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站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全套资料(2)

2021-12-24 15:22

4 责任及分工 4.1领导小组 组 长:站长 副组长:安全员 成 员:加油员等

成立办公室,由安全员担任办公室主任,负责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的策划、培训、指导、协调、监督与考核,确保体系建设的顺利开展。

4.2责任分工

1)组长:督促、检查本公司的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是全公司体系建设的第一责任人,负有组织和领导责任;

2)副组长:协助主要负责人实施风险分级管控工作;

3)办公室:为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办事机构,汇总分析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的数据,负责上报;

4)各班组:各班组是本班组风险分级管控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各自职责范围内的风险分级管控;

5)岗位人员:负责所在岗位的风险分级管控。

5工作程序和内容 5.1风险点确定 1、风险点划分原则 1)设施、部位、场所、区域

风险点划分遵循“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围清晰”的原则,风险点可按照区域场所、生产工序、设备设施及重点部位等进行划分。

 

6

2)操作及作业活动

对操作及作业活动等风险点的划分,应当涵盖生产经营全过程所有常规和非常规状态的作业活动,风险等级高、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作业活动应作为风险点。

2、风险点排查 1)风险点排查的内容

按照风险点划分原则,在生产活动区域内对生产经营全过程进行风险点排查,确定包括风险点名称、类型、区域位臵、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后果等内容的基本信息,建立风险点登记台账,参见附录B.3。

2)风险点排查的方法

风险点排查应按生产(工作)流程的阶段、场所、装臵、设施、作业活动或上述几种方法的结合等进行。

5.2危险源辨识 1、辨识方法

1)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源辨识采用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即:针对每个作业活动中的每个作业步骤或作业内容,识别出与此步骤或内容有关的危险源,建立作业活动清单,参见附录A.1,工作危害分析评价记录表,参见附录A.3。

2)针对设备设施等采用安全检查表法(SCL法)进行危险源辨识,建立设备设施清单,参见附录A.2,安全检查分析记录表,参见附录A.4。

2、辨识范围

危险源的辨识范围应覆盖所有的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包括: 1)规划、设计(重点是新、改、扩建项目)和建设、投产、运

7

行等阶段;

2)常规和非常规作业活动; 3)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 4)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 5)卸油过程;

6)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 7)工艺、设备、管理、人员等变更; 8)丢弃、废弃、拆除与处臵; 9)气候、地质及环境影响等。 3、危险源辨识

1)公司对全体员工进行危险源辨识方法的培训,按照确定的辨识范围组织全员有序地开展危险源辨识。

2)辨识时应依据GB/T 13861的规定充分考虑四种不安全因素: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

3)运用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对作业活动开展危险源辨识时,在对作业活动划分为作业步骤或作业内容的基础上,系统地辨识危险源。在作业活动划分时,以生产(工艺、工作)流程的阶段划分为主,也可以采取按地理区域划分、按作业任务划分的方法,或几种方法的有机结合。划分出的作业活动在功能或性质上相对独立,既不能太复杂(如包括多达几十个作业步骤或作业内容),也不能太简单(如仅由一、两个作业步骤或作业内容构成)。

4)运用安全检查表法(SCL)对场所、设备或设施等进行危险源辨识,应将设备设施按功能或结构划分为若干检查项目,针对每一检查项目,列出检查标准,对照检查标准逐项检查并确定不符合标准的情况和后果。

8

5.3风险评价 1、风险评价方法

公司选择风险矩阵分析法(LS),参见附录C.1。对风险进行定性、定量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按从严从高的原则判定评价级别。

2、风险评价准则

结合自身可接受风险实际,制定事故(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严重性、风险值的取值标准(参见附录C)和评价级别,进行风险评价。风险判定准则的制定应充分考虑以下要求:

1)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2)设计规范、技术标准; 3)本单位的安全管理、技术标准; 4)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等; 5)相关方的投诉。 3、风险评价与分级

根据确定的评价方法与风险判定准则进行风险评价,判定风险等级。风险等级判定应遵循从严从高的原则,将各评价级别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等风险级别,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表示,评价出其他级数评价级别的企业在进行风险分级划分时参照以下原则,结合自身可接受风险实际进行划分。

E级\5级\蓝色\可接受危险:班组、岗位管控。

D级\4级\蓝色\轻度危险:属于低风险,车间、班组、岗位管控。 C级\3级\黄色\显著危险:属于一般风险,公司、车间、班组、岗位管控,需要控制整改。

B级\2级\橙色\高度危险:属于较大风险,公司、车间、班组、岗位管控,应制定建议改进措施进行控制管理。

9

A级\1级\红色\极其危险:属于重大风险,公司、车间、班组、岗位管控,应立即整改,视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停产整改,需要停产整改的,只有当风险降至可接受后,才能开始或继续工作。

4、确定重大风险 以下情形为重大风险:

1)违反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中强制性条款的;

2)发生过死亡、重伤、重大财产损失事故,或三次及以上轻伤、一般财产损失事故,且现在发生事故的条件依然存在的;

3)涉及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

4)具有中毒、爆炸、火灾等危险的场所,作业人员在10人及以上的;

5)经风险评价确定为最高级别风险的。 5、风险点级别确定

按照风险点中各危险源评价出的最高风险级别作为该风险点的级别。

5.4风险控制措施的制定与实施

1)制定风险控制措施时应从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教育措施、个体防护措施、应急处臵措施这五类中进行选择。

2)风险控制措施的选择应考虑可行性、可靠性、先进性、安全性、经济合理性、经营运行情况及可靠的技术保证和服务。

3)设备设施类危险源通常采用以下控制措施:安全屏护、报警、联锁、限位、安全泄放等工艺设备本身固有的控制措施和检查、检测、维保等常规的管理措施。

4)作业活动类危险源的控制措施通常从以下方面考虑:制度、操作规程的完备性、管理流程合理性、作业环境可控性、作业对象完

10

 


加油站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全套资料(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等温线专题试题精选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