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为官不为”问题研究

2019-01-05 10:50

防治“为官不为”问题研究

毛泽东主席说过:?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干部从政态度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各项事业的发展方向,干部工作成效的优劣也是党和政府服务人民群众的直接体现。我党历来重视党员干部?庸、懒、散、奢?问题,自中央颁布八项规定以来,?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机关作风大为改观,吃拿卡要、胡作非为之风大幅收敛。在这种内设?高压线?,外念?紧箍咒?的大环境下,党风政风为之一新。但门好进了,脸好看了,为官不为的?太平官?现象却有所抬头。许多群众抱怨,现在有些干部手不伸了,钱不拿了,事却比以前更加难办甚至不办了,推诿扯皮、拖卡慢蹭的情况也多了起来。特别是随着?为官不易?等奇谈怪论层出,?按规定办事?成了一些公职人员不作为、慢作为的借口。解决干部?能出?、?能下?问题、调整不称职不胜任现职领导干部,解决?为官不为?,是提高干部队伍整体水平的重要课题,也是筑牢人民群众满意的执政党地位的必然需求。带着这个问题,我们组成调研组通过分析全市相关单位领导班子履职情况、下基层访谈、听取意见建议等方式,归纳总结了?为官不为?的表现形式及成因,旨在探讨、提出解决?为官不为?问题的思路和措施,为防治?为官不为?问题提供参考。

一、“为官不为”的表现形式

为官不为,从狭义上来讲,就是干部在其位不谋其政的行为,

具体可表述为干部不履行或不认真履行应尽的职责,在是非面前不表态、矛盾面前不敢上、风险面前不敢闯、失误面前不担责、歪风面前不敢斗的行为,究其实质是?庸政??懒政??误政?行为。从某种意义上来看,为官不为的危害不亚于腐败行为,是失职渎职的另一种形式,主要表现为:

一是守土不尽责,得过且过不想为。有些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党性意识淡薄、责任意识滑坡、服务意识下降,占着职位不作为,?总开关?松动,得了思想上的?软骨病?,习惯于?平平安安占位子,忙忙碌碌装样子,疲疲沓沓混日子,年年如此老样子?。 有的对上级政策的学习领会能力不强,解读不到位、执行不力,遇事习惯?等看靠?,不善于从实际出发着力解决问题,爱做表面文章,回避矛盾,不敢担当,不思进取;有的工作时间较长、年龄较大、资历较老,加之年龄、学历、经历等条件限制,认为自身已无发展空间,有?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思想,工作上不求上进、?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只求不出事,不想再干事;有的在退居?二线?以后,思想懈怠,不服从单位管理,政治意识淡薄,游离于组织之外,不能找准自身位臵。

二是无利不起早,消极怠工不愿为。个别干部?无利不起早、没利不当官?,遇事先打利益算盘,有利就干、无利不干,利大大干、利小小干。以前,在有利可图的地方,有些腐败分子利益熏心、贪得无厌。现在,在国家?整风肃纪有铁规,权力已入笼子围?的大形势下,已无可?肆意妄为?之权力,有些人无法通

- 2 -

过给别人?行方便?来谋取私利,精神状态萎靡、工作热情减退、进取意识淡化,忘了?心系群众、心系党的事业?的初衷,认为没有可捞取的资本作为回报,不愿冒风险,不去推进工作,甚至在严的要求和规矩面前消极怠工,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

三是遵纪不越线,求稳怕乱不敢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不断加大反腐倡廉力度,整个干部队伍作风得到明显改善,有效推动了干部廉洁从政。但另一方面使许多干部产生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错误思想,反腐越来越严了,不敢放开手脚干事了,不卡不拿不要了,事也不办了,心怀?明哲保身?错误思想,怕担当、怕负责、怕为人先、怕得罪人,认为干事就会有风险,就难免会出错,就会得罪人,改革容易失范,创新容易出事,进取容易受挫,只求不出事,宁可不干事,但求平安无事,一心只想做?太平官?。有的人为了避开反腐高压势头,期盼?平稳着陆?,主动要求改任非领导职务或者退居二线、退休;甚至有的人怕组织核查个人有关事项报告中相关情况或提任前公示中出问题,向组织表明不愿被提拔。

