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宏程消防工程有限公司
(A)>28℃(B)<60℃ (C)≥60℃(D)≤28℃ 31、沥青的燃烧属于(A)
(A)蒸发燃烧(B)分解燃烧(C)表面燃烧 (D)阴燃 32、焦炭的燃烧属于(C)
(A)蒸发燃烧(B)分解燃烧(C)表面燃烧 (D)阴燃
33、可燃物质在无外界引火源条件下,由于其自身所发生的(D)而产生热量并积蓄,使温度不断上升,自行燃烧起来的现象称为自燃。
(A)物理、化学(B)化学、生物(C)物理、生物 (D)生物、物理、化学 34、热辐射是以(B)形式传递热量。
(A)光波(B)电磁波(C)介质流动 (D)物体接触 35、根据(A),将能燃烧的液体分为易燃液体和可燃液体。 (A)燃点(B)自然点(C)介质流动 (D)物体接触 36、闪燃往往是可燃液体发生(A)的先兆。 (A)着火(B)爆炸(C)自燃 (D)沸溢
37、无可见光的缓慢燃烧,通常产生烟和温度升高的迹象称为(C) (A)闪燃(B)自燃(C)阴燃 (D)爆燃
38、能帮助和支持可燃物燃烧的物质,即能与可燃物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称为(A) (A)氧化剂(B)还原剂(C)引火源 (D)催化剂
39、液体在燃烧过程中,不是液体本身在燃烧,而是液体受热时先蒸发为蒸汽,蒸汽受热后再发生(A),温度达到自然点再燃烧。 (A)热分解、氧化(B)裂变(C)链引发 (D)链传递
40、固体、液体和气体物质都有热传导的性能。它们的强弱顺序为(A) (A)固体物质最强,液体物质次之,气体物质较弱
第XV页
朝阳宏程消防工程有限公司
(B)气体物质最强,液体物质次之,固体物质较弱 (C)液体物质最强,固体物质次之,气体物质较弱 (D)液体物质最强,气体物质次之,固体物质较弱 41、关于热辐射的特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A)只有在空气中才能传播热 (B)不需要通过真空将热传播 (C)不受气流、风速、风向的影响 (D)以光的速度通过真空将热传播
42、下列关于热辐射的说法,正确的是(B)
(A)热源温度愈高,与受辐射物体之间的距离越大,辐射越大。 (B)热源温度愈高,与受辐射物体之间的距离越小,辐射越大。 (C)热源温度愈低,与受辐射物体之间的距离越大,辐射越大。 (D)热源温度愈低,与受辐射物体之间的距离越小,辐射越大。 43、关于热对流与通风口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通风口的面积愈大、高度愈低,热对流速度愈快 (B)通风口的面积愈大、高度愈高,热对流速度愈快 (C)通风口的面积愈小、高度愈低,热对流速度愈快 (D)通风口的面积愈小、高度愈高,热对流速度愈快
44、利用破坏燃烧爆炸的基础的原理,用阻燃剂对可燃材料进行阻燃处理,以提高耐火极限,这样的防火方法称之为 A 。
(A)控制可燃物(B)隔绝空气(C)消除着火源(D)阻止火势蔓延
45、利用破坏助燃条件的原理,密闭有可燃介质的容器、设备等,这样的防火方法称之为B
第XVI页
朝阳宏程消防工程有限公司
(A)控制可燃物(B)隔绝空气(C)消除着火源(D)阻止火势蔓延
46、利用不使新的燃烧条件形成的原理,在建筑之间留足防火间距、筑防火墙等,这样的防火方法称之为D。
(A)控制可燃物(B)隔绝空气(C)消除着火源(D)阻止火势蔓延 47、用直流水喷射着火物来降低燃烧物的温度,这样的灭火方法称之为A。 (A)冷却法(B)窒息法(C)隔离法(D)抑制法
48、利用消除助燃物的原理,往着火的空间充灌惰性气体、水蒸气等,这样的灭火方法称之为B 。
(A)冷却法(B)窒息法(C)隔离法(D)抑制法
49、利用使着火物与火源隔离的原理,用难燃或不燃物体遮盖受火势威胁的可燃物质等,这样的灭火方法称之为C。
