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答案(前九章)

2019-01-05 11:41

现代政治经济学习题集

专业 会计学 班级 10级会计学1班 姓名 骆杨殷孜 学号 20101087

导论 政治经济学述要 一、名词解释

1、生产方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有机结合,就构成生产方式

2、劳动对象: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将劳动力加于其上的一切东西。

3、劳动资料:人们在劳动过程中用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和物质条件。 4、生产关系:人们在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结成的各种经济关系,是人们最基本的社会关系。 5、经济规律: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体现着经济过程的必然趋势。

二、单项选择题

1、社会生产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环节是( B )

A 交换 B 生产 C 消费 D 分配 2、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 C )

A.生产力 B.物质资料生产 C 生产关系 D 社会形态 3、从劳动过程看,正在修配厂检修的载重汽车是( C )

A 运输工具 B 劳动资料 C 劳动对象 D 固定资产 4、人类各社会共有的经济规律是( A )

A 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 B 价值规律 C 剩余价值规律 D 按劳分配 5、在中国古书中,“经济”的含义是( A )

A 经国济民 B 家庭管理 C 庄园管理 D 社会经济 6、生产关系的基础是( D )

A 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B 产品的分配关系

C 产品的交换和消费关系 D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7、政治经济学的根本任务是揭示( A )

A 生产关系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 B 劳动方式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 C 阶级之间斗争和对抗的规律 D 物质资料生产发展和变化的规律 8、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是( A )

A 生产工具 B 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 C 科学技术及其应用 D 劳动者 9、下列生产资料属于劳动对象的是( A )

A 原材料 B 厂房 C 工具 D 机器设备 10、生产资料是指( B )

A 劳动资料和劳动工具之和 B 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之和 C 劳动对象和生产工具之和 D 劳动资料和劳动手段之和

三、多项选择题

1、现代经济的基本含义是指(ABCDE )

A 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或消费等活动 B 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总称

C 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 D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或经济基础 E 节约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来源是( AD )

A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B 德国古典哲学 C 历史唯物主义 D 空想社会主义 E 辨证唯物主义

3、劳动资料包括( ABC )

A 运输工具 B 道路 C 建筑物 D 种子 E 棉纱

1

现代政治经济学习题集

专业 会计学 班级 10级会计学1班 姓名 骆杨殷孜 学号 20101087

4、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意味着( ABE )。

A 它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B 人们必须尊重经济规律

C 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D 人们可以废除、改造和制造经济规律 E.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 5、生产关系是( ADE )

A 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各种经济关系 B 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 C 包括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三个要素 D是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 E 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

四、辨析题

1.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

(正确 P7) 占主导地位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了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产品的分配形式。

2.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含义,是指科学技术本身属于生产力一个独立的实体性要素。 (错误。科学技术本身不属于生产力一个独立的实体性要素,它必须与其他实体性要素如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资料相结合才能推动生产力的作用。) 3. 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都是客观的,因此,两者之间没有差异

(错误。与自然规律相比,经济规律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经济规律会随经济条件的变更而变化:二是经济规律的作用发挥会受到人的认识能力和利益关系的制约。) 4.人们的劳动能力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错误。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五、问答题

1、如何理解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P7-10) 答: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及其运动规律。社会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各种经济关系叫做生产关系。包括三方面: ①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②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③产品的分配方式。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是揭示经济规律。经济规律是指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它体现经济过程的必然趋势。

2、为什么说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P6—7)

答:①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以获取必需的物质资料的社会经济活动。 ②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因为:

第一,人类要生存就需要有食物、衣服、住房等最基本的物质生活资料,这些只有通过物质资料的生产才能获得。

第二,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从事其他各种社会活动的先决条件。

2

现代政治经济学习题集

专业 会计学 班级 10级会计学1班 姓名 骆杨殷孜 学号 20101087

3、试述物质资料生产的三要素 (P6--7)

答:物质资料生产的三要素是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劳动者是指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人。劳动资料是指在劳动过程中用以改变和影响劳动对象的物质资料和物质手段。劳动资料是一个结构复杂、范围广泛的庞大物质系统,其中居于主要地位的是生产工具。劳动对象是指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使用劳动工具所加工的一切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结合起来就构成生产资料,这是生产力中的物的要素,劳动者是生产中人的要素。

在上述三个要素中,劳动者是决定性的要素,因为劳动者是生产活动的主体,生产工具是劳动者创造出来的,生产资料只有在劳动者的掌握和作用下,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生产资料在生产力中也是十分重要的因素,特别是劳动资料中的生产工具,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物质标志。

