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考复习学案

2018-12-17 17:22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一、知识体系 1、性质:是社会主义 经济中分配的 。 2、基本内容和要求:在 经济中,在对社会 中 作了各项必要的扣除之后,以 向社会提供的 (包括劳动 和 )为尺度分配 ,多劳 ,少劳 。 (1)是由我国 决定的。 是实行按劳分配的 ; 条件下 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 ; 社会主义条件下 和 ,是实行按劳分配的 (2)意义:调动提供 ,激励 ,提高 ,促进 。作为 性质的分配制度,体现了劳动者 、 的社会地位。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 式并 存 按劳分配 3、原因

4、地位:按劳分配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 地位。 1、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与 性质的经济形态相适应。他们既是 、又是 、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1)按生产要素分配:发展社会主义 ,还要健全生产要素按 参与分配的制度。 (2)意义:是对 的合理性、合法性的 ,体现了国家对 的尊重,对 、 、 的尊重。这有利于 迸发,让 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1

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 平 是 什 么 为 什 么 怎么办

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1、公平的范围:涉及 、 、 等各个领域。合理的 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2、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主要表现为 的 ,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 不能过于 ,要求保证人们的 。 3、公平的收入分配的意义:它有助于 人们之间的 ,实现 、 。 1、 制度保证:坚持和完善 、 ,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 的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 。 2、两大重要举措:①两大比重:保证 在 中占 比重、 在 中占 比重。 ② 更加注重 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1、是什么:指经济活动中 和 的比率,它表示资源 的程度。效率提高意味着 和 ,是人类 追求的 之一。 (1) 一致性:①效率公平的 , ②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 2、为什么 (2)强调不同的方面:二者又存在 3、怎么办: 和 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①既要 ,又要 ②既要 ,又要 ③在鼓励 ,倡导 2

(1)含义:国家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资金,就是财政收入。 2、财政 财政收国家财政 入 (2)来源:根据国家筹集资金的渠道,财政收入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 ★(3)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3、财政支出 的,二者是根与叶、源与流的关系。 (1)含义:国家通过一定 和 起来的资金(2)种类:按照具体的用途,财政支出可以分为______ ____,__________,财政收支关系 有三种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收支平衡 ___ ______ 。 财政盈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赤字是指支出______收入。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财政的作用: ①促进 、 的 保障。 ②促进 。 ③促进国民经济 运行。 3

(1)含义: 为实现其 ,凭借 ,依 取得 的 形式。 (2)基本特征是 。(税收的基本特征是税收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区别的 。) 这三个基本特征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税收的 要求它有强制性,强制性是 的保障;其强制性和无偿性又决定了它必①含义:是指国家对 征收的一种税。 须有随意征税会造成经济秩序的混乱,最终将危及国家利益。 个 ,②纳税人:是在我国境内 ,或者 而在境内居人住 ,从我国 取得 的个人,以及在我国境内 所又 或居住 而从我国 取得 的个得人。 种 税 ③计算方法:按应税项目不同,分别实行 税率和 税率。实行超额累进税率纳税人所得 ,税率 ,所 得 ,税率 。 类 ④个人所得税不仅是国家 的重要来源,而且是调 节 ,实现 的有效手段。 ①含义:是以生产经营中的 征税对象的一种税。 增②纳税人:是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值务以及进出口货物的 和 。 税 ③增值税只对 征税,避免对一个经营额 , 可以防止前一个 企业的 行为。它有利于促进 和 ,也有利于 增长。 公民自觉纳税的必要性(即为什么要依法纳税?) (1)税收性质:税收 、 。在我国,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 是一致的。 (2)税收作用:国家的兴旺发达、繁荣富强与 息息相关,国家各项职能的实现,必须以 作为 基础。 因此,每个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必须承担义务,自觉诚信纳税。 违反税法的行为: 、 、 、 。

征税和纳税 4

二、改错

(1)个体劳动者的分配方式属于按劳分配。

(2)私营企业中的工人获得的工资收入属于按劳动成果分配。

(3)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收入是我国财政收入的最主要的形式。

(4)财政赤字是指当年财政收入大于支出,出现差额的经济现象。

(5)财政收入减少,会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

(6)要发挥财政在促进社会事业发展中的作用,关键是要增加税收收入。

(7)我国国家税收的主要来源是集体经济。

(8)要充分发挥财政的作用,就要提高税收的税率。

(9)不同性质国家的税收,其分配主体都是国家,税款都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10)税收具有固定性,一旦确定就不能改变。

(11)纳税人是指税法上规定的最终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或个人。

(12)在我国,每个公民都是直接纳税人,人人都应该具有“纳税人”意识。)

(13)每个公民的所有收入都在个人所得税的纳税范围。

三、习题巩固

基础过关:

1.下列对我国收入分配差距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收入分配差距过大,违背了公平原则,不利于社会稳定 B.收入分配差距的存在违背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C.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D.只有在增加社会财富的基础上才可能实现社会公平

2.社会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关于社会公平问题的正确理解是( )A.见者有份,人人均等 B.要充分保护生产要素所有者的收益权 C.消除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冲突 D.差距合理,效率提高

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据此回答3---4题

5


会考复习学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PEP小学2013英语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