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草领导讲话“六字经“

2018-12-06 18:50

起草领导讲话稿的“六字箴言”

领导讲话稿是领导从事管理活动的重要载体,是领导参与公务活动的重要方式,也是领导实施领导职能的重要途径。新时期,随着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和干部职工队伍文化层次的不断提高,领导讲话稿的撰写要求越来越高,难度也越来越大。笔者结合多年的写作实践,提出起草领导讲话稿的六字箴言——“准、高、清、实、深、精”。

一、定位要“准”,要努力在领会领导意图上下功夫 撰写领导讲话稿首要的是定位要准确。一是要弄清楚领导为什么要讲。领导发表讲话,总有一定的目的和意图。起草领导讲话稿要反映领导思想、表现领导主张、体现领导要求。要通过听领导说、讲自己想、和领导同志们议等,了解领导讲话的背景、原因、目的,确定领导讲话的主题,准确把握领导意图。二是要弄清楚领导以什么身份讲。领导往往担任很多的社会职务,拥有多个身份。领导在不同的场合代表的身份不一样,讲话的内容也应随之发生变化。是以党内职务身份还是以行政身份来讲,是同级之间交流还是上级对下级讲话抑或是下级对上级汇报,身份不同,讲话的内容、口气、表达方式也应有所不同。三是要弄清楚领导在什么场合讲。要根据特定的场合确定讲话属于哪一类、哪一种,是总结性讲话还是部署性讲话,是会议主体讲话还是辅助性讲话,是在开头讲、中间讲还是在最后讲。此外,还要考虑领

1

导讲话空间情境,是人多还是人少,是大广场、报告厅还是小型会议室,是对内还是对外,场合不同,语气、句式、修辞皆有区别。四是要弄清楚领导讲给什么人听。要了解讲话的受众是哪些人,他们的年龄结构、文化程度、职业情况、思想状况如何。同时,还要换位思考,了解听众的心理、愿望和要求,尤其要了解他们最直接、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只有掌握讲话对象的基本情况,紧紧抓住他们感兴趣的方面,提高讲话的针对性,才能引起共鸣。

二、 立意要“高”,要努力在开阔的眼界思路上下功夫 高度是衡量一篇讲话稿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也是讲话稿写作中最难把握的一个重要方面。一是要有理论高度。理论是实践的基石,没有思想指导的行动是盲目的。要从理论的高度对工作进行抽象、概括和提炼,深刻反映和体现科学理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决策指示精神在本地贯彻落实的情况,揭示工作规律,明确工作方向和目标任务。二是要有政策高度。要能够站在党中央、国务院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有关精神的高度审视相关问题,认真分析和探究问题的内在深层次原因。要尽可能多的翻阅、研读上级最新文件、材料和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从中深刻领悟、准确把握上级的新精神、新要求和新提法。要提高政治敏锐性,时刻绷紧政治这根弦,时刻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三是要有全局高度。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要善于跳出个人的、部门的、地区的小圈子,站在全局来看问题。要着眼于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

2

善于把具体问题提到全局的层面来分析。要注意对事物进行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的深入剖析,从而做出理性的综合和概括。四是要有战略高度。要有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凡事看得远一些,想得深一些。要多关注改革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善于思考和把握事物发展中各种矛盾之间的联系,善于对客观事物中大量的、零碎的感性材料进行由点到面、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分析,见微知著,小中见大,把握本质,揭示规律。

三、结构要“清”,要努力在谋篇布局上下功夫 结构是文章的骨骼。一篇好的领导讲话稿必须层次分明、条理清楚、逻辑关系清晰。一是要纲目清楚,层次清晰。纲举才能目张。要紧扣主题,从宏观上去考虑设计,是采取横向式结构展开、纵向式结构展开,还是采取总分式结构或纵横结合式结构展开。要从纷繁复杂的理解中理出头绪,确定要讲几个方面的问题,从哪几个方面讲,讲几个层次。层次段落要围绕主题,先标明观点,再进行分析,各层次、各段落之间要有正确、严密的逻辑和照应关系。二是要突出重点,详略得当。要围绕主题,精心选材,集中笔力;要点面结合,详略得当,重点突出,不要平均用力。要重点在选择材料上下工夫,对于主要的、关键的要浓墨重彩,进一步延伸、展开、细化;对于不重要的、一般的应概括地表达观点,惜墨如金、一笔带过。切忌掌握的材料多就多写、滥写,掌握的材料少就少写或不写;喜欢的、熟悉的就多写,反之就

3

少写或不写。三是要过渡自然,衔接到位。无论是层次之间、段落之间,还是部分之间,整个讲话稿的思路往往不是平稳的直线发展,其中有分合、有转折、有迂回、有跳跃,意思的转换或表达方式的转换等,都需要承转自然,巧妙过渡,无缝对接。要注重起、承、转、合,善于使用关联词、承上启下句、过渡段进行过渡,实现首尾照应、前后照应、题文照应,以此实现衔接到位,使文稿结构更严谨、层次更分明、主题更突出。

四、内容要“实”,要努力在贴近实际上下功夫 起草领导讲话稿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努力在“实”字上下工夫,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根本出发点。一是材料选择要实。要围绕中心选材,注意材料的真实性、针对性、新颖性。要坚持实事求是,不带框框去选择材料,避免削足适履、歪曲事实。所选范例要有典型代表性,做到实有其事、实有其人、实有其例,切忌道听途说、捕风捉影。要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多用数据实例、真人真事。二是分析情况要实。要坚持求真务实的思想路线,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分析问题要客观、全面,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分为二地看问题,不能“一刀切”,也不能盲人摸象、以点代面。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通过座谈、个别交流、数据分析、实地察看等多种途径去占有第一手资料,把情况吃透,把问题摸准。要具有深厚的洞察力,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

4

中发现问题,一针见血地提出问题的实质,深刻全面地分析问题,立足本质剖析问题。三是提出的思路和措施要实。要根据事物的客观和主观条件,对各种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进行探究和考证,既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也要考虑到客观的可能性。要克服经验主义、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从整体的、全面的、变化发展的实际出发,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找出切合实际的、有针对性的、合情合理合法的解决实际问题的“金钥匙”。要在充分掌握材料的基础上,对大量分散、零碎的情况加以综合分析、反复权衡进而形成完整可行的思路措施用以指导工作。

五、思想要“深”,要努力在提炼观点上下功夫 思想性是领导讲话稿的灵魂。一篇领导讲话稿能否触及听众思想深处,引起心灵共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提炼思想观点的功力。为此,要善于运用辩证的、前瞻的思维去认识、分析和判断问题,透彻分析和精炼概括,进而从事物本身挖掘出真知灼见,从本质上去揭示主要问题、主要矛盾。一是要善于用辩证的思维去认识、分析和判断问题。哲学是一个伟大的认识工具。撰写领导讲话稿,要想把问题抓得准、说得清、讲得透,就必须运用唯物辩证的方法。要辩证地分析问题,做到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相结合、横向分析和纵向分析相结合、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相结合、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想结合,找到事物之间、事物内部的内在联系,形成清晰的、集中的、完整的、辩证的逻辑思路,给人以深刻启示。

5


起草领导讲话“六字经“.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时代光华《如何呈现PPT》课后答案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