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月考试题
一、基础知识(10分)
1.请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⑴ 纤.小( ) ⑵一隅.( ) ⑶束缚.( ) ⑷煞.风景( ) 2.根据所给拼音填写汉字使其词语完整。(8分)
⑴tuǒ( )协 ⑵chōnɡ( )憬 ⑶含xù( ) ⑷cán( )愧 ⑸chī( )心 ⑹嘴chún( ) ⑺惊hài( ) ⑻jū( )躬
二、阅读(40分)
3.与君离别意,
□□□□□。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
杜少府之任蜀州》) 4□□□□.
□□□□□□□,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韦应物《滁州西涧》)
5.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6.□□□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运用对比手法盛赞初春景色的诗句是:
□□□□
,□□□□□□□。 □□□7.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中最能体现浪漫诗风的诗句是:
□□□□
,□□□□□□□。
(二)文言文阅读(5分) 阅读《顾荣施炙》,回答问题。
顾荣在洛阳,尝应人请,觉行炙人①有欲炙之色,因辍②己施焉。同坐嗤之。荣曰:“岂有终日执之而不知其味者乎?”后遭乱渡江③,每经危急,常有一人左右相助。问其所以,乃受炙人也。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行炙人:端送烤肉的仆人。炙:烤肉。②辍:停止,放下。这里是让出 ,施舍。③遭乱渡江:指晋朝被侵,社会动乱,大批人渡过长江南下。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1分)
①尝.应人请( ) ②同坐嗤.
之( ) 9.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概括短文内容。(2分)
10.读过这则短文,你受到怎样的启发。(2分)
(三)现代文阅读(20分) 阅读下文,回答有关问题。
母亲的事与儿子的事
阿青
“三九四九,冻破石头”的季节,是一个星期六的下午,老家县城一位老朋友邀请我下个双休日带上全家到他那儿去做客。我的小家住在市里,去这位朋友家途中要经过我的乡下老家,因为自己有车,我准备到时候顺便“拐”一下,看看独身寡居的老母亲。
当天晚上,我预先给母亲打了电话。母亲牵挂我,在电话里问我要不要地菜,我说“有就挖点吧”。她又问要多少,我就随口用家乡话说了一句:“就一半斤吧!”母亲犹豫了一会儿,像是自言自语地说:“那好那好……”
地菜,是我最爱吃的天然食品之一。可在滴水成冰的季节,就不易采到了。我要求母亲采一半斤,不过是图个新鲜。
又一个周六说到就到。好久没回老家了,总得给老母亲带点好吃的。妻子提醒我说:“女儿前天过生日,朋友们送了很多奶油蛋糕,提上两大盒就是。”
驱车两个多小时,我们回到了农村老家,母亲居住的老屋却是锁着的。一位邻居分明是听过母亲的交代,对我们说:“你妈一大早就去后山沟里挖地菜去了,她说今天再挖一点儿,就够十八斤了。”“什么什么,十八斤?可我只说要一半斤呵!”我不由心里暗暗叫苦:母亲近年来的确耳背了,我当时怎么就忘了把挖地菜的事多重复几遍呢?要知道,在这样的时节,那些寥若晨星的地菜,都是从野草避风的根部和长势最好的麦苗缝隙中,一小朵一小朵“剔”出来的。山野里的风是那样寒冷刺骨,我的母亲居然一朵一朵积累了十八斤!这分明是她在接到我电话后的一星期里,每天都泡在野地里,东挖西采,紧张忙碌……
大约半小时之后,母亲从野外回来了,头上围着一条旧围巾,不停地咳嗽,满手都是冻裂的口子,沁着鲜血。但见了我和妻子,母亲就极开心地笑了起来,掂掂臂弯里的菜篮子,说:“总算挖够了……”
儿子的事,再小也是大事,母亲总会十分郑重地挂在心上。我只觉得鼻子猛地一阵发酸,好久没有说出话来。
母亲看到我们给她带来的食品,顿时激动得跟什么似的。她把邻居们招来,炫耀地说:“你们都看看,明天是我生日,我儿子儿媳和孙女提前给我送蛋糕来了。两个蛋糕都这么大,我哪里吃得完,今天,就请你们先尝尝。”说着,母亲的眼泪都流出来了。我一下子愣在那里,不知该说什么好。
