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安全概论》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总学时:16H;学分:1;基本面向: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所属单位:化工系
一、本课程的目的、性质及任务
《化工安全概论》是化学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与本专业的其他课程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课程主要任务是为了使学生正确理解化学物质危险分类和危险表征,明确化工装置维护和公用工程设施安全;了解燃烧和爆炸的过程、原理和类型,以及职业中毒的防护与急救措施,明确化工操作原理与危险性;了解实验毒性学的基本原理和毒性物质的分类,正确理解毒性物质有效剂量的表示方法和职业中毒的防护与急救措施。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化工安全基础知识,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灵活分析和解决化工生产中存在的危险,初步掌握化工厂火灾及爆炸事故的调查步骤和方法。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了解化学工业发展过程中对安全生产的新要求,学习化工安全基础知识、化工安全理论和技术,使学生掌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三、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化工热力学》、《化工传递过程》、《化工分离工程》和《化学反应工程》是本课程的基础,同时本课程又是《化工工艺设计与化工过程开发》和《化学工程专业实验》等课程的基础。
四、本课程的教学内容 第1章 绪论(2学时)
1.1 化学工业发展与对安全的新要求 1.2 化学工业的危险与安全 1.3 化工安全理论和技术 1.4 如何提高化工安全生产意识
基本要求:1.掌握化学工业发展对安全的要求;2.熟悉化学工业生产中的危险与安全措施;3.了解化学工业安全理论与技术的新进展。
第2章 物质性质、物化原理与安全(4学时)
通过本章学习,正确理解化学物质的危险分类和危险表征,了解化学反应系统的热力学行为和物化特性,明确化工操作原理与危险性。
2.1 化学物质及其危险 2.2 化学物质的性质和危险特征 2.3 化学反应系统特性与
安全 2.4 化工操作原理与安全
基本要求:(一)化学物质危险分类(重点)理解:物理危险、生物危险和环境危险;应用:化学物质危险分类。(二)化学物质的性质和危险表征(重点)识记:易燃物质和毒性物质性质;理解:易燃物质和毒性物质的危险表征。应用:化学物质的性质和危险表征。(三)化学反应系统特性(重点)识记:温度与液体蒸汽压的关系;物质相变过程中的体积变化;不同物质的蒸汽和液体密度的差别;化学反应类型。理解:反应物质的物化特性;化学反应的危险性。(四)了解化工操作原理工及相关安全问题
第3章 化工厂设计与操作安全(4学时)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化工厂的选址与布局,了解化工工艺设计过程,化工单元区域规划,明确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和检验程序,正确理解化工装置维护和公用工程设施安全。
3.1 工厂的选址与布局 3.2 化工工艺设计(在《化工设计》重点学习,本次教学作一般要求) 3.3 化工单元区域规划 3.4 压力容器 3.5 化工装置维护 3.6 公用工程设施安全
基本要求: (一) 化工厂选址与布局(重点)识记:危险和防护的一般考虑。理解:化工厂选址与布局涉及的安全问题。(二)化工工艺设计、化工单元区域规划(一般)识记:流程图;工艺设计安全;加工单元区的规划;单元区域的管线配置。理解:单元装置和实施的安全设计。(三)压力容器(一般)识记:压力容器设计、制造和检验程序。理解:压力容器安全附件。(四)化工装置维护(次重点)理解:预防维护;非常规运行维护。应用:设备维护。(五)公用工程设施安全(一般)识记:电气设施安全;水和蒸汽实施安全;供氧空气和辅助气体设施安全;废料处理实施安全。
第4章 燃烧和爆炸与防火防爆安全技术(2学时)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燃烧和爆炸的过程、原理和类型,明确易燃物质的安全处理,了解灭火剂及灭火原理,基本掌握化工厂火灾及爆炸事故的调查步骤和方法
4.1 燃烧要素和燃烧类别 4.2 燃烧过程和燃烧原理 4.3 燃烧的特征参数 4.4 爆炸及其分类 4.5 易燃烧物质的安全处理 4.6 易爆炸物质的安全处理 4.7 灭火剂与灭火措施 4.8 燃烧与爆炸事故的调查和分析
基本要求:(一)燃烧要素和燃烧类型(次重点)理解:燃烧要素;燃烧类型。(二)燃烧过程和原理(重点)识记:燃烧过程。理解:燃烧的活化能理论;燃烧的过氧化物理论;燃烧的连锁反应理论。(三)燃烧特征参数(一般)理解:燃烧温度;燃烧速率;燃烧热。(四) 爆炸与爆炸分类(次重点)理解:爆炸特征和爆炸分类。应用:爆炸极限。(五)易
燃物质的安全处理(重点)识记:易燃物质的物性;易燃物质的引燃。应用:易燃物质的安全处理。(六)易爆炸物质的安全处理(重点)识记:易爆物质的物性;易爆物质的引爆。应用:易爆物质的安全处理。(七)灭火剂与灭火措施(一般)识记:灭火原理;灭火剂分类;灭火设施。(八)燃烧与爆炸事故的调查和分析(重点)应用:化工厂火灾及爆炸事故的调查方法和步骤。
第5章 职业毒害与防毒措施(2学时)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实验毒性学的基本原理和毒性物质的分类,正确理解毒性物质有效剂量的表示方法和职业中毒的防护与急救措施。
5.1 毒性物质类别与有效剂量 5.2 毒性物质在化工行业中的分布 5.3 化工常见物质的毒性作用 5.4 化学物质毒的影响因素 5.5 毒性物质侵入人体途径与毒理作用 5.6 物质毒性资料的应用 5.7 职业中毒及其防护与急救措施 5.8 防止职业毒害的技术措施 5.9 工业毒物的安全防护措施 5.10 车间空气中毒物的测定与评价
基本要求:(一)实验毒性学基本原理(重点)识记:毒性物质的化学结构与毒性。理解:毒性学机理。应用:毒性学评价方法。(二)毒性物质分类(次重点)识记:毒性物质分类。理解:毒性的危险等级。应用:中毒的途径与临床表现。(三)毒性物质有效剂量表示方法(重点)识记:实验毒性学的致死剂量度。理解:最高允许浓度。应用:最高允许浓度制定和应用注意事项。(四)职业中毒的防护与急救措施(重点)识记:毒性物质对人体的危害。理解:防毒的技术措施。应用:急性中毒的现场抢救。
第6章 安全分析与评价(2学时)
6.1 安全系统工程简述 系统与安全、基本程序和方法、应用特点 6.2 系统危险性分析 危险性及其表示方法、危险性分析的基本要素、步骤与方法 6.3 故障类型、影响及致命度分析 故障类型及影响、致命度分析 6.4 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方法 评价方法概述 6.5 事故树分析及其应用 事故树分析概述
基本要求:(一)认识系统与安全、基本程序和方法(二)了解危险性分析的步骤和方法(三)了解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方法五、教学建议本课程采用课堂教学,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组织实施,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参与精神,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六、参考资料
(一)教材《化工安全工程概论》许文 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
(二)参考书《化工环境工程概论》第二版 汪大翠 徐新华 杨岳平 编 化学工业出版
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