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在国内外学术会议及学术刊物上已发表论文30多篇。
研究方向:无线通信。
联系电话:62281489 办公地点:明光楼706室
张陆勇, 副教授,博士。长期无线宽带数字通信科研工作,研究领域包括:短距离无线通信,无线应急通信系统,蓝牙技术,超宽带通信技术。
研究方向:无线通信。
联系电话:010-62281489 办公地点:明光楼706室
方勇,教授,兼职硕士生导师,与周正老师为同一导师组。 研究方向:无线通信。
联系电话:62281489(联系人:周正) 办公地点:明光楼706
谢远生,高工,兼职硕士生导师,与周正老师为同一导师组。 研究方向:无线通信。
联系电话:62281489(联系人:周正) 办公地点:明光楼706
孙文生,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8年7月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电信工程学院,获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长期从事计算机应用和无线通信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曾先后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基金等科研项目。目前主要从事无线通信、嵌入式系统开发、计算机软件和网络安全等方面的工作。
硕士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和无线通信。
联系电话:62055665 办公地点:明光楼708 Email: swsmail@163.com
刘瑞芳,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7年于北京邮电大学获计算机应用专业硕士学位,2006年获电路与系统专业博士学位。主要从事IP网络性能、多媒体应用系统、移动P2P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和嵌入式系统方面的研发工作,参与多项科研项目,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及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研究方向:无线通信与计算机应用。
联系电话:62282291 办公地点:教2-432 email: lrf@bupt.edu.cn
李绍胜,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0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北邮大学科技园应用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在职博士,目前从事DSP、ARM等嵌入式系统软硬件设计以及软件无线电、多媒体处理的应用技术研究,该研究中心集产学研一体,侧重技术研究与市场应用相结合,具有良好的科研及工作实习环境,中心已经毕业的学生中80%以上就职于移动通信的外企和国内知名厂商,具有良好的工作就业前景。
研究方向:移动多媒体通信。
联系电话:62282161 EMAIL:lshsh@vip.sina.com
陈萍,女,高工,硕士生导师,现任北京邮电大学电信工程学院实验中心副主任。1986年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无线电工程系,1993年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硕士学位。
研究方向:无线通信。
联系电话:62281551 办公地点:教2-330
刘泽民,教授,198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审为信号、电路与系统专业博士生导师,并在北京邮电学院建立博士点,这是当届该专业被审批的全国唯一的博士点和唯一的博士生导师。他曾在网络理论和滤波器、多维数字滤波与智能、仿生技术以及智能等方面做出过重大贡献和突出成绩,曾获得国家、国家教委和北京市多项奖励。主持过国家“863”、国家教委、国家基金委、原邮电部和信息产业部多项项目。近两三年来研究课题内容为:数字信号处理及其应用,解决现代通信中有关的一些关键技术问题,至目前已取得不少成绩和进展。他是北京市优秀教师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曾兼任和现兼任国家教委科技委电子学与通信学科组成员、中国电子学报常务编委、中国电子与信息学报编委、中国电子学和通信学会会士、IEEE高级会员、中国通信学会信号与信息处理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电路与系统学会委员以及中国神经网络委员会委员等职务。(只招博士生)
联系电话:62282698
田辉,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通信学会会员,IEEE会员, ISO/IEC JTC1/SC6国内技术归口WG8 NGN召集人;中国ITS联网电子收费工作组专家组员。主要从事先进移动通信系统及无线网络技术的研究。目前研究课题主要集中在4G 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及其实现、自组织通信网络。主持及参与多项国家863计划、自然科学基金和企业间合作项目等的研究工作。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及重要国际会议发表论文四十余篇,申请发明专利15项,其中授权1项。出版教材、专著7部。
硕士研究方向:移动通信新技术研究。
联系电话:62282107—206 tianhui@bupt.edu.cn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
顾畹仪 电信工程学院光通信中心教授。197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82年在北京邮电大学获得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从事高速光纤通信系统、WDM光传送网、智能光网络、宽带网络技术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论著有:“光纤通信系统”、“全光通信网”,“光传送网”、“WDM超长距离光传输技术”等。承担并圆满完成过十多项国家863、自然基金、攻关项目和部重点项目,研究成果曾六次荣获部级科技进步奖。编写的教材曾获原邮电部优秀教材特等奖、全国优秀教材奖,还二次荣获市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和一次国家优秀教学成果奖。1992年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2001年被授予“全国优秀教师”称号。现任北京邮电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电信工程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是IEEE会员,中国通信学会会士,北京通信与信息协会光通信专业组主任,通信学报、北京邮电大学学报和中兴通信技术杂志编辑。担任北京市人大代表。
Prof. Wanyi Gu works with Center of Optical Communications, School of Tele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BUPT. She graduated from Physics Department, Peking University in 1970, and received Master Degree from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BUPT) in 1982. Her research areas include high speed optical communication, WDM 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 and Automatically Switched Optical Networks, Broadband Network Technologies, ect. Her main
bookmaking is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s‖, ―All Optical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s‖ and ―Technology of Ultro-Long WDM Transmission Systems‖. More than 10 key projects issued by National high Technology Plan
(863) or by NSFC have been completed by her research group. She was awarded a lot due to her excellent research and teaching achievements and awarded the tile ―national excellent teacher‖ in 2001 and ―national expert in middle-young age with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 in 1992. Currently, she is a member of IEEE and a senior member of Chinese Communication Society.