母亲的生日,每年只有一次,多少年来,我居住在并不遥远的城市,几乎忘得干干净净。我为自己的不孝愧疚不已,决定和妻子女儿留下来,好好地给她老人家过个生日。
第二天下午,临走的时候,我掏出兜里所有的钱,放到母亲床头。她怎么也不肯收下。临了,像突然想起什么似的,她在箱子底摸出一沓钱,与我给她的那些钱一起,硬是塞进我的兜里,说:“我好像听你说过,想花两三千元买台跑步机,妈已经给你凑够了,你明天就去买吧,锻炼身体
要紧啊。”我连忙把钱塞给母亲,说那些钱是让你添置过冬衣物的,你穿的、盖的也太薄太旧了。母亲笑笑说:“这些事用不着你操心,妈这一辈子都这样过来的,习惯了。” 我真的弄不明白了:母亲她挨冻受苦的事小,而儿子买那可有可无的跑步机,成了她牢记在
心的大事!不管我怎么坚持,最终还是没能说服母亲。
车子启动缓缓离去,在反光镜中我看着站在村口寒风中仍在频频招手的老母亲,我禁不住在心底喊了一声:“母亲啊,我的生身亲娘!”眼泪滚滚而下……
1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2分)
①愧疚.( ) ②炫.耀( ) ③犹.豫( ) ④缝隙.( ) 13.“母亲的事”和“儿子的事”在文中分别指哪些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来概括。(4分)
14.作者在文中为什么要写给母亲的钱是为了让母亲买过冬衣物的,而且还进一步强调“你穿的、盖的也太薄太旧了。”这一细节?(2分)
15.“说着,母亲的眼泪都流出来了。”和“我禁不住在心底喊了一声:‘母亲啊,我的生身亲娘!’眼泪滚滚而下??”这两句都写到了流泪。请简要说说母亲的泪和我的泪所蕴含的不同情感。(4分)
16.纵观全文,你认为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母亲?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母亲这个人物形
象的?(4分)
17.读到文章的最后“母亲啊,我的生身亲娘!”,不只是作者“眼泪滚滚而下”,我们也会情不自禁地泪雨濛濛。请谈谈本文让我们感动的原因是什么?(4分)
那大圣护了唐僧,牵着马,守定行李,见八戒与那怪交战,就恨得咬牙切齿,擦掌磨拳,忍不住要去打他,掣出棒来道:“师父,你坐着,莫怕。等老孙和他耍耍儿来。”那师父苦留不住。
他打个唿哨,跳到前边。原来那怪与八戒正战到好处,难解难分,被行者抡起铁棒,望那怪着头一下,那怪急转身,慌忙躲过,径钻入流沙河里。气得个八戒乱跳道:“哥啊!谁着你来的!那
怪渐渐手慢,难架我钯,再不上三五合,我就擒住他了!他见你凶险,败阵而逃,怎生是好!”行者笑道:“兄弟,实不瞒你说,自从降了黄风怪,下山来,这个把月不曾耍棍,我见你和他战
的甜美,我就忍不住脚痒,故就跳将来耍耍的。那知那怪不识耍,就走了。”
(第二十二回 八戒大战流沙河 木叉奉法收悟净)
1.选文出自古典名著《 》,作者是明代小说家 。(1分) 2.八戒与那怪本来是打得“难解难分”,可大圣把那怪打跑后,八戒却乱跳道“那怪渐渐手慢,难架我钯,再不上三五合,我就擒住他了!”由此可以看出八戒是个怎样的人?试简单分析。(2
分)
3.这部小说对人物的刻画生动传神,往往点滴笔墨就能勾勒人物形象,说说上面选段中在刻画孙悟空好战、性情急躁的形象时,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2分)
三、作文(50分)
题目:我是家中的宝贝
要求:1.结合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写你最真实的情感。 2.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 3.不少于600字。
2012-2013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月考试题 答案: 一、基础知识(10分)
1.请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⑴ 纤.小( ) ⑵一隅.( ) ⑶束缚.( ) ⑷煞.风景( ) 2.根据所给拼音填写汉字使其词语完整。(8分)
⑴tuǒ( )协 ⑵chōnɡ( )憬 ⑶含xù( ) ⑷cán( )愧 ⑸chī( )心 ⑹嘴chún( ) ⑺惊hài( ) ⑻jū( )躬
二、阅读(35□□□□□分)
3.与君离别意,
。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
杜少府之任蜀州》)□□□□□□□□□□□ 4.
