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答题:
1、税收筹划的重要性及意义
? 增强企业竞争力
? 涵养税源,促进经济长远发展 ? 实现企业目标与政府目标的一致 ? 促进税制的完善 2、税收筹划与避税、偷税的区别
? 税收筹划是以合法手段减轻税负的行为。 ? 避税是以不违法的手段减轻税负的行为。 ? 偷税是以违法手段减轻纳税的行为。 二、案例分析:
1、某商场购进货物150万元,若销售商品200万元,可采取三种促销手段: 一、直接进行打折促销,折扣率20%。 二、买物赠券(或赠物)。买100赠20。
三、委托代销,代销商每卖出100元,支付手续费或返利款20元。
分析:第一种方式:增值税=200×(1-20%)×17%-150×17%=1.7万元.(毛利=200×(1-20%)-150=10万元)
第二种方式:增值税=200×17%+40×17%-150×17%=15.3万元.(毛利=200-150-40=10万元)
第三种方式:增值税=200×17%-150×17%=8.5万元.(毛利=200-150-40=10万元) 促销方式的选择
现实中促销方式很多,如价格折扣、销售返利、买物赠券或买一赠一等。税法规定:价格折扣销售可按折余价值征税;销售返利按委托代销征税;买物赠券(或赠物)按视同销售征税。
其中:委托代销中委托方支付给代销商的手续费或返利款支出,委托方不得抵扣进项税,同时受托方收到的返利款从受托方的进项税中扣除(相当于增加其销项税)。赠送方式支出按同类产品售价或组成计税价格征税。这些规定使得不同的促销手段形成不同的纳税结果。
2、华瑞公司(A)与迅科公司(B)为两个独立法人,但出资人为同一人(关联企业)。A主要经营房地产开发,B主要经营电子科技。B公司拟于2002年建一幢楼,但因无建房资质,遂以华瑞公司A的名义兴建。B将资金打入A的帐户,两公司均作“往来”帐处理。03年大楼竣工结算,工程款为5200万元
由于A无施工队伍,工程由其他建筑公司承建,建筑公司已按建筑业交纳了3%营业税,竣工后建筑公司将工程发票开给A,该楼房所有权归A,并作为A的固定资产。
当A要将楼房转给B的名下时,税务机关按转让不动产规定,要向A征收营业税=5200÷(1-10%)× 5%=288.9万元。A、B均感不适,A认为自己并未售房,却要纳税;B认为出钱建房,而让自己的关联企业纳税。 如何通过筹划解决?
分析:税务机关对华瑞公司A征税是应该的。由于A和B是两个独立法人,虽然A向B移交楼房时没有出售行为,而且建房资金完全由B支付。但按税法规定这种行为视为赠送,仍按销售不动产征税。若要减少或消除这笔税款有以下思路: 方案一:采取委托代建的形式,B公司委托A公司代建房。
步骤1,B与A签订委托合同。2、B公司将建房款打入建筑公司帐户,并且建筑公司将建房发票开给B,B就拥有楼房产权。3、B公司给A公司支付代建手续费。A公司只按手续费的5%交营业税。此方案使A公司的纳税额比以前减少。
方案二:投资入股,A公司将该楼房作价投资到B公司,共担风险收益,按税法规定可免征营业税。方法是:1、A公司按评估值将该楼房投到B公司,并获得B公司股权。2、楼房所有权转至B公司名下。3、A公司免去纳税责任。
问题:对A公司来说,没有出资就获得了B公司的股权,又不纳税,结果很好。对B公司来说,不利之处是既支付了建房资金,又被A公司控制,似乎不利。但因为双方均为同一人控制,所以该方案是最佳选择。
3、永乐轧钢厂A经营不善已停产半年多.经评估资产总额2500万元,负债总额3200万元.主管部门决定进行破产处理.清产核资中发现A有一条轧钢生产线技术先进.该生产线帐面价值1400万元(其中设备800万元,厂房600万元),评估值2000万元(其中设备1000万元,厂房1000万元).
另一企业振华公司B生产汽车配件及五金精加工,效益较好.欲并购永乐A.提出以下方案: 方案一:B对A的优质资产进行整合,并购.先以A的生产线评估值2000万元和债务2000万元重新注册一家全资子公司C,即净资产为0.以此为基础B并购C, 则A宣告破产. 方案二:B对A整体收购.即B承担A的全部资产和负债.
方案三:A宣告破产,用变卖资产收入偿还债务,振化公司B愿以现金2000万元购买A的轧钢生产线.
上述三个方案政府都支持.试从A企业和B企业角度对上述方案选择. 分析:方案一:
有两个阶段A—资产剥除—————C———整体—————B 第一阶段中A的纳税情况:增值税:对设备收税1000*17% 营业税:0
所得税=(公允价值-净值)-亏损*25%
产权投资不收土地增值税。 第二阶段C 营业税、增值税、所得税为0 B无纳税,但有分期的现金流出 方案二:A——————B整体收购 A 营业税、增值税、所得税 为0 B企业要承担700万元负债 方案二在现实中并不存在。
方案三:A 营业税=1000*5(1+10%) 增值税=存货*17%(1+10) 土地增值税、所得税不确定 共需交4种税,负担较重 B需要当期支付现金2000万元 结论:方案一最优。
4、例:某企业集团有A,B两个成员企业,A企业经营效益好,年均利润为1000万元,其中为A企业带来利润的主要是一条生产线,其贡献的利润额为800万元.但B企业受经济周期影响,连续两年亏损,年度平均亏损为300万元.考虑到未来业务的发展,B企业还不能关闭.但按按照现行所得税法,集团下属的成员企业为各自独立纳税,亏损各自弥补,不得盈亏汇总相互弥补,这使得B企业的亏损无法冲减A企业的利润.
可以采取什么方式,使亏损当期得以弥补?
5、某造纸厂年销售收入900万元,成本费用800万元,利润100万元左右。但排放污水量大,虽然排放达标,但仍经常受到环保部门检查,企业也提心吊胆。企业决定永久解决排问题。即利用本企业现有治污设备,再新增投资建立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本企业和周边地区的污水,并将处理后的中水对外销售,既能形成收入增长点,又能解决当地水资源短缺矛盾。此举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经测算,该项目前两年是不盈利的,但随着处理量的增大,第三年开始盈利。具体测算结果如下:
? 年度 第1年
第2 年
第3年
第4年
第5年
第6年
第7年
? 盈利 -40 -15 10 20 35 40 45 造纸厂下设一个污水处理分厂专门搞此项目。
造纸厂投资一全资子公司“再生水务公司”上此项目。
方案一 总厂分厂可以享受亏损抵补,政策税收享受三免三减半,
第一年 总(100-40)*25%=15 第二年 总(100-15)*25%=21.25 第三年 总100*25%+分厂10*0=25 第四年 总100*25+分厂20*12.5%=27.5 第五年 总100*25%+分厂35*12.5%=29.375 第六年 总100*25% +分厂40*12.5%=30 第七年
总(100+45)*25%=36.25
前六年总税合为:148.125 方案二 母子公司不存在亏损抵补 第一年 母公司100*25% 子公司 0 第二年 母公司100*25% 子公司 0 第三年 母公司100*25% 子公司10-10= 0 第四年 母公司100*25% 子公司20-20=0
第五年 母公司100*25% 子公司(35-25)*12.5%=1.25 第六年
母公司100*25% 子公司40*12.5%=5
前六年总税合为:156.25
答:方案二的纳税额较方案一要高。因此造纸厂应选择方案一,总分厂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