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试题, 1.【2017北京卷】下列变化中,气体被还原的是
A.二氧化碳使Na2O2固体变白
B.氯气使KBr溶液变黄
D.氨气使AlCl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C.乙烯使Br2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答案】B
【名师点睛】明确氧化还原反应的含义和判断依据是解答的关键,注意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思路,即
判价态、找变价、双线桥、分升降、写得失、算电子、定其他。其中“找变价”是非常关键的一步,特别是反应物中含有同种元素的氧化还原反应,必须弄清它们的变化情况。该题的易错点是选项A,注意转化规律的理解:氧化还原反应中,以元素相邻价态间的转化最易;同种元素不同价态之间若发生反应,元素的化合价只靠近而不交叉;同种元素相邻价态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因此Na2O2分别与H2O、CO2反应时,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而H2O、CO2都没有参与反应的电子得失。
2.【2017天津卷】下列能量转化过程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A.硅太阳能电池工作时,光能转化成电能 B.锂离子电池放电时,化学能转化成电能 C.电解质溶液导电时,电能转化成化学能
D.葡萄糖为人类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时,化学能转化成热能 【答案】A。
【解析】A、硅太阳能电池主要是以半导体材料为基础,利用光电材料吸收光能后发生光电转换反应,
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B、锂离子电池工作时,涉及到氧化还原反应;C、电解质溶液导电实质是电解的过程,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D、葡萄糖供能时,涉及到生理氧化过程。故选A。 【名师点睛】本题以各种能量之间的转化为载体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氧化还原反应实质是电子
的转移,涉及到化合价的升降,故可根据各种能量转化的原理来判断是否有化合价的变化,从而
判断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
2017届高考模拟试题, 3.【沈阳市2017届第三次模拟】向含amolNaClO的溶液通入bmolSO2充分反应(不考虑二氧化硫与
水之间的反应以及次氯酸的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当0-
-
-
B.当b=a时,SO2+H2O+ClO==2H+Cl+SO42
-
+
-
-
C.当a/3≤b≤a时,反应后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 0 D.当0- - - ++ 【答案】D 的量: 0 答题时注意根据电子得失守恒进行分段讨论。 4.【2017年高考信息卷(二)(名校导航)】工业上将Na2CO3和Na2S配成溶液,再通入SO2可制取 Na2S2O3,同时放出CO2。已知: △ S (s)+Na2SO3(aq)=====Na2S2O3(aq)。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上述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比是2:l B.上述反应中的Na2CO3和Na2S的物质的量比最佳是1:2 C.每生成lmolNa2S2O3转侈4mol电子 D.通入的SO2过量很多,将会产生浑浊现象 【答案】C 应2Na2S+Na2CO3+4SO2═3Na2S2O3+CO2中2Na2S转化为3Na2S2O3,转移8个电子,则生成1molNa2S2O3,转移 8mol电子,故C错误;D.如果SO2过量很多,溶液显酸性,而Na2S2O3在3酸性条件下不稳定,生成硫和SO2,故D正确;答案为C。 点睛:结合氧化还原反应原理,把握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解答的关键,工业上将Na2CO3和Na2S 以1:2的物质的量之比配成溶液,再通入SO2,可制取Na2S2O3,同时放出CO2,其反应方程式为2Na2S+Na2CO3+4SO2═3Na2S2O3+CO2,反应在S元素的化合价从-2价升高到+2价,S的化合价从+4价降低到+2价,以此来解答。 5.【赣州市2017届第二次模拟】“银针验毒”在我国有上千年历史,银针主要用于检验是否有含硫 元素的有毒物质。其反应原理之一为:Ag+2H2S+O2→Ag2S+H2O。当银针变色后,将其置于盛有食盐水的铝制容器中一段时间后便可复原。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当银针变黑时,所检验的物质有毒 B.银针验毒时,Ag被氧化 C.上述验毒反应的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D.银针复原发生的反应可能为:3Ag2S+2Al=6Ag+Al2S3 【答案】D 【解析】A.当银针变黑时,说明Ag氧化为Ag2S,则说明所检验的物质有毒,故A正确;B.银针验 毒时,Ag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故B正确;C.在反应4Ag+2H2S+O2→2Ag2S+2H2O中,氧化产物为Ag2S,还原产物为H2O,两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故C正确;D.将其置于盛有食盐水的铝制容器中一段时间后便可复原,说明发生原电池反应,正极为Ag2S,负极为Al,总反应式为3Ag2S+2Al+6H2O=6Ag+Al(OH)3↓+3H2S↑,故D错误;答案为D。 