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2018-12-06 17:57

浅谈王维送别诗的内在情结

09级汉语言文学(9)班 刘喜娟 宁县平子镇人民政府

摘 要:王维的送别诗别开生面,有一种特殊的情怀,常常能够摆脱往昔送别诗的伤心凄怨,有些诗还借送别以勉励友人建立功勋,表达爱国之情。同时,王维的送别诗还传神地表现出高尚的人格、侠义精神和至纯至美的亲情爱意。

关键词:王维 送别诗 功名情结 侠义精神 纯真性情

正文

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代诗歌中,送别诗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古时候由于交通不便,通讯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所以古人特别看重送别。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送别,因此离情就成为古代文人一个永恒的话题。

送别诗一般是诗人借送亲友之际,抒写对离别之人的评价、劝勉、赞美之意,表达两人之间的情谊,倾诉对离别的伤感,对离人的惦念及盼归之意。盛唐迎来送往的活动十分频繁,送别诗是最活跃也最感人的题材。王维的送别诗在盛唐独树高标,广为世人传诵。

王维有送别诗七十余首,在其存诗中所占比例还是比较大的,单从数量上看,很少有人有这么多的送别诗。而这些诗无论是情感的浓度,还是艺术的高度也都很难有人与之媲美。其代表作《送元二使安西》更是风行盛传,成为唐人送别时最常见的流行范本。在王维送别诗中,我们欣喜地看到诗人人性中另一方面的真实,即王维在盛唐是一个社交的中心人物,是一个很注重交往、很有人缘、也很重感情的人。这对研究王维的思想和活动,极具认识价值,也极具有审美意义。

王维送别诗中描述的送别对象主要是官吏友人,平民友人,亲戚等;风格主要有慷慨豪迈,冲淡闲雅,凄婉悲慷等。且这些送别诗大多是由于朋友赴边、迁谪、落第和归隐之类的生活事端。而诗中意旨,则往往跳出同情、劝勉、祝愿的常理和情境,借机发表对时事的看法,对开明政治的向往,表现积极干士的建功理想和崇高的人格精神。故而,他的送别诗一般都能别开生面,境界奇高,表现出卓厉奋发,壮烈激扬的风格特征。

王维送别诗的思想感情的格调可分为三个方面: 其一,功名情结。

1

王维的送别诗借送别勉励友人建立功勋,表达爱国之情,鼓励友人奔赴边塞,杀敌报国,情辞豪迈。例如:《送张判官赴河西》:“单车曾出塞,报国敢邀勋。见逐张征虏,今思霍冠军。沙平连白雪,蓬卷入黄云。慷慨倚长剑,高歌一送君。”诗中赞扬张判官的勇敢志向和精神,对身赴边塞准备驰骋沙场,壮志凌云的友人,慷慨勉励,高歌相送。在《塞上曲》里诗人慷慨激昂地高歌:“平生多志气,箭底觅封侯。”《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天官动将星,汉上柳条青。万里鸣刁斗,三军出井陉。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庭。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诗中写皇帝派名将赵都督在春天从京畿出发,大军出关塞,行程万里,军威浩荡。这是为报国而出征,赵都督定会舍生忘死去杀敌立功。你这样的人才是真正有作为的,我不能只知道皓首穷经。诗人此时真有“报国取龙庭”之志!

在唐代,尤其是盛唐,其时代的青春特质主要表现在人们对于建功立业的普遍渴求之上。建功马上、立业边陲的荣誉感和英雄主义精神深入人心,已成为盛唐士子人生价值的重要取向。王维对功名执著的渴求心理,在他的送别诗中得以极为生动和真实的呈现。我们不妨再一读《送张判官赴河西》:“单车曾出塞,报国敢邀功?风逐张征虏,今思霍将军。沙平连百雪,蓬卷入黄云。慷慨倚长剑,高歌一送君。”诗人结合自身赴边出塞的经历,把赴边之举描绘得具有很强的诱惑力,既然是千载难逢的立功报国的机会来到了,送别便都是悲慷从容了。诗中展现出一个意气风发、轩昂飒爽的送友形象,活脱脱的一个极端昂扬自信的盛唐士子的典型风貌。王维把送别写得热血侠肠、慷慨豪迈,以厮杀狠斗为美,以狂为美的审美趣味和轻儒文化的人生价值取向,同样是时代心理和民族心理趋导的结果,辉映出典型的盛唐气象。

