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六十六条 编号:JT-GC-JS11 版号:V20140218 第七条:楼板结构开裂(二) 原因 分析 1、 砼振捣不密室;或当砼尚未达到一定强度时,如果过早在上面行走或堆放材料,常会因混凝土负担不起所受的荷重而破坏。。 2、北方主因寒冷、风大,容易使混凝土表面冻结,并使水分蒸发过大引起表面干裂。南方主因太阳曝晒,容易使混凝土表面水分蒸发过快引起表面干裂。 现场养护不到位,未能及时养护或养护时间不足。 主要 防治 措施 1 、当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或以上时,才允许人在上面行走和安装模板及支架。(当达到1.2MPa时,人在楼板面行走不会有人脚印,通常以楼面是否有人脚印来判断楼板面是否可以上人操作的标准) 2 加强现场养护措施:(1)北方:砼浇筑完成后,需及时采用薄膜覆盖(沉箱必须在板面连续把沉箱盖住),并保持薄膜内有凝结水;对掺用防冻剂量的混凝土在负温条件 下养护,严禁浇水且外 露表面必须覆盖。 (2)南方:必须有专 人定时淋水养护(宜覆 盖地毡或麻包袋), 前两天不少于6次/天, 以保持砼表面湿润为宜。 10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六十六条 编号:JT-GC-JS11 版号:V20140218 第八条:楼板结构开裂(三) 原因 分析 现象:楼板支撑体系不足引起板开裂 1、 根据目前普遍5天一层的施 工速度,如果施工单位没有足够 的模板周转套数,必会把不够龄 期楼层垂直支撑拆除用于周转。 2、正在浇筑混凝土的楼板, 其下层楼板是承担上层楼板 所传来的荷重,由于下层楼 板还未达到28天龄期,一 旦拆除下层楼板的垂直支撑, 就会使其楼板开裂 主要 防治 措施 1、 在浇筑楼板砼时应保持不小于两层楼板的完整垂直支撑,楼板模板应不少于3套。
11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六十六条 编号:JT-GC-JS11 版号:V20140218 第九条:楼板结构开裂(四) 原因 分析 现象:线管位置开裂。 1.由于有线管的位置,板有效厚度变薄,同时在浇筑时产生的震动,易产生线管来回拖动形成空隙,造成线管位置易产生裂缝。 2.由于线管下方的混凝土自然下沉,上方混凝土由于线管阻挡没能有效填补形成空隙,造成线管位置易产生裂缝。 主要 防治 措施 1、当设计在板配筋无考虑在线管位置加强时,应在 ≤120MM的板厚且为单层钢筋时,在线管下方加设4厘@200*200钢筋网或加设6厘钢筋(长度沿线管通长布置,宽度为线管两侧各300MM)用于加强防开裂措施。
12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六十六条 编号:JT-GC-JS11 版号:V20140218 第十条:楼板结构开裂(五) 原因 分析 现象:穿泵管位楼板开裂。 1、泵管穿越楼板时,为了防止泵管晃动工人往往在泵管与楼板接触面之间的空隙用木枋挤实,在泵管输送混凝土时所产生的震动会直接通过木枋传到楼板,给楼板带来开裂隐患。(特别目前5天一层的施工速度) 主要 防治 措施 1、泵管穿越楼板时(龄期不足28天的楼板),在泵管身包扎厚度不少于50mm的软性材料,用于减少泵管在输送混凝土过程中给楼板带来的震动,从而减少楼板开裂的隐患。(可用安全网、轮胎、麻袋等)
13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六十六条 编号:JT-GC-JS11 版号:V20140218 第十一条:卫生间沉箱开裂渗漏(一) 原因 分析 1、 沉箱底板要承受上层沉箱所传来的荷重,且主要通过钢管脚集中受力点传递,因受力集中会给沉箱底板带来开裂隐患。 2、 沉箱四周梁振捣不到位,沉箱板浮浆过度,板厚未能有效控制。 主要 防治 措施 1:沉箱上支撑点改为线荷载、面荷载。 上层沉箱模板支撑不得直接支在下层的沉箱底板砼面,可选择方式(一)或方式(二)的支撑方式。 方式(一):支撑在沉箱两侧梁面上的木枋要双排,不得采用单木枋。 方式(二):铺在沉箱底板上的模板应比木枋位置宽不少于200MM,木枋要采用双排,不得采用单排。 2、沉箱板统一加厚10~20mm,并对四周梁分两次振捣至密室。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