6.【徐汇区2017届第二学期学习能力诊】在复杂体系中,确定化学反应先后顺序有利于解决问题。 已知氧化性Fe3>Cu2>Fe2。若在氯化铁溶液蚀刻铜印刷电路板后所得的溶液里加入过量锌片。下 + + + 列说法正确的是 A.Fe3首先反应,转化为FeB.反应开始时c(Fe2)增大,然后又减小 + + C.Fe2首先反应,转化为FeD.存在反应Fe + Cu2→Fe2 + Cu + + + 【答案】B 7.【惠州市2017届4月模拟】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高效、氧化性比Cl2更强的水处理剂,工业上 常用下列反应先制高铁酸钠:2FeSO4+6Na2O2=2Na2FeO4+2Na2O+2Na2SO4+O2↑,然后在低温下,在Na2FeO4溶液中加KOH固体至饱和就可析出K2FeO4,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Na2O2在反应中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B.高铁酸钾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比高铁酸钠的溶解度小 C.K2FeO4能消毒杀菌,其还原产物水解生成的Fe(OH)3胶体能吸附水中的悬浮物 D.制取高铁酸钠时,每生成1molNa2FeO4反应中共有4mol电子转移 【答案】D 【解析】A、2FeSO4+6Na2O2═2Na2FeO4+2Na2O+2Na2SO4+O2↑中Fe、O元素的化合价升高,O元素的 化合价降低,则氧化剂为Na2O2,也作还原剂,还原剂为FeSO4,故A正确;B、低温下,在在高铁酸钠溶液中加入KOH至饱和可析出高铁酸钾(K2FeO4),可知该温度下高铁酸钾的溶解度比高铁酸钠的溶解度小;故B正确;C、K2FeO4处理水时,不仅能消毒杀菌,其还原产物水解生成的Fe(OH)3胶体还能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故C正确;D、每生成1molNa2FeO4,有1molFeSO4参加反应,化合价由+2价升高到+6价,转移电子4mol,2molNa2FeO4,转移电子8mol,另外6molNa2O2中有2mol-1价的氧,升高为0价,转移2mol电子,每生成1molNa2FeO4反应中共有5mol电子转移,故D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把握元素化合价的判断方法,从化合价变化的角 度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侧重分析与迁移应用能力的考查,D为难点。 8.【白城市2017届高三教学质量监测(二模)】《本草图经》中关于绿矾的分解有如下描述:“绿矾 形似朴消(Na2SO4·10H2O)而绿色,取此物置于铁板上,聚炭,封之囊袋,吹令火炽,其矾即沸,流出,色赤如融金汁者是真也。”对此段话的说明中肯定错误的是( ) A.绿矾的化学式为FeSO4·7H2OB.绿矾分解过程中没有发生电子的转移 C.“色赤”物质可能是Fe2O3D.流出的液体中可能含有硫酸 【答案】B 【解析】绿矾在加热时会溶解在结晶水中,然后发生分解,化学方程式为2FeSO4?7H2O Fe2O3+SO2+SO3+14H2O,铁的化合价由+2升高到+3价,S由+6降低到+4,所以绿矾分解 是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转移。三氧化硫溶于水生成硫酸。综上所述B不正确,选B。 9.【虹口区2017届二模】已知:KClO3+ 6HCl(浓)→ KCl + 3Cl2+ 3H2O,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物质 的量之比为( ) A.5 : 1B.1 : 5C.6 : 1D.1 : 6 【答案】A 点睛: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为高频考点,把握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电子守恒、原子 守恒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守恒法及分析能力的考查。 10.【泸州市2017届三诊】下列过程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钢铁腐蚀B.游泳池加漂白精消毒 C.防毒面具中加Na2O2供氧D.纯碱去油污 【答案】D 【解析】A.钢铁腐蚀的本质是铁失去电子被氧化的过程,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故A不选;B.游泳池 加漂白精消毒是利用漂白粉的氧化性,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故B不选;C.过氧化钠与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故C不选;D.纯碱水解后,溶液显碱性,油污在碱性溶液中水解程度较大,都没有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故选D。 11.【合肥市2017届上学期一模】乙醇与酸性K2Cr2O7溶液混合可发生如下反应: Cr2O72+C2H5OH+H=Cr3+CH3COOH+H2O(未配平)。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Cr2O72中Cr元素化合价为+6 - B.氧化产物为CH3COOH C.K2Cr2O7溶液常用硫酸酸化 D.lmolC2H5OH发生上述反应转移2mole 【答案】D 【解析】A.Cr2O72中O是-2价,则Cr元素化合价为+6,A正确;B.乙醇失去电子被氧化为乙酸, -- 氧化产物为CH3COOH,B正确;C.K2Cr2O7溶液常用硫酸酸化,C正确;D.乙醇中碳元素是-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