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些建议

2018-12-02 14:10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关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些建议

作者:陈庆海

来源:《课堂内外·教师版》2013年第12期

【摘 要】 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将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法”教学,过渡到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动性学习。在这个大背景下,教师要扮好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就要把握好教学方式和内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多变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化其主动学习的能力。

【关 键 词】 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教学方式

长期以来,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大多采用传统的“灌输法”教学方式,过分强调以老师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只是根据老师的教学,死记硬背,生搬硬套,严重削弱了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能力,更与当下所倡导的的素质教育背道而驰。教学,顾名思义,包含两部分,即“教”和“学”,强调的是教和学的双向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有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有学生的主动性。只有“教”和“学”的完美结合,才是我们所追求的素质教育。而这一实施的关键点在于学生,即教师要通过什么样的方法才能充分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能力。下面,我简单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不当之处,还望诸位同仁不吝赐教:

一、创设课堂情境,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众所周知,所有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是在课堂情境里进行教和学的双边活动,而这个课堂情境的设置,则成了确立和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所在。我们知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有的课堂设计和教学方案,都应该是为他们服务,并对他们起作用。而老师,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实施者。这就要求他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以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进行有效的双边教学活动,以便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这要求我们做到以下几点: 1. 建立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亦师亦友,即一种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老师成为学生的知心大哥哥、大姐姐,让学生感觉到这样的老师和蔼可亲,然后学生才能在遇到难题和疑点时,敢问敢说。而我们更要鼓励和引导学生由敢问到会问,大胆地进行质疑问难,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尽可能做到合理的解释。

2. 创建自由辩论、互相讨论的学习氛围。有疑惑才能有进步,只有观点相互交互,才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教师应鼓励学生之间辩解,也鼓励其与老师相互交换看法,更应该鼓励有独到见解的学生,要让他们大胆地说出所思所想和见解的理由和根据。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对于所学知识掌握得更为扎实、系统。


关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些建议.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大学物理光学试题及答案!(考试必过)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