硕士研究方向:下一代光网络,宽带网络技术。
联系电话:62283383 办公地点:教三楼7层
张杰,教授,博士生导师。1993年毕业于北京邮电学院(现北京邮电大学)电信工程系,获通信工程专业学士学位和管理工程专业辅修学士学位; 1998年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电信工程学院,获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工学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张杰同志长期从事高速光纤通信和宽带光网络领域的研究工作,先后负责或参加十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863计划项目,已申报国家专利16项,出版专著4本,发表论文40余篇,现担任国家863计划信息技术领域“高性能宽带信息网”重大专项光网络分项任务专家,1999年获信息产业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03年获广东省科学技术三等奖,2004年获北京高校第四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理工组二等奖。
研究方向:下一代光网络,宽带网络技术。 联系电话:62281173-602 办公地点:教三楼7层710室 电子邮件:lgr24@bupt.edu.cn
叶培大,教授,博士生导师,我国著名的微波与光纤通信专家;中科院资深院士、北京邮电大学名誉校长、IEEE Life Fellow、麻省理工学院电磁学院院士;曾任国务院信息办专家组组长、ICCC理事、中国电子学会理事、中国通信学会常务理事、微波通信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IEEE北京分会主席等。在长期科研中,独立或指导学生发表论文500余篇。获国家重大科研奖、七五攻关一等奖、中国通信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中国科学院荣誉奖章、IEEE新千年科技杰出贡献奖章、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美国独立宫金钥匙奖、“中国信息化十大杰出专家”等数十项奖项。
硕士研究方向:光通信网络与宽带接入系统。
联系电话:62282205(联系人:张民) 办公地点:教3楼7层 Email: pdye@bupt.edu.cn, mzhang@bupt.edu.cn
张民,副教授,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工学博士;主要学术兼职有中国通信学会会员,北京市科学技术学会会员,IEEE Journal of Lightwave Technologies、IEEE Photonic
Technologies Letters和Optical Engineering等国际知名学术刊物审稿人;主要从事先进光网络与光交换、光逻辑器件和光信号处理、有线与无线融合的宽带接入网等研究,主持及参与多项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其它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发表论文90余篇,出版论著10部,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硕士研究方向:光通信网络与宽带接入系统。
联系电话:62282205 办公地点:教三楼7层 Email:mzhang@bupt.edu.cn
刘元安,教授, 电磁场理论与微波技术专业博士导师。研究方向为无线(移动)通信、电磁兼容和测量、信息发射泄漏和安全。是IET Fellow,教育部科技委信息学部委员,“十一五”国家863专家,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CCSA第九组副主席,中国通信学会无线与移
动通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电子学会和中国通信学会高级会员。多次担任国际学术会议的技术委员会主席。
硕士研究方向:宽带移动通信、电磁兼容。
联系电话:62282612 办公地点:明光楼9层
纪越峰,教授,博士生导师,电信工程学院副院长。近年来得主要学术兼职有―九·五‖和―十·五‖国家863专家、中国通信学会会士/通信线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理事、电子高教学会副会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十五‖国家863计划/O-TIME(光时代)计划负责人等;多次担任OECC、APOC、ICCT、ICII、COIN等国际学术会议委员和分组主席。目前主要研究领域为光波技术与宽带信息网,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863计划、教育部、信息产业部、北京市、及国际合作等多项研究课题,在―光分插复用设备‖、―光突发/分组交换系统‖、―IP/WDM传输适配系统‖、―多媒体业务传输与控制系统‖、―智能光网络‖、“光子网格”等方面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发表300余篇学术论文(其中SCI/EI/ISTP三大检索200余篇次),完成国际会议特邀报告10余次,出版《现代通信技术》等10余部著作与教材,获得和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0多项。曾三次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和全国高校优秀CAI奖;五次荣获北京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三次,二等奖二次);七次荣获省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一次、二等奖五次、三等奖一次);获首届北京市高校教学基本功比赛第一名、北京市教学名师奖、北京市精品教材和部级优秀教材奖、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等;1998年获政府特殊津贴,2000年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2001年被评为国家863计划15周年突出贡献先进个人,2002年被评为全国高校优秀骨干教师,2003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4年入选全国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6年获国家级教学名师奖,2006年被评为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管理人才,2006年被评为教育部“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带头人。 目前的研究课题重要,发展方向明确,研究环境良好,注重人才培养。
