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在双极性三极管三种组态放大电路中,电流放大倍数最高是 共发射极电路 ,输入电阻最小的是 共基极放大电路 。
14.三种基本组态双极型三极管放大电路中,若希望带负载能力强,宜选用共 集电 极电路,若希望从信号源索取的电流小,宜选用共 极电路,若希望用作高频电压放大器,宜选用共 极电路。
15.双极型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的偏臵条件是发射结 正偏 、集电结 反偏 。
16.稳压管利用了二极管的 反向击穿 特性,整流电路利用了二极管的 单向导电 特性。
17.晶体三级管用来放大时,应使发射结处于 正向 偏臵,偏臵电压约 0.7 V(硅管)。
18.单级放大电路的三种基本组态分别是 共射组态、共基组态和共集组态 ,其中放大倍数约为1的放大电路是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 。
19.共集电极放大电路电压放大倍数约为 1 ,无 电压 放大能力,有 电流 放大能力。
20.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下降为中频电压放大倍数Aum的0.7倍时,相对应的频率被称为放大电路的 上线频率 和 下限频率 ,二者之间的频率范围,称为放大电路的 通频带 。
21.晶体管阻容耦合放大器电路中,高频时放大倍数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半导体
关机键电容和分布电容的存在 的影响;低频时放大倍数下降的主
要原因是 耦合电容和旁路电容的存在 的影响。
22.在桥式整流电路中,负载为纯电阻。如变压器次级交流电压有效值V2=20V,则整流输出直流电压为 V,加上滤波电容时为 V。 23. 三种不同耦合方式的放大电路分别为: 阻容耦合 、 直接耦合 和变压器耦合。
24. 在甲类、乙类和甲乙类功率放大电路中,效率最低的电路为 甲类 ,为了消除交越失真要采用 甲乙类 电路。
25.三极管工作在放大状态时,测的三极管电流如图所示。另一极电流的大小为 0.03mA ;管脚① ② ③分别是 集电 极、发射 和 基 极。
26.差分放大电路,若u11?100??,u12?80??,则差模输入uid? 20
??,共模输入uic? 180 ??。
27.多级放大器常用的耦合方式有变压器耦合 、直接耦合 _和 阻容耦合 三种形式。
28.若三级放大电路的各级电压增益Au1=Au2=30dB,Au3=20dB,则其总电压增益为 80 dB,折合为 10^4 倍。 29.在双端输入、双端输出的理想差动放大电路中,若两个输入电压则输出电压
?Uo?U11??U12,
= 0 。若
?U1d?U11??1500?V,?U12??500?V,则可知差动放
大电路的输入差值电压输入信号为
?U1d1= 1000mV ,其分在两边的一对差模
?U1d2= 500 mV ,= -500mV ,
共模输入信号
?U1c= 1000mV 。
30.差分放大电路中,若ui1 =+40mV,ui2=+20mV,则可知该差动放大电路的共模输入信号uic= 30mV ;差模输入电压uid= 20mV 。
31. 差分放大电路中,若ui1 =+40mV,ui2=+20mV,则可知该差动放大电路的共模输入信号uic= 30mV ;差模输入电压uid= 20mV 。
32.电路如下图所示,已知二极管正向压降约为0.7 V,输出电压UO1= 0.7 V、UO2= 1.5 V、UO3= 1.3 V。
33.差分放大电路,若两个输入信号uI1=uI2,则输出电压,uO= 0 ;若u I1=100?V,u I2=80?V则差模输入电压uId= 20 ?V;共模输入电压uIc= 90 ?V。
34.差分放大电路具有电路结构 左右完全对称 的特点,因此具有
很强的抑制零点漂移的能力。它能放大 差 模信号,而抑制 共 模信号;差分放大电路中,若ui1 =+40mV,ui2=+20mV,则可知该差动放大电路的共模输入信号uic= 30mV ;差模输入电压uid= 20mV 。 35.理想集成运放差模输入电阻为 无穷大 ,开环差模电压放大倍数为 无穷大 ,输出电阻为 0 。
36.差分放大电路中,若ui1 = +40mV,ui2= +20mV,Aud = -100,Auc = -0.5,则可知该差动放大电路的共模输入信号uic = 30mV ; 差模输入电压uid= 20mV ,输出电压为uo = -2015mV 。
37.单相 整流 电路用来将交流电压变换为单相脉动的直流电压。 38.已知某差动放大电路Ad=100、KCMR=60dB,则其AC= 1 。 39. 理想集成运放差模输入电阻为 无穷大 ,开环差模电压放大倍数为 无穷大 。
