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天一大联考
2017—2018学年高一年级阶段性测试(一)
化学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題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0 16 01 35.5 Fe 56 Cu 64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我国古代人们的下列活动的原理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青铜冶炼 B.指南针导向 C.钧瓷烧制 D.粮食酿醋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用浓硫酸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时,浓硫酸溶于水后,应冷却至室温才能转移到容量瓶中
B.在进行蒸懷操作中,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忘加碎瓷片,应采取的正确操作是立即补加 C.实验时常把氢氧化钠固体放在托盘天平左盘的滤纸片上进行称量
D.对盛有氢氧化铁胶体的U形管通一会儿直流电后,连接电源正极的电极附近颜色逐渐加深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Cl是电解质,所以任何状态的NaCl都能导电 B. S03水溶液能够导电,所以S03是电解质
C.H20是一种有机溶剂,它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所以它是非电解质 D. CuS04溶液能够导电,所以CuS04溶液是电解质
4.“琥珀酸亚铁片”是用于缺铁性贫血的预防和治疗的常见药物,其中“亚铁”是关键成分。巳知维生素C 具有较强的还原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號珀酸亚铁片”被氧化颜色变深后药效更佳 B.“琥珀酸亚铁片”与维生素C不能一起食用
C.“琥珀酸亚铁片”应密封保存
D.维生素C易被还原就保证了一起食用的“琥珀酸亚铁片”的药效 5.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含有NA个He的氯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11.2 L B.1.7 gNH3含有的电子数为NA
C.标准状况下,11.2 L H202含有的氧原子数为NA D.22.4 L C02含有的分子数为NA 6.下列从属关系不正确的是
7.一种无氧酸
盐可表示为Na2R,若100 mL Na2R溶液中含有a个Na,则该Na2R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8.由一种阳离子与两种酸
根离子组成的盐叫“混盐”,而“复盐”是一种酸根离子与两种简单阳离子组成的盐。下列化学式表示的盐属于“混盐”的是 A. MgOHCl B.Ca0Cl3 C.KAl(S04)3 D. Na3AlF,
9.将0.2 mol ? L ISaHCO3溶液与0.3 mol ? L Ba(0H)2溶液等体积混合后,下列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1
-1
+
A. c(0H) >c(Na) >c(Ba) B. c(0H) >c(Na) C. c(Na) >c(0H) >c(Ba) D. c(Na) >c(Ba) >c(0H)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胶体与其他分敢系的本质区别是丁达尔效应
B.FeCl3溶液可用于应急止血,其主要原因是FeC13溶液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 C.纳米材料微砬S径一般为10 -l0m,因此纳米材料属于胶体 D.可以利用渗析法除去Fe(OH)2胶体中的FeCl3杂质
11.两个体积相酬容器,-个盛有CO,另-个盛有H2 和 02,在同湿同压下两容器内的气体不一定相等的是
A.分子总数 B.原子总数 C.物质的量 D.质量 12.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氯化钙溶液与碳酸氢钾溶液混合:Ca+C03 =CaCO3↓ B.澄清石灰水与稀盐酸混合:0H+ H=H20
C.小苏打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HCO3+ 0H= CO2↑+H20 D.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混合:H +S04 +0H+Ba =BaSO4↓+H2O
13.利用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烧碱和氣气,因食盐中常含有Ca、Mg、SO4等杂质,在电解之前需要对饱和食盐水进行精制(净化),下列精制过程中加入试剂的顺序合理的是
14. 欲使100 mL0.5 mol?L的気水浓度增加到1 mol?L,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A.加入15 mL 10 mol?L的氨水后,再将溶液稀释至200
mL
