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义区2014届初三第二次统一练习
语文试卷
一、基础·运用(共27分)
(一)选择题。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上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共14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静谧(mì) 惬意(qia) 绮丽(qí) 万籁俱寂(lài) ....B. 联袂(mai) 斟酌(zhó) 游弋(yì) 称心如意(chan) ....C. 分泌(mì) 诘责(ji?) 追溯(sù) 刚正不阿(ē) ....D. 蓓蕾(l?i) 巢穴(xu?) 模样(mú) 层峦叠嶂(luán)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少扔一些垃圾,少开一次私家车,??这些“微不足道”的做法汇集起来,也许会让我们的城市面貌换然一新。
B. 在今年5月8日的第十二届绿茶节上,四大绿茶产地的制茶高手展开了精彩对决。 C. 习总书记的“扣子论”,通俗易懂,言简意该,在青年学子中产生强烈反响,也引起网络关注与热议。
D. 我校发起的为山区孩子捐赠图书活动得到社会各界积极响应,爱心市民勇跃捐书。 3. 结合语境,在下列句子中的横线处填写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①马来西亚MH370失联这起事件告诉人们,现有的飞行安全机制漏洞甚多,是时候考虑更多技术措施以 了。
②古人云:“ 。”我想,课堂是学生生命自由成长的场所,我们的课堂应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和充分的交流时间,还学生一方自由天地。
A. ①句填“推陈出新” ②句填“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B. ①句填“推陈出新” ②句填“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C. ①句填“亡羊补牢” ②句填“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D. ①句填“亡羊补牢” ②句填“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4.下面语段横线处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韩国“岁月”号客轮沉没事件中,失踪乘客家属乃至韩国民众被一个残酷的现实所触动①客轮发生严重倾斜后,船上300多名学生中大多数仍然按照船方指示留在船舱中待命,最终与客轮一同沉没②一些没有听从指示的学生反而因此获救幸存。韩国媒体不禁拷问,灾难之后,韩国家长该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③继续绝对服从长辈或权威的指导④还是按照自己的判断行事?
A. ①。 ②; ③? ④? B. ①: ②; ③? ④? C. ①: ②, ③! ④? D. ①: ②; ③? ④,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三联韬奋书店发起的夜读体验活动,使北京爱书人有了自己的“深夜书房”。 B. 片面追求升学率所产生的严重后果已逐渐被人们所认识,酿成这样的现象,一味责怪学校方面是不公平的。
C.对于自己的路,我们在探索着,我们在判断着,我们在寻找着,我们在思考着。 D. 看来,提高人们保护生存环境的意识,在今天显得更加至关重要了。
6. 宋朝的苏东坡,年轻时就已是常识渊博、人见人夸的青年才俊。日子一久,不免自满起来。一天苏东坡在书房门上贴了一副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苏东坡的父亲苏洵看了,担心儿子自大,不知求进,又怕撕下对联伤了儿子的自尊心,于是提笔在对联上各加了一个词语,苏东坡回来,看见父亲的字,心中十分惭愧,从此虚心学习,有了非凡的成就。你认为苏东坡父亲加的是
A. 轻松识遍天下字 等闲读尽人间书 B. 发愤识遍天下字 立志读尽人间书
C. 识遍天下字今非昔比 读尽人间书后生可畏 D. 耳濡目染识遍天下字 温故知新读尽人间书 (二)填空题(11分) 7. 默写(7分)
①《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写得昂扬乐观,能给朋友以安慰和鼓励,让朋友以积极态度对
待
离
别
的
的
诗
句
是
“ , ”。
②齐鲁长勺之战,鲁国如果没有曹刿这样的贤士就不会取胜,这个事例恰恰证明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 , ,
”。
③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该拥有“ , ”的心态。(请用《岳阳楼记》中原句答)
8.名著阅读(4分)
《左传》是记录我国 ① 时期社会状况的重要史学典籍,《左传》与《战国策》这两部史书同时也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比如出自《左传》的《曹刿论战》,通过描写曹刿简短、果敢的 ② ,刻画出一名出身下层而深谋远虑的谋士的形象;《战国策》中策士的说辞更是形象生动,常引用寓言故事帮助说理,很多出自《战国策》的成语至今还在使用,如 ③ 、 ④ 等。
(三)简答题(4分)
9.阅读下面一组图画,写出写出图画的内容及给你的启示。
内容 启示
二、文言文阅读(共11分)
阅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完成第10-13题。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0.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①委而去之 ②亲戚畔之 ..
