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生命安全教育》全册教案(7)

2020-10-20 18:58

 

三、教学建议

1、可结合学生治疗疾病用药的情况,归纳用药的种类,使用方法和剂量。 2、结合病例说明用药物的常识。 四、教学过程

[从生活现象出发,导入新课]

教师:我们每个人都免不了会生病,请大家回忆一下,当自己或家人生病时,都采取了哪些措施呢?

学生1:到医院去请医生为我们治疗。 学生2:家长给吃点药就好了。

教师:看来很多同学都有这样的经历:在得了一些不太严重的小病时,并没有到医院去看医生,而是在家里吃些药,那么这样做可以吗?

学生1:这样做不可以,吃药必须在医生指导下才行,否则容易用错药,不仅耽误治病,还会对健康造成不良后果。

学生2:只要家长有一定的医学常识,对轻微病症的诊断和用药方法正确,这样做是可以的。 学生3:我同意这种看法,对于常见的轻微病症,自己在家吃点药既能够节省时间,又能够及时治病,不会耽误学习。

教师:究竟同学们的回答是否有道理呢?对于药品这种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应该注意些什么?怎样才能做到安全用药?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来共同解决这些问题。 人在治疗疾病过程中,经常需使用各种药物,有中药,也有西药。前者又包括成药(如牛黄解毒片、蕾香正气丸、六味地黄丸等)和方剂(即由医生根据病情而开出处方,配制不同种类和剂量的中草药),后者则有口服药、注射药和外用药等。

第一,在使用各种药物时,一定要遵照医嘱,不应自行增加或减少剂量,也不要自行停药。因为在许多因病原体引起的疾病中病原体可被少量药物所控制,病情出现好转,但这时并没有完全杀死病原体,如停药,它们还会卷土重来,甚至出现耐药性,那时就会造成更大的病痛。

第二,不要私自滥用药物。因为有些药物常可引起副作用,如磺胺类过敏引起血小板减少、出血、肾结石等,青霉素过敏引起休克等,抗组胺、抗过敏的扑尔敏、非那根引起嗜睡、乏力等,链霉素、卡那霉素引起听力损害,这些均应引起警惕。

第三,要注意药物的有效期与使用方法的剂量。过期的药物只能延误治疗时机,外用药物如果口服,往往会造成中毒,成人的药物有些对儿童是不合适甚至是有害的。成人用药的剂

 

30

30

 

量也高于儿童,一般来说,从初生一l岁的用药量是成人量的1/24-l/12,l-2岁是成人的1/8,2-4岁是成人的1/6,4-6岁是成人的l/4,6-8岁是成人的1/3,8-12岁为成人的1/2,12-15岁为成人的3/5,15-18岁为成人的3/4。

第四,不要用茶水吃药。因为茶叶中含中鞣酸,能与药物中的重金属离子(如铁、银、铜。锌、钻等)、生物碱等化合形成能溶于水的沉淀物,使之不能为机体所吸收。

第五,要注意药物的禁忌症。例如:结核病人如果服用了肾上腺皮质激素(如可的松、强的松等),会造成结核菌的扩散、溃疡病人服用激素类药物,有可能引起穿孔。

在药物的存放上也是有讲究的。一般的药物均应放在干燥、避免阳光直射的地方,除生物制品外(如白蛋白、血浆疫苗等),一般不需放到冰箱中低温保存。当出现下列情况,药物就不能继续使用了。

片剂:变色,发霉,有臭味,松散或变形,出现班点、结晶、糖衣融化、粘连等; 胶囊:发霉,变形或碎裂; 丸剂:发霉、变色,变形有异味;

液体药物: 出现沉淀、变浑、包装破裂、发霉、变色等;

药膏:出现颗粒,有败油臭味或出现液体物、发霉等,说明过了有效期。

第12课,清理家庭小药箱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如何正确收纳家庭药箱。

2、普及家庭小药箱中的常备药的使用,了解一些预先急救知识。 二、教学重点

普及家庭小药箱中的一些常备药,清理药箱中的一些过期药品。 三、教学难点

能自己处理一些小伤痛,免去上医院的麻烦,而且在遇到某些突发的急危重病时,可以预先作一些应急处理,减轻病人的痛苦。 四、教学过程

选择家庭备药应遵循的原则

一、根据家庭人员的组成和健康状况。如有老人和小孩,要特别注意准备他们用的药。家有高血压病人、结核病人、冠心病病人、癫痫病人等,治疗这些病的药物应常备不断;家庭药箱严禁混入家庭成员过敏的药物。

 

31

31

 

二、选择副作用较小的老药。老药毒副作用已得到充分暴露,一般说明书上都有明确说明,容易发现和预防。新药由于使用时间短,可能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反应,不适于家庭备用。 三、选择疗效稳定、用法简单的药物。尽量选择口服药、外用药,少选或不选注射药物。 四、选择常见病、多发病用药。

家庭备药的主要种类 [家庭小药箱必备基础药 3-6个月应清理一次] 解热镇痛药:如阿司匹林、去痛片、消炎痛等。

治感冒类药:如扑感敏、新康泰克、速效伤风胶囊、强力银翘片、白加黑感冒片、小儿感冒灵等。

止咳化痰药:如必嗽平、咳必清、蛇胆川贝液、复方甘草片等。 抗菌药物:如氟哌酸、吡哌酸、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乙酞螺旋霉素。 胃肠解痉药:如普鲁本辛、654-2等。 助消化药:如吗丁啉、多酶片、山楂丸等。 通便药:如果导、大黄苏打片、甘油栓、开塞露等。 止泻药:如易蒙停、止泻宁、思密达等。 抗过敏药:如塞庚啶、扑尔敏、苯海拉明等。

