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机械的出力,并影响电动机的寿命。( B )P57
57. 对电动机而言,频率降低将使电动机的转速上升,增加功率损耗,特别是某些对转速要求较严格的工业部门(如纺织、造纸等),频率的偏低将大大影响产品质量,甚至产生报废。( B )P57
58. 在电力系统正常状态下,电网装机容量在3000Mw及以下,供电频率允许偏差为±1.0HZ。( B )P57
59.在电力系统正常状态下,电网装机容量在3000Mw及以上,供电频率允许偏差允许为±0.3HZ。( B )P57
60. 在并联运行的统一电力系统中,不论装机容量的大小、任一瞬间的频率在全系统都是一致的。(A )P57
61. 谐波电流可使电力系统发生电流谐振,从而在线路上引起过电流,有可能击穿线路的绝缘。(B )P58
62. 谐波电流可能造成系统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臵发生误动作或拒动作,使计算机失控,电子设备误触发,电子元件测试无法进行。(A )P58
63. 谐波电流通过交流电动机,不仅会使电动机的铁芯损耗明显增加,绝缘介质老化加速,缩短使用寿命而且还会使电动机转子发生振动现象严重影响机械加工的产品质量。(A )P58
64. 谐波电流可对附近的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产生信号干扰。(A )P58 65. 产生谐波的元件很多,最为严重的是大型的晶闸管整流设备和大型电弧炉,它们产生的谐波电流最为突出,是造成电网谐波的主要因素。(A)P58
66. 产生谐波的元件很多,如荧光灯和高压汞灯等气体放电灯、异步电动机、电焊机、变压器和感应炉等,都要产生谐波电流或电压。(A)P58
67. 谐波电压加在电容器两端时,由于电容器对谐波的阻抗很小,因此电容器很容易发生过电流发热导致绝缘击穿甚至造成烧毁。(A)P58 68. 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时,各相之间是导通的。( B )P59
69. 在发电机出口端发生短路时,流过发电机的短路电流最大瞬时值可达额定电流的10~15倍,大容量电力系统中,短路电流可达数万安培。( A )P59 70. 电力系统中相与相之间或相与地之间(对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而言)通过金属性导体、电弧或其它较小阻抗连接而成的正常状态称为短路。( B )P59 71. 在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的系统中,短路故障主要是单相接地短路。( B )P59 72. 短路的常见原因之一是绝缘材料陈旧。(A)P59
73. 短路的常见原因之一是电力线路发生断线和倒杆事故。(A)P59 74. 短路常见的原因之一是设备绝缘受到外力损伤。(A)P59 75. 短路的常见原因之一是绝缘强度不够而被工作电压击穿。(A)P59 76. 短路的常见原因之一是误将低电压设备接入较高电压的电路中。(A)P59 77. 短路常见的原因之一是鸟兽跨越在裸露的相线之间或相线与接地物体之间,或者咬坏设备导线的绝缘等。(A)P59
78. 短路的常见原因之一是设备绝缘正常而被过电压(包括雷电过电压)击穿。(A)P59 79. 电力系统在运行中,相与相之间或相与地(或中性线)之间发生短路时流过的电流,其值可远大于额定电流,并取决于短路点距电源的电气距离。(A)P59
80. 三相系统中发生的短路有4种类型:三相短路、两相短路、单相接地短路和两相接地短路。( A )P59
81. 发生短路时,电力系统从正常的稳定状态过渡到短路的稳定状态,一般需3~5分。( B )P60 82. 在短路后约半个周波(0.01秒)将出现短路路电流的最小瞬时值,称为冲击电流。( B )P60 83. 短路电流的分析、计算是电力系统分析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为电力系统的规划设计和运行中选择电气设备、整定继电保护、分析事故提供了有效手段。( A )P60 84. 短路点的电弧可能烧毁电气设备的载流部分。( A )P60
21
85. 短路电流通过导体时,会使导体大量发热,温度急剧升高,从而破坏设备绝缘。(A)P60 86. 通过短路电流的导体会受到很大的电动力作用,可能使导体变形甚至损坏。( A )P60
87. 短路可能造成停电状态,而且越靠近电源,停电范围越大,给国民经济造成的损失也越大。(A)P60~61