四是人岗不相适,能力平平不会为。部分干部不能较好履行岗位职责,导致其政绩平庸,碌碌无为。有的是因为党委或组织人事部门考察不够全面、或由于岗位限制等因素,没有科学配备岗位人选,这类干部到岗后不能较好发挥个人专长,进入工作状态较慢,角色转换不到位,不能迅速打开工作局面;有的是因为业务分工不合理,加之干部自身学习不够、钻研不够,文化水平

- 3 -

和业务素质达不到工作需要,开展工作不得要领,业绩较差,群众威信较低,影响了工作态度和工作激情;有个别干部对组织的调整安排心存不满,不愿进入工作状态,尤其面对复杂工作局面时,能力不足、不愿担当,怕事躲事,推诿扯皮;还有个别领导干部因为人际关系、性格气质等原因与其他班子成员不够融合,工作中怕?影响团结?而得罪人,给自己惹麻烦,就不发表意见、不出谋划策,甘于做个?观望者?、?混事官?。

五是监督不到位,问而无责不必为。目前,已建立的考核评价、监督问责制度更多是针对显性的政绩进行考核、对已有的错误进行问责,对干部不作为方面还没有明确的规定进行约束,也没有具体的操作措施。所以一部分干部就错误的认为:只要不出腐败问题,其他的问题就不是问题,与其主动作为担风险,不如平平安安混日子,反正考核评价、监督问责机制还不够完善,来问责自己也没有什么?把柄?,更何况新出台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中也明确指出考核不唯GDP,也不知道该干啥了。此外,有的地区和部门对干部不作为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监督不严,制度空于口号、流于形式,或是碍于情面、或是无据可依,不但没有及时纠正不作为,对其放之任之,反而使个别?庸官?得到升迁,助长了不良风气。

六是奖惩不鲜明,精神懈怠不思为。当下公务员面临着工作压力大、工资收入不高、约束的规矩越来越多等问题,尤其是一些单位借助反?四风?取消了干部的正常福利待遇,干部们觉得

- 4 -

更加清苦,许多干部萌生了?干公务员没意思,干多干少一个样,还不如下海去经商?的念头。尤其是我们所处的欠发达地区跟发达地区还有很大差距,干部的心理本身就存在一些不平衡。在这种大环境下,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不能让干事创业者得到重用和褒奖,反而?用人不公、赏罚不明?,?贤者不如亲者、干事的不如看的跑的送的?,干部的情绪和工作积极性就会受到很大挫伤,以前能干事、会干事、善干事的?老实人?也会变得不作为,为官不为的现象就会肆意蔓延。

此外,还有许多诸如?不愿修改前任思路,特别是前任提任为上级的,讨好式的依照老办法老规矩行事,不能较好发挥个人智慧能力而不善为的?、?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从严治党新常态持有观望态度,欺上瞒下,敷衍了事而不勇为的?、?规矩约束太多,没有了以前的自由,也没有了好处,现在有了好处也不敢拿,采取消极对抗情绪而不作为的?等其他表现形式。总之?为官不为?这种不良倾向,已使许多党组织战斗力受到严重削弱,党和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也受到较大挫伤。对此,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大力进行纠正。

二、西宁市治理“为官不为”的主要做法

一是扎实落实中央《关于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的若干规定(试行)》,坚持把好干部?二十字?标准、?三严三实?等要求,作为衡量干部是否称职的重要标尺和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遵循,着力建设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廉洁过硬的领导班子

- 5 -


防治“为官不为”问题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linux服务器选择试题题库汇总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