王维送别诗中重功名轻别离的另一种写法,则是不事直抒,让人在他所设造的一种境界里思而得之,诗中着力描绘了热烈而体面的送行场面,字里行间充满了为朋友有此壮行而生成的满心欢喜,进而祝愿邢济在桂州任上勤政图治,把功名事业的政治职责作为主要话题和主题,格调奇高,其胸襟与抱负非一般人可及。还有如《送陆员外》、《送崔五太守》等,都是重功名而轻别离的送别诗佳作,都是以讴歌建功立业的英雄理想和气魄为核心的,具有极强烈的激励人心的煽情力量。

其二,侠义精神。

盛唐的英雄意识、英雄主义,是以节义为本的秦汉侠义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

2

下的激活和升华。侠,作为义和力的象征,在盛唐受到竭力的推崇,甚至直接演变为唐人的一种生存意识和英雄主义,形成了盛唐的壮怀激烈的时代精神,在这相当普遍的时代崇尚和习气之中,王维作为一个对政治有着极高希望值的先进知识分子,有其同样的风流倜傥、强梁敢进的自我形象描绘则不为奇怪了。他少年时就有游侠的经历,对豪纵风流、重义行侠的少侠持十分欣赏的态度。他的送别诗中颇多暗含着自己但遇知音而何惧以死相报的侠义精神。如《送宇文三赴河西充行军司马》:“绝域阳关道,胡烟与塞尘。三春时有雁,万里少行人。苜蓿随天马,蒲桃逐汉巨。当令外国惧,不敢觅和亲。”《送崔三往密州觐省》:“南阳去悠悠,东郊不少留。同怀扇枕恋,独念倚门愁。路遥天山雪,家临海树秋。鲁连功未报,且莫蹈沧洲。”等。在这些诗中,诗人生命本性中刚烈强悍的一面得以超强度的发挥,对行侠者的崇拜已化为诗人主战抗敌、立功报国的节义内容和英雄胆识,慷慨意气,血气方刚,大类于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高迈境界。

王维的侠义精神表现在朋友关系上,便是急人之难,济人之困。这种精神和情感,我们是不难在他的诗中感受出来的。例如:《送张五归山》:“送君尽惆怅,复送何人归?几日同携手,一朝先拂衣。东山有茅屋,幸为扫荆扉。当亦谢官去,岂令心事违?”因为朋友遭遇不幸,而撩起诗人同情的怜悯和愤怒的激动,引发了他爱莫能助的羞愧和无奈,其本身便是仗义而热血的豪侠性情,而诗人的形象在这急难济弱的情感流露中如画而出。诗人越是往自己身上推诿责任而且表现出愤然弃官的意思,便越是可见出朋友之间的情谊之挚深,越是可见这种离别的憾恨之阔远,越是可见其人格的高尚和侠义精神的节烈,诗人的豪侠意气越表现得传神。

其三,至真性情。

王维的送别诗除了表现生命本性中强悍超迈的一面,还有人性里至纯至美的亲情爱意的一面。政治开明的盛唐时期,人与人的关系上也表现出相对的亲和纯真,我们可一读王维送友人的两首诗《送綦毋潜落第还乡》:“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既至金门远,孰云吾道非?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置酒临长道,同心与我违。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王维对于失意者的劝慰,是很有技巧的,往往以“我们”同提,表现出无间的亲近、难离难舍的密切和周到的体贴。金门既远,不是因为你我的才能不行,也不是因为你我的谋略失当,实在是因为

3

没有碰上好机遇罢了。在对被送之人本身的价值才能充分肯定的同时,也借机渲泄了自己才能未得施展的牢骚,暗含着对昏暗政治的不满。

诗人把这种悲剧的深刻原因归咎于当代朝政,在两首诗的开篇处都已挑明。根据儒家“有道则仕,无道则隐”的仕隐原则,诗人表现出非常欣赏的态度,其实质也是在帮助友人深刻地体味这种举动的潇洒意义,理解为这是一种对社会的积极抗争,而不至于只是凭一时意气而陷入自悲自弃的尴尬,暗含伺机以待的劝慰,以待任人为贤的开明政治。王维如此情殷意切、周到体贴的送别嘱咐,感人至深,古人有赞语云:“反复曲折,使落第人绝无怨尤”。非常难能可贵的是,王维不以升迁荣辱为转移,在趋炎附势的世态炎凉里读来,其人情美人性美和人格美具有强烈的震撼力。在朋友失意落迫时,王维总是表现出十分的真诚和热忱,忧其忧而愤其愤,就这种感情的本身而言,就具有足以叫人感动涕零的情感力量。故而,其诗有时尽管淡淡数语,则胜人虚言千百了。

