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八年级(上)期末物
理试卷
题号 得分 一 二 三 一、单选题(共24分)
1. 一年中,盐城的最低气温约为(??)
A. ?8°?? B. 10°?? C. 20°?? D. 30°??
2. 李老师在教室门外咳了一声,同学们就知道是他来了。这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四 五 总分 A. 音调 A. 紫光
B. 响度 B. 红光
C. 音色 C. 橙光
D. 速度 D. 黄光
3. 下列属于三原色光的是(??)
4. 如图所示是用水壶烧水的情景。水烧开后能看到壶嘴周围
有“白气”产生,其中a、b两位置有一处“白气”较淡。以下关于“白气”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它是水蒸气,a处较淡 B. 它是水蒸气,b处较淡
C. 它是小水滴,a处较淡 D. 它是小水滴,b处较淡 5. 下列自然现象的形成过程属于凝华的是(??)
A. 缥缈的雾 B. 晶莹的露 C. 洁白的霜 D. 朦胧的雨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白光是单色光
B. 红外线烤箱利用了红外线的热效应 C. 透过红玻璃看蓝天,看到的应是蓝色的
D. 五星红旗看上去红色的,是因为它能吸收红光
7. 下列光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A.
光的色散
B.
钢笔移位
C.
小孔成像
D.
水中倒影
8. 小明用如图所示装置做“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图中纸
板B可沿折缝ON向后翻折。现让一束光紧贴纸板A射向O点,则(??)
第1页,共14页
A. 入射光线沿逆时针转动时,入射角会减小 B. 增大∠??过程中,反射光线应沿顺时针转动 C. 当入射光线与法线重合时,没有反射光线 D. 纸板B向后翻折后,反射光线会立即消失
9. 如图,手机扫描二维码,相当于用摄像头给二维码拍了一张照
片,摄像头是一只凸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人眼看到物体上的二维码是因为它发光 B. 手机扫到二维码时,凸透镜成的是虚像 C. 扫描二维码时手机一定要闪光 D. 通过摄像头的光线会发生折射
10. 在百米赛跑中,终点计时员必须在看到发令枪冒白烟就开始计时,不能等听到枪声
才计时。如果声速取340??/??,则(??)
A. 听到枪声才计时,会少计约100/340??的时间 B. 听到枪声才计时,会少计约200/340??的时间 C. 听到枪声才计时,会多计约100/340??的时间 D. 听到枪声才计时,会多计约200/340??的时间
11. 下列工具不是用来计时的是(??)
A.
B.
C.
D.
12. 在探究树荫下光斑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小华用卡片乙覆盖在开有小孔的卡片甲上,
并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边改变小孔形状和大小,边观察光斑形状的变化情况,为了只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下列合乎要求的是(??)
A.
B.
C.
D.
二、填空题(共18分)
13. 如图所示,在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用嘴对着试管口部吹气,使
空气柱振动发声,声音通过______传入人耳;减少试管中的水量,再吹气时声音变“秃”,说明音调变______(高/低);声波能使烛焰晃动,说明声音具有______
第2页,共14页
14. 宋代诗人陈与义乘船出游时曾写下一首诗:“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其中“云不动”、“云与我俱东”分别是以______、______(榆堤/船)为参照物。可见,运动具有______性。
15. 小明用两个完全相同的棋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玻璃板应______立在水平桌面
上;在玻璃板前放一个棋子A,确定棋子A像位置的操作是:将另一棋子B放到镜后,使它与______;移去B,将一张白卡纸竖直放在B所在位置,白卡纸上______(有/没有)??的像.
16. 飞行全程可使用手机的国产大飞机C919,装有盐城盐都高新
3D打印的基本流程是,区某企业生产的3D打印钛合金垂尾。
在高能激光的作用下,钛合金粉末______热量(吸收/放出),
______成液态(填物态变化名称),然后按构件形状重新______成型(填物态变化名称)。
17. 如图所示,小明将一枚硬币放在碗底,眼睛在A处恰好看
不到它,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小明在A处又能看到“硬币”.这是因为光从______斜射入______中时发生了______现象.
