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四川省南充市高三第三次诊断考试理综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2018-12-29 20:35

四川省南充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诊断考试理综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B-11 C-12 N-14 O-16 Mg-24 P-31 S-32 Na-23 K-39 CI-l27 Ba-137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二氧化硫可用于杀菌、消毒 B. 煤经过气化和液化等物理变化可转化为清洁能源 C. 氯气和明矾均可做自来水的消毒剂 D. 食品保鲜剂中所含铁粉和生石灰均作还原剂 【答案】A

【解析】A. 二氧化硫可用于杀菌、消毒,A正确;B. 煤的气化和液化均是化学变化,B错误;C. 氯气可做自来水的消毒剂,明矾是净水剂,C错误;D. 食品保鲜剂中所含铁粉作还原剂,生石灰作干燥剂,D错误,答案选A。

点睛:选项C是易错点,氯气自身没有漂白性,溶于水生成的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杀菌消毒。明矾溶于水电离出的铝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性而作净水剂,二者的原理是不同的。 2. 下列关于有机物结构、性质说法正确的是 A. 2-甲基丙烷也称为异丙烷 B. 油脂和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C. 丙烯、苯分子的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内

D. 葡萄糖与果糖互为同分异构体,均能与金属钠反应产生H2 【答案】D

【解析】2-甲基丙烷有称为异丁烷,A项错误;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属于酯类,但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B项错误;丙烯CH2=CH-CH3 中有一个甲基,甲基具有甲烷的结构特点,因此所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上,C项错误;葡萄糖与果糖的分子式均为C6H12O6,葡萄糖中含有羟基和醛基,果糖含有羟基和羰基,故互为同分异构体,且均能与金属钠(羟基)反应,D项正确。

............

3. 下列实验装置不能达成实验目的的是

- 1 -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4. 通常监测SO2含量是否达到排放标准的反应原理是SO2+H2O2+BaCl2=BaSO4↓+2HCl,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1molBaCl2晶体中所含微粒总数为0.1NA B. 25℃时,pH=1的HCl溶液中含有H的数目为0.1NA C. 17gH2O2中含有非极性键数目为0.5NA

D. 生成2.33gBaSO4沉淀时,转移电子数目为0.01NA 【答案】C

【解析】A. 由钡离子和氯离子构成,故0.1mol BaCl2晶体中所含微粒总数为0.3NA,选项A错误;B. 没有给定体积,无法计算H+的数目,选项B错误;C. H2O2的结构式为

,l7gH2O2为0.5mol,含有非

+

极性键数目为0.5NA,选项C正确;D. 根据反应SO2+H2O2+BaCl2=BaSO4↓+2HCl,生成2.33 gBaSO4沉淀(0.01mol)时,转移电子数目为0.02NA,选项D错误。答案选C。

5. m、n、p、q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四种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 n3-与p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氢化物的沸点; q>n>m B. m、n、q一定是非金属元素

C. 离子半径:q>n>p D. m与q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 2 -

【答案】A

【解析】m、n、p、q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n与p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可知n为N元素,p为Mg元素,四种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则可知m、q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5-2=10,m的原子序数小于N,则m为C,q为S元素,或m为B,q为Cl元素,A. NH3存在氢键,沸点比HCl、BH3、H2S、CH4均高,选项A错误;B. m、n、q一定是非金属元素,选项B正确;C.离子核外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大,具有相同核外电子排布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选项C正确;D.m为C,q为S元素,或m为B,q为Cl元素,都为非金属,m与q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选项D正确。答案选A。

点睛:本题考查结构性质位置关系应用,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推断元素是解题关键,注意对元素周期律的理解掌握。m、n、p、q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n与p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可知n为N元素,p为Mg元素,四种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则可知m、q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5-2=10,m的原子序数小于N,则m为C,q为S元素,或m为B,q为Cl元素,结合对应单质、化合物的性质以及元素周期律解答该题。

6. 厨房垃圾发酵液可通过电渗析法处理,同时得到乳酸的原理如图所示(图中HA表示乳酸分子,A-表示乳酸根离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3-2+

3-2+

A. 通电后,阳极附近pH增大 B. 电子从负极经电解质溶液回到正极

C. 通电后,A通过阴离子交换膜从阴极进入浓缩室 D. 当电路中通过2mol电子的电量时,会有1mol的O2生成 【答案】C

【解析】A.阳极OH放电,c(H)增大,pH减小,A错误;B.电子通过导线传递,不经过溶液,B错误;C. H从阳极通过阳离子交换膜进入浓缩室,A通过阴离子交换膜从阴极进入浓缩室,H+A?HA,乳酸浓度增大,C正确;D.氢氧根在阳极上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4OH--4e-=2H2O+O2↑,当电路中通过2 mol电子的电量时,会有0.5 mol的O2生成,D错误;答案选C。

点睛:本题涉及电解池的工作原理以及应用的考查,注意知识的迁移和应用是解题的关键,难点是离子的移动方向和阴阳极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注意电解池中交换膜的作用。

- 3 -

+

-+

--+

7. 常温下,二元弱酸H2Y溶液中滴加KOH溶液,所得混合溶液的pH与微粒浓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曲线M表示lgB. Ka2(H2Y)=10

-4.3

与pH的变化关系

C. d点溶液中:c(H+)-c(OH-)=2c(Y2-)+c(HY-)-c(K+) D. 交点e的溶液中:c(H2Y)=c(Y)>c(HY)>c(H)>c(OH) 【答案】D

【解析】A、H2Y与KOH发生反应:H2Y+KOH=KHY+H2O、KHY+KOH=K2Y+H2O,随着氢氧化钠溶液,c(HY-)/c(H2Y)逐渐增大,因此曲线M表示lg

与pH的变化关系,故A说法正确;B、当pH=3时,

2--+

-

推出c(Y)/c(HY)=10

2---1.3

,第二步电离平衡常数Ka2==10

-1.3

×10=10

-3-4.3

,故B说法正

确;C、根据电荷守恒,c(K+)+c(H+)=c(OH-)+c(HY-)+2c(Y2-),因此有c(H+)-c(OH-)=

2c(Y2-)+c(HY-)-c(K+),故C说法正确;D、e点时,c(HY-)/c(H2Y)=101.5,即c(HY-)>c(H2Y),c(HY-)/c(Y2

)=10,c(HY)>c(Y),故D说法错误。

1.3-2-

8. 二氧化碳的捕集、利用是我国能源领域的一个重要战略方向。 (1)科学家提出由CO2制取C的太阳能工艺如右图所示。

若“重整系统”发生的反应中=6,则FexOy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热分解系统”中每分

解lmolFexOy,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合成低碳烯烃是目前研究的热门课题。

- 4 -


2018届四川省南充市高三第三次诊断考试理综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行政执法文书制作基本要求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