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在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措施中,用于防止非法用户进入系统的主机进行文件级访问或数据破坏的是 ( B )。 A、网络级安全措施 B、系统级安全措施 C、应用级安全措施 D、以上均不是
12、对于提高人员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来说,以下所列的安全管理最有效的是(B A、安全检查 B、责任追究 C、制度约束 D、教育与培训
)
13、网络违法犯罪一般是传统违法犯罪与(B A、网络道德 B、网络技术 C、社会道德 D、网络社会
)的结合而出现的一种新的违法犯罪形态
14、网络政务安全管理主要包括安全管理需求分析, (D A、安全管理的制定 B、安全管理流程的规划 C、安全管理结果的反馈 D、安全管理规划的评估
) ,安全管理的具体实施三大流程。
15、信息安全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以下( B A、通信保密阶段 B、数据加密阶段 C、信息安全阶段 D、安全保障阶段
)不属于这三个发展阶段。
16、 (
A )作为互联网的诞生地,其互联网发展速度非常之快,信息化程度也是世界之最
A、美国 B、日本 C、中国 D、德国
17、 (B
)是互联网最早的雏形
A、通信协议 B、阿帕网 C、TCP/IP 协议 D、NSFNET
18、下列关于互惠原则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互惠原则是网络道德的主要原则之一 B、网络信息交流和网络服务具有双向性 C、网络主体只承担义务
C)。
D、互惠原则本质上体现的是赋予网络主体平等与公正
19、 (B B、时间
)是网络舆论应急管理的第一要素
A、事件处置 C、舆论引导 D、舆论分析
20、近年来,我国互联网业界大力倡导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成立( A、网络诚信监察同盟 B、网络诚信督查同盟 C、网络诚信自律同盟 D、网络诚信守护同盟
C
)
二、多选题(每题 2 分,共 20 题) 21、以下行为不属于违反知识产权的是( A、修改未经授权软件中的版权信息 B、参加网络远程学习 C、通过电子邮件与朋
友交流 D、到 CCTV 网站观看网上直播 BCD )
22、网络道德问题产生的自身原因有( BCD )
A、网络立法的滞后性 B、网络社会的虚拟性 C、网络社会的开放性 D、网络社会的隐蔽性
23、法国对互联网的管理调控经历了( A、政府调控 B、调控 C、自由调控 D、共同调控
BCD)时期
24、下列属于影响网络信息安全的硬件因素的是(ABC A、水灾 B、电磁 C、外力破坏 D、消音材料
)
25、按商业活动的运行方式来划分,电子商务可以分为( A、间接电子商务 B、完全电子商务 C、非完全电子商务 D、直接电子商务
BC)
26、我国不良信息治理存在的问题有(ABCD A、法制不健全 B、行政管理不到位 C、行业自律性不高 D、技术发展的滞后性
)
27、世界银行认为电子政府主要关注的是( A、政府机构使用信息技术 B、赋予政府部门以独特的能力 C、转变其与公民、企业、政府部门之间的关系 D、增加透明度,减少腐败
ABC )。
28、以下不属于增强网络舆论引导有效方法的是( A、重视国际合作 B、轻博客取代微博
C )。
C、完善互联网法律制度建设 D、建立行业移动终端
29、(
ABD
)技术的发展,为互联网不良信息的发布传播提供了技术支持。
A、计算机 B、互联网 C、微博客 D、数字化
30、下列选项中属于人员安全管理措施的是( A、行为监控 B、安全培训 C、人员离岗 D、背景/技能审查
BCD )。
31、我国的立法主体多样,层级复杂,仅就行政立法而言主要包括( ABD A、行政法规 B、部门规章 C、地方政府法规 D、地方政府规章
)。
32、下列符合我国网络舆论特点的是( A、参与主体的广泛化与复杂化 B、互动参与性 C、时效性 D、监督性
ABCD)。
33、专业技术人员需要重点做好的网络社会的治理的基本工作有(BCD A、做好网络舆论引导工作 B、加强互联网管理的立法工作 C、抵制网络不良信息 D、自身网络道德建设
)
34、软件盗版的主要形式有( A、最终用户盗版 B、购买硬件预装软件
ABC
)。
C、客户机——服务器连接导致的软件滥用 D、购买电脑时厂商预装的 OEM 版操作系统
35、专业技术人员提升自身网络道德水平主要包括( B、要有道德自律意识。 C、坚决同不道德的行为作斗争。 D、进一步完善信息安全法律体系。
AB )
A、要树立起良好的道德意识,要有维护整体利益的意识。
36、电子政务是( A、新型的 B、先进的 C、有效的 D、革命性的
ABD)的政务管理系统
37、网络舆论形成之后,其发展取决于一系列因素的相互作用。主要有(A A、政府有关部门的参与 B、传统媒体的加入 C、网络舆论领袖的影响 D、专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