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4.
C. 社会责任 D. 职业责任
答案A,B,C
18 多选题 (4.0分)
我们可以通过( ),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管理新机制。
1. 2. 3. 4.
A. 优化人才评价发现机制 B. 改革人才选拔任用机制 C. 健全人才流动配置机制 D. 强化人才激励保障机制
答案A,B,C,D
19 多选题 (4.0分)
健全人才流动配置机制。坚持人才效能最大化与人才价值最大化的有效统一,突破体制性障碍,创新专业技术人才流动机制。就要建立( )的人才流动配置机制。
1. 2. 3. 4.
A. 政府宏观调控 B. 市场主体公平竞争 C. 中介组织提供服务 D. 各类人才自主择业
答案A,B,C,D
20 多选题 (4.0分)
“当代中国,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我们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集聚人才体制就是一个实现中国梦的人才体制。集聚人才就是( )。
1. 2. 3. 4.
A. 集聚强国之能量
B. 集聚实现共产主义之能量 C. 集聚民族复兴之能量 D. 集聚建成小康社会之能量
答案A,C,D
解析
3)判断题,共10题,每题3.0分,共30.0分
21 判断题 (3.0分)
为鼓励专业技术人才科技创新,就要加快发展市场化、专业化、集成化、网络化的众创空间,让专业技术人员成为平台上的创业者,形成政府主导的创业生态系统。
1. 2.
A. 对 B. 错
答案B 解析
22 判断题 (3.0分)
内驱力不仅仅是生理需求产生的紧张状态,也是心理上的。
1. 2.
A. 对 B. 错
答案A 解析
23 判断题 (3.0分)
可将专业技术人员分为不同的类别,为同一专业技术人员提供职务等级、职能等级的不同的职业发展通道。
1. 2.
A. 对 B. 错
答案A 解析
24 判断题 (3.0分)
社会角色是一套社会行为模式,社会角色不是由人的社会地位和身份所决定,而是个人根据社会需要自定的。
1. 2.
A. 对 B. 错
答案B 解析
25 判断题 (3.0分)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又叫激励保健理论。该理论认为引起人们工作动机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激励因素,二是保健因素。只有激励因素才能够给人们带来满意感,而保健因素只能消除人们的不满,但不会带来满意感。
1. 2.
A. 对 B. 错
答案A 解析
26 判断题 (3.0分)
需求是内驱力的基础,需求是直接推动个体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动力和直接原因。需求一定会成为行为的动机,以驱使机体行动。
1. 2.
A. 对 B. 错
答案B 解析
27 判断题 (3.0分)
专业技术人员内生动力的形成过程同时也是职业态度和职业道德形成的过程。
1. 2.
A. 对 B. 错
答案A 解析
28 判断题 (3.0分)
职业道德观所决定的职业态度总是在履行工作职责的行为中得到表现和受到评价的,在实践中实现个人的价值,在实践中得到完善和提升。
1. 2.
A. 对 B. 错
答案B 解析
29 判断题 (3.0分)
创新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主体创新活动的内部心理过程,是形成和推动创新行为的内生动力,是产生创新行为的前提。创新主体的创新动机是单一的,这既与创新主体的价值取向有关,也与组织的文化背景、创新者的素质相关。
1. 2.
A. 对 B. 错
答案B 解析
30 判断题 (3.0分)
组织文化是组织在发展过程中形成并为全体成员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组织文化是指组织成员的共同价值观体系,它使组织独具特色,并区别于其他组织。
1. 2.
A. 对 B. 错
答案A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