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是唯一定论。
可以肯定,这不是专属于中国人的“想赚钱的手”。
美国哈佛大学政治哲学教授桑德尔在他的《公正》一书中,开篇就举了一个“趁风打劫”的例子:2004年夏天,飓风“查理”横扫佛罗里达州,飓风过境后,当地很多关键物资价格突然大涨:奥兰多一家加油站原价2美元的冰袋涨到了10美元,商店里通常标价为250美元的小型家用发电机涨到了2000美元……
当然,自由市场不是万能的。经济学家们虽然能解释价格杠杆如何发挥作用,带来好处,但很多人的愤怒与无助不会就此平息。这种情感也是真切的。有学者质疑,飓风过后,许多平民花大价钱买下的服务或物品,看似自由交易,实则在那样的情境下,更接近于一种迫不得已的选择。
其实,关键就是掌握一个“度”。除了法律外,这个“度”,或者说金钱与道德之间的平衡点,似乎无法单靠宣传和媒体来定调下结论,而应当是人们借助各种形式的平台进行讨论之后达成的。
但生活中很多时候的例子并没有课堂上呈现出来的那般极端。对哈尔滨街头那些在大雪天开车出行的车主而言,50元钱,恐怕还不足以令自己陷入困境。为了那50元而伸出的推车的手,未尝不是一种雪中送炭。
更何况,不少哈尔滨网友也在评论中表示,自己当天就见过很多被困在大雪中,依然互相帮助的人。世道没有那么坏,而我们还握着可能改进的方向盘——不是举着“道德”的大旗一棍子扫倒一片,而是更好地建构对公共事务的讨论空间。
(选自2013年12月《 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15.对“哈尔滨暴雪有人收费推车”一事文中有哪几种观点?请加以概括。(6分)
16.请简要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6分)
17.请概述文章的论述层次。(6分)
七、作文(7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 按照要求作文。
小时候,总以为被子是有暖的。直到有一天,父亲对我说,被子本身并没有暖,也不能产生暖。盖上被子,我们之所以感到暖,那暖不是被子给的,而是我们自身的暖,是我们的身体产生的暖,被子只不过阻隔了外面的寒冷保住了我们的温暖。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④不少于800字。
6
参考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3分) C(A纤维xiān B巢穴 xué D瓶颈jǐng)
2.(3分) D(A删去“具有”B“群体、社会、他人”并列不当C句式杂糅,“遇到了”改成“遇到的”) 3.(4分)②③①④
4.(5分)示例1.周公:呕心沥血,定下大周之基业;忍辱负重,心系天下之苍生。他的仁孝为人楷模,他的功德万世景仰。
示例2.孔子:周游列国,宣扬仁者之主张;著书立说,点亮儒学之天空。他的思想高山仰止,他的学说泽被后世。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5. (3分)C(足够。其中“委质”一词,《屈原列传》涉及。)
6. (3分)B(①是豫让的行为,却不能表现他的义;④是借朋友之口间接表现;⑥是豫让服罪的语言,和“大义”无关。)
7. (3分)D(原文没有“为报答赵襄子”的意思。)
8. (10分)(1)(3分)士人为了解自己的人献出生命,女子为喜爱自己的人修饰容貌。(“说”、“容”、句子大意各1分。)
(2)(4分)然而这样做的原因,正是要使天下后世身为人臣却怀着异心去侍奉君主的人感到羞愧啊。(“所以”“以”“愧”、判断句式各1分。)
(3)(3分)我听说贤明的君主不掩盖别人的美德,而忠臣有为名节献身的大义。(“美”、“死”、“义”,各1分。)
(各句翻译句意不通顺的,要酌情扣分)
附参考译文:
豫让,晋国人,原先曾在范氏和中行氏那里做事,但毫不知名。离开他们后到智伯门下供职,智伯很看重和宠爱他。等到智伯攻伐赵襄子,赵襄子和韩氏、魏氏合谋灭了智伯,灭智伯后又三分智伯的土地。赵襄子最恨智伯,把智伯的头颅漆了,作为酒器。豫让逃到山中,说道:“唉!士人为知己者献出生命,女子为喜爱自己的人修饰容貌。如今智伯了解我,我一定要为了替他报仇而死,以此来报答智伯,这样我死后的魂魄也就不会感到羞愧了。”于是变更名姓,冒充为判刑服役之人,混进赵襄子宫里涂饰厕所,身上挟带匕首,想刺杀襄子。襄子去厕所时,忽觉心惊,便抓住涂厕所的刑人审问,发现他便是豫让,身上带着凶器,口称:“要为智伯报仇!”襄子身边的侍从要杀他,襄子说:“他是个义士,我小心避开他就是了。再说智伯死了,没有后代,而他的臣下却想替他报仇,这个人是天下的贤德之人啊。”最终还是把豫让释放了。
不久,豫让又在身上涂漆,让皮肤长满恶疮,还吞炭使嗓子喑哑。他把自己原来的形状变得人们无法辨认之后,到市上行乞。他的妻子见了,认不出是他。在路上见到他的朋友,朋友却认出他来了,说:“你不就是豫让吗?”答道:“我是豫让。”他的朋友为之哭泣道:“以你的才干,投奔到襄子门下效命办事,襄子一定会亲近你宠爱你。他亲近你宠爱你,你再做你想做的事,这岂不更容易吗?为什么竟要伤残身体,受许多痛苦,想以此达到向襄子
