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参考模板
姓名: 学科: 数学 年级:五年级 (上) 单 元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简易方程 主题研制 感受方程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教学内容和作用 《简易方程》这一单元主要学习内容的是用字母表示数、和解简易方程,以及简易方程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中简易方程的运用。 这些内容是在学生已有的算术知识(如整数、小数的四则运算及其应用)和已初步接触了一点代数知识(如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用○、△或□表示数)的基础上学习简易方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发展他们思维的灵活性,并且能够巩固和加深所学的算术知识。一般地说,在小学教学简易方程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1.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语言与符号意识。 2.有助于落实数学课程“四基”“四能”培养目标。 3.有助于巩固和加深理解所学的算术知识。 4.有利于加强中小学数学的衔接。 本单元的内容分为两节,第一节的主要内容是用字母表示数和数量关系、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第二节的主要内容是方程的意义、等式的性质和解简易方程,以及列方程解决一些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这些内容的编排体系如下表: 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a+30) 例1 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6x) 例2 用字母表示数 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 例3 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1200-3x) 简单元教学内容单元解读 易及分析 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3x+4x) 例5 方 程 方程的意义 等式的性质1 等式的性质 等式的性质2 解 简 易方程的解 例1 方解方程 程 3 解不同类型的方程 例2、 例4、5 例1 x+b=c的应用 ax-b=c的应用 例2 实际问题与ax+ab=c的应用 例3 例4 x+bx=c的应用 ax+bx=c的应用 例5 二、教材编写特点 1.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编排用字母表示数的内容 2.以等式的基本性质为基础,而不是依据逆运算关系解方程 3.凸显利用等式基本性质解方程的优势 4.加强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适当分散难点。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学段目标”的“第二学段”中的要求: 知识技能: 能用方程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能解简单的方程。 数学思考: 初步形成数感,进一步认识到数据中蕴含着信息,发展数据分析观念。会独立思考,体会一些数学的基本思想。 问题解决: 1.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运用一些知识加以解决。 2.能探索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有效方法,了解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3.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 4.能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判读结果的合理性。 学段课标要求 情感态度: 1、愿意了解社会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信息,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引导下,尝试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相信自己能够学好数学。 3、在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价值。 4、初步养成乐于思考、实事求是、勇于质疑等良好品质。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内容”的“第二学段”中要求: 1.在具体情境中能用字母表示数。 2.结合简单的实际情境,了解等量关系,并能用字母表示。 3. 能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如3x+2=5,2x-x=3),了解方程的作用。 4.了解等式的性质,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知识技能:使学生初步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能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等,初步了解简易方程,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易方程。 数学思考: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算法的意识和能力。 单元教学目标 问题解决:能列简易方程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学会列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1.关注由具体到一般的抽象概括过程。 2. 有意识地渗透数学的思想方法。 3.重视概念与原理的教学 教学建议 4.重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5.注意掌握教学目标的适切性 6.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1.用字母表示数???????????5课时左右 2.解简易方程????????????12课时左右 方程的意义????????????1课时左右 等式的性质????????????1课时左右 课时安排 解 方 程????????????5课时左右 实际问题与方程??????????5课时左右 3.整理和复习????????????1课时 教学内容 用字母表示数(教材P52~53例1、例2) 知识与技能:能够在具体的情境中,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及数量关系,初步学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把实际问题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进行表达的抽象过程,体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的简洁性,提高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会求含有字母式子的值。 教法:启发式教学、引导发现、 直观演示 、 尝试教学法 学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课 时 解 读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法学法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1.激趣导入 学生活动 学生欣赏图片 齐读学习目标 学生看第52页,思考课本提出的问题 全班交流反馈。 设计说明 创设生活情景,使学生从图片中体会到字母的美,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 通过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使学生明确本课要达成的目标,并朝着目标去学习。 【设计意图1:充分读懂并利用教材资源,教材例1的选材贴近学生生活,能激发学生兴趣,这题的设置遵循由“具体——一般——具体”的过程,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用字母表示数后就具有了普遍性,从而再求特殊值时会很方便。】 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探究,让学生主动探究数学知识。 情境导入 目标导学 一、创设情境 引入课题 课 时 设 计 (1)课件呈现生活中带有字母的图片 (2)引入课题 2.目标展示 出示学习目标 1.教学例1: (1)出示学习研究卡,个人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合作探究 教 学 过 程 教学例1: 理解在数学中,字母可以表示数。 二、探索交流 解决问题 小红的爸爸的年龄/岁 年龄/岁 1 2 3 ? 1+30=31 2+30=32 3+30=32 ? 根据上表,我获得以下信息 信息一: 信息二: 其它: 你能用一个式子简明的表示出任何一年爸爸的年龄吗? (2)全班交流 2.教学例2: 用字母或含有字母的式子来表示数量间的关系。 (3)教师小结并引发学生思考a的取值范围。 2.教学例2: 用字母或含有字母的式子来表示数量间的关系。 在地球上能举起物体的质量/㎏ 1 2 3 ? 在月球上能举起物体的质量/㎏ 1×6=6 2×6=12 3×6=18 ? 提问:假如用字母表示人在地球上能举起物体的质量,你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人在月球上举起物体的质量吗? 3.精讲点拨 (1)母与数字相乘,省略乘号时,一般把数写在字母的前面。 (2)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优点 4.质疑问难 学生思考并回答。 学生看课本第53页,思考课本提出的问题,个人思考并填空。 全班交流汇报 提出疑惑问题,全班交流解决。 练习巩固 内化提升 三、提升检测 课件出示:智慧岛的闯关 练习 第一关:想一想,填一填 学生先独立完成,全班交流汇报 引导学生说出方法后加以比较,然后做出小结。最后启发学生思考a的取值范围。 例2与例1的编排是相同的,同样是从具体到一般的抽象、归纳过程,再从一般到具体的代入求值。所以在例2的教学中,更多的是让学生在独立思考、自由作业的活动中完成,同时让学生再一次体会字母的取值是有一定范围的,并能根据字母的取值求出整个式子的值。 由例题引出省略号的习惯写法,启发学生思考x的取值范围,并提出带入求值的问题。 从生活中提出素材,由浅入深出几组简单的练习题,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让学生体会到知识学习后成功的喜悦感与成就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关:小鬼当家 课件出示各种水果的价 钱,提出问题: 学生设计购你准备买哪些水果,买方案。 如果用字母来表示水果的数量,共花了多少钱?你该怎样列式。 我的购买方案: 1. 走进名人屋,用字母总结法国数学家韦达学习法宝。 2.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学生由每个字母表示的意思总结出学习法宝的公式。 生自由发表想法 结合生活实际,设计学生都喜欢的“小鬼当家”的活动,这样开放的问题,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让所有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通过名人屋的教学,既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巩固,又是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陶冶。 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回顾,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四、课堂总结 激励学习 畅谈收获 用字母表示数 板 书 设 计 例1:爸爸的年龄=小红的年龄 + 30 例2: 6×x= 6x = a + 30 当x=15时, 6x=6×15=90(千克) 当 a =11时, a+30=11+30=41(岁)
备 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