40.差动放大电路具有电路结构 左右完全对称 的特点,因此具有很强的 抑制 零点漂移的能力。它能放大 差 模信号,而抑制 共 模信号。
41.在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中,净输入信号约为 0 , 反馈信号 约等于输入信号。
42.电压串联负反馈能稳定电路的 输出电压 ,同时使输入电阻 增大 。
43.差分放大电路中,若ui1 =+40mV,ui2=+20mV,则可知该差动放大电路的共模输入信号uic= 30mV ;差模输入电压uid= 20mV 。 44.差分放大电路,若两个输入信号uI1=uI2,则输出电压,uO= 0 ;若u I1=100?V,u I2=80?V则差模输入电压uId= 20 ?V;共模输入电压uIc= 90 ?V。
45.乙类功率放大电路中,功放晶体管静态电流ICQ= 0 、静态时的电源功耗PDC= 0 。这类功放的能量转换效率在理想情况下,可达到 78.5% ,但这种功放有 交越 失真。
46.某晶体管的极限参数PCM=150mW,ICM=100mA,U(BR)CED=30V。若它的工作电压UCE=10V,则工作电流IC不得超过 15 mA;若工作电压UCE=1V,则工作电流不得超过100 mA;若工作电流IC=1mA,则工作电压不得超过30 V。
47.某两极放大器,第一极增益是20dB,第二极增益为40dB,则多极放大器总电压放大倍数为 1000 。
48.放大器的频率特性包括 幅频特性 和 相频特性 两个方面,产生频率失真的原因是 这两个特性的正弦波在传输与放大中,波形变形限幅 。 49.差动放大电路两个输入端的电流分别是2v和3v,则共模信号是 2.5 _ v,差模信号为 -1 _ v。
50.放大器级间耦合方式有三种: 直接 耦合; 变压器 耦合; 阻容 耦合;在集成电路中通常采用 直接 耦合。
51.差分放大电路,若两个输入端信号uI1?=uI2,则输出电压uO= 0 ;若输入
uI1?=100??V,uI2?=80??V,则差模输入电压uId=?20 ?V;共模输入电压uIc?= 90 ?V。
52.乙类推挽放大器的主要失真是 交越失真 ,要消除此失真,应改用 甲乙类 类推挽放大器。
53.为避免50Hz电网电压的干扰进入放大器,应选用 带阻 滤波电路;当输入信号的频率为10 kHz~20 kHz时,为防止其他频率的干扰信号混入,应该选用 带通 滤波电路;为了获得输入信号中的频率高于100kHz的部分,应该选用 高通 滤波电路。
54.直流电源由 电源变压器 、整流 电路、 滤波 电路和 稳压 电路四部份组成。
55.根工作信号的频率范围,滤波器可分为四大类,它们是 高通滤波器 、 低通滤波器 、带通滤波器 和 带阻滤波器 。
56.串联型稳压电源由 稳压电路 、整流电路 、滤波电路 和 电源变压器 四部份组成。
57.理想运放工作在线性区时的两个特点是 虚短 和 虚断 。 58.在反馈放大电路中,若A表示开环放大倍数,F表示反馈系数,则AF称为 回路增益 ,1+AF称为 反馈深度 。当| 1+AF|>1时,表示引入的反馈是 负 反馈,当| 1+AF|<1时,表示引入的反馈是 正 反馈,当| 1+AF|=0时,表示电路处于 自激振荡 状态。
59.若三级放大电路的各级电压增益Au1=Au2=30dB,Au3=20dB,则总电压增益 80 dB,折合为放大倍数是 10^4 倍。
60.正弦波振荡电路一般由四部分组成,即放大电路、 反馈网络 、稳幅环节和 选频网络 。
61.在桥式整流电容滤波电路中,若变压器副边电压U2=20V,滤波电容足够大,则正常输出电压U0为_____V,如果RL脱焊,输出电压U0为______V。
V?16V,RL?8?62.OTL互补对称功放中,cc,若三极管的饱和管压降忽略不计,
????????????则
Pom? 。
63.理想运放工作在线性区时的两个特点是 虚断 和 虚短 。 64.RC正弦波电路的振荡条件是 ,起振条件是 。
65.直流电源可由变压器、整流电路 、滤波电路、 稳压电路 四部分组成。
V?16V,RL?8?66.OCL互补对称功放中,cc,若三极管的饱和管压降忽略不计,
则
Pom? 。
67.为了稳定静态工作点,可以引入 直流 负反馈,如要增大输入电阻,可以引入 串联 负反馈。
68.乙类功率放大电路中,功放晶体管静态电流ICQ=0,静态时的电源功耗PDC= 0 。这类功放的能量转换效率在理想情况下,可达到 78.5% ,但这种功放有 交越 失真。
69.正弦波振荡电路一般由四部分组成,即放大电路、 反馈网络 、稳幅环节、 选频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