,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韦应物《滁州西涧》□□□□□□)
5.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6.□□□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运用对比手法盛赞初春景色的诗句是:
□□□□
,。 □□□7.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中最能体现浪漫诗风的诗句是:
□□□□
,□□□□□□□。
(二)文言文阅读(5分) 阅读《顾荣施炙》,回答问题。
顾荣在洛阳,尝应人请,觉行炙人①有欲炙之色,因辍②己施焉。同坐嗤之。荣曰:“岂有终日执之而不知其味者乎?”后遭乱渡江③
,每经危急,常有一人左右相助。问其所以,乃受炙人也。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行炙人:端送烤肉的仆人。炙:烤肉。②辍:停止,放下。这里是让出 ,施舍。③遭乱渡江:指晋朝被侵,社会动乱,大批人渡过长江南下。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1分)
①尝.应人请( ) ②同坐嗤.
之( ) 9.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概括短文内容。(2分)
10.读过这则短文,你受到怎样的启发。(2分)
【注释】顾荣:字彦先,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是支持司马睿建立东晋的江南士族领袖官至散骑常侍。2.应
人请:赴宴。3.觉:发觉4.行炙人:做烤肉的人。炙:烤肉。5.色:脸色。6.因:连词,于是。7.辍己:让出。辍:停止,放下。8.施:给焉,兼词“于之”。9.嗤:嘲讽,讥讽。10.遭乱渡江:指晋朝被侵,社会动乱,大批人渡过长江南下。11.每:每次。12。经:遭遇。13.左右:身边的人。14.所以:原因。15.尝:曾经。16.坐:同\座\,座位。17.乃:原来。18.常:经常。19.己:自己
【译文】顾荣在洛阳的时候,曾经应人邀请赴宴,发现端送烤肉的仆人显露出想吃烤肉的神情,
于是就停下吃肉,把自己那一份给了他。同座的人都讥笑顾荣有失身份,顾荣说:“哪有成天端着烤肉而不知肉味这种道理呢!”后来遇上战乱过江避难,每逢遇到危急,常常有一个人在身边护卫自己。问他原因,才知道他就是当年端送烤肉的仆人。 (三)现代文阅读(20分) 阅读下文,回答有关问题。
母亲的事与儿子的事
阿青
“三九四九,冻破石头”的季节,是一个星期六的下午,老家县城一位老朋友邀请我下个双休日带上全家到他那儿去做客。我的小家住在市里,去这位朋友家途中要经过我的乡下老家,因为
自己有车,我准备到时候顺便“拐”一下,看看独身寡居的老母亲。
当天晚上,我预先给母亲打了电话。母亲牵挂我,在电话里问我要不要地菜,我说“有就挖点吧”。她又问要多少,我就随口用家乡话说了一句:“就一半斤吧!”母亲犹豫了一会儿,像是自言自语地说:“那好那好……”
