性Fe2

A.阳极发生还原反应,其电极反应式:Ni2+2e===Ni

3

B.电解过程中,阳极质量的减少与阴极质量的增加相等 C.电解后,溶液中存在的金属阳离子只有Fe2和Zn2

D.电解后,电解槽底部的阳极泥中只有Cu和Pt

解析:阳极发生氧化反应,A错误;电解过程中,阳极Zn、Fe、Ni溶解,阴极只有Ni析出,两电极质量的改变不等,B错误;电解液中除Zn2、Fe2外,还有Ni2,C错误;阳极Ni、Zn、Fe溶解后,Cu、

Pt沉积下来成为阳极泥,D正确.

答案:D

11.由化学能转变的热能或电能仍然是人类使用的主要能源.根据下图所示的装置,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装置中Cu极为阳极

B.当铜片的质量变化了12.8 g时,a极上消耗的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 L C.该装置中b极的电极反应式是:H2+2OH-2e===2H2O D.该装置中a极为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解析:该装置的左边是燃料电池,右边是电解池.a极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Cu极与电源正极连接,故为阳极;当铜片溶解了12.8 g时,失去电子12.8 g÷64 g/mol×2=0.4 mol,于是a极上O2得到电子也是0.4 mol,则消耗O2的物质的量是0.1 mol,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 L.

答案:D

12.铁锈的成分中含有铁的氧化物、铁的氢氧化物.研究证明,铁器的生锈与大气中的氧气、水蒸气有关.下列做法中最有利于减缓铁器生锈的是:( )

A.铁锅用完后用水刷洗干净其表面的油污 B.久置不用的铁刀涂抹凡士林在空气中保存 C.将铁壶盛水后保存

D.铁勺、铁铲放在阴湿处保存

解析:铁锅表面的油污用水刷洗掉后,铁直接与空气接触,而且铁锅刷洗后,表面有水,极易生锈;铁刀用凡士林涂抹后,使Fe与空气隔绝,可以减缓其生锈;铁器接触水,或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发生电化学腐蚀而生锈.

答案:B

13.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4

A.Y为阴极,发生还原反应 B.X为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C.Y与滤纸接触处有氧气生成 D.X与滤纸接触处变红

解析:图中左边装置是以Zn、Cu为电极的原电池装置,该电池中,Zn极为负极,Cu极为正极,而右边为电解池,根据连接情况可以推知,X为阳极,发生氧化反应,Y为阴极,发生还原反应,两极的电极反应式分别为X:4OH-4e===2H2O+O2↑,Y:2H+2e===H2↑,从而可得出答案应为A.

答案:A

14.下列叙述中,可以说明金属甲的活动性比金属乙的活动性强的是:( ) A.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甲原子失去的电子比乙原子失去的电子多 B.同价态的阳离子,甲比乙的氧化性强 C.甲能跟稀盐酸反应放出氢气而乙不能 D.将甲、乙作电极组成原电池时,甲是正极

解析:A项中失电子多少不能说明失电子难易,例如Al与Na;B项中甲的阳离子氧化性强,则甲的还原性弱;C项正确;D项中甲作正极,则甲不如乙活泼.

答案:C

15.镍镉(Ni—Cd)可充电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已知某镍镉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其充、放电按下式进行:

Cd+2NiOOH+2H2O

Cd(OH)2+2Ni(OH)2

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充电时阳极反应:Ni(OH)2-e+OH===NiOOH+H2O B.充电过程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C.放电时负极附近溶液的碱性不变 D.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的OH向正极移动

解析:充电时为电解池,阳极Ni(OH)2发生氧化反应,A正确;充电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B错误;放电时负极为Cd,反应为Cd-2e+2OH===Cd(OH)2,故c(OH)减小,pH减小,C错误;放电时,阴离子向负极移动,D错误.

答案:A

5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预测 专题十 电化学原理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小学英语chant全面总结资料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