88. 不对称的接地短路,其不平衡电流将产生较强的不平衡磁场,对附近的通信线路、电子设备及其他弱电控制系统产生干扰信号,使通讯失真、控制失灵、设备产生误动作。( A )P61
89. 限制短路电流的方法有选择合适的接线方式、采用分裂绕组变压器和分段电抗器、采用线路电抗器、采用微机保护及综合自动化装置等。( A )P61 90. 为了限制大电流接地系统的单相接地短路电流,可采用部分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的运行方式,还可采用三角形—星形接线的同容量普通变压器来代替系统枢纽点的联络自耦变压器。( B )P61
91. 在降压变电所内,为了限制中压和低压配电装置中的短路电流,可采用变压器低压侧分列运行方式。(A)P61
92. 配电变压器或低压发电机中性点通过接地装置与大地相连,即为工作接地。(A)P61 93. 工作接地的接地电阻不应超过8Ω。( B )P62
94. 保护接地是指为了保证电气设备在系统正常运行或发生事故情况下能正常工作而进行的接地。( B )P63
95. 我国110kv及110kv以上的电力系统,都采用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的运行方式,以降低线路的绝缘水平。( B )P63
96. 在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的电力系统中,短路故障主要是单相接地短路。( B )P64 97. 电源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其目的是减小接地电流。(A )P64
98. 我国10kv、6kv电网,为了提高供电的可靠性,一般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运行方式。(B)P65 99. 当消弧线圈的电流小于接地电容电流时,接地点尚有未补偿的电容性电流,称过补偿。(B)P65
100. 消弧线圈实际就是一个铁芯线圈,其电阻很大,电抗很小。(B)P65
101. 如果消弧线圈选择得当,可使接地点电流大于电弧电流,而不会产生断续电弧和过电压现象。(B)P65
102. 电力系统的运行具有灵活性,各地区可以通过电力网互相支持,为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所必需的备用机组必须大大地增加。(B)P66
103. 高电阻接地方式的主要特点是在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时,能获得较大的阻性电流,直接跳开线路开关,迅速切除单相接地故障,过电压水平低,谐振过电压发展不起来,电网可采用绝缘水平较低的电气设备。( B )P66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两项或两项以上符合题意,每题2分,不选或有错选为0分,选择不完整为0.5分,总计16分)25 1. 从发电厂到用户的供电过程中,包括(ABCD)。P41 A. 升压变压器 B. 输电线 C. 配电线 D. 降压变压器 2. 发电厂除火电厂、水电场外,还有(ABCD)。P41 A. 地热电站 B. 风力电站 C. 潮汐电站 D. 核电站 3. 很高电压的电能不能直接使用,必须建设(CD),将电能降低到用电设备使用电压的电能送到用电设备,才能使用。P41
A. 升压变电所 B. 高压、超高压输电线路 C. 配电线路 D. 降压变电所 4.大型电力系统主要是技术经济上具有的优点包括(ABCD)。P41~42 A. 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B. 减少系统的备用容量 C. 调整峰谷曲线 D. 提高了供电质量
5. 电力系统中的(AB)组成部分叫电力网,或称电网。P42
A. 各级电压线路联系的各级变、配电所 B. 各级电压线路 C. 发电厂 D. 用户 6. 20kv中压配电优越性包括(ABCD)。P43
22
A. 提高了中压配电系统的容量 B. 降低了线路上的电压损失 C. 增大了中压配电网的供电半径 D. 降低线损 7. 一类负荷的供电要求包括(AB)。P46
A.一类负荷由两个独立电源供电,当一个电源发生故障时另一个电源不应同时受到损坏 B. 一类负荷中的特别重要负荷,除由两个独立电源供电外,还应增设应急电源,并不准将其他负荷接入应急供电系统
C. 一类负荷由两个独立电源供电,当一个电源发生故障时另一个电源应同时受到损坏 D. 一类负荷中的特别重要负荷,除由两个独立电源供电外,不需增设应急电源,可以将其他负荷接入应急供电系统
8. 一类负荷的应急电源包括(ABC)。P46