地菜,是我最爱吃的天然食品之一。可在滴水成冰的季节,就不易采到了。我要求母亲采一半斤,不过是图个新鲜。
又一个周六说到就到。好久没回老家了,总得给老母亲带点好吃的。妻子提醒我说:“女儿前天过生日,朋友们送了很多奶油蛋糕,提上两大盒就是。”
驱车两个多小时,我们回到了农村老家,母亲居住的老屋却是锁着的。一位邻居分明是听过母亲的交代,对我们说:“你妈一大早就去后山沟里挖地菜去了,她说今天再挖一点儿,就够十八斤了。”“什么什么,十八斤?可我只说要一半斤呵!”我不由心里暗暗叫苦:母亲近年来的确耳背了,我当时怎么就忘了把挖地菜的事多重复几遍呢?要知道,在这样的时节,那些寥若晨星的地菜,都是从野草避风的根部和长势最好的麦苗缝隙中,一小朵一小朵“剔”出来的。山野里的风是那
样寒冷刺骨,我的母亲居然一朵一朵积累了十八斤!这分明是她在接到我电话后的一星期里,每天都泡在野地里,东挖西采,紧张忙碌……
大约半小时之后,母亲从野外回来了,头上围着一条旧围巾,不停地咳嗽,满手都是冻裂的口子,沁着鲜血。但见了我和妻子,母亲就极开心地笑了起来,掂掂臂弯里的菜篮子,说:“总算挖够了……”
儿子的事,再小也是大事,母亲总会十分郑重地挂在心上。我只觉得鼻子猛地一阵发酸,好久没有说出话来。
母亲看到我们给她带来的食品,顿时激动得跟什么似的。她把邻居们招来,炫耀地说:“你们都看看,明天是我生日,我儿子儿媳和孙女提前给我送蛋糕来了。两个蛋糕都这么大,我哪里吃得完,今天,就请你们先尝尝。”说着,母亲的眼泪都流出来了。我一下子愣在那里,不知该说什么好。
母亲的生日,每年只有一次,多少年来,我居住在并不遥远的城市,几乎忘得干干净净。我为自己的不孝愧疚不已,决定和妻子女儿留下来,好好地给她老人家过个生日。
第二天下午,临走的时候,我掏出兜里所有的钱,放到母亲床头。她怎么也不肯收下。临了,像突然想起什么似的,她在箱子底摸出一沓钱,与我给她的那些钱一起,硬是塞进我的兜里,
说:“我好像听你说过,想花两三千元买台跑步机,妈已经给你凑够了,你明天就去买吧,锻炼
身体要紧啊。”我连忙把钱塞给母亲,说那些钱是让你添置过冬衣物的,你穿的、盖的也太薄太
旧了。母亲笑笑说:“这些事用不着你操心,妈这一辈子都这样过来的,习惯了。”
我真的弄不明白了:母亲她挨冻受苦的事小,而儿子买那可有可无的跑步机,成了她牢记在心的大事!不管我怎么坚持,最终还是没能说服母亲。
车子启动缓缓离去,在反光镜中我看着站在村口寒风中仍在频频招手的老母亲,我禁不住在
心底喊了一声:“母亲啊,我的生身亲娘!”眼泪滚滚而下…… 1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2分) ①愧疚.( ) ②炫.耀( ) ③犹.豫( ) ④缝隙.
( ) 13.“母亲的事”和“儿子的事”在文中分别指哪些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来概括。(4分)
14.作者在文中为什么要写给母亲的钱是为了让母亲买过冬衣物的,而且还进一步强调“你穿的、盖的也太薄太旧了。”这一细节?(2分)
15.“说着,母亲的眼泪都流出来了。”和“我禁不住在心底喊了一声:‘母亲啊,我的生身亲娘!’