11. 下列语句中的“之”字与“三里之城”中的“之”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渔人甚异之 B.辍耕之垄上 C.何陋之有 D.醉翁之意不在酒 ....1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3分)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翻译: 13.孟子在本文中提出的观点是 ① ,《陈涉世家》中,陈胜、吴广以一支九百人的农民队伍揭竿而起,各地纷纷响应,最后推翻秦朝统治,这段历史事件很好地证明了本文中孟子的“ ② ”论断(用原文中的语句回答)。(4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32分)
(一)阅读《远去的乡村》,完成14-16题。(14分)
远去的乡村 李汉荣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你们只听见辛弃疾先生在宋朝这样说,我可是踏着蛙歌一路走过来的。我童年的摇篮,少说也被几百万只青蛙摇动过。我妈说:一到夏天外婆就不摇你了,远远近近的青蛙们都卖力地晃悠你,他们的摇篮歌,比你外婆唱的还好听哩,听看听着,你咧起嘴傻笑着,就睡着了。
小时候刚学会走路,在泥土的田埂上摔了多少跤?我趴在地上,哭着,等大人来扶,却看见一些虫儿排着队赶来参观我,有的还趁热研究我掉在地上的眼泪的化学成分。我扑哧一笑,被他们逗乐了。我有那么好玩,值得他们研究吗?于是我静静地趴在地上研究他们。当我爬起来时,我已经有了我最初始的昆虫学。摔跤,原来是我和土地举行的见面礼:你必须恭敬地贴紧地面,才能接受土地最好的生命启蒙。
现在,在钢筋水泥浇铸的日子里,你摔一跤试试?你跌得再惨,把身子趴得再低,也绝然看不见任何可爱的生灵,唯一的收获是疼痛。
稻田与荷田,只隔着一条田埂,他们是一对上千年的老邻居,是芳邻。稻与荷,各自站在各自的水里,猜测着对方的冷暖和心事。他们也暗中喜欢着对方,经常互相交换些小礼物:这边把多出的荷香捧过去,那边就把宽裕的月光沿沟渠送过来。喜欢串门的青蛙也善意地丈量一下双方的水深水浅,重复一些古老的忠告。秋收后,就有细心的婶子说:这两块田里长的东西就是不一样嘛,稻米里有一股荷的香,莲藕里藏着稻米的香。
菜地里的葱一行一行的,排列得很整齐很好看。到了夜晚,他们就把月光排列成一行一行;到了早晨,他们就把露珠排列成一行一行;到了冬天,他们就把雪排列成一行一行。那些爱写田园诗的秀才看见了,就学着把文字排列成一行一行。种地的父亲看见书上一行一行
的,问我:这写的是什么?为啥不连在一起写?多费纸啊!我说:这是诗,诗就是一行一行的。父亲说:原来,你们在纸上学我栽葱哩,一行一行的。
你听见豆荚炸裂的声音吗?我多次听过,那是世上最饱满、最幸福、最美好的炸裂声。所以,我从来不放什么鞭炮和礼花,那真有点儿虚张声势,一串剧烈爆响之后,除了丢下一地碎纸屑,更无丝毫诗意。那么我该怎么庆祝值得我庆祝一下的时刻呢?我的秘诀是,来到一个向阳的山坡,安静地面对着一片为着灵魂的丰盈和喜悦而缄默着天真嘴唇的大豆啦,绿豆啦,小豆啦,豌豆啦,红豆啦,听他们那被太阳的一句笑话逗得突然炸响的“辟辟啪啪”的笑声,那狂喜的、幸福的炸裂,美好的灵感,炸得满地都是。诗,还用得着你去苦思冥想吗?面朝土地,谦恭地低下头来,拾进篮子里的,全是好诗。你即使在田野里追赶一只老鼠,也能到达一首诗的附近,离老鼠洞不远,是野草掩护的蛐蛐的琴房,正在演奏《诗经》里的某个曲调。
纵着走过来,横着走过去,我不识字的父亲,披一身稻花麦香,在阡陌上走了几十年,我以为他只是在琢磨农事。可是,当他的田亩和更广袤的田亩,被房地产商一夜之间全部收购,种植了茂密的钢筋水泥,然后无限期地转租给再也不分泌露水,不生长蛙歌,仅仅隶属于机械和水泥的永恒荒芜时,我才突然明白:我那不识字的父亲,他纵着走过来,横着走过去,他一生都固执地走在一首诗里,他一直都在挽救那首可能真的要失传的田园诗。
14. 阅读完本文后,请你仿照下面的例子,概括出作者描写的那些乡村中富有诗意的景致,填写在横线上。(4分)
①夏天的蛙歌;② ;③ ;④ ;⑤ 15. 结合全文内容说说文章的题目“远去的乡村”中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 答: 16. 作者是如何把乡村写得这么富有诗意的?(7分)
(二)阅读《东方大地上的人文奇花》(节选),完成第17-18题。(8分)
东方大地上的人文奇花(节选)
——中国木版年画新论
冯骥才
我国的年画,看似简单,内涵却非同小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