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段三分四环节(并列式) ——一种基本的议论文写作结构
一、议论文的写作指导
鉴于议论文是高考写作的一种常见的文体,今天介绍一种适合高考的议论文模式:五段三分四环节。
“五段三分四环节”可以简单的诠释为,议论文全文共安排五段,三个分论点,每个分论点共四个环节。具体阐释如下:
1、“五段”的结构安排依据议论文引论、本论、结论的文体特征。引论是提出中心论点部分,观点要明确,应该简洁精练,所以用一段来完成;本论部分是论证中心论点部分,是议论文的主体部分,安排用三段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议论;结论部分是归结论述的部分,归结忌讳拖泥带水,所以应干净利落总结得出结论、提出希望等,这些内容安排一段。
2、“三分”,即三个分论点。作为议论文的主体部分应该做到内容充实,根据应试时间限制的特点、规定字数的特点,同时还根据中国传统文化给“三”赋予的“众多”的含义,三个分论点的安排既能在规定时间规定字数完成写作,又能体现议论文论据充分的基本要求,使得文体特征展示清晰,同时还能使议论文在结构安排上得以合理分配。
3、“四环节”,即每个分论点都要经过四个环节的内容,完成一个完整的论证过程。遵循论述规律,论述中心论点时,首先要提出分论点,这是第一个环节,它要从某个角度具体阐释观点;在提出一个概括性很强、抽象性很强的观点后,一定要对这个分论点进行扣题性的解说,这就是第二个环节:引语;第三个环节是述例,就是使用事实论据阐述前面提出的分论点;第四个环节是引申挖掘,就是将前面三个环节归结起来,引申到抽象的规律性,挖掘出事物的普遍性。 这个四环节的具体要点,详解见下面表述:
环节 分论点 引语 具体要求 扣住话题、扣住题目、扣住中心论点 ,将题目或话题的关键词嵌在分论点的句式中, 概括性要强 1、 能概括话题、题目 2、 能诠释分论点 3、 能选准例子扣到话题的切入点 4、 引出话题牵涉到事例的范围, 利用话题中关键词的同义词、近义词、
1
诠释语等达到扣题符合题意的要求 ,要少而精 . 述例 1、 使用那些准确概括事例的词语 2、 这些词语必须是扣住话题 3、 切入点的关键词 4、 概括性要强 5、 指向性要强 (利用同关键词的同义词、近义词、诠释词,所有词语的指向都是话题、题目、论点、观点,形成一条清晰的思路线, 层次要分明、合情合理、符合事实, 引申挖掘 脱开个例,引到同一类例子的共性上去总结,共同的规律和事物的普遍性 ,起到依次类推的作用 ,不要重复引语中的语言,不要重复概述事例的语言 )
二、“五段三分四环节”写作模式范文:
做人的规则
有人说“人生如棋”,那么做人就应该遵守下棋的规则,否则就将满盘皆输;有人说“人生如戏”,那么做人就应该遵守唱戏的规则,否则就将无人欣赏;有人说“人生如茶”,那么做人就应该懂得品茶的规则,否则再好的香茗也与枯叶无异。不同的人生有不同的规则,遵守做人的规则,才能走出精彩纷呈的人生之路。(采用类比的方法提出中心论点,引论部分)
把勤奋作为规则,做人就会更充实。(分论点)“天道酬勤”这句古训,已经潜移默化的成为无数成功人士做人的规则。(引语)鲁迅自小便于三味书屋一起演绎着勤奋的故事,正是他的勤奋,让他在人生的道路上游刃有余,即使面临的是人生的大转折---弃医从文,他也没有遇到转行带来的难处,这正是他以勤奋为人生规则的收获,他由此积累了知识的力量,精神的毅力,更让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述例)所以,把勤奋作为人生行动的规则,在勤奋中充实自我,即使遇到突然的转变也不会惊慌失措,反而会让你在与人生对弈时得心应手,使自己的人生更加丰富,成为你这盘棋最终的王者。(引申挖掘)
把责任作为规则,做人就会更踏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完成角色赋予的任务是每个人的责任,为人君就应以仁为责,为人臣就应以忠为责,为人子就应以孝为
2
责。汉高祖以仁为责,实行休养生息政策,让百姓摆脱了饥饿和战乱之苦;诸葛亮以忠为责,一生追随刘备建立蜀汉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后世所传颂;李密以孝为责,弃官不做,侍奉在祖母的身边,成为孝之楷模。由此看来,把责任作为自己的做人规则,踏踏实实地走好人生的路,必然会无愧于人无愧于心更无愧于世。相信这样的人生才更加精彩。
把美德作为规则,做人就会更加真实。美德是一种境界,像一杯香茗,不懂得品茗的人认为是苦的,而真正懂得美德的人才能体会其中的香甜。范仲淹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牺牲精神作为做人的规则,让后人敬仰;雷锋以“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作为做人的规则,让人感到无比的温暖;朱自清以民族自尊心作为自己的做人规则,让人佩服不已。这些把美德作为人生遵循的规则的人,人生的路走的真实而美好,正像一杯纯正的香茗,清香四溢。(以上三段为本论部分) 在如棋的人生中,遵守做人的规则,驰骋你的人生;在如戏的人生中,遵守做人的规则,精彩你的人生;在如茶的人生中,遵守做人的规则,品味你的人生。遵守做人的规则,走出完美的人生!(结论部分,用排比的手法结束全文,提出希望)
