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第一课时)

2018-12-06 20:09

第二节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第一课时钠的重要化合物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钠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用途及一些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应; (2)了解氧化钠的性质,掌握过氧化钠的性质;

(3)掌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化学性质的异同及相互转化。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探究,体会科学研究的乐趣,体验合作和动手的整个过程的乐趣,在相互交流与评价中,养成团结协作的品质;

(2)关注与钠的化合物有关的生活、生产问题,体验化学科学的发展对当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知识讲解:

一、氧化钠和过氧化钠 物质 Na2O Na2O2 色态 类别 氧的价态 生成条件 热稳定性 与水反应 与CO2反应 与酸反应 用途 相互转化 考点精练 考点一:

有关Na2O2与CO2、H2O的反应中几个重要关系 2CO2+2Na2O2===2Na2CO3+O2 2H2O+2Na2O2===4NaOH+O2↑ (1)物质的量的关系:无论是CO2或H2O的单一物质还是二者的混合物,通过足量的Na2O2时,CO2或H2O与放出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解决此类问题可借助物质的量守恒关系。

(2)气体体积关系:若CO2和水蒸气的混合气体(或单一气体)通过足量Na2O2,气体体积的减少量或原混合气体体积的1

2

即为生成氧气的量。

(3)电子转移关系:Na2O2与CO2、H2O反应时,每产生1 molO2转移2 mole-。

(4)固体质量关系:相当于固体(Na2O2)只吸收了CO2中的“CO”,H2O中的“H2”;可以看作发生相应的反应:“Na2O2+CO===Na2CO3,Na2O2+H2===2NaOH”(实际上两反应不能发生)

(5)先后顺序关系:一定量的Na2O2与一定量的CO2和H2O(g)混合物反应,可视作Na2O2先与CO2反应,待CO2反应完成后,Na2O2再与H2O发生反应。

[例题] 在相同条件下,总质量为2 g的CO和H2的混合气体,在O2中完全燃烧后全部通过足量的Na2O2固体,则固体质量增加( ) A.2 g B.1 g C.18 g D.无法计算

【例题】 下列对于Na2O、Na2O2的比较正确的一项是( ) A.Na2O2、Na2O都是钠的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 B. Na2O、Na2O2都是易溶于水(与水反应)的白色固体 C.Na2O2在和CO2的反应中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Na2O2与水反应时,1 molNa2O2转移2 mol电子

二、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碳酸钠 碳酸氢钠 化学式 俗名 颜色状态 溶解性大小 热稳定性 和盐酸的作用剧烈 度 和澄清石灰水的反 应 和氯化钙溶液的反 应 相互转化关系 主要用途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比较

(1)NaHCO3溶解度比Na2CO3小。

(2)2NaHCO3=====Na2CO3+H2O+CO2↑

(3)Na2CO3不与NaOH反应,但可与Ca(OH)2溶液反应。 Na2CO3+Ca(OH)2===CaCO3↓+2NaOH

(4)NaHCO3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发生反应。与Ca(OH)2反应与反应物的用量有关。 Ca2++OH-+HCO3-===CaCO3↓+H2O(碱足量)

Ca2++2OH-+2HCO3-===CaCO3↓+CO32-+2H2O(碱不足) (5)碳酸盐的热稳定性

①一价金属碳酸盐比二价金属碳酸盐稳定。 Na2CO3>CaCO3 NaHCO3>Ca(HCO3)2 ②相同金属阳离子,正盐比酸式盐稳定。 Na2CO3>NaHCO3 CaCO3>Ca(HCO3)2 (6)相互转化

Na2CO3+CO2+H2O===2NaHCO3 △

2NaHCO3=====Na2CO3+H2O+CO2↑

NaHCO3+NaOH===Na2CO3+H2O(固体?学点精讲

考查点二 Na2CO3和NaHCO3

【例2】 有关NaHCO3和Na2CO3的性质,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等质量的NaHCO3和Na2CO3与足量盐酸反应,在相同条件下Na2CO3产生的CO2体积大

B.等物质的量的两种盐与同浓度的盐酸完全反应,所消耗盐酸的体积Na2CO3是NaHCO3的两倍

C.将石灰水加入NaHCO3溶液中不产生沉淀,加入Na2CO3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 D.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两种溶液,Na2CO3溶液的pH大于NaHCO3溶液 考查点三 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计算

【例3】 碳酸氢钠容易分解为碳酸钠。现加热5.00 g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使碳酸氢钠完全分解,混合物质量减小了0.31 g,则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为( ) A.3.38 g B.4.58 g C.4.16 g D.4.41 g

三.焰色反应

1.定义:很多 或它们的 在灼烧时都会使火焰呈现特殊的颜色,这在化学

上叫 。 2.实验步骤:

(1)将铂丝(或光洁无锈的 )放在酒精灯(最好用煤气灯) 里灼烧,至与原来的火焰颜色 时为止。

(2)用铂丝蘸取Na2CO3溶液,在外焰上灼烧,观察火焰颜色为 色。

(3)将铂丝(或铁丝)用 洗净后,在外焰上灼烧至没有颜色时,再蘸取K2CO3溶液作同样的实验,此时要透过 观察。 3.常见的焰色反应

钠的焰色反应呈黄色;钾的焰色反应呈紫色,但钾的焰色反应需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其原因是滤去黄色的光,避免干扰。

特别提醒:焰色反应呈黄色——一定含有钠元素,可能含有钾元素。、溶液均能发生) 4.应用:节日燃放的烟花,就是 以及 、 等金属化合物焰色反应呈现的各种颜色。

考查点四 焰色反应

【例4】 用纯净的铂丝蘸取某无色溶液,在无色火焰上灼烧,火焰呈黄色,说明该溶液中金属离子( ) A.只有Na+

B.可能有Na+,也可能有K+ C.一定有K+

课后作业

1.填写下列表格,比较Na2CO3和NaHCO3性质。

2. 下列物质中既能与盐酸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A . CuO B . NH4HCO3 C . Fe2O3 D . Al2O3