B.加入100 mL 1.5 mol?L的氨水后充分摇匀 C.通入1.12 L(标准状况下)NH3气体 D.将溶液加热浓缩到50 mL
15.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与所得到的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1
-1
-1
-12+
2+
2-+
2--2+
-
--+
2+
2--9
-7
+
3+
-+
-2+
-+
++2+
16. 将11.76 g铁粉溶于过量的稀硫酸
中,在加热条件下,利用0.05 mol KN03氧化溶液中的,待充分反应后,还需要24 mL 0.5 mol?L的KMn04溶液才能将剩余的Fe全部氧化为Fe,此时MnO4转化为Mn,则KN03的还原产物是
A.NO B.NO2 C.N20 D.N2O5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2分。
17. (9分)如图所示,带有活塞(随气体压强大小可移动)的容器中分别储存有02和C02。 (1)量相
子数之比为 ,密度之比为 。
(2)常温常压下按此比例将07和C02混合,所得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 (保留一位小数)。
18.(10分)某高中学生从海藻(含厂)中提取I2的流程和部分仪器装置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提取碘的
同温同压条件下,若两种气体的质
-1
2+
3+
-2+
等,则a与b之比为 ,02和C02的分
过程中步骤①所选用的装置是 (填字母)。
(2) 该实验中会用到分液漏斗,为保证实验正常顺利进行,在使用分液漏斗之前应对它进行
。步骤③中选用的有机溶剂是 (填溶剂名称),上层液体应从分液漏斗的
(填“上口倒出”或“下口放出”)。
(3) 从含I2的有机溶液中提取碘和回收有机溶剂,还需经过蒸馏等。E装置中使用热水浴的好处是 ,请指出E装置中的错误:
① ② ③ 19. (12分)某实验高中化学兴趣小组在老师指导下进行实验活动。 I.实验中需要220 mL0.4 mol?L
-1
的FeCl3溶液,老师让甲同学迸行溶液配制。
(1) 甲同学检查实验桌上的玻璃仪器时看到了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量简,他必须再向老师申请领取一种玻璃仪器才可能完成实验任务,这种仪器是 。 (2) 该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3) 巳知FeCl3和FeCl3 ? 6H20的摩尔质量分别为162.5 g ? mol和270.5 g? mol,甲同学用托盘天平称取 g FeCl3?6H20。
(4)老师最后判断甲同学所配溶液浓度偏低,可能的原因是 (填字母)。 A.转移溶液后将烧杯和玻璃棒洗涤了 3次,洗涤液也转移到容量瓶中 B.定容时俯视凹準面 C.定容时仰视凹液面
D.上下颠倒摇匀后及时将溶液补到了刻度线
Ⅱ.老师又要求乙、丙、丁三名同学进行Fe(0H)3胶体的制备及检验实验。 ①乙同学向24 mL 1 mol?LFeCl3溶液中加入1 mL的NaOH溶液; ②丙同学直接将25 mL饱和FeCl3溶液加热;
③丁同学向25 mL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后停止加热。
(1) 上述操作正确的是
同学,操作中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1
-1
-1
(2) 设计实验证明Fe(OH)2胶体制备成功,并描述相关现象 。 (3)向Fe(0H)3胶体中不断滴加稀硫酸,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
20. (11分)已知:在酸性环境下,氧化性强弱规律是Mn02 > Cl2 > Fe2 (S04) 3) >I2 > CuS04 >
FeSO4,据此规律结合①-⑥回答问题。 (1) 在代号)。 (2) 反
电子转移情况,若不能反应说明由 。
(3)反应②若能进行,指出配平后还原剂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若不能反应说明理由 。
(4) 反应⑥若能进行,写出离子方程式,若不能反应说明理由 。
(5)若向FeCl3和CuCl2混合溶液中加入a g铁粉,充分反应后溶液的质量没有发生变化,则原溶液中 FeCl3与CuCl2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21.(10分)现有A、B、C、D、E五种常见化合物,它们可能是Na2C03、Ba (0H ) 2、CuS04、AgN03、KHS04中的 一种,为确定A、B、C、D、E,现进行如下实验: ①少量B溶液滴入D溶液中,有无色无气味气体产生; ②少量B溶液分别滴入A、C、E溶液中,均会产生沉淀; ③C、D两溶液混合会产生白色沉淀,再加人稀硝酸后沉淀不溶解;
(DC、E两溶液混合会产生沉淀,再加入稀硝酸后沉淀部分溶解,无气体产生; 回答下列问题:
(1) A和E的化学式分别为 和 。 (2 )写出实验①中产生气体的离子方程式:_ 。
(3) 写出实验④中加入稀硝酸后沉淀部分溶解的离子方程式: _ 。 (4) 等物质的量的C和D的两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 。
应①若能进行,写出化学方程式并标出①?④中不可能发生的反应是 (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