掌握核心论证段落的写法
模式一:分论点+事实论据+论证+结论
异想天开是科技发明创造的源泉。(分论点)没有异想,哪来天开?纵观古今中外的发明创造,莫不如此。(过渡句)如果没有鲁班被茅草割破手时,哪里会有锯的发明?如果没有把字从笨重的竹片请到轻巧东西上的异想,怎么会有纸的发明?如果没有通过屏幕显示图象的异想,怎么会有电视的发明?如果没有凌空飞翔的异想,莱特兄弟的飞机又怎么会飞上蓝天?(事实论据,假设分析)上述的事例足以证明,异想天开是科技发明、社会进步的强大推动力。(论证,结论) 模式二:分论点+理论论据+论证+结论
诚信是什么?诚信是立身之本,立业之基。(分论点)关于诚信,有许多美谈、许多妙语,让我们倾听一下圣哲伟人关于诚信的心声吧!(过渡)战国时的墨子说“诚信是言必信,行必果。”西汉的王充说,诚信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现代的作曲家冼星海说“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哲学家培根说“诚实守信当为做人处事的第一原则”。科学家德莱塞说“诚信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理论论据)可见,诚信在这里得到了彻底的诠释,让我们真真切切感受到了生命中最可贵的品质。(论证和结论)
模式三:分论点+理论论据+论证+事实论据+论证+结论
人们在生活中总是轻视小,其实,任何伟大的成功都是在无数个小的基础上积累起来的。(分论点)著名的文学家小仲马说过“小处包含一切”,列宁也说过“要成就
3
一番事业,必须从小事做起”,《劝学》中也说“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理论论据)所有这些名言都强调了小的重要。(论证)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如果对一些普通的草药不屑一顾,又怎会编写出《本草纲目》这样的医学宝典?文艺复兴时的达芬奇,如果不从画蛋练起,又怎会给后人留下《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这样的杰作?(概述事实论据,反问论证)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小的重要。(结论)
模式四:分论点+事实论据+论证+理论论据+论证+结论
宽容和忍让是成功的阶梯。(分论点)历史上有许多广为传诵的佳话。(过渡)齐桓公捐弃前嫌,不报管仲的一剑之仇,终于让齐国强盛起来;蔺相如为国家忍让,才有了廉颇的负荆请罪,将相之和,才有了赵国的争霸诸侯;唐太宗不杀帮助李建成出谋划策的魏征,并拜他为相,还多次宽容他的直言顶撞,才有了唐朝的贞观之治。(事实论据)这些例子都说明了宽容能化解仇恨,宽容能成就事业。(论证)有人说:“人心不是靠武力征服,而是靠爱和宽容征服。”也有人说:“宽容是一种智慧,忍耐是一时的痛苦,但他结出的果实则是芳香甜蜜的。”(理论论据)从这些话中,我感受到了宽容的力量。(结论)
模式五:分论点+事实论据+论证+比喻论证+论证+结论
一句话的力量是无穷的。(分论点)一个普通士兵在“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那深沉的语气中,感动了一代代人;一个诗人在“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豪气中坚持自我;一个民族在“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那撕心裂肺的疾呼中崛起;一个种族在“我有一个梦想”这诚挚的期盼声中获取自由;全人类在“人可以被消灭,但不可以被打败”的狂喊中奋勇前进,生生不息。(事实论据)这就是一句话的力量。一句话的力量犹如风雨后的彩虹,给人以希望;一句话的力量犹如大海彼岸的明灯,指引我们前进;一句话的力量犹如那不灭的火把,照耀着一个民族团结奋进。(比喻论证结论)
模式六:分论点+比喻论证+事实论证+论证+结论
一句话的力量是何等的惊人啊!(分论点)就像一双翅膀,给鸟儿带来飞的力量;就像一个船舵,指引前进的方向。(比喻论证)正因为有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力量,才有了司马迁忍辱负重、笔耕不辍的坚强,也才有了《史记》的千古传诵;正因为有了“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力量,才有了陆游忠节守义、壮心不已的忠诚,也才有了他流芳百世的豪放派文学作品;正因为有了“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的力量,才有了鲁迅弃医从文、以笔为枪的勇气,也才有了唤醒国人的丹药。(事实论据)一句话的力量,能直穿人心,点燃沉睡的潜能与梦想,然后,一个人就具备了起飞的力量。千百年来,这股力量成就了仁人志士,推动历史长河滚滚流淌。(论证结论)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