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背安山塘除险加固初步设计报告(2)

2019-01-05 12:37

(10)《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T191-96)

(11)《水电水利工程施工导流设计导则》(DL/T5114-2000) (12)《水电水利工工程围堰设计导则》(DL/T5087-1999) 5.1.3设计基本资料 1、水文气象

主要水文气象特征值见表5.1.1。 表5.1.1 主要水文特征值

项 目 多年平均降水量 年最大降水量 年最小降水量 多年平均蒸发量 多年平均年径流量 多年平均流量 多年平均径流深 多年平均气温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多年平均最大风速 单 位 mm mm mm mm 万m3 m3/s mm ℃ ℃ ℃ m/s 数 量 1587 2300 1088.6 1210 184 0.066 872 19.2° 39.5° -6.7° 14 2、特征水位与流量

本次加固设计后特征水位与流量见表5.1.2。 表5.1.2 特征水位与流量表

序号 1 2 3 4 项目 校核水位(p=0.33%) 设计水位(p=3.3%) 正常高蓄水位 死水位 库水位 (m) 99.40 98.70 98.00 下游水位(m) 92.00 92.00 洪峰流量(m3/s) 4.4 2.8 下泄流量(m3/s) 3.7 2.42 备注 3、坝体填土物理力学参数 坝体填土各种参数见下表5.1.3。

表5.1.3 坝体填筑土料的物理力学参数

项目 坝体土 反滤层 坝后覆盖层 湿容重(g/cm3) 1.88 2.04 1.94 饱和重(g/cm3) 1.97 2.20 2.01 凝聚力(kpa) 有效应 力指标 6.94 0 8 总应力 指标 8.94 0 10 内摩擦角(°) 有效应 力指标 24.85 33 27 总应力 指标 22.85 33 25 4、基岩力学参数

大坝、溢洪道等基岩物理力学参数见表5.1.4。 表5.1.4 岩石(体)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建议值表

力学 指标 风化 程度 全风化 强风化 弱上部 风化 下部 微新 岩石 湿抗变形容重 压强模量 3(kN/m) 度 (Mpa) (Mpa) 19 22 23 25 26 8 20 40 60 800 2500 5000 7000 承载砼/基岩抗剪(断)强度 力标准值 C′ f′ f′ (kpa) (Mpa) 220 600 0.35 0.40 0.45 0.55 0.65 0.35 0.4 0.45 0.55 0.65 0.01 0.10 0.35 0.60 0.90 抗剪断强度(岩体) C′ f′ (Mpa) 0.45 0.55 0.65 0.7 泊 松 比 备 注 0.08 0.30 0.32 0.25 0.70 0.22 0.95 0.20

5、设计控制标准 (1)坝顶安全超高

坝顶安全超高按《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和《小型水利水电工程碾压式土石坝设计导则》中有关规定,确定如表5.1.5。 表5.1.5 坝顶安全加高

运用情况 正常运用 非常运用 地震涌浪高度 坝顶安全加高(m) 0.5 0.3 1.0 5 坝的级别 (2)坝坡稳定安全参数

据规范大坝上、下游坝坡抗滑稳定安全系数见表5.1.6。 表5.1.6 大坝上、下游坝坡抗滑稳定最小安全系数

运用条件 正常运用情况 非常运用情况I 非常运用情况II 瑞典圆弧法 1.15 1.05 1.05 简化毕肖普法 1.25 1.15 1.10 (3)其它稳定安全系数

溢洪道边墙、消力池底板等稳定安全系数见表5.1.7。 表5.1.7 稳定安全系数

运用条件 基本组合 特殊组合 (1) (2) 抗滑稳定安全检查系数(抗剪)kc 1.00 1.00 1.00 抗浮稳定安全系数kf 1.1~1.20 1.00 1.00

5.2工程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白鹅乡岭背安山塘于1973年9月开工兴建1974年1月完工,同年水库开始蓄水,坝顶高程200.00m,坝顶宽度3.5m。