眼泪滚滚而下??”这两句都写到了流泪。请简要说说母亲的泪和我的泪所蕴含的不同情感。(4分)
16.纵观全文,你认为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母亲?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母亲这个人物形象的?(4分)
17.读到文章的最后“母亲啊,我的生身亲娘!”,不只是作者“眼泪滚滚而下”,我们也会情不自禁地泪雨濛濛。请谈谈本文让我们感动的原因是什么?(4分)
那大圣护了唐僧,牵着马,守定行李,见八戒与那怪交战,就恨得咬牙切齿,擦掌磨拳,忍不住要去打他,掣出棒来道:“师父,你坐着,莫怕。等老孙和他耍耍儿来。”那师父苦留不住。他打个唿哨,跳到前边。原来那怪与八戒正战到好处,难解难分,被行者抡起铁棒,望那怪着头一下,那怪急转身,慌忙躲过,径钻入流沙河里。气得个八戒乱跳道:“哥啊!谁着你来的!那
怪渐渐手慢,难架我钯,再不上三五合,我就擒住他了!他见你凶险,败阵而逃,怎生是好!”
行者笑道:“兄弟,实不瞒你说,自从降了黄风怪,下山来,这个把月不曾耍棍,我见你和他战
的甜美,我就忍不住脚痒,故就跳将来耍耍的。那知那怪不识耍,就走了。” (第二十二回 八戒大战流沙河 木叉奉法收悟净)
1.选文出自古典名著《 西游记 》,作者是明代小说家 吴承恩 。(1分)
2.八戒与那怪本来是打得“难解难分”,可大圣把那怪打跑后,八戒却乱跳道“那怪渐渐手慢,难架我钯,再不上三五合,我就擒住他了!”由此可以看出八戒是个怎样的人?试简单分析。(2
分) 八戒是一个好吹嘘的人。 本来他的本领并不见得比那怪高,大圣不来八戒能不能战胜那怪都很
难说。可当大圣帮他打跑了那怪时他反而责怪大圣夺了他的功。
3.这部小说对人物的刻画生动传神,往往点滴笔墨就能勾勒人物形象,说说上面选段中在刻画孙悟空好战、性情急躁的形象时,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2分)
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 三、作文(50分)
题目:我是家中的宝贝
要求:1.结合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写你最真实的情感。
2.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 3.不少于600字。
【注释】顾荣:字彦先,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是支持司马睿建立东晋的江南士族领袖官至散骑常侍。2.应人请:赴宴。3.觉:发觉4.行炙人:做烤肉的人。炙:烤肉。5.色:脸色。6.因:连词,于是。7.辍己:让出。辍:停止,放下。8.施:给焉,兼词“于之”。9.嗤:嘲讽,讥讽。10.遭乱渡江:指晋朝被侵,社会动乱,大批人渡过长江南下。11.每:每次。12。经:遭遇。13.左右:身边的人。14.所以:原因。15.尝:曾经。16.坐:同\座\,座位。17.乃:原来。18.常:经常。19.己:自己
【译文】顾荣在洛阳的时候,曾经应人邀请赴宴,发现端送烤肉的仆人显露出想吃烤肉的神情,于是就停下吃肉,把自己那一份给了他。同座的人都讥笑顾荣有失身份,顾荣说:“哪有成天端着烤肉而不知肉味这种道理呢!”后来遇上战乱过江避难,每逢遇到危急,常常有一个人在身边护卫自己。问他原因,才知道他就是当年端送烤肉的仆人。
17.(4分)母爱的伟大、奉献、无怨无悔地付出;儿女的悔恨自责等可以酌情给分。
规范答案示例:
1.选文出自古典名著《 西游记 》,作者是明代小说家 吴承恩 。(1分)
2.八戒与那怪本来是打得“难解难分”,可大圣把那怪打跑后,八戒却乱跳道“那怪渐渐手慢,难架我钯,再不上三五合,我就擒住他了!”由此可以看出八戒是个怎样的人?试简单分析。(2分)
八戒是一个好吹嘘的人。 本来他的本领并不见得比那怪高,大圣不来八戒能不能战胜那怪都很难说。可当大圣帮他打跑了那怪时他反而责怪大圣夺了他的功。 3.这部小说对人物的刻画生动传神,往往点滴笔墨就能勾勒人物形象,说说上面选段中在刻画孙悟空好战、性情急躁的形象时,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2分) 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