4、如何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P7—8)

答: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生产方式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而生产关系则是生产的社会形式。它们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①生产力是社会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生产力经常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它是社会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社会生产的发展变化,总是由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开始的,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才有生产关系相应的发展变化。 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一是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过时的生产关系,迟早要被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的生产关系所代替。二是新的生产关系也只有在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才能确立和巩固。三是超越生产力发展要求而人为地建立起来的生产关系,会阻碍甚至破坏生产力的发展,不可能长久保持下去。

3

现代政治经济学习题集

专业 会计学 班级 10级会计学1班 姓名 骆杨殷孜 学号 20101087

第一章 商品

一、名词解释

1、交换价值: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2、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一般劳动,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比较劳动和交换劳动的经济关系,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3、抽象劳动: 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人类一般劳动,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4、商品经济: 以商品交换为特征或以出卖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

5、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6、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的能力或劳动生产的效率,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或生产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必要劳动时间来表示。

二、单项选择题

1、商品经济社会最简单、最普遍和最基本的关系是( B )

A 阶级关系 B 商品交换关系 C 货币关系 D 竞争关系 2、商品区别产品的本质的特有的属性是( C )

A 使用价值 B 交换价值 C 价值 D 剩余价值

3、马克思指出:“如果物没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这段话说明( A )

A 价值的存在以物的有用性为前提 B 价值的存在与物的有用性互为前提 C 只要物是有用的,它就有价值 D 物越是有用就越有价值

4、某地连续干旱,农民采取各种措施,如打深井、扩大灌溉面积等,保证蔬菜的供应,但蔬菜价格普遍上涨,造成蔬菜价格上涨的根本原因是( C ) A 蔬菜价格的放开 B 蔬菜的供不应求 C 蔬菜价值增大 D 蔬菜运费增加

5、作为商品的计算机软件,其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 B )

A 软件磁盘本身 B 软件的有用性 C 购买软件的货币 D 应用软件的计算机

6、马克思在研究商品时,之所以考察商品的使用价值,因为使用价值是( D ) A 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 B 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条件 C 满足人们需要的物质条件 D 商品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7、在商品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的价值是借助于生产者的( B ) A 具体劳动而增殖 B 具体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 C 抽象劳动而增殖 D 抽象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

8、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它是在( A ) A 同类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B 不同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C 商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D 商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4

现代政治经济学习题集

专业 会计学 班级 10级会计学1班 姓名 骆杨殷孜 学号 20101087

9、商品价值量是由( D )

A 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B 剩余劳动时间决定 C 个别劳动时间决定 D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10、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C )

A 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B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C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D 个别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11、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是( C )

A 使用价值的大小决定于价值的大小 B 价值的大小决定于使用价值的大小 C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 D 使用价值与价值二者互相决定 12、两种商品能够交换,是因为( D )

A 都能满足人们的需要 B 都有一定量使用价值 C都是具体劳动的产物 D 都凝结了一般人类劳动 13、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指( A )

A 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B 不同劳动过程中的两个方面 C 不同劳动过程中相同的劳动形式 D 生产商品的两次劳动 14、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所以( C )

A 价值和价格始终一致 B 价格和价值始终不一致 C 价格和货币的价值有关 D 价格和货币的价值无关

三、多项选择题 1、商品是( BCE )

A 满足生产者自己需要的劳动产品 B 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C 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 D 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统一 E 一定生产关系的体现 2、决定劳动生产力高低的主要因素是( ABCDE )

A 劳动者的技能的熟练程度 B 科技水平和它在工艺上的应用程度 C 经营管理水平 D 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 E 生产的自然条件 3、商品的交换价值是( CD )

A 一种商品价值与另一种商品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B 一种使用价值与另一种使用价值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C 一种商品使用价值与另一种商品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D 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 E 商品使用价值的表现形式

4、决定和影响商品价格变化的因素有( ABCD )

A 商品价值的变化 B 货币价值的变化 C 供求关系的变化 D 市场竞争的变化 E 商品使用价值的变化

5、在商品经济运行中,价值、价格和供求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ACE ) A 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B 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随供求关系变化而变化 C 价格由价值决定,反映价值并反映供求关系

D 价格由价值决定,反映价值但不反映供求关系

E 价格由价值决定,受供求关系影响并制约供求关系 6、具体劳动在商品生产中的作用是( AC )

A 生产出商品的使用价值 B 形成商品的价值 C 转移商品的价值 D 实现了劳动力的价值 E 创造剩余价值

5


政治经济学答案(前九章).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最新地理高一-高一地理必修1期末测试B 精品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