硕士研究方向:光互联网、宽带通信网。 联系电话:62282127
陆月明,副教授,2000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获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光互联网、计算机网络等研究,主持及参与多项国家863计划、自然科学基金和其它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发表论文30余篇。与纪越峰教授同一导师组。
目前研究方向为:光互联网、宽带通信网。
电话:010-62282153 EMAIL:ymlu@bupt.edu.cn
陈雪,教授, 博士生导师,中国通信学会光通信委员会委员,北京邮电大学电信工程学院光通信中心主任。主要从事光网络、光与无线融合宽带接入技术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主持完成十多项国家863、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和部重点项目以及多项企业合作课题。荣获三次部级科技进步奖、一次市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和一次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发表论文几十篇,出版专著和教材多部,获得和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多项。
硕士研究方向:宽带接入、网络融合。
联系电话:62282074 Email:xuechen@bupt.edu.cn 办公地点:教三楼727室
施社平,高级工程师,兼职硕士生导师,与陈雪教授同一研究室,任职于中兴通讯公司。主持完成多项国家863计划项目,曾获信产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和科技攻关先进个人等奖励。
研究方向:光网络技术。
联系方式:Email: shi.sheping@zte.com.cn; 联系电话:62282074(联系人:陈雪)
张永军,副教授,博士。1994年于北京邮电大学获得硕士学位,2003年于德国斯图加特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主要从事高速光纤通信系统、下一代光网络及宽带接入技术的研究工作,参与多项国家863计划、自然科学基金和其它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获得信息产业部科技进步一、二、三奖各一次。发表英文专著一部和论文多篇。
研究方向: 下一代光网络,宽带网络技术。
联系电话:62281173-603 办公地点:教3-710 Email:yjzhang@bupt.edu.cn
赵荣华,男,教授,硕士生导师。出生于1945年,1983年研究生毕业于北京邮电学院,获工学硕士学位;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一直从事光通信方面的教学与科研,以及实验室建设工作。现任“光通信与光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是北邮与日本安立(ANRITSU)公司“通信测试技术联合实验室”的负责人。
目前所属研究组主要研究方向为“综合接入技术”,包括通信及智能交通、物流等领域的宽带接入、短程通信、射频识别等。
研究方向:综合接入技术,通信测试技术。
电子邮箱:rhzhao@bupt.edu.cn 联系电话/传真:62283728 办公地点:北邮教三楼739
高泽华,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中国通学学会会员、北京通信信息协会会员。2002年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获博士
学位。主要研究项目涉及:移动通信、光通信、移动光网络、3G增值业务、无线移动VOIP、射频识别RFID、无线传感器网络等。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
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等项目,发表几十篇学术论文,申请发明专利多项,参与编写教材三部。与赵荣华教授同一导师组。
研究方向:综合接入技术。
联系电话:62283728 Email: gaozehua@bupt.edu.cn 办公地点:教三楼739
李蔚,男,1960年出生,教授,硕士生导师。多次承担国家攻关项目、863项目、信息产业部项目,并多次获奖。在国外留学期间打破并至今保持多项世界纪录,在国外学术刊物及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20篇。主要从事高速光纤通信技术、宽带接入技术等方面的科研工作,与校内校外科研单位和企业有密切合作关系,从事面向实际应用课题的研发。
研究方向:综合接入技术。
联系电话:62281525 办公地点:教三楼7层
林金桐,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邮电大学校长。兼任中国通信学会国际学术交流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电信通信学会副理事长、全国高校工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专业副主任委员。林金桐教授主要从事光纤通信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他在光电子研究领域的杰出成果奠定了他在光电子学术界的地位。留学英国南安普敦大学期间,他作为主研究人员之一,参加光纤激光器/放大器的开拓发明研究,这项工作被公认为―通信技术的一场革命‖,荣获英国电气工程师协会最佳论文奖。他的两篇论文《光纤激光器的偏振效应》和《光纤激光器偏振效应:现象、理论和应用》多年来一直被科学家们作为参考文献而引用。从1991年起,应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