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程知识点汇总(3)

2019-01-05 11:57

第六章毛泽东新闻思想

毛泽东早期新闻活动★

? 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毛泽东是热心的读者,

非常钦佩胡适和陈独秀的文章,代替了对梁启超和康有为的崇拜。

? 1916年,在《新青年》上发表《体育之研究》,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毛泽东见报稿

件。

? 1918年8月,第一次到北京,组织赴法勤工俭学。

? “我的职位如此之低,以致人们都不屑和我来往??我很想和他们讨论关于政治和

文化的事情,不过他们都是极忙的人,没有时间来倾听一个南边口音的图书馆佐理员所讲的话。”

? 1919年春,参加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 ? 1919年4月回到长沙。

? 1919年7月,创办《湘江评论》。

? 《本报启示》:本报以宣传最新思潮为主旨。

? 《创刊宣言》:“不受一切传说和迷信的束缚,要寻着什么是真理。” ? 一个月内写了40篇评论。 ? 军阀张敬尧封闭《湘江评论》。

? 1919年10月,任长沙《大公报》馆外撰述员。 ? 1919年12月,创办“平民通讯社”。 ? 1920年9月,为《湖南通俗报》当参谋。 ? 1920年12月,主编《新民学会会员通信集》。

革命时期毛泽东新闻思想的主要内容★★ 1.唯物主义本源观。

事实决定新闻的“性质”,而不是“性质”对于客观事实或新闻(事实的报道)有什么决定作用。

2.党的新闻事业的性质。

党办的新闻事业,是党的这个巨大集体的宣传者和组织者,党经过报纸来宣传,经过报纸来组织广大人民进行各种活动。

11

3.党的新闻事业的特性——党性、群众性、战斗性和组织性。 4.全党办报方针。

所谓全党办报,一是加强全党对报纸的领导,全党的每一个成员都要参与;二是加强、开展通讯员网的建设与活动。 5.党的新闻工作作风:

理论与实践结合,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6.党的新闻事业的三个关系:

党报与党委、党报与群众、党报与实际工作。 7.党的新闻工作的业务指导思想。

新闻业务最重要的一个指导思想,是摆正政治与技术的位置。反对“技术第一”,采取“政治第一” 。

8.党的新闻工作的文风和风格:

生动的、鲜明的、尖锐的,毫不吞吞吐吐。 9.党的新闻工作者的修养:

老老实实自称为公仆,是党和人民这个大集体的公仆。

新举措开启了新思路★★★ 1.关于利用报纸开展批评的决定 2.关于改进报纸工作的决议 3.制定规范新闻批评的规范 4.向苏联新闻界学习

1.关于利用报纸开展批评的决定

? 1950年4月19日,《关于在报纸刊物上展开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决定》。

? “因为今天大陆上的战争已经结束,我们的党已经领导着全国的政权,我们工作中

的缺点和错误很容易危害广大人民的利益,而由于政权领导者的地位,领导者威信的提高,就容易产生骄傲情绪,在党内党外拒绝批评,压制批评。”

? “中共中央特决定:在一切公开的场合,在人民群众中,特别在报纸刊物上展开对

于我们工作中一切错误和缺点的批评与自我批评。”

12

2.关于改进报纸工作的决议(1954.7)

? “目前许多报纸的党性和思想性仍然不强,联系实际和联系群众不够密切,报纸上的

批评和自我批评还没有经常的充分的开展,部分的批评不严肃不正确,关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宣传和关于党的生活的宣传都很薄弱,报纸上的经济宣传存在许多缺点,关于国际问题的宣传也注意得不够。”

? “大多数报纸的评论工作非常薄弱,在新闻报道方面也存在着反映人民群众的多方面

的活动不够,以及公式化、概念化、迟缓、冗长、不通俗等严重缺点。这些缺点,是和各级党委对报纸工作缺乏经常领导的状况分不开的。”