例如《山中送别》:“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寥寥二十字,情意何其浓也!“相送”的一系列动作、场景和过程全都暗场处理了,妙在留白。只一个“掩”字,将诗人于朋友走后的迷茫无措的神情和寂寞无聊的心态栩栩活现出来。再以一“问”,妙在问于分离之时,而非久去之后,还未分离即迫切地要知道其归日,他们之间的友情该有多么的亲密,我们无论如何去想象都是为之不过分的。还有他的最为脍炙人口的《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诗人通过布景设色,在问答劝慰之中,抒发离情别意,真挚动人。诗人用一个劝酒的细节动作,将至纯真情的琼浆瀑流出来,醉人深沉。

正因为诗人倾之于真情而以情动人,其心灵动作化为诗的可感的知觉形态,于是,人们可从其外在形态上体察到诗人内心活动的丰富内容,又可以从心理剖析上来感受盛唐风韵的真实信息。正如王夫之评论王维的《送梓州李使君》诗云:“右丞工于用意,尤工于达意,景亦意,事亦意,前无古人,后无嗣响,文外独绝,不许有两。”而如此诗中“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山中一夜雨,树丛百重泉”的状物体性之妙言秀句,在王维的送别诗中俯拾皆是。

凡此三者,全面而真实地具象出一个青春的王维,多情多义的王维,血性的王维,豪情横溢的王维,强力勇进的王维,旺盛生命力原始野性冲动的王维。这是个只有盛唐才可能产生的时代儿子,这是个封建社会上升时期的强者和完人的

4

形象,盛唐气象和盛唐青春气质在其人其诗上得以生动而典型的呈示。

送别诗是抒发感情的,而抒发什么样的感情,不仅与所送之人的情况、前去的原因、目的相关,更与诗人自己在写作时的处境、追求、心情关系密切。王维送别诗的思想感情的格调是随着他的处境、追求的变化而改变的。王维的送别诗有一种特殊情怀,他最善于也最习惯于站在对方的角度来“悬想”,不仅想人之所想,而且能启发和诱导人往那方面想,具有直逼人心的情感震慑力。他的这一类诗一般只是淡淡的别愁,而却把憾意渲染得淋漓尽致。正是这“憾意”,最能表现丰富而微妙的人际关系,最能传达让人愁肠百结的缠绵和深沉的情感。

自古而今,送别诗多是离愁别绪,以自古多情伤离别来表现其惆怅与哀怨之情。而王维的送别诗则一改往日之风,他笔下则多英雄气象,就算英雄气概不会那么浓烈,也有传神之处,其代表作《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则风行盛传,成为唐人送别时的流行范本,这首著名的送别绝句,既表现出殷殷友情,又摆脱了一般送别诗中的伤感,因此,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胡应麟认为此乃唐代绝句之冠,“惟其气度从容,风味隽永,诸作无出其右故也。”

由以上种种,可以鲜明地看出王维送别诗的内在情结。诗人已不是纯然而表层地感知外物,而且全然不是一种客观的写实态度和作法,这是他俨然区别于陶潜和谢灵运写景的。诗人以物观情,十分注重审美主体的心理感受,其内在情绪在寻找对应物的过程中表现出相当积极的状态而外射,同化景物,使之成为其特定心态的艺术符号。

参考文献:

[1]王维撰、陈铁民校注,《王维集校注》,中华书局,1997年版。 [2]柳晨俊,《王维诗比较研究》,京华出版社,1999年版。

[3]马积高、黄钧,《中国古代文学史》,湖南文艺出版社,1992年5月版。 [4]孙超,《浅谈唐代的送别诗》,大连大学学报,1997年05期

5


毕业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社会公共生活需要秩序》教学设计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