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国家权力腐败的特征及其原因分析

2018-12-11 21:08

发展中国家权力腐败的特征及其原因分析

权力腐败?可定义为滥用公职或职权谋非法私利,??①主要发生在官员和其他公共权威机构的工作人员身上。?以权谋私?现象直接发源于权力。只要有公共权威机构,就有腐败现象发生的可能。从这个意义上讲,各类国家,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可能存在着权力腐败现象。近年来的现实情况表明,发展中国家面临的腐败问题比发达国家远为严重,公职人员滥用权力在发展中国家具有普遍性。?无论是在亚洲、非洲,还是拉丁美洲,无论是实行社会主义制度,还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中国家,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腐败现象。??②特别严重的是,权力腐败在发展中国家的特定发展阶段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并且也是这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

一 发展中国家权力腐败发生的时期分布不同,有些国家发生在专制独裁时代,有些国家发生在政治局势动荡,社会涣散的时候,有的国家则发生在从传统的统制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时期。各个国家滥用权力现象的特点因而不尽相同,权力腐败的方式可谓形形色色。 在专制独裁国家中,政治权力高度集中,几乎没有任何监督制约,少数特权阶层利用权力横征暴敛,肆无忌惮地滥用权力。在这种社会中,合法与不合法之间几乎没有界限,官员明目张胆地贪污、索贿,他们手中的公共权力完全蜕变为私人的权力。马科斯执政时代的菲律

宾、诺列加治下的巴拿马、博卡萨时代的中非等就是这方面的突出例证。这类国家中,迄今出现过的各种腐败形式都可能发生。正所谓?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

在那些处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期间的发展中国家,原有的政治秩序失灵,新的社会秩序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政治社会不稳定,社会变动剧烈,官员和民众的行为都缺少规范,官员滥用权力设?租?,民间人士行贿寻?租?,大家都设法钻法律和政策的空子,以权谋私的形式多种多样,合法和不合法的方式一齐出现,是权力腐败的形式最为多样的时期。

处于这种时期的发展中国家,政治体制软弱,政治秩序混乱,政治制度化水平低,政治权力的集中程度也不高,公职人员、特别是中下层公职人员的行为缺乏规范和约束,他们处理事物时,自由裁量的范围大,这就一方面给中下层公职人员滥用权力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又使他们具有以权谋私的动力。民间人士的行为自由度更大,一些不法商贩和企业主,使出混身的解数,想方设法收买、拉拢官员 ,以图得到经济的好处。由于政府?软?,民间人士行为的自由度相对大。这些国家中市场经济一般都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受到官商勾结所造成的不平等竞争的破坏。官员从滥用权力中得到甜头,在市场中不断地用权力制造壁垒,层层设?租?,不法经营者为得到政府特别保护而一个劲儿地行贿拉拢官方,不断寻?租?。官商两方面都有通过政治权力干预经济过程,利用政府垄断

地位从不够发达的市场经济中捞取好处的动机。印度是这方面的典型。印度于1950年独立,并开始实行代议制民主,但经过四十多年的和平发展,国家仍处于低发达状况,贫困和落后现象普遍,被发展研究界称为?印度病?,所谓?印度病?就是指的政府对市场进行一定的管制,?对企业的管制增加了官员决策权的范围,由此产生官员贪污蔓延。这反过来又使官员对保护这种权力有直接利益。……于是贪污腐化进入了一个有因果关系的循环圈。??③

在从传统的统制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发展中国家,官员滥用权力更多地是采取合法、半合法或合法不合理的方式。在原本实行单一公有制的社会主义国家,这种权力腐败最为常见。首先是以文件或政策的名义向企业和社会征收各种税费,在中国则表现为滥摊派、乱收费、任意罚款和行政部门搞?有偿服务?等等。它们被用于增加各个行政部门的收入。还有的官员以?工作需要?为名,用公款进行吃喝、旅游、购臵高级轿车、出入高档娱乐场所,这些活动均被冠以?因公?的名义,实际上是损公肥私。

其次是钻法律和政策的空子,打?擦边球?,变相地侵吞国家财产,或是谋取超额收入,比如行政部门办商业或生产企业利用政府垄断地位,以权经商,以权承包或以权入股。有的人则利用体制转轨过程中半统制半市场的状况,从两种体制并存所造成的商品价差、资金利差、外汇汇差等方面大捞好处。?那些官商官倒利用手中掌握的资源(商品、借贷、资金、外汇、房地产等)分配权,从计划内价格转手

倒卖到计划外价格,坐收渔利。??④

这些形形色色的腐败行为都与权力对市场的干预有直接关系。在市场不成熟、市场机制不完善的发展中国家,权力介入更容易导致权力被滥用。

二 发展中国家公职人员滥用权力、以权谋私的现象普遍存在于各种政治经济制度下,各个等级的公职人员之中。不同国家之间的区别仅在于腐败的程度不同而已。有些国家腐败现象不那么严重,官员普遍比较廉洁,但也并非杜绝了腐败现象。这些国家中比较典型的是新加坡,官员的腐败仅为个别情况。有些国家高级官员普遍廉洁,以权谋私的现象主要发生在下层官员和一般工作人员中,比如象印度和最近一段的中国。还有的国家是高级官员带头以权谋私,整个官员队伍?上行下效?腐败成风,比如象马科斯时代的菲律宾,齐奥塞斯库时代的罗马尼亚,?腐败到处盛行,从官僚政权的最高级到最低级,腐败已成为所有当权人的一种生活方式。??⑤

在腐败程度和规模不同的各类发展中国家里,中下层公职人员的腐败最为普遍。在上述第三类国家中,由于高级官员的腐败,中下层公职人员纷纷效仿,整个政府机构全部腐败。在第二类国家中,高级官员能廉洁自律,但中下层公职人员却缺乏道德约束和制度约束,肆无忌惮地以权谋私,因而,?在大多数政治体系中,较低层次的官僚组织与政治权力机构腐败发生率要高些。??⑥

在发展中国家,?走后门??拉关系??请客送礼?成风,?没有熟人办不成事?几乎成为一种规律。这种社会规范的形成表明滥用权力普遍存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其中在基层政府机构的普遍腐败是腐败?成风?的基础。

中下层政府机构成为权力腐败的?高发区?,有其特定的原因。从工作环境来看,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多为?政府推动型?。自上而下地发动现代化需要一个较强的政府,政府对社会经济的干预比发达国家远为全面和深入。官员手中掌管的资源和财富往往很多,许可证、配额、其他各种国有资产分别掌握在各级各类官员手中。即使是一名最基层的公职人员,一位?不入流?的官员,都有可能掌管着大量的国有资产或是某项紧俏商品的控制权,这就给中下层官员们的以权谋私提供了客观条件,只要他们敢于铤而走险,利益和财富唾手可得。 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的中下层公职人员的薪金收入普遍较低,多数国家还做不到?高薪养廉?,广大的基层工作人员薪金收入大体上在能够维持一家人的生计的水平上下浮动,众多中下层公职人员的薪水不足以支撑一种优裕体面的生活方式,有的甚至难以提供一种与之身份相符的生活方式。与社会中某些迅速致富的阶层或职业相比,中下层公职人员的收入更是相形见绌。较低工资收入可以说是中下层公职人员腐败的主观动机,他们极需要钱来弥补工资收入的不足。?官员,尤其是中下级官员的低工资使腐败具有更大的吸引力。?⑦ 滥用权力的主观动机和客观条件同时具备的时候,如果没有有力


发展中国家权力腐败的特征及其原因分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坚持五大发展理论引领新常态参考答案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