7
报仇的目的,这不也太难了吗!”豫让说:“既然已经投他门下效命办事,却又想杀他,这是怀着异心来侍奉君主啊。再说,我所做的确实是极难的事情,然而所以要这样做,正是要使天下后世身为人臣却怀着异心去侍奉君主的人感到羞愧啊。”
豫让离去之后,不久,料到赵襄子该出门了,便埋伏在赵襄子将会经过的桥下。襄子来到桥边,马突然受惊,襄子说:“此人必是豫让。”派人查问,果然是豫让。这时襄子便数落豫让说:“你不是曾经在范氏、中行氏门下做过事吗?智伯把他们全灭了,而你不为他们报仇,反而投奔到智伯门下效命办事。现在智伯也已经死了,你为什么独独这样执著地为他报仇呢?”豫让说:“我在范氏、中行氏门下做事,范氏、中行氏都把我当一般人相待,所以我就像一般人那样报答他们。至于智伯,他把我当国士相待,我因此要像国士那样报答他。”襄子长叹一声,呜咽着说道:‘唉,豫子啊豫子!你为智伯尽忠,名声已经成就了;而我赦免你,也已经够了。你还是为自己想想吧,我不再放过你了!”襄子派兵围住豫让。豫让说:“我听说贤明的君主不掩盖别人的美德,而忠臣理应为名节献身。上一次您已经宽赦过我,天下人无不称赞您的贤明。今日之事,我自然难免一死,可我还是希望能得到您的衣服,击打它一下,以表达我的报仇的心意,这样我虽死而无憾。这不是我所敢期望的,我只是斗胆向您陈述我内心的想法。”这时襄子深感豫让义烈,便派人拿自己的衣服给豫让。豫让拔出剑来,跳跃多次击刺衣服,说道:“我可以在九泉之下报答智伯了!”说罢便横剑自刎。豫让死的那天,赵国的志士听到这消息,都为他流泪哭泣。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 (10分)(1)(4分)此句运用了对比、借代的手法(2分),用桃花代指温馨美丽的家园(和煦的春光),用雪代指荒凉苦寒的边塞,(1分)二者形成鲜明对比,突出对家园的眷恋之情(1分)。
(2)(2分)①急于奔赴边地疆,建功立业;②即将出关对家园依依不舍。(每点1分) (3)(4分)①喜欢本诗(1分)。诗中的主人公既有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1分)又有家园之思的柔情,(1分)两种对立的感情,在人物身上得到了相当和谐的统一(人物形象立体丰满)(1分)。
②喜欢沈诗(1分)。写出居庸关的雄壮气势,景物描写鲜明生动(2分),为后面抒情作了铺垫(1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和文学常识填空 (8分)
10.(8分)(1)晓来谁染霜林醉 (2)蟪蛄不知春秋 (3)茕茕孑立 (4)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5)运筹策帷帐之中 决胜于千里之外 (6)高山仰止 (每空1分,错1字则该空不得分)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11.(4分)①对湿润有别样的情感(对水有怀念之心);(1分) ②作者从干旱的西北来,就下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雨;(1分)③人在室内时雨激越豪迈,人在门口时雨温婉而抒情。(2分)
12.(4分)突出了雨的温婉、湿润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这座城市的喜爱;为下文作者写宁波文化做铺垫。(每点2分)
8
13.(6分)第一次感受到林宅的诗意;第二次为天一阁而心动;第三次对免费开放的博物馆、纪念馆、陈列馆感到惊讶、欣慰。(每点2分)
14.(6分)①雨的浸润(湿润);②文化设施的熏陶;③心灵的净化。(每点2分) 六、现代文阅读:议论类文本(18分)
15.(6分)(1)反对,这是“趁雪打劫”;(2)支持,这是自发的市场行为;(3)先别急着相互否定,要建构对公共事务的讨论空间。(每点2分)
16.(6分)(1)世道没有新闻所流露的评价那么糟糕,我们还掌握着改进世道的方法。(3分)
(2)不要以道德为标准来评价一切,简单地肯定和否定,而要更好地建构对公共事务的讨论空间。(3分)
17.(6分)首先提出问题,陈述对一则新闻的两种不同观点(2分);接着分析问题,举例论证对于类似伦理问题不要给出唯一定论(2分);最后解决问题,对于类似伦理问题要更好地建构对公共事务的讨论空间。(2分) 七、作文(70分)
18.写作指导:这是作家黄小平博客中的一段博文。父亲的话蕴含着深刻的道理:真正的温暖来自于自己,不是来自于体外。我们靠着这种滋生于内心的温暖,完全可以自己温暖自己,甚至战胜寒冷、孤独和寂寞。因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立意:
1、自身角度:相信自已(价值、力量、信念、勇气、信仰等) 2、被子的角度:借助外物,可以更好的走向成功;
3、二者结合:既要自己努力,又要借助外部条件才能更好的走向成功。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