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JB版14技术状态管理程序s

2018-12-04 17:05

股份有限公司

Q

QMS –A版程序文件 QG

技术状态管理程序

编 写 日 期

审 核 日 期

批 准 日 期

受控状态 发放编号

年 月 日发布 年 月 日实施 \\

1 目的

通过技术状态的管理确保技术状态的有效性、适宜性和可追溯性。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企业军工生产中产品寿命周期内的技术状态管理。 3 职责

3.1 总工程师负责技术状态的管理、协调和审核。

3.2 科技部负责技术状态的标识、控制、纪实和标准化审核。 3.3 质量部负责对技术状态管理的监督检查。 4 工作流程

5 工作程序 5.1 一般要求

5.1.1 技术状态管理应包括下列相互关联的活动:

a) 技术状态标识; b) 技术状态控制; c) 技术状态纪实; d) 技术状态审核。

5.1.2 根据产品技术状态的演变过程,应按《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的规定,制定产品研制(生产)程序,划分阶段,确定阶段任务目标,确定每一阶段所需的技术状态文件。

5.1.3 以技术协议(合同)及设计任务书的要求为依据,用图样和技术文件的形式对各阶段技术状态进行描述,最终形成成套技术资料。必须确保“设计输入”完整、正确实现,保证图样和技术文件完整、正确、统一、清晰。

5.1.4 要保证产品研制过程中各项质量特性与有关文件规定一致,必须实行技术状态控制,严格控制技术状态更改。

5.1.5 凡出现关键的、重要的超差和更改行为,均应进行记录,保证产品技术状态的可追溯性。

5.1.6 为保证产品符合技术协议(合同)及设计任务书的规定要求,确保产品的技术

技术状态审核 一般要求 技术状态标识 技术状态控制 技术状态纪实 文件能准确表述产品的技术状态,在产品质量评审后,应进行功能技术状态、物理技术状态审核。 5.2 技术状态标识 5.2.1 选择技术状态项目

在任务确定之后,由科技部经理根据技术协议(合同)的要求,确定设计输入、产品的基本组成并确定设计方案阶段,同时按《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的规定,制定产品研制计划,划分阶段、确定阶段任务目标。 5.2.2 技术状态文件的形成

5.2.2.1 参与研制的设计人员,分阶段,按技术协议(合同)要求,对该阶段技术状态项目特性加以描述和说明,提供“设计输出”文件,最终形成符合产品技术要求的成套技术文件。

5.2.2.2 产品设计图样、技术文件等执行审签、工艺和质量会签、标准化审查。 5.2.2.3 为保证投入试制(生产)的图样、技术文件的正确、可靠,应按《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和《新产品试制控制程序》规定的评审点及内容要求进行设计评审和工艺评审。

5.2.2.4 科技部对每个产品建立完整的技术档案。对产品研制过程中形成的各种论证、分析、计算、评审、验证、确认,以及更改记录等,均应及时整理,按设计项目分门别类归档,加强管理,以保证现场使用的技术文件与保存的文件一致,现行有效。 5.3 技术状态控制 5.3.1 技术状态更改目的

为保证产品质量特性与相关的技术文件规定一致,保证产品技术状态正确,必须严格控制技术状态的任何更改。 5.3.2 技术状态更改控制 5.3.2.1 技术状态更改

a) 设计人员对更改的正确性、完整性、协调性、及时性负责,以保证更改的顺利执行;

b) 标准化人员对更改通知单是否符合相应标准,填写格式和内容是否正确、完整,图、文是否清晰、准确、统一负责;

c) 更改人员发出更改通知单后,应按更改期限及时复制发送至相关部门。更改人员应对设计文件与更改通知单的一致性、底图与蓝图的一致性负责,对更改后设计文件的文、图是否清晰、正确负责;

d) 检验人员对更改通知单的执行跟踪监督,促进技术状态更改按控制程序和质量要求进行。

5.3.2.2 产品设计文件的更改 5.3.2.2.1 定型产品设计文件的更改

a) 定型产品设计文件需更改时,由设计人员拟制正式更改通知单,更改通知单应填写完整、正确、清晰,依顺序标明更改标记,更改内容栏应能反映出更改前后的情况;

b) 更改通知单由设计、审核、工艺、标准化、顾客代表会签批准后统一编号存档并及时向相关部门发放,要有发放记录;

c) 设计文件更改必须表达清楚、完整、正确、位置方向特征易于识别,更改后的设计文件应清晰、整洁;配套工艺文件由相关工艺员按要求作相应更改。 5.3.2.2.2 新研制产品设计文件的更改

a) 新研制产品设计文件需更改时,由设计员实施,小范围更改由设计员在蓝图上用碳素笔划改,同时依次标明更改标记,填写更改标记栏,然后刮改底图和微机中相应文件夹中的底图;

b) 较大面积的结构更改,经顾客同意后,由设计员拟制临时更改通知单,并刮改蓝图、底图和微机中相应文件夹中的底图。 5.3.2.2.3 顾客提出更改的实施

如由顾客提出更改设计文件,顾客需出具书面通知,工厂按产品的类型分别按5.3.2.2.1和5.3.2.2.2的规定履行手续,由设计员实施更改;顾客出具的原始更改通知分别由设计员收存备查。 5.3.2.2.4 其他更改的实施

因设计更改引起的其它更改,由相关人员作相应更改。 5.3.2.3 材料、外购件的更改

材料、外购件的更改代用按《生产和服务提供控制程序》规定执行。 5.3.2.4 偏离、超差的许可和利用

偏离、超差的许可和利用按《生产和服务提供控制程序》要求执行。 5.4 技术状态纪实

5.4.1 技术状态纪实应贯穿于产品的整个寿命周期。产品设计师对出现的任何偏离要求的技术状态情况,均应进行记录,以使产品技术状态文件及其更改有可追溯性。 5.4.2 重要的更改,在更改前应进行验证。

5.4.3 检验处督促检查技术状态纪实执行情况,并收集产品当前的技术状态更改执行及验证情况,以及偏离许可和超差利用情况等质量记录和质量信息,按产品分类整理、存档,以便实施跟踪管理。 5.5技术状态审核

5.5.1 技术状态审核由技术质量部负责组织,检验处参加,聘请科技人员3~5人,组成技术状态审核组,在产品质量评审后对产品的技术状态进行审核。

5.5.2 技术状态审核要求:审核前应有审核计划,并提供审核用的产品技术状态文件资料、各种相关规范、检验试验记录、报告等资料。根据GJB 3206-98规定的相关程序和要求的记录和报告方法进行审核。

5.5.3 技术状态审核包括功能技术状态审核和物理技术状态审核。功能技术状态审核是通过确认技术状态项目在功能基线所表达的各功能和性能要求,并通过检查,检验和试验及技术状态报告来证实这些要求已得到满足;物理技术状态审核是以产品的技术文件(如图样、制造验收技术条件和各种试验报告等)为依据,检查制造过程和被试验的产品,以确认符合性。

5.5.4 技术状态审核组应作好审核记录,形成《技术状态审核报告》,并确定相关问题的责任部门。 6 相关文件

6.1 GJB9001A-2001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6.2 GJB3206-98 技术状态管理 6.3 QG/ 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 6.4 QG/ 新产品试制过程控制程序 7 质量记录

技术状态审核报告


GJB版14技术状态管理程序s.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2013年考研英语新大纲新增的60个词汇详解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