外用消炎消毒药:酒精、碘酒、紫药水、红药水、高锰酸钾等。 外用止痛药:如风湿膏、红花油等。

其他:创可贴、风油精、清凉油、消毒棉签、纱布、胶布等。

另外,家庭备药除个别需要长期服用的外,备量不可过多,一般够三五日剂量即可,以免备量过多造成失效浪费。 贮存药品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合理贮存:药物常因光、热、水分、空气、酸、碱、温度、微生物等外界条件影响而变质失效。因此家庭保存的药物最好分别装入棕色瓶内,将盖拧紧,放置于避光、干燥、阴凉处,以防变质失效。部分易受温度影响的药品,如胎盘球蛋白、利福平眼药水等,可放入冰箱冷藏室内保存;而酒精、碘酒等制剂,则应密闭保存。

二、注明有效期与失效期:药品均有有效使用期和失效期,过了有效期便不能再使用,否则会影响疗效,甚至会带来不良后果。散装药应按类分开,并贴上醒目的标签,写明存放日期、药物名称、用法、用量、失效期,每年应定期对备用药品进行检查,及时更换。 三、注意外观变化:对于贮备药品使用时应注意观察外观变化。如片剂产生松散、变色;糖衣片的糖衣粘连或开裂;胶囊剂的胶囊粘连、开裂;丸剂粘连,霉变或虫蛀;散剂严重吸潮、

 

32

32

 

结块、发霉;眼药水变色、混浊;软膏剂有异味、变色或油层析出等情况时,则不能再用。 四、妥善保管:内服药与外用药应分别放置,以免忙中取错。药品应放在安全的地方,防止儿童误服。

使用家庭备药不要太随便

症状往往是疾病诊断的依据之一,随便用药会掩盖症状,造成诊断困难,甚至误诊。所以在明确诊断之前,最好不要随便用药。再者,药物有双重性,既能治疗疾病,也可能导致疾病,严重者还可能危及生命。因此,无严重症状时不必服药,尤其是镇痛类、解痉剂、洋地黄类、可的松类等药物,尽量以少用为佳。 在使用家庭药箱中的药物还要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两种以上药物同时服用,彼此可产生相互作用,有时可使其中一种药物降低药效或引起不良反应。如青霉素类和四环素族合用,其抗菌效力不及单独使用。土霉素等肠道杀菌药与整肠生同时服用,会使整肠生失效,因为整肠生是一种双歧杆菌制剂,可调节肠道菌丛失调。因此若要一次同服数种药物时,应经医生或药剂师指导,以免因药物的相互作用而失效。用药一定要按剂量,超量服用可产生不良反应,甚至可引起死亡。如老年人和小孩不注意退烧药物的剂量,可因出汗过多而使体温骤降,引起虚脱。

 

第四单元、居家生活防意外 第13课,室内取暖防意外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一些简单的安全知识。

2、提高学生的交通安全、防火、防煤气中毒、取暖防冻、防人身伤害的思想意识,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

3、学会如何应急、自救与保护。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随着冬季的到来,天气寒冷,安全事故隐患随之增多。你觉得哪些冬季安全问题应该引起注意?

二、安全教育具体要求: 1、防火

a,冬季干燥,不要在野外玩火。发现火情要立即报告,不要盲目扑火。

b,严防住宅火灾,尤其是厨房用火用电,要格外小心。离家外出时要关闭煤气,拉掉不必

 

33

33

 

要的电源,对易燃物品要妥善处理。

c,燃放烟花爆竹时,请一定在规定时间、指定地点燃放,不要在人员密集场所、住宅、、易燃易爆场所、输变电设施等地燃放,不能在室内、阳台等地燃放。燃放前,应仔细阅读说明书。儿童燃放时要有成人陪护。 2、煤气中毒

煤气中毒主要是指一氧化碳中毒、液化石油气、管道煤气、天然气中毒等。煤气中毒时病人最初感觉为头痛、头昏、恶心、呕吐、软弱无力,大部分病人迅速发生痉挛、昏迷,两颊、前胸皮肤及口唇呈樱桃红色,如救治不及时,可很快因呼吸受抑制而死亡。 (1)屋内要注意开窗透气防止煤气中毒 (2)睡前要熄灭炉火防止煤气中毒。

(3)如果发现煤气中毒的患者,首先应该立即打开门窗,将患者移到空气新鲜`通风透气的地方,紧接着通知医院派车和医生前来抢救。

3、防冻教育。遇到温差大的天气,要及时适时增减衣服、穿好棉鞋棉袜,戴好手套,防止冻坏身体、冻伤手脚,防止学生感冒。 4、如何预防冬季传染病。

(1)开展冬季传染病预防的科普宣传,使学生能了解疾病的特征与预防的方法,争取早发展,早报告,早隔离治疗病人。

(2)教室要经常通风换气,促进空气流通,勤打扫环境卫生,勤晒衣服和被褥等。 (3)经常到户外活动,参加体育锻炼,呼吸新鲜空气,增强体质和免疫力。

(4)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后要洗手。洗手后用清洁的毛巾和纸巾擦干,不要共用毛巾。

(5)注意均衡饮食,定期运动,充足休息,根据气候变化增减衣服,增强自我身体的抵抗力。

(6)对于哪些腋下温度38.0℃,咳嗽、咽喉痛、头痛、喷嚏、流涕、扁桃体肿大等症状体征明显者,劝其回家休息,及时进行治疗。 (7)发现疫情或疑似疫情,及时向学校主管部门报告 三、小结

同学们要提高日常生活的保护意思,从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减少安全隐患发生的频率。

 

34

34

 


五年级《生命安全教育》全册教案(7).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2018-2019学年部编本人教版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