(A)冷却法(B)窒息法(C)隔离法(D)抑制法
50、利用中断燃烧链反应的原理,往着火物上直接喷射气体、干粉等灭火剂,覆盖火焰,中断燃烧等。这样的灭火方法称之为 D 。 (A)冷却法(B)窒息法(C)隔离法(D)抑制法 51、液体的火灾危险性是根据液体的 C分类的。 (A)燃点(B)自燃点(C)闪点(D)凝固点 52、汽油的最小点火能量为B
(A)0.1mJ (B)0.2mJ (C)0.3mJ (D)0.35mJ 53、乙醚最小点火能量为C 。
(A)0.1mJ (B)0.15mJ (C)0.19mJ (D)0.2mJ
54、物质燃烧是(A)反应,而 (A)反应不一定是燃烧,能被的物质不一定都是能够燃烧的物质A。
第XVII页
朝阳宏程消防工程有限公司
(A)氧化(B)还原(C)化学(D)链式
55、分子结构复杂的固体可燃物,由于受热分解而产生可燃气体后发生的有焰燃烧现象,称为C。
(A)闪燃(B)阴燃(C)分解燃烧(D)表面燃烧
56、在密闭或通风不良的场所发生火灾,由于燃烧消耗了氧,氧浓度降低,燃烧速度(B),分解出的气体量减少,即可由有焰燃烧转为阴燃B。 (A)加快(B)减慢(C)升高(D)减少 57、可燃气体爆炸属于B 。
(A)物理爆炸(B)化学爆炸(C)气体爆炸(D)蒸汽爆炸 58、炸药爆炸属于 B 。
(A)物理爆炸(B)化学爆炸(C)气体爆炸(D)蒸汽爆炸 59、蒸气锅炉爆炸属于 A 。
(A)物理爆炸(B)化学爆炸(C)气体爆炸(D)蒸汽爆炸
60、固体可燃物由于其分子结构的复杂性,物理性质的不同,其燃烧方式也不同,有蒸发燃烧、分解燃烧、表面燃烧和 D 四种。 (A)动力燃烧(B)扩散燃烧(C)着火(D)阴燃
61、在燃烧反应过程中,如果生成的燃烧产物不能再燃烧,称为 A 。 (A)完全燃烧(B)不完全燃烧(C)充分燃烧(D)猛烈燃烧
62、火焰的颜色取决于燃烧物质的化学成分和氧化剂的供应强度。大部分物质燃烧时火焰是橙红色的,但有些物质燃烧时火焰具有特殊的颜色,如( B )燃烧的火焰石蓝色的。
(A)磷(B)硫磺(C)钾(D)钠
63、根据闪点可评定液体火灾危险性的大小,闪点越低的液体其火灾危险性就越
第XVIII页
朝阳宏程消防工程有限公司
(A)。
(A)大(B)小(C)强(D)低
64、(A)是物质从一种状态迅速转变成另一状态,并在瞬间放出大量能量,同时产生声响的现象。
(A)爆炸(B)闪燃(C)自燃(D)着火
65、热传播除了火焰直接接触外,还有三个途径,即传导、对流和(D) (A)照射(B)加热(C)烘烤(D)辐射
66、热通过流动介质将热量由空间中的一处传到另一处的现象叫做(A)。 (A)对流(B)传导(C)辐射(D)照射
67、同庚孔洞愈多,各个通风孔洞的面积愈大、愈高,则热对流的速度叫做(A) (A)愈快(B)愈慢(C)不变化(D)停止
68、火灾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始终伴随着(D)过程。 (A)热辐射(B)热对流(C)热传导(D)热传播 69、天然气井口发生的井喷燃烧等均属于(B)
(A)分解燃烧(B)扩散燃烧(C)喷溅燃烧(D)动力燃烧
70、热通过流动介质将热量由空间中的一处传到另一处的现象,叫做(C) (A)热传导 (B)热辐射(C)热对流(D)热传播
71、不管何种形式的点火能量必须达到一定(C)的才能引起燃烧反应。 (A)浓度 (B)密度(C)强度(D)速度
72、天然高分子材料中的木材、棉、麻等物质及合成高分子化合物中的热固塑料、合成橡胶、化学纤维等的燃烧、均属(C)
(A)蒸发燃烧 (B)预混燃烧(C)分解燃烧(D)均想燃烧
73、成捆堆放的棉、麻、纸张及大量堆放的煤、杂草、湿木材等,受热后易发生(C)
第XIX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