18. 长时间使用手机、电脑会导致眼睛近视。近视眼看不清______(远/近)处的物体,
其形成原理与下面______(甲/乙)图相符,应配戴______透镜予以矫正。
三、实验探究题(共48分)
19. 在测量纸锥下落速度的实验中,小明用每隔0.5秒钟
拍摄1次的相机,拍得如图所示的照片,右侧为纸锥从E到F过程的放大图。
(1)纸锥从A运动到B的时间是______s;纸锥从A运动到D的时间是______s;
(2)纸锥从A运动到D速度变化情况是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
(3)从E到F过程中,纸锥运动的路程是______cm,速度是______??/??。
20. 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让一束平行光沿主光轴射向凸透镜,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最小的光斑,如图所示,则该透镜的焦距为______cm。
(2)实验前,调节烛焰的焰心、光屏的中心在透镜的
主光轴上,实验中,燃烧的蜡烛不断缩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将逐渐向______(上/下)移动。
______(3)把蜡烛放在光具座上20cm位置处,调节光屏得到清晰像,这个像是倒立、
的实像;生活中的______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4)再把蜡烛向远离透镜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后,想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则
第3页,共14页
需将光屏向______(左/右)移动。在此过程中,由于该同学不小心,手指挡住凸透镜的一小部分,那么在光屏上将______(会/不会)得到一个完整的像。
21. 某小组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从90°??开始,每隔1min记录
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为止,实验数据如下表。
时间/?????? 0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90.0 94.2 98.4 98.8 99.0 99.0 99.0 99.0 99.0 (1)图甲中,读取温度计示数方法正确的是______(??/??/??),杯中气泡______(能/不能)表示水在沸腾时的情景。
(2)??=2.0??????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读数是______℃。 (3)实验测得水的沸点为______°??,沸腾时,继续加热,水______(吸收/不吸收)热量。
(4)利用实验数据,在图丙中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所画图线分析,沸腾时水温______(保持不变/继续升高)。
22.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以声消声 科学研究发现,音叉的叉股向外侧振动时,会压缩外侧邻近的空气,使这部分空气变密;当叉股向内侧振动时,这部分空气又变疏……随着音叉的不断振动,空气中的声波由近处向远处传播。当两列频率相近的声波相遇时,如果其中一列声波的“密部”与另一列声波的“疏部”恰好相遇,它们就会相互抵消,在这些位置几乎听不到声音。 根据这个原理,科学家开发出一种消声器,它对特定频率的声音具有较好的消声效果。图乙是这种消声器的结构原理图,一列声波,沿水平管道自左向右传播。当入射声波到达A处时,分成两束声波,它们分别向上、向下沿着图中箭头所示的方向传播,通过不同的路径在B处再次相遇,恰好发生消声现象。 消声器能有效控制发动机的周期性排气噪声,经消声处理后,其排气噪声可以降低70%以上。
(1)图甲中,音叉叉股左右振动产生声音时,音叉两侧的空气______(左右/上下)振动。
(2)图甲中,音叉叉股振动时,在音叉的左边、右边都会传播声波,则声波______ A.向左和向右传播时,两边空气都是疏密相间的 B.向左和向右传播时,两边空气都是均匀的
C.向左传播时使空气变密,向右传播时使空气变疏 D.向左传播时使空气变疏,向右传播时使空气变密
(3)图丙中用疏密相间的竖线表示两列频率相同的声波,P、Q表示密部,M、N表示疏部,则两列声波相遇时,消声效果最明显的情况是______ A.P与Q相遇 B.P与N相遇 C.M与N相遇
第4页,共14页
D.P与M相遇
(4)图乙中,A处声音的响度______B处声音的响度(大于/等于/小于)
(5)消声器的使用效果与噪声的频率和响度有关,图丁是某型号消声器在控制不同发动机的周期性排气噪声时的性能图象,以下情况中,消声达标的是______ A.响度为20dB,频率为100Hz B.响度为40dB,频率为200Hz C.响度为70dB,频率为250Hz D.响度为90dB,频率为350Hz
四、作图题(共3.0分)
23. 在图中根据透镜的出射光线画出入射光线。
24. 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
25. 如图所示,请画出线段AB在平面成的像.
第5页,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