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暑期“三下乡”表彰奖项清单(2)

2018-12-08 21:16

64、以科学发展观推进新农村建设——浅谈小岗村土地发展问题——陈康辉(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

65、顺民意 求发展——韩亮亮(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

66、关于信阳市董家河乡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状况的调研报告——张衍露 曹静静(数学学院) 67、论现阶段农村义务教育——曹静静 陈任奇 张衍露(数学学院)

68、关于泉河水污染及其治理情况的调查报告——庞景玉(电子科学与应用物理学院系) 69、关于中国节的思考和调研——斯 琴 杨志保 陈昌燕 岳 斌(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 70、关于环境恶化的反思——张 静(电子科学与应用物理学院)

71、关于发展特色产业对经济发展的带动情况的思考——杨月英(电子科学与应用物理学院) 72、关于“佐坝乡”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报告——申永(继续教育学院) 73、浅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郭鹏(继续教育学院)

74、关于金寨县爱心助学活动的调研报告——连雅琼 张涓(管理学院) 75、关于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分析报告——沈道晴(管理学院) 76、关于农村青少年生存现状的几点思考——张科(管理学院)

77、关于安徽省新农村建设的探索与思考——韩丽丽 潘晓 张岩 吴奇(学工部“大学生党员践行科学发展观”调研访谈团队)

78、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家乐旅游的研究——曾凯 贾文亮(校团委组织部赴大圩乡学习实践队)

79、浅析理想教育在农村小学的开展——刘婷婷 马骅 许楠 陈慕月(大学生书画协会) 80、论助残志愿服务的长期效应——曹俊(校青年志愿者联合会) 三等奖:

81、社会实践,铸就建国英才——熊其玉(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82、汽车品牌形象和营销研究——许灿(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83、自立、自强,愿作当代民族奋斗者——耿石峰(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84、关于企业需要何种类型人才的调研成果分析——陈雪莹 邹平(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85、关于农民工的收入的问题和农户生产生活情况的调研——张博铭 王振宇 钟继发 陈超(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86、张桥镇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杜松涛 赵雪梅 乔建华 张飞(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87、论企业文化促进经济长久发展——张辉(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88、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调研报告——赵金龙(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89、关注“三农”问题的调查报告——唐淼(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90、经历高等教育不意味着高就业——叶庆飞(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91、金融危机背景下计算机专业学生前景调查——朱永存、王瑜(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92、关于安徽部分区域农村的调查报告及相关思考——杨阔(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93、肥西严店乡四大特色产业研究——王政撰(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

94、严店乡居民食品安全意识及其现状调研报告——李敏(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

95、浅论三峡地区的桥梁分布及其对经济发展的促进——孙祚浩、李天烁、孙纪斯(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

96、居民健身状况与体育场馆调查报告——吴平、孙祚浩、张乾坤(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 97、污水处理主要工艺及其发展趋势研究——万扣强 付小虎(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 98、探讨GIS地理信息技术在数字工地建设中的应用——黄军 王璐(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 99、关于支援农村教育的调研报告——马超 郑柱练 陈琳琳 王迎(化学工程学院) 100、论淮河治水——孙斌 刘肖 杜智雄 周文萌(化学工程学院) 101、从建设幸福江阴看科学发展观在县域的实践和探索——李家星 易美宇 刘结 唐清远(人文

经济学院)

102、从“天下第一村”华西村,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李家星 章剑戈 黄雷(人文经济学院)

103、关爱留守儿童——陈冬(外国语言学院)

104、留守儿童,靠近你,温暖我—— 赵雰雰(外国语言学院) 105、关爱留守儿童 落实科学发展观——何雅莉(建筑与艺术学院) 106、点燃“新火”,送暖乡村——吕雪静(建筑与艺术学院)

107、安徽省六安市寿县张庙村绿化报告——鲁之茵(建筑与艺术学院)

108、安吉县创建“中国美丽乡村”调研报告——池一帆 李博(建筑与艺术学院) 109、父母对子女学习情况的了解调查报告——刘成琳(建筑与艺术学院) 110、农村居民卫生意识调查报报告——张峥(建筑与艺术学院) 111、谈古代规划对现代规划的启示——周莹(建筑与艺术学院) 112、古村落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谭俊杰 林璐(建筑与艺术学院) 113、大学生村官现状调查报告——彭健(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114、北川灾后重建情况调查——姚辉(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115、基层环保工作实践调查报告——张勋(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116、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分析——唐飞跃 沈梦芬(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117、关注食品安全——走进白帝乳业——郑洁(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

118、让科学发展观的春风吹“绿”中国的新农村建设—凤阳县小岗村新农村建设调查——闫 虹(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

119、关于渔民生存现状的调查——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渔民生活调查报告——凌云霄(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

