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概论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2019-01-07 12:51

前 言

在党中央的关心下,“两课”的教学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教材建设也有了重大的进展,为了帮助广大师生更好地学好公共政治理论课,我们组织编写了这套“大学公共政治课教材指导系列”。

本系列丛书体例按照“知识概要”、“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辨析题”、“论述题”、“材料题”,具体题量根据章节内容略有调整,基本涵盖了各章节的重点和难点,既便于教师课后布置作业,也便于学生自查。

本书由新疆大学朱瑛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曹景文副教授任主编,新疆石河子大学张振华教授、新疆医科大学李增生副教授任副主编,具体分工如下:朱瑛(第一、二章),曹景文(第三章),买买提.托乎提(第四章),陈伟(第五章),杨丽(第六章),袁庆辉(第七章),胡菊(第八章),张振华(第九章),李增生(第十、十四章),鸿亚非(第十一章),蒋婵(第十二章),朱晶(第十三、十五章),全书由朱瑛拟定了体例和主审,曹景文统一审稿。

本书是配合新的公共政治课教材教学的指导材料,我们真诚希望对公共政治课的教学有所裨益,这是第一次尝试,其中疏漏与不足,敬请广大师生指正,以便重版时修订。

编 者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知识概要:

历史经验证明,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发挥指导作用,必须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的历史传统、中国的优秀文化相结合,以形成具有中国特性、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毛泽东思想在许多方面以其独创性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构成了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思想体系。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独创性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将长期指导我们的思想和行动。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重大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邓小平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基本观点,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个重大理论成果。它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科学发展观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是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根本指针。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党的历史上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是 ( ) A.毛泽东 B.周恩来 C.刘少奇 D.邓小平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成为全党共识的标志是 ( ) A.遵义会议 B.瓦窑堡会议 C.延安整风 D.党的七大

3.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的会议是 ( ) A.八七会议 B.遵义会议 C.党的六大 D.党的七大

4.毛泽东思想的核心和精神是 ( ) A.武装斗争 B.统一战线 C.实事求是 D.群众路线

5.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是 ( ) A.政治路线 B.群众路线 C.思想路线 D.基本路线

6.提出“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的是 ( ) A.邓小平 B.江泽民 C.胡锦涛 D.温家宝

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重大理论成果是 ( )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8.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主题是 ( ) A.战争与革命 B.战争与和平 C.和平与发展 D.发展与改革

9.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命题的会议是 (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二大 C.十二届三中全会 D.十三大

10.标志着邓小平理论形成轮廓的会议是 (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二大 C.十二届三中全会 D.十三大

11.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的会议是 ( ) A.十三大 B.十四大 C.十五大 D.十六大

1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 )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B.什么是党的建设,怎样搞好党的建设 C.什么是改革开放,怎样进行改革开放 D.什么是市场经济,怎样建设市场经济体制 13.新时期中国最鲜明的特点是 ( ) A.经济发展 B.社会稳定 C.改革开放 D.人民富裕

1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三个重大理论成果是 ( ) 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 D.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

15.江泽民第一次提出“三个代表”要求的时间是 ( ) A.1989年 B.1992年 C.2000年 D.2002年

16.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的会议是 ( ) A.十三大 B.十四大 C.十五大 D.十六大

17.党在新世纪新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 ( ) 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B.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

C.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D.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18.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在坚持 ( ) A.与时俱进 B.党的先进性 C.执政为民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19.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在坚持 ( ) A.与时俱进 B.党的先进性 C.执政为民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20.我们党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的会议是 ( ) A.十六大 B.十六届二中全会 C.十六届三中全会 D.十六届四中全会

21.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回答的问题是 ( )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B.什么是党的建设,怎样进行党的建设 C.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 D.什么是和谐社会,怎样构建和谐社会 2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 ) A.以人为本 B.全面发展 C.协调发展 D.可持续发展

23.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 ( ) A.全面 B.和谐 C.协调 D.发展

24.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 ( ) A.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 B.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C.先富带动后富 D.综合平衡稳步发展

2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 ( ) A.科学发展观 B.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论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D.发展是硬道理

二、多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包括 ( )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E.市场经济理论

2.1931年开始在党内占统治地位的“左”倾路线主要有 ( ) A.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 B.把共产国际决议神圣化 C.把苏联经验神圣化 D.把中国经验绝对化 E.对中国传统文化全盘否定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 ( ) A.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问题 B.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 C.同中国的历史传统相结合 D.同中国的优秀文化相结合

E.形成具有中国特性、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4.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中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有( ) A.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B.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C.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D.建设创新型国家 E.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5.毛泽东思想是 ( ) A.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B.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C.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D.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E.如何进行阶级斗争的理论

6.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法宝主要有 ( ) A.群众路线 B.武装斗争 C.统一战线 D.党的建设 E.独立自主

7.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 ( ) A.党的建设 B.发扬民主 C.实事求是 D.群众路线 E.独立自主

8.党的群众路线是 ( ) A.一切为群众 B.一切依靠群众 C.从群众中来 D.到群众中去 E.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9.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包括 ( ) A.新民主主义理论 B.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C.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D.政策和策略 E.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10.邓小平理论是 ( ) A.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使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 B.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 C.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D.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E.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11.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历史条件包括 ( ) A.时代主题的转换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B.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根据 C.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现实根据 D.大党大国的衰落的教训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契机 E.国情和党情的重大变化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现实依据

12.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包括 ( ) A.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改革开放理论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E.科学发展观

13.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因为 ( ) A.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B.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C.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 D.形成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科学体系 E.新世纪进行党的建设的重要学说

14.“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 ( ) A.立国之本 B.立党之本 C.执政之基 D.力量之源 E.强国之路

15.江泽民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 A.关键在坚持党的领导 B.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 C.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 D.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E.本质在坚持依法行政

1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是指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 (A.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B.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关系的发展要求 C.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D.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E.代表中国先进生产方式的前进方向

1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 (A.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思想 B.关于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的思想 C.关于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思想 D.关于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的思想

E.关于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思想

18.协调发展,要努力做到 (A.统筹城乡发展 B.统筹区域发展 C.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D.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E.统筹国内和对外开放

19.可持续发展,就是要 (A.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B.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C.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D.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E.我们这一代要少开发资源,尽量留给后代

20.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关系,做到 (A.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

B.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 C.既要遵循经济规律,又要遵循自然规律

D.既要讲究经济社会效益,又要讲究生态环境效益 E.既要搞好国内经济发展,又要搞好对外开放

三、简答题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2.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3.“三个代表”之间辩证关系。 4.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 5.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

四、辨析题

1.毛泽东思想就是毛泽东的思想。

) ) ) ) )


毛泽东概论课后练习题附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2016尔雅通识课《幸福心理学》课后作业答案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