3.下列列操作不能在氧化铝坩埚中进行的是

A.加热分解NH4HCO3 B.熔化K2O C .熔化NaOH D.加热NaCl 4.欲除去小苏打溶液中的苏打杂质,加入的物质最适宜的是

A .通CO2 B.加HCl C.加CaCl2后过滤 D.加Ca(OH)2后过滤 5.欲除去NaHCO3中少量Na2CO3杂质,最适宜的方法是

A.加HCl 除去 B.加热法 C.溶解过滤 D.加NaOH除去 6.对2Na2O2+2CO2==2Na2CO3+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是氧化还原反应,Na2O2是氧化剂,CO2是还原剂 B.是氧化还原反应,CO2是氧化剂,Na2O2是还原剂 C.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是碱性氧化和酸性氧化物反应

D.是氧化还原反应,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7.称量NaOH固体的质量时,不能把它放在纸上称量而是放在已知质量的烧杯中 进行称量的主要原因是

A.因为放在烧杯中称量比放在纸上称量更准确

B.因为配制溶液是在烧杯中进行,直接放在烧杯中称量会减少操作过程

C.因NaOH易潮解且有强腐蚀性

D.因为放在纸上称量会混有杂质,降低所配制溶液的纯度

8.把agNa2O和bgNa2O2分别加入等质量的水中(水为足量),结果得到同质量分数的溶液,由此判断a与b的关系为

A.a=b B.ab D.无法确定

9.把2.1g的CO与H2组成的混合气体与足量的O2充分燃烧后,立即通入足量的Na2O2

固体中,固体的质量增加

A.2.1g

B.3.6g

C.7.2g D.无法确定

10.在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的烧碱溶液中放入一定量的过氧化钠,充分反应后恢复 到原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溶液中Na+浓度增大,有O2放出

B.溶液的OH-浓度不变,有H2

放出

C.溶液中Na+数目减少,有O2放出 D.OH-

浓度增大,有O2放出 11.Na2O2与足量NaHCO3混合后,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加热,排除气体物质后冷却,残留的是 A. Na2CO3和Na2O2 B.只有Na2CO3 C. Na2CO3和NaOH D. Na2O和NaHCO3

1.氧化铝

(1)物理性质:____色固体,____溶于水,有很高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学性质

与HCl反应

两性氧化物—??――→ ??与NaOH―

→反应

2.氢氧化铝 (1)物理性质

色胶状不溶于水的固体,有较强的________性。 (2)化学性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受热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备

向铝盐中加入NH3·H2O,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三 Al3+

、Al(OH)3、AlO-

2之间转化关系的应用

1.把强碱溶液逐滴加入到铝盐(Al3+

)溶液中至过量

(1)现象: (2)有关反应:

(3)图像

(4)有关计算

①根据AlCl3和NaOH的量计算生成Al(OH)3的量

②根据AlCl3和Al(OH)3的量计算需要NaOH的量 NaOH的量 当NaOH不足时 当NaOH过量时 【例1】 向30 mL 1 mol·L

-1

的AlCl-3溶液中逐渐加入浓度为4 mol·L

1

的NaOH溶液,若产生0.78 g白色沉淀,则加入的NaOH溶液的体积可能为

( ) A.3 mL

B.7.5 mL

C.15 mL

D.17.5 mL

2.把铝盐(Al3+

)溶液逐滴加入到强碱溶液中至过量

(1)现象:

(2)有关反应: (3)图像

3.在AlO-

2溶液中逐滴加入强酸至过量 (1)现象: (2)有关反应: (3)图像

(4)有关计算

①根据NaAlO2和HCl计算生成Al(OH)3的量

②根据Al(OH)3和NaAlO2的量计算需要加入的HCl的量 HCl的量 当HCl不足时 当HCl过量时 4. 在强酸溶液中逐滴加入AlO-

2溶液至过量 (1)现象:

(2)有关反应:

(3)图像

5.明矾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过量 (1)现象: (2)有关反应:

(3)图像(右图)

6.向Mg2+

与Al3+

的酸性溶液中逐滴加入强碱溶液

(1)现象: (2)反应 (3)图像

新制成的Al2O3除了能与酸反应外,还有一个特殊的性质——能与NaOH等强碱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 化学方程式:

Al2O3+6HCl===2AlCl3+3H2O Al2O3+2NaOH===2NaAlO2+H2O 离子方程式:

Al2O3+6H+===2Al3++3H2O Al2O3+2OH-===2AlO2-+H2O

白色不溶于水的胶状物质,表面积大,有强吸附作用,用于净水、吸附色素。Al(OH)3

只有在与强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时才能表现出碱性,也只有在与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时才表现出酸性。

1.实验室制Al(OH)3

Al3++3NH3·H2O===Al(OH)3↓+3NH4+ 2.化学性质

Al(OH)3+3H+===Al3++3H2O Al(OH)3+OH-===AlO2-+2H2O △

2Al(OH)3=====Al2O3+3H2O

有关Al(OH)3的计算及其图像问题

1.铝盐与强碱溶液作用生成Al(OH)3沉淀的计算反应关系如下: (1)Al3++3OH-===Al(OH)3↓(生成沉淀) (2)Al(OH)3+OH-===AlO2-+2H2O

(3)Al3++4OH-===AlO2-+2H2O(生成沉淀,又恰好完全溶解) 分析以上三个反应关系式,所得Al(OH)3沉淀的物质的量与n(Al3+)、n(OH-)的关系式为:


第二节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第一课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