A.独立于正常电源的发电机组 B. 供电网络中独立于正常电源的专用馈电线路 C. 蓄电池组 D. 正常电源之一 9. 二类负荷的供电要求包括(BCD)。P47
A. 二类负荷的供电系统宜采用单回路线供电 B. 两回路线应尽量引自不同变压器 C. 二类负荷的供电系统宜采用双回路线供电 D. 两回路线应尽量引自两段母线 10. 变、配电所是电力网中的线路连接点,是用以(ABCD)的设施。P47 A. 变换电压 B. 交换功率 C. 汇集电能 D. 分配电能
11. 按变电所在电力系统中的位臵、作用及其特点划分,变电所的主要类型有(ABCE)等。P47
A. 枢纽变电所 B. 区域变电所 C. 地区变电所 D. 配电变电所 E. 用户变电所 12. 下列属于变、配电所常用的一次电气设备的有(ABCD)。P47,48 A. 主变压器 B. 高压断路器 C. 电压互感器 D. 电流互感器 13. 一般用户总降压变电所高压侧主接线方案包括(ABCD)。P52 A. 高压电缆进线,无开关 B. 高压电缆进线,装隔离开关
C. 高压电缆进线,装隔离开关-熔断器 D. 高压电缆进线,装跌落式熔断器 14. 当输出功率一定时,异步电动机的(ABC)随电压而变化。P54 A. 定子电流 B. 功率因数 C. 效率 D. 额定功率 15. 当端电压降低时,(AB)都显著增大,导致电动机的温度上升,甚至烧毁电动机。P54 A. 定子电流 B. 转子电流 C. 定子电压 D. 转子电压
16. 用户供配电系统常用的电压调整措施包括降低系统阻抗、使三相负荷平衡和(AD)。P56
A. 正确选择变压器的变比和电压分接头 B. 中性点采用小阻抗接地 C. 选用节能型变压器 D. 采用补偿无功功率措施
17. 对于供电距离不适当、线路导线截面以及变压级数选择不合理引起的电压降,可采用(AD)等方法解决。P56
A. 调整变压器分接头 B. 增加线路阻抗 C. 投入并联电抗器 D. 降低线路阻抗 18.(CD)是减小电压损耗的有效办法。P56
A. 增大供配电系统的变压级数 B. 减少供配电线路的导线截面 C. 减少供配电系统的变压级数 D. 增大供配电线路的导线截面
19. 对于由于系统中过多无功功率传送而引起的电压下降应采用无功补偿设备解决例如(AB)。P56 A. 投入并联电容器 B. 增加并联电容器数量 C. 投入并联电抗器 D. 增加并联电抗器数量 20. 谐波电流的危害包括(BCD)。P58
A. 电力线路的电压损耗减少 B. 电力线路的电能损耗增加
C. 电力线路的电压损耗增加 D. 计量电能的感应式电能表计量不准 21. 保证交流电波形是正弦波,必须遵守的要求包括(ABC)。P58 A. 发电机发出符合标准的正弦波形电压
B. 在电能输送和分配工程中,不应使波形发生畸变
23
C. 消除电力系统可能出现的其他谐波源 D. 并联电抗器补偿 22. 控制各类非线性用电设备所产生的谐波引起电网电压正弦波畸变,常采用的措施包括(ABD)。P58~59
A. 各类大功率非线性用电设备由容量较大的电网供电
B. 选用高压绕组三角形接线,低压绕组星形接线的三相配电变压器 C. 装设静止有功补偿装臵,吸收冲击负荷的动态谐波电压 D. 装设静止无功补偿装臵,吸收冲击负荷的动态谐波电流 23 三相系统中发生的短路有(ABCD)基本类型。P59
A. 三相短路 B. 两相短路 C. 单相接地短路 D. 两相接地短路 24. 三相系统中发生短路的常见原因之一包括(ABCD)。P59
A. 设备长期运行,绝缘自然老化 B. 设备本身设计、安装和运行维护不良 C. 工作人员由于未遵守安全操作规程而发生误操作 D. 绝缘强度不够而被工作电压击穿
25. 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系统发生单相完全接地故障时特点包括(AD )。P64 A. 三相线电压不发生改变,三相用电设备能正常工作 B. 三相线电压发生改变,三相用电设备不能正常工作 C. 非故障相对地电位不升高,不会引起绝缘损坏 D. 非故障相对地电位升高为线电压,容易引起绝缘损坏
四、案例分析题(案例分析及计算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一项或一项以上符合题意,每题4分,不选或有错选为0分,选择不完整为1分,总计8分)1 1. 当调整消弧线圈的分接头使得(B),则流过接地点的电流为零,称为全补偿。P65 A. 消弧线圈的电容电流等于接地电感电流 B. 消弧线圈的电感电流等于接地电容电流C. 消弧线圈的电感电流大于接地电容电流 D. 消弧线圈的电感电流小于接地电容电流
第三章 电力变压器 382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每题1分,错选或不选为0分,总计40分)188