3.制定规范新闻批评的规定

? 1954年4月,毛泽东在对胡乔木等人的谈话中提出,关于报纸上的批评,要实行“开、

好、管”的三字方针。

? 开,就是要开展批评。不开展批评,害怕批评,压制批评,是不对的。好,就是要

开展得好。批评要正确,要对人民有利,不能乱批一阵。什么事应指名批评,什么事不应指名,要经过研究。管,就是要把这件事管起来。这是根本的关键。党委不管,批评就开展不起来,开也开不好。

4.向苏联新闻界学习

? 1954年赴苏访问《真理报》代表团,访问塔斯社代表团,访问全苏广播系统代表团,

系统考察了相关的苏联新闻界的经验,回国后分别整理出版了《真理报的工作经验》、《塔斯社工作经验》、《苏联广播经验》,以后又根据苏联报刊工作者代表团访华所作的报告编成《苏联报刊工作经验》。

? 这四本书全面提供了苏联报刊、广播和通讯社经验,极其详尽地介绍了他们的领导

体制和管理体制,我国不少新闻单位,包括《人民日报》和新华社,都以其为样本,调整和重组了自己的内部管理体制。

问题

? 教条主义,形式主义。不看具体条件,不分中国外国,只要是苏联的经验,是《真

理报》、塔斯社的经验,都机械地照抄照搬。

? 绝对化。学习过程中,绝对化、一切惟苏联是从,惟《真理报》、塔斯社是从的倾向

相当严重。

? “一切向苏联看齐”,迷信苏联,盲目依赖。

13

1956年《人民日报》改版★

1.扩大报道范围:在报纸改出八个版以后,新闻在数量上增加一倍半左右,在题材上也尽量扩大范围,力求适应读者的需要。

2.开展自由讨论:报纸是社会的言论机关;党的和人民的报纸有责任把社会的见解引向正确的道路。

3.改进文风:报纸上的文字应该力求言之有物,言之成理,而且言之成章。

毛泽东新闻思想的发展★★★ 1.报纸是一定社会经济基础的反映

毛泽东根据人的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的原理,认为报纸属于意识形态范围,是一种上层建筑,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通过新闻手段的反映。 ⒉报纸的作用:迅速广泛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

报纸的作用和力量,就在于它能够使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最迅速、最广泛地同群众见面。因此,办好报纸,在报纸上正确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通过报纸加强党和群众的关系,是党的工作中的一项有重大原则意义的问题。 ⒊“全党办报”、“群众办报”

? 动员和组织各级党的组织和全体党员,积极关心和参与报刊工作,切实地、有力地

加强党对报刊的领导。

? “开门办报”,面向群众,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 办报人员要有群众观点,实行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 4.言论出版自由:舆论一律又不一律

? 毛泽东把只许反动分子规规矩矩,不许他们乱说乱动的政策,形象地叫做“舆论一

律”。“不是用民主的方法,而是用的专政独裁的方法,只许他们规规矩矩,不许他们乱说乱动。”

? 在人民内部实行“舆论不一律”,人民群众享有充分的出版自由权利,“放”的方针。 ? 体现了对人民民主和对敌人专政两方面的思想。 5.报纸宣传的策略和艺术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14

新闻有新闻、旧闻、不闻 注重事实,力戒空谈 提倡典型报道 文章的“短”与“软” 6.报刊工作者的文风 反对“党八股” 写文章要讲逻辑 尖锐、泼辣、鲜明 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 7.政治家办报 要多谋善断

一面当先生,一面当学生 要善于抓大局 要遵守新闻宣传的纪律 “跑衙门跑不出好记者”

毛泽东新闻思想评价 局限性★

? 片面强调报纸是阶级斗争工具

? 没有全面认识和阐述新闻事业的社会功能 ? 没能充分发挥新闻传媒的社会监督功能 ? 没能严格按唯物辩证法指导与管理新闻宣传工作

15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程知识点汇总(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2018最新偷税漏税检举信-范文模板(6页)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