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
(1) 用算数平均法预测1999年A公司彩色电视机显像管的销售量。 (2) 假设各年的权数依次是0.1、0.1、0.2、0.2、0.4,用加权平均法预测1999年A公司彩色电视机显像管的销售量。
(3) 假设预期1999年全国彩色电视机的销售量预测为200万台,用最小二乘法预测1999年A公司彩色电视机显像管的销售量。
4、某公司2003年度的生产能力只利用了70%,实际销售收入850000元,获得利润42500元,并以17000元发放了股利。该公司2003年末的简略资产负债表如下:
资 产 负 债 表
2003年12月31日 单位:元
资 产 1、现金 20 000 2、应收账款 150 000 3、存货 200 000 4、固定设备(净额) 300 000 5、长期投资 40 000 6、无形资产 60 000 资产总计 770 000
该公司预计2004年度销售收入将增至1 000 000元,销售利润率保持2003的水平,并仍然按照2003年度的股利发放率支付股利,提取折旧60 000元,其中80%用于更新改造原有的设备。2004年度零星资金需要量预计20 000元。
要求:按销售百分比法预测2004年度需要追加的资金量。
负 债 1、应付账款 100 000 2、应付票据 80 000 3、长期负债 200 000 4、普通股股本 350 000 5、留存收益 40 000 负债总计 770 000 第五章 经营决策
1、某企业原来生产甲产品,年设计生产能力10 000件,市场销售单价68元,
单位产品成本总额56元,具体资料如下:直接材料20元,直接人工16元,变动制造费用8元,固定制造费用12元。该企业现在每年有35%的生产能力未被利用。
要求:就以下各不相关情况作出应否接受特殊价格追加订货的决策。假设当追加特殊订货超过企业剩余生产能力时,企业以减少正常销售量满足客户特殊订货要求,而不购置设备增加生产能力。
(1)现有一客户提出以45元/件的价格订货3000件,企业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追加订货不需要追加专属成本。
(2)现有一客户提出以46元/件的价格订货3500件,但该订货还有些特殊要求,需购置一台专用设备,增加固定成本2000元。
(3)现有一客户提出以45元每件的价格订货4000件,企业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
(4)现有一客户提出以56元/件的价格订货5000件,接受该订货需追加专属成本3800元。若不接受定货可将设备出租,可获得租金1300元。
2、某企业生产A、B两种产品。两种产品共用设备工时总数为18 000小时,共用人工工时总数为24 000小时。A产品单位产品所需设备工时为3小时,人工工时为5小时,单位产品边际贡献为42元;B产品单位产品所需的设备工时为5小时,人工工时为6小时,单位边际贡献为60元。根据市场预测,A产品最大市场销量为3000件,B产品最大市场销量为2 000件。
请你代为做出决策,A、B产品各应生产多少件,既能使企业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又能获取最大的边际贡献总额。
第六章 标准成本系统
1. A产品7月份实际产量800件,具体资料如下: 单位产品材料耗用量 材料单价 单位产品耗用直接人工小时 小时工资率 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 实际 4公斤 11元 2.1小时 3.2元 0.8元/小时 标准 5公斤 10元 2小时 3元 1元/小时 要求:计算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的成本差异。
2、某工厂固定制造费用及有关资料如下:
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支出总额 61 700元 实际产量标准工时 16 000工时 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总额 60 000元 预算产量标准工时 20 000工时 本年度实际耗用总工时 17 500工时 要求:(1)计算固定制造费用差异总额。 (2)用二因素法计算成本差异。 (3)用三因素法计算成本差异。
3、某企业本月实际产量400件,实际固定制造费用为45000元,实际工时5000小时。本月企业生产能力为5600小时,每件产品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为90元/件,即每件产品标准工时12小时,标准分配律为7.5元/小时。
要求:分别采用二因素分析法和三因素分析法计算分析固定制造费用差异。
第七章 订货决策
1、某公司全年需要用A零件30 000件,每次订购费用1 000元,每件零件全年储存成本为6元,零售价每件60元,资本成本率15%。供应商为扩大销售,现规定如下表: 订购单位数 0——1000 1001——2000 2001——5000 5001——10000 折扣(元/件) 无折扣 1.00 1.50 2.00 要求:(1)计算不考虑订单限制时的经济订购量;
(2)计算最佳订购量。 2、已知甲企业与库存有关的信息如下:
(1)年需求量为30 000单位(假设每年360天) (2)购买价每单位100元;
(3)库存储存成本是商品买价的30%; (4)订货成本每次60元;
(5)公司希望的安全储备量为750单位;
(6)订货数量只能按100的倍数(四舍五入)确定; (7)订货至到货的时间为15天。 要求:(1)最优经济订货量是多少?
(2)存货水平为多少时应补充订货? (3)存货平均占用多少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