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气温低、昼夜温差大的地区虫害少;降水少、气候干燥的地区虫害少。因为气温低、昼夜温差大、干燥少雨不利于害虫的生存与繁殖。第(3)题,由材料可知,建三江地区土壤肥沃,肥力高,加之利用现代技术“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因此使用的化肥少。第(4)题,绿色代表无污染或者污染程度很低。建三江环境质量好;土壤肥沃,化肥使用量少;纬度高,气温低,虫害少,农药使用量少,因而三江平原的农产品几乎不受污染,符合绿色产品的标准。建三江地广人稀,机械化水平和科技水平较高,粮食产量大,商品率高。
答案: (1)开垦历史短,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较弱;地广人稀,工矿业、城镇、交通车辆等较少,人类活动排放的废弃物(废气、废水、废渣等)较少,环境污染轻微。
(2)纬度高(48°N附近),冬季寒冷而漫长,害虫(虫卵)不易越冬;夏季气温日较差大,日低温较低,不利于害虫生存和繁殖。
(3)土壤肥沃(肥力高);精准施肥,控制施肥量。
(4)环境质量优良(污染少);化肥、农药施用量少,生产绿色稻米;生产技术先进,具有示范作用;生产规模大;单位面积产量高,总产量大;商品率高等。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32分)
材料一 宁夏平原自古享有“塞上江南”“西北明珠”的美称,而今依旧是中国西北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特色农业基地。小麦、水稻高产稳产,枸杞、瓜果品质优良,银川附近遍布的湖沼是宁夏的水产基地,而贺兰山前广袤的草场,则是宁夏滩羊的重要产区。
材料二 宁夏平原示意图。
(1)贺兰山对宁夏平原农业发展有何影响?(9分)
(2)分析宁夏平原从古至今一直是中国西北重要商品粮基地的优越自然条件。(10分)
(3)说出宁夏平原发展种植业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并指出其未来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13分)
解析:第(1)题,贺兰山对宁夏平原农业发展的影响,主要从贺兰山对该区气候、土壤以及对该区农业类型的影响等方面回答。第(2)题,根据宁夏平原的地理位置,可以从气候(光照、昼夜温差)、地形、水源、土壤等方面分析。第(3)题,宁夏平原农业属于灌溉农业,产生的问题主要是农业生产过程中不合理灌溉导致的土壤盐碱化问题,以及不合理开垦对植被的破坏,从而造成的土地沙化问题。农业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对策,可从生态、社会、经济三方面进行作答。
答案:(1)贺兰山可以阻挡西部沙尘对宁夏平原的影响,减轻土地沙化;宁夏平原位于贺兰山以东,处在夏季风的迎风坡位置,降水相对充足,为农业提供水源,而冬季又因为有贺兰山的阻挡,免受冬季风的侵袭,减轻低温冻害;贺兰山为宁夏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良环境,形成宁夏平原的主要牧区。
(2)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黄河水灌溉;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3)问题:土壤盐碱化、土地沙化。
对策:调整农业结构,合理发展农林牧业;科技兴农,增大技术的投入,提高农业产品和产品质量;(以农产品为原料),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发展节水农业,改良灌溉方式,合理利用水资源(节约用水);积极植树种草,营造农田防护林体系,防止自然灾害和环境问题的产生;完善交通、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