120、科学发展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走访参观安徽肥东县企业调查报告——王震(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

121、保证水质安全,促进渔业科学发展——吴悦(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 122、关注留守儿童 体验企业之旅——薛瑾(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 123、关于家电下乡若干问题考察——杨丽洁(数学学院)

124、农村发展的中流砥柱——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李祖春(数学学院)

125、有关家电下乡的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易伟 康镇麒 张哲宽(数学学院) 126、我也看东线——我爱我的祖国——李伟(电子科学与应用物理学院) 127、安徽省城镇化发展道路初探——林若曦、耿晗(电子科学与应用物理学院) 128、阜阳市污水处理厂调研报告——张跃跃(电子科学与应用物理学院) 129、浅谈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吴冬平(继续教育学院) 130、浅析农村贷款创业难——孙金哲(继续教育学院) 131、农村英语基础教育调查——张晓伟(继续教育学院)

132、发挥基层党员队伍建设佐坝新农村的作用——项兵(继续教育学院) 133、我爱我的祖国——红色之旅——何晋、郑瑞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134、桐城市三畈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调研报告——胡鑫龙 汪斌(管理学院) 135、基于蒙城县关于农民工再就业和留守儿童调查报告——孟迪(管理学院)

136、“新农村建设示范镇”大圩乡的建设情况调查——曾凯 贾文亮(校团委组织部赴大圩乡学习实践队)

137、关于进一步完善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后勤工作模式的探讨——殷浩(大学生书画协会) 138、金寨县希望小学调研报告——张蓉(大学生科技与创新协会)

139、蜀山区社区网格化管理探究——杨大伟(学工部“大学生党员践行科学发展观”调研访谈

团队)

140、大学生助残志愿队伍存在问题与解决方案探讨——年敏(校青年志愿者联合会) 141、展我土楼风采,扬我客家文化—赴永定客家土楼调查报告——张世平(管理学院) 142、关于“三农”问题的调研报告——周玉羽(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

143、机汽学院赴合肥波林新材料有限公司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孙迪 郭晓明 巩杰(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144、关于合肥邦立电子有限公司的调研报告——郭晓明(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145、从关注孤寡老人看和谐社会构建——罗赚(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46、阜阳市城市建设调研报告——李玉(电子科学与应用物理学院)

147、关于安徽华菱电缆集团有限公司的企业发展调研报告——肖宏旺(管理学院)

148、赴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沱湖镇社会时间个人调查报告——肖尔卿(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 149、沐浴改革春风,见证农村巨变——小岗村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伍水木(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

150、从徽之皇、鸿汇集团看金融危机对食品企业的影响——董书海(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

八、优秀下乡日记

一等奖:

1、感知+感悟+感动——赵亚培(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走进永刚——刘林(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3、三下乡实践活动日记——唐飞跃(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4、孩子们,我们还会再来的——沈梦芬(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5、三下乡实践日记之—六十周年、留守儿童、村官座谈、新农村走访——凌明慧(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6、万年县三下乡社会实践日记——李可(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7、在汗水中成长——刘博(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

8、阳光般明媚的记忆——王政撰(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

9、关于农用运货车的把内部构造及仓库管理的社会实践——祝媛(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10、暑期三下乡日记——刘鑫(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 11、感触点滴,收获无限——许文娟(化学工程学院) 12、实践青春,放飞梦想——江盈滢(管理学院) 13、三下乡掠影——肖宏旺(管理学院)

14、无畏阳光,是为了有为——易伟(数学学院) 15、走访农家——叶阳(数学学院)

16、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韩笑(人文经济学院) 17、三下乡实习日记——霍丹丹(人文经济学院)

18、让青春在汗水中闪光------记暑期三下乡活动——赵扬扬(人文经济学院) 19、暑期三下乡感想——郑龙萍(外国语言学院) 20、心灵的体验——马坤(建筑与艺术学院) 21、今夏,逐梦之夏——杨壮(建筑与艺术学院)

22、多彩生活——汪海涛(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

23、Health-Guard小组暑期实践日记——张丽娟(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

24、初到秦栏、秦栏的支柱—电子产业、美好的印象,永远的秦栏——徐建勋(电子科学与应用物理学院)

25、秦栏之行之 在路上、一日琐记、秦栏心晴——陶 健(电子科学与应用物理学院) 26、力生与和睦,事成于团结——张晓伟(继续教育学院) 27、实践让我自信成熟——李军(继续教育学院)

28、暑期三下乡实践日记——李煜(校团委组织部赴大圩乡学习实践队) 29、我有一个梦想——王克伟(大学生书画协会) 30、三下乡日记——张蓉(大学生科技与创新协会) 二等奖:

31、出发——马国庆(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32、梦想,用行动起飞!——李红豆(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33、感动心语——严丽(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34、展开青春的翅膀,收获坚持的力量——黄井强(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35、奉献青春,感恩社会——常保龙(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36、精彩奇瑞 拥抱梦想——吴地春(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37、青春拥抱社会,实践走进奇瑞——陆廷明(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38、我的下乡我的心情——黄春晓(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

39、我们在路上——记油坝乡下乡生活——王迎(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 40、彩虹天堂——下乡生活的点滴心语——杨建(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 41、在宁国的点点滴滴——叶新福(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42、“三下乡”日记——卞雨晖(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43、我轻轻的来,沉甸甸的走—记商城暑期“三下乡”个人总结——杨志伟(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44、嘹亮的“三下乡”之歌——张勤(化学工程学院)

45、我们在路上——记油坝乡下乡生活——陈玲玲(化学工程学院) 46、跟着我的镜头走进黄楼小学——张泽文(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47、在那奉献日子里——陈振(建筑与艺术学院)

48、那年,花开的夏天——鲁之茵(建筑与艺术学院) 49、另一片蓝天,另一番成长——程璐(建筑与艺术学院) 50、心与翅膀——何敏(建筑与艺术学院)

51、三下乡的彩色记忆——李家星(人文经济学院) 52、下乡日记——王勋(人文经济学院)

53、09,夏日的足迹——杨大伟(人文经济学院)

54、走进舒城——“三下乡”日记五则——代长彬(人文经济学院) 55、走进青海——陈佳莉(人文经济学院)

56、以旅行的方式宣誓——陈焜(外国语言学院) 57、浅谈我的下乡之旅——钱朝阳(外国语言学院)

58、对残疾儿童感恩教育的思考——高旭南(校青年志愿者联合会) 59、点点滴滴 我的暑期实践生活——郑 洁(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 60、七月,放飞梦想—“三下乡”日记——吴 悦(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

61、岁月有痕,点滴感悟—赴小岗社会实践日记——李文静(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 62、回忆点点滴滴——韩笑(数学学院)

63、初到信阳—所见,所感,所想——宋华花(数学学院)

64、那一夏,阳光灿烂——胡伟迪(电子科学与应用物理学院) 65、实践、收获——黄剑(电子科学与应用物理学院) 66、下乡心得——林若曦(电子科学与应用物理学院)

67、深入农村有感——赵越(继续教育学院) 68、且行且珍惜——王晓蒙(继续教育学院) 69、下乡日记—刘婷婷(大学生书画协会)

70、家乡的变化——阿曼古丽(民族民俗文化研究会) 三等奖:

71、三下乡日记——陈俊(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72、在汗水中成长——李雷(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73、脚踏大地 亲吻梦想——李林俐(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74、收获——孙珊珊(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75、暑期社会实践心得——屈中阳(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76、暑期社会实践心得——周军通(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77、万年之行——贾晗(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78、张扬的青春——陈浩(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79、感悟流金岁月——“三下乡”心得体会——陈丹艳(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80、青春纪念册——刘盛中(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81、暑期社会实践日记——张丽霞(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82、暑期实践总结日记——年敏——(校青年志愿者联合会) 83、洗净铅华,铭记热土——郑启平(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 84、记忆,定格在瞬间——车建萍(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 85、钟灵毓秀,气贯长虹——孙祚浩(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 86、三下乡日记——秦彦祥(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87、北川崛起——汪贤恩(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88、管祀村的所见所感——林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89、今年花胜去年红——鲍正杰(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90、值得永恒记忆的五天——答奇(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91、心系新农村,梦飞狮桥村——史永超(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92、暑期三下乡日记——刘丹(仪器与光电工程学院) 93、我们一直在前行——张莹洁(化学工程学院) 94、科学发展之心系淮河——王伟(化学工程学院) 95、成长的幸福——薛旻(管理学院) 96、随感下乡——吴奇(人文经济学院)

97、记2009暑期法律服务三下乡——贾亮(人文经济学院) 98、忽然之间——张立祥(人文经济学院)

99、难舍的情怀——何雅莉(建筑与艺术学院)

100、追忆那些逝去的美好时光——但雨泽(建筑与艺术学院) 101、小岗日记——张淑青(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

102、珍藏记忆—“扬帆行动”日记——董书海(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 103、暑期社会时间活动内心记实——郝丽娜(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 104、三下乡日记——杜松涛(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05、初到董家河——李祖春(数学学院) 106、邂逅乡村古道——许尧(数学学院) 107、初到董家河——项泰宁(数学学院) 108、那些故事——张哲宽(数学学院) 109、爱心传递——李才芳(数学学院)


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暑期“三下乡”表彰奖项清单(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中国近代史纲要多选题五41-50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