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怎样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

2018-12-05 12:56

浅谈怎样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

东方市第一小学 钟家娥

摘要 计算是小学数学知识中最重要的内容,是学习数学的基础,如果基础不打好,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数学学习。而计算能力就是学生计算时的正确率和灵活性的高低,学生计算能力的强弱,直接会影响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也会影响学生的智力发展,甚至对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也会有影响。所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就要从低年级的学生入手,认真、严格的训练,这样才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树立学生认真、细心、坚韧的品质。

关键词 兴趣,口算,算理 ,估算,习惯

小学数学《新课标》明确指出低年级数学要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 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能口算百以内的加减法和一位数乘除两位数。能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认识小括号,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两步)。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掌握必要的运算和估算技能,要求学生的计算能力达到答案准确、计算迅速、方式灵活和运用合理的基本要求。但是由于计算器等先进而简便的计算工具日益普及,社会生活对计算技能的要求正在逐步降低,这样就直接导致学生计算正确率下降、速度减慢等。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呢?我认为重点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训练:

一、要激发低年级小学生做计算题的兴趣

计算题都是由数字和抽象的运算符号构成的,学生做多了也会厌倦,导致

心情烦躁。因此,教师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做计算题的兴趣。 1、在计算教学中,要结合具体情境,充分运用电脑、录音、投影等电教媒体,让每一道练习题都可以用一个小故事表达出来,让画面里的小动物和物体真正动起来,给学生有种栩栩如生的感觉,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计算兴趣,学生计算时又不会感到枯燥、乏味。例如:树上有3只小鸟,又飞来了5只小鸟,现在树上一共有多少只小鸟?(多媒体演示:5只小鸟从远处飞来,落到有3只小鸟的树上)。通过课件演示,把教学内容直观、形象的展示给学生。

2、在计算教学时,多组织游戏比赛活动,“好玩”是低年级学生的天性。怎样才能让孩子在玩中获得知识呢?我针对每课不同的学习内容,设计不同的游戏。例如:

(1)玩扑克牌,看谁算得快。同桌为一组,将四张扑克牌用加减乘除的方法运算出得数为24,谁先算出来这组牌就属于他了,如果算错不但得不到这四张牌,而且还要被扣除四张牌,经过十几轮的游戏后,最后看谁得到的扑克牌最多就获胜。

(2)买日用品,数学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教师可以在讲台上展示商店里的日用品实物。教师当售货员,每组一个学生代表当顾客,其余同学当计算器。用卡片代表人民币的数值,教师把卡片交给学生,学生用卡片去买日用品,让学生计算“花了多少钱?”、“应找回多少钱?”、“还剩多少钱?”。教师也可以和学生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经常带孩子去商店买东西,在买东西和找回多少钱的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计算能力。

二、要加强低年级小学生口算能力的训练。

口算是笔算、估算的基础,是计算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一定的口算基础,笔算、估算就无从谈起,只有加强口算能力,才能加快笔算速度,

提高计算的正确率。由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注意力不易集中,持久性差,教师要在学生熟练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20以内的加减法”“九九乘法口诀”的前提下,教会学生口算方法,适当安排一些形式多样的练习和数学游戏,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而且开拓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1、教给学生口算方法,发展学生思维。教师要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容易理解和掌握的方法,尽量不要引导学生用笔算的方法进行口算。例如:口算两位数加法:16+27,有的学生是这样想的:6+7=13,个位是3,十位上是1+2+1=4,十位写4,这完全是笔算的思路。其实口算应当这样想:16+20=36,36+7=43或10+27=37 , 37+6=43才对,不必在脑子里列竖式。

2、开展生动有趣的游戏活动。由于低年级小学生活泼好动,教师可以精心设计一些游戏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这样可以提高口算效率。例如:找朋友。教师出示写有数字4、6、8、9、10、12、15、16、18??的卡片的“朋友”贴在黑板上,并把写有算式的卡片分发给同学们,游戏开始后,同学们将按照手中的卡片算出得数,然后去找相应得数的“朋友”??,经过十几轮游戏后,比一比,看谁找的“朋友”最多。

3、开展灵活多样的竞赛活动。由于低年级小学生争强好胜,教师可以适量组织多种形式的口算比赛——速算、开火车、夺红旗等活动进行口算训练。 例如:教师可以在班里按师问生答的口算形式,要求要对答如流。或举行“计算小明星”大赛,调动学生的好胜心。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计算,如1分钟计算20道口算题。看谁算得最快最准,就获得“计算小明星”。

4、充分利用课堂三分钟时间进行口算训练。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比较集中,同时,课堂训练也有利于温故而知新,教师可以在每天上课前三分钟出15到口算题,例如:3×5= 18÷9 16-6= 2+8= ??等,用卡片出示,然

后以开火车的形式,抽任意一组学生进行口算答题,看哪一组学生答得快,并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计算积极性,也提升了学生的口算能力。

三、要帮助低年级小学生弄清算理

低年级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形象直观使学生充分感知,理解算理,让学生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

1、教具演示,讲清算理。例如:在进行《9加几》教学时,教师先让学生拿出小棒来摆一摆、算一算,在学生自主动手操作过程中优化得出凑十法,为后面继续学习进位加、退位减打下基础。

2、巩固应用,理解算理。例如:在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笔算)时,45+20= 45-20= 我先让学生说一说口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再让学生尝试笔算。总结算理:相同数位对齐,不要漏掉符号和横线,从个位算起,得数要写在等于号后面。让学生通过算理去检查自己的笔算是否正确。 3、正确运算,弄清算理。运算顺序是指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演算,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加、减,也有乘、除,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数。例如:345-(45+28)=328 , 12+24÷6=6,这两个错例,说明学生对于计算法则和运算定律的认识错误。

4、简便运算,领悟算理。简便计算通常用到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等,将计算由繁变简,由难变易。例如:计算(38+55)+62=,可以用加法结合律,先算38+62=100,再算100+55=155;再如:计算25×(7×4)=,可以用乘法结合律,先算25×4=100,再算100×7=700。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计算速度,也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四、要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许多学生的计算正确率不高,就是因为忘了进位或退位,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估算训练。

1、教师要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例如:足球和文具盒对于小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却有一部分学生将它的重量和长度错误填成300千克和30米。这不能说学生缺乏简单的生活常识,更确切地说是学生缺乏估算意识,教师要把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形成一种习惯。

2、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运算”,可以帮助学生检查计算的结果正确与否,通过估算推断出计算结果的大致范围,以提高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可以让学生看计算结果的末一位,如个位是3和8,结果的个位相加就肯定是1,相乘就一定是4,例如:13×18积不可能是两位数等等。297÷49可以将297看成300,49看成50,商大概等于6,不可能是7。

3、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估算结果进行检验。例如:计算57+29,通过估算知道其结果是八十几,否则就是计算错误。

4、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生活中的实际情况进行估算。例如:一个米袋装28千克米,现有596千克米,大概需要几个米袋?要把28看成30,296看成300来算,通过这样的估算训练,让学生们在心理体验中感受这一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增强估算意识。

五、要培养低年级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许多学生对运算法则都能理解和掌握,但在计算时常常会出现错误,这主要是没有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1、看清题目。有些学生在计算时没有看清题目,把数字看错,例如:把56看成65,有时把运算符号“+”看成“-”、“×”看成“÷”等等。教师要让学生养成看清楚题目中数字和运算符号的习惯,速度不要太快。要求学生做到:(1)


论怎样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2018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