5.2.1工程现状

枢纽工程此次除险加固设计的主要建筑物有:大坝、水箱放水设施,益洪道。

1、大坝

大坝为均质土坝,坝体渗漏严重。下游坝坡采用草皮护坡,但由于管理存在缺限,到处杂草木丛生。坝后坡坡面不平整,存在不均匀沉陷现象。

2、溢洪道

溢洪道位于大坝左岸,由山坡开挖而成,为正槽开敞式溢洪道,由明渠段和陡陂段组成。溢洪道存在开挖高程不够及开挖断面不够等问题。

3、灌溉引水涵管

灌溉引水涵管为坝下涵管,进口采用钢丝绳滚球控制,涵管为无压管。后发现水箱损坏,无钢丝绳及绞车等启闭设施。

5.4大坝加固实施

5.4.1大坝渗漏处理

坝体渗漏采用坝顶进行套井回填粘土心墙,其高程到顶,底部厚度为2米,顶部厚度为1米。

5.4.2大坝水箱、放水设施处理

大坝渗漏经过多年的观测,一是水箱破坏,二是放水启闭设施简陋。现山塘蓄水困难,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水箱、放水设施问题,根据国内病险水库加固处理技术经验,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大坝防渗加固处理采用:

(1)拆除原水箱,重新建水箱,水箱长度2.2米,宽度1.4米,高度2.2米,内空:长度1.8米,宽度1.0米,高度1.8米,盖板及墙厚0.2米。

(2)安装钢丝绳及设制绞车。

5.5溢洪道加固实施

溢洪道为开敞式溢洪道,位于大坝左岸,由岩石开挖而成,溢洪道边墙高度1.5米,过水宽度1.0米,底高程98.50米。此次加固处理对溢洪道进行扩宽,宽度达到2.5米,底部高程降低到98.00米。

5.7大坝安全监测实施

本工程为小型水库,水库总库容为2.3万m3,最大坝高为8m,自1964年建成投入运行至今已有42年,沉降固结已趋于稳定。根据《小型水利水电工程碾压式土石坝设计导则》规定及有关文件精神,岭背安山塘大坝安全监测以肉眼巡视和外部观测为主,主要观测项目为:

巡视检查是安全监测的重要环节,应定期由熟悉工程具有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负责进行。巡视检查为加固期人工巡视检查和运行期人工巡

视检查。加固期检查一般每月2—4次,正常运行期可逐渐减少,但每月不宜少于一次,每年在汛前、汛后以及发生有感地震后必须巡视检查,主要检查项目为:(1)大坝有无裂缝、坍陷、隆起、沙沸、涌水或植物滋生等现象。(2)溢洪道、灌溉引水隧洞等有无裂开、挤碎、架空、错断、倾斜、渗漏等情况。

6施工组织

6.1施工条件

岭背安山塘枢纽建筑主要有大坝、溢洪道、灌溉引水涵管。本次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项目主要包括:(1)水箱放水设施处理;(2)溢洪道处理。

加固工程施工特性为:

(1)岭背安山塘是下游170亩农田的灌溉水源,施工时会对供水造成一定影响,为减轻供水影响,工程需安排在非灌溉时段施工并且在第二年雨季来时水库可蓄水。

(2)加固项目相对集中,可同时施工,但需分项目进行施工布置; (3)工期紧、项目较多,各工序间须协调衔接,对施工组织要求高; (4)本工程是加固工程,施工布置尽可能利用现有路网、场地和设施,以减少临时工程费用。

6.1.2对外交通及场内施工运输条件

岭背安山塘位于会昌县白鹅乡梁屋村,距白鹅乡5.5km,距会昌县城42km,山塘有1.1公里未通公路。

6.2施工导流

6.2.1导流标准

依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水利水电施工组织设计规范》及《水电水利工程施工导流设计导则》(DL/T5114-2000)


岭背安山塘除险加固初步设计报告(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仓库管理2018年作总结及2019年工作计划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