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生活化的数学语言艺术

2018-12-17 17:22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谈生活化的数学语言艺术

作者:周燕

来源:《小学科学·教师版》2015年第04期

一、教学与生活相结合,引导学生思维的发展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抽象思维意识要强于逻辑思维意识,因此单纯的逻辑性灌输和语言引导并不足以让学生很好认识到数学的本质。因此老师在教学中便可以借助一些生活中的实物、模型或图形等将抽象数学知识具体化;同时也可运用这些实物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与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细节中捕捉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利用鲜活的人物和事例,让学生走进真实的生活去感知、理解是不可分割的。因此教师一是要善于运用生活中的事例,将数学教学具体化,简化数学教学,另一方面老师也应当注意自己的引导,注重自己语言的价值性,达到富有启发性的艺术效果,从而有效解决问题。 在我们教导学生学习《加法运算》一课时我们便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小导购员的活动,在讲台上放置一系列的物品,并将它们标注好价格,然后让几个学生去做收银的工作,几个学生去采购物品,当学生挑选完自己所需的物品时,收银员便开始进行价格的计算,同样的采购者也会进行相应的计算,以知道自己应付多少钱。同时老师也应注意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当学生计算出现困难时(例如无法将12+13+7+9很好地算出来),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当我们在讲这样的连续运算老师是怎样教你们的呢?有什么技巧么?”这时同学便会思考“哦,其实可以先将两个数两个数地相加,然后算出他们总和的方法。”这样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发展,在情境中学会计算,不仅加深了学生的理解力和实际运用能力,还使得数学学习摆脱了过去那种枯燥乏味的教学状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注重提问语言与课堂教学内容的相关性

教学中应注意的一点问题是引导要适当、适度,不可随意主导课堂教学的发展。教学中,教师应精心组织语言,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数学问题的思考与探索中去,从而掌握知识,发展智能。而不可只顾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却忽视了教学的初衷。例如执教《认识乘法》一课时,出示了一个十分漂亮的Flash课件的情景图,教师让学生观察画面并提问,若是老师在开始之初这样组织语言的话: 师:看了这幅图,你有什么发现? 生1:我发现有大树、白云、河流、小桥。 生2:我发现白云飘动着,像是在欢迎我们的到来!

生3:我发现小白兔在开心地跳动,可是它是要到河这边来还是要过去呢?


谈生活化的数学语言艺术.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广西南宁市第三十三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政治试卷Word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