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流浪乞讨人员现状调查》报告

2019-01-07 12:48

第21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广东省二等奖、深圳市一等奖作品

深圳市流浪乞讨人员现状调查

调查者:陈贵凤、吴桂槟、卢裕锋、邹佳娜、阮志光 指导教师:陈志文、周振超

[内容摘要]:通过调查分析处在深圳市内流浪乞讨人群现状及原因,人群发展的趋势,再分析调查目前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和管理情况,最后根据调查表分析市民对该人群的态度,寻求一些较为合理可行的管理方法。

[关键词]:流浪、乞讨、救助

前言: 在老师的支持与指导下,我们一组

5名同学阅读相关法学专著、学术论文,查阅了丰富的新闻资料,在形成了自己比较完整的调查思路后,开始了这一次的社会实践调查。调查中,我们走上街头采取了观察、交谈、蹲点等各种方式与流浪乞讨人员面对面交流,并且采用交谈或问卷调查的方式采访周围普通市民群众以获取更客观的信息。在大量问题凸现的情况下,调查组运用集体的智慧克服种种困难,顺利完成了调查,取得了十分丰富的成果。在对各种信息、数据进行了详尽的归类和分析以后,我们将调研所得以不同层面的分析汇总在这个调查报告当中。

目 录

一、深圳市流浪乞讨人员现状调查报告...........................……1

二、附件材料

1、福永中学社会实践调查小组活动宗旨及成员名单………………12

2、社会实践小组活动情况统计表.…………………………………13

3、调研手记及感想.……………………………………………14

3、流浪乞讨人员调查表. .………………………………………20

4、市民调查表. .…………………………………………………26

6、调查活动相片集.……………………………………………31

1

根据我们对深圳市街头、各类广场周围等地方50余名流浪乞讨者的调查、访问及知情市民的介绍,我们得出了以下调查结论:

一、流浪乞讨人员生存现状

(一)乞讨群体的构成

流浪乞讨群体从年龄上看多为老人和未成年人,青壮年人较少;从身体状况上看,残疾、有病的乞讨者较多,健康的乞讨者较少;从性别上看,女性多于男性。

(二)乞讨者地域来源

从城市管理处、火车站派出所、救助管理站等部门了解以及我们实际调查中得知,深圳的乞丐绝大部分来自外地,所占比例在95%以上,以四川、湖南、湖北、江西、河南农村的居多。 其中四川、湖南籍的乞讨者又占外省乞讨者的

50%左右;来自省内其他地区的乞讨者也占到不小比例,大约为20%,主要来源地为坪石、韶关、清远等地农村。流浪乞讨者绝大多数为农村人,只有极少量为城市人。

图:来个二重奏

(三) 乞讨者的行乞方式

根据我们的观察,目前深圳乞讨者的行乞方式主要有:

1、卖艺行乞——既有父子唢呐与笙二重奏,也有残疾老人单鼻孔吹竖笛。

2、暴露残疾乞讨——残疾乞讨者大多采取这类方式乞讨,根据流动与否又分为两类

(1)暴露残疾原地等待——这类乞讨者通常或坐或跪,面前放置一铁盒或瓷缸,等待路人施舍。

(2)暴露残疾坐小车流动——这类乞讨

2

图:暴露残疾

者一般是腿部残疾,坐在简陋的木制小车上,穿梭于人流中向路人伸手乞讨。

3、拦车乞讨——在较大的路口等处会有一些乞讨者趁汽车红灯等待时敲车窗乞讨,也有的乞讨者跪在车前双手举碗乞讨。

4、有无言的“悲惨家史”乞讨——用这一方式以博得路人的同情。根据采用形式不同,这一类乞讨者分为两类:

(1)地面写上或摆上“悲惨家史-----用粉笔字在水泥地或地面上用一张大纸书写上自己的“惨痛家史”,说明不幸,或用漂亮的书法写一些人生格言之类的话语。

(2)胸前挂上“悲惨家史”----- 这类乞讨者一般在硬纸板上写明自己的遭遇和乞讨要求挂在胸前,前面放置一碗向过往路人乞讨。

5、磕头乞讨——这类乞讨者就见到路人经过便会不断的磕头,也有的一“磕”不起,长时间呈磕头姿势。

6、怀抱遗像头扎白布乞讨为亲人戴孝——这类乞讨者一般为儿童,怀抱其“亲人”遗像头扎白色布条,跪在人行道上乞讨。

7、强行乞讨——这类乞讨者一般在向路人乞讨时若路人不给钱便不让走;也有小孩死死抱住路人的腿讨钱,甚至会趁路人从钱包里取钱之际抢去大额钞票逃走,前一段时间多见于深圳的各大广场上,目前已不多见。

8、怀抱婴孩乞讨——这一类乞讨者一般为中年妇女。

9、隐蔽性乞讨——这类乞讨者“见机行事”在保安或警察视线范围内,装作捡拾垃圾,一旦保安或警察离开,往往先若无其事的走近路人,然后突然伸手要钱。

此外,根据乞讨者的活动区域又可分为以下两种形式:

1、流动乞讨——这类乞讨者通常在商业步行街上手持一碗向行人或坐在路边石凳休息的人讨钱,也有的乞讨者来回在公交车站点向等车的乘客乞讨。

2、原地等待——这类乞讨者一般趴在自己的被褥上,或者跪在、蹲在原地等待人们施舍。

(四)乞讨者的行乞收入

根据我们与流浪乞讨者的访谈调查和实际观察,乞讨的收入跟这一群体他们自身的年龄构成和行乞方式有着很大的关联。卖艺者收入最高,而其中又以儿童卖艺者收入最高,每天收入为几十到近百元;靠暴露残疾的乞讨者次之,一天能收入十几到几十元;单纯乞讨的老人和儿童又次之,但一天也能讨到近十元左右,多者会在十几元左右;中青年乞讨者磕头乞讨收入最低,观察中曾经有一个青年乞丐一下午只收入了几枚硬币。流动乞讨者

3

行乞收入多于原地等待乞讨者。总的来说,这些人的收入还是比较可观的,一个月平均在600元左右。

饮食方面被调查的乞丐大多用乞讨所得钱买东西吃,也有的向饭店讨要剩菜剩饭。住宿方面有一部分乞讨者租赁附近的便宜房子,多为老年乞丐、女性乞丐;但是更多的乞丐则说他们乞讨到哪里,住到哪里,夏天露宿街头,冬天宿于涵洞、高架桥下。我们在调查中得知,市内各大广场上,每晚都露宿很多乞丐。

乞讨毕竟是以讨到钱为目的,同样情况下,自然以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尤其是流动人群比较多的地方最为理想。于是,城市广场、商业街与旅游景点成为流浪乞讨者比较集中的地方。调查中我们发现,深圳市关内流浪乞讨人员目前比较集中的分布区域有华强北、东门步行街及周边地区,关内以前为流浪乞讨人员最为密集地区,目前因为开展治安专项治理活动,关内各派出所加大了管理力度,只发现个别隐蔽性流浪乞讨者;而城乡结合地带因为相关部门管理缺失成为流浪乞讨人员集中地区。

就乞讨者本身来说,他们有的是常年乞讨,有的却是农闲季节来城市乞讨,农忙回家种地,所以,在农忙季节乞讨者的数量会有所下降。就有利于乞讨的时机来说,一天当中早上、傍晚人们户外活动的时候比较容易讨到钱,乞丐较多在此时外出乞讨;一年之中,在春节期间、旅游旺季,流浪乞讨者会比较密集。

在我们调查中乞讨者自称的乞讨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家庭贫困被迫乞讨——这些乞讨通常或者称为了维持基本生活,或者为了有病的家人迫不得已才来乞讨。

2、偶遇自然灾害——这类乞讨者一般来自自然灾害频发地区,生活较为困难。

3、继续学业——这类乞讨者通常自称因父母双亡或有病自己无法继续学业,想通过乞讨攒钱回家上学。

4、残疾人就业生存困难——通常自称无法就业,为了减轻家人负担靠乞讨养活自己。

5、家庭养老原因——乞讨者中老人多称子女不尽赡养义务或没有子女,只能通过乞讨维持生存。

4

图:笑容可掬


《深圳市流浪乞讨人员现状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近似数说课稿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