1. 变压器是一种静止的电气设备,它利用( C)将一种电压等级的交流电转变成同频率的另一种电压等级的交流电。P65
A. 电路原理 B. 电力原理 C. 电磁感应原理 D. 电工原理.
2. 变压器是一种(D)的电气设备,它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一种电压等级的交流电转变成同频率的另一种电压等级的交流电。P67
A. 滚动 B. 运动 C. 旋转 D. 静止
3. 变压器按用途一般分为电力变压器、特种变压器及(D)三种。P67 A. 电力断路器 B. 电力仪表 C. 继电器 D. 仪用变压器. 4. 电力变压器按照(D)可以分为油浸式和干式两种。P67 A、用途 B、原理 C、电压等级 D、冷却介质 5. 变压器铁芯的结构一般分为(C)和壳式两种。P68 A、圆式 B、角式 C、心式 D、球式 6. 变压器铁芯的结构一般分为心式和(B)两种。P68 A、圆式 B、壳式 C、角式 D、球式 7. 变压器的铁芯是(A)部分。P68
A、磁路 B、电路 C、开路 D、短路
8. 由于( C )铁芯结构比较简单,绕组的布置和绝缘也比较容易,因此被我国电力变压器主要采用。P68~69
A、圆式 B、壳式 C、心式 D、球式
24
9. 一般只在特种变压器(如电炉变压器)中采用(B)铁芯。P69 A. 园式 B. 壳式 C. 心式 D. 球式 10. 变压器的冷轧硅钢片的厚度有0.35、(B)、0.27mm等多种。P69 A. 0.20 B. 0.30 C. 0.40 D. 0.50
11. 绕组是变压器的(A)部分,一般用绝缘纸包的铜线绕制而成。P69 A、电路 B、磁路 C、油路 D、气路 12. 绕组是变压器的电路部分,一般用绝缘(A)。P69 A、铜线 B、铝线 C、铁线 D、钢线
13. 根据高、低压绕组排列方式的不同变压器绕组分为同心式和( D )两种。P70 A、同心式 B、混合式 C、交叉式 D、交叠式
14. 根据高、低压绕组排列方式的不同变压器绕组分为(A)和交叠式两种。P70 A、同心式 B、混合式 C、交叉式 D、同心式
15. 吊器身式油箱,多用于(A)及以下的变压器,其箱沿设在顶部,箱盖是平的,由于变压器容量小,所以重量轻,检修时易将器身吊起。P70
A、6300kvA B、5000kvA C、8000kvA D、4000kvA 16. (A),多用于6300kvA及以下的变压器,其箱沿设在顶部,箱盖是平的,由于变压器容量小,所以重量轻,检修时易将器身吊起。P70
A、吊器身式油箱 B、吊箱壳式油箱 C、吊整体式油箱 D、吊分体式油箱 17. 吊箱式油箱,多用于( D )及以上的变压器其箱沿设在下部,上节箱身坐成钟罩式,故又称钟罩式油箱。P70
A、5000 kvA B、6300 kvA C、4000 kvA D、8000 kvA
18. 对于(D)变压器绕组,为了减小绝缘距离,通常将低压绕组靠近铁轭。P70 A. 同心式 B. 混合式 C. 交叉式 D. 交叠式
19. 对于同心式绕组变压器,为了便于绕组和铁芯绝缘,通常将(A)靠近铁轭。P70 A. 低压绕组 B. 高压绕组 C. 中压绕组 D. 高压或者中压绕组 20. 变压器内部主绝缘材料有变压器油,(C)、电缆纸、皱纹纸等。P70 A. 套管 B. 冷却器 C. 绝缘纸板 D. 瓦斯继电器 21. 变压器中,一般情况下是在(A)上抽出适当的分接。P70 A. 高压绕组 B. 中压绕组 C. 低压绕组 D. 第三绕组
22. 一般变压器在正常运行时,储油柜油位应该在油位计的(B)之间位臵。P71 A. 1/4~2/4 B. 1/4~3/4 C. 2/4~3/4 D. 3/4~1 23.(D)位于储油柜与箱盖的连管之间。P72
A. 冷却装臵 B. 吸湿器 C. 安全气道 D. 气体(瓦斯)继电器 24. 当变压器吸湿器中的硅胶( B)到一定程度时,其颜色发生变化。P72 A. 脏污 B. 氧化 C. 受潮 D. 老化
25. 在变压器内部发生故障(如绝缘击穿、相间短路、匝间短路、铁芯事故等)产生(A)时,接通信号或跳闸回路,进行报警或跳闸,以保护变压器。P72 A、气体 B、液体 C、固体 D、气味 26. 变压器绝缘部分分为( B )。P72
A、上绝缘和下绝缘 B、外绝缘和内绝缘 C、高绝缘和低绝缘 D、左绝缘和右绝缘 27. 在闭合的变压器铁芯上,绕有两个互相(A)的绕组,其中接电源的一侧叫做一次侧绕组,输出电能的一侧为二次侧绕组。P72
A、绝缘 B、导通 C、导体 D、半绝缘
28. 在闭合的变压器铁芯上,绕有两个互相绝缘的绕组,其中接电源的一侧叫(C),输出电能的一侧为二次侧绕组。P72
A、高压侧绕组 B、低压侧绕组 C、一次侧绕组 D、中压侧绕组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