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自贡市2015年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2)

2019-01-07 13:39

A.子无以鲁国骄士 以:因为。 . B.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之:的。 .

C.混沌待之甚善 之:他们,指倏与忽。 . D.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吾而死 与:与其。 .

16.下面的文字,用现代汉语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沐三握发译文:一次沐浴,要三次停下来,握着自己已散的头发,接待宾客。 B.一饭三吐哺译文:吃一顿饭,要三次停下来,接待宾客。 C.博闻强记译文:见闻广博,记忆力强。 D.可不慎欤译文:可不可以慎重呢?

17.下列对这篇课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首句“成王封伯禽于鲁”说明周公诫子的地点,突现诫子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B.“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是周公诫子的第一句话,也是他诫子部分的总起,或曰是中心句。

C.文章末句“可不慎欤”呼应首句,加强肯定的语气,起到总结问题的作用,突出了中心句。

D.这篇文章言简意赅,说理逐层深入,给人不可置疑的感觉,读来使人心悦诚服。

第Ⅱ卷(共99分)

四、(14分)

18.按要求默写填空。(5分)

①《与朱元思书》中,面对奇山异水,作者不由得发出了一番感慨“ ,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是作者对追求功名利禄的一种否定。 ②《黄鹤楼》一诗的颈联“晴川历历汉阳树, ”写作者晴日在黄鹤楼所见之景。

③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④俗子胸襟谁识我? 。(秋瑾《满江红》) ⑤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19.阅读下面两首词,然后回答问题。(9分)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①上面两首词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帆:船,这里喻指星星。 B.殷勤:情意恳切的样子。 C.沙场:战场。

D.霹雳:本指雷声,这里比喻射箭时箭雨发出的响声。

②《破阵子》中“梦回吹角连营”一句词的意思是: ③判断下面对这两首词分析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A.《渔家傲》中“学诗谩有惊人句”流露出词人对自己创作的不满之情。( ) B.《渔家傲》末尾“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意境壮阔,想象丰富,充满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

C.《破阵子》是一首寄赠之作,辛弃疾自称“壮词”,全篇以“壮”语贯穿始终。( ) D.《破阵子》末句“可怜白发生”,词意急转直下。“可怜”两字至为沉痛,为壮志难酬表示出极大的惋惜和哀伤。( ) 五、(22分)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20~25题。

莲池老人 贾大山

庙后街,是县城里最清静、最美丽的地方。那里有一座寺院,坍塌的山门殿宇间,留得几处石碑,几棵松树,树顶上蟠着几枝云团似的墨绿,气象苍古如古老的诗歌。寺院西南面是个池塘,清清的水面上,有鸭,有鹅,有荷;池塘南岸的一块石头上,常有一位老人抱膝

而坐,也像是这里的一个景物。寺院虽破,里面却有一座钟楼。那是唐代遗物,青瓦重檐,两层楼阁,楼上吊着一只巨大的铜钟。据说,唐代钟楼,全国只有四个半了,可谓吉光片羽,弥足珍贵。只是年代久了,墙皮酥裂,瓦垄里生满枯草。若有人走近它,老人就会隔着池塘喝喊:

“喂——不要上去,危险——”

老人很有一些年纪了,头顶秃亮,眉毛胡子雪白,嗓音却很雄壮。文物保管所的所长告诉我,他是看钟楼的,姓杨,名莲池,1956年春天,文保所成立不久,就雇了他,每月四元钱的补助,一直看到现在。

我喜欢文物,时常到那寺院里散心。有一天,我顺着池塘的坡岸走过去。 “老人家,辛苦了。” “不辛苦,天天歇着。” “今年高寿了?”

“谁晓得,活糊涂了,记不清楚了。” 聊了一会儿,我们就熟了,谈得很投机。

老人单身独居,老伴儿早故去了。他的生活很简单,一日三餐,有米、面吃就行。两个儿子都是菜农,可他又在自己的院里,种了一畦白菜,一畦萝卜,栽了一沟大葱。除了收拾菜畦子,天天坐在池边的石头上,看天上的鸽子,看水中的荷叶,有时也拿着工具到寺里去,负责清除里面的杂草、狗粪。——这项劳动也在那四元钱当中。

他不爱说话,可一开口,便有自己的道理,很有趣味。中秋节前的一天晚上,我和所长去看他,见他一人坐在院里,很是寂寞。我说: “老人家,买台电视看吧。”

“不买。”他说,“那是玩具。钱凑手呢,买一台看看,那是我玩它;要是为了买它,借债还债,那就是它玩我了。” 我和所长都笑了,他也笑了。

那天晚上,月色很好,他的精神也很好,不住地说话。他记得那座寺院里当年有几尊罗汉、几尊菩萨,现在有几块石碑、几棵树木,甚至记得钟楼上面住着几窝鸽子。秋夜天凉,我让他去披件衣服。他刚走到屋门口,突然站住了,屏息一听,走到门外去,朝着钟楼,放声喊起来:

“喂——下来,那里玩不得呀!踩坏我一片瓦,饶不了你??”喊声未落,见一物腾空一跃,逃走了。我好奇怪,月色虽好,但究竟隔一个池塘呀,他怎么知道那野物上钟楼呢?

他说他的眼睛好使,耳朵也好使,他有“功夫”。

可是有一天,我忽然发现他死了。那天上午,我到城外给父亲上坟,看到一棵小树下,添了一个新坟头。坟头很小,坟前立了一块砖,上写“杨莲池之墓”。字很端正,像用白灰写的。我感到太突然了,想着他生前的一些好处,就从送给父亲的冥钱里,匀了一点儿,给他烧化了??

当天下午,我怀着沉痛的心情,想再看看他的院落。一进院门,吃了一惊,屋里传出了欢笑声。推门一看,几位老人,有的坐在炕上,有的蹲在地下,正听他讲养生的道理。 我傻了似的看着他说:“你不是死了吗?” 老人们怔住了,他也怔住了。 “我在你的坟上,已烧过纸钱了!” “哎呀,白让你破费了!”

他笑了,笑得十分快活。他说去年冬天,到城外拾柴火,见那里僻静,树木也多,一朝合了眼,就想“住”到那里去。见那里的坟头越来越多,怕没了自己的地方,就先堆了一个。老人们听了,扑哧笑了,一齐批判他:好啊,抢占宅基地!

天暖了,他又在池边抱膝而坐,看天上的鸽子,水中的小荷??有人走近钟楼,他就隔着池塘喝喊:

“喂——不要上去,危险——”

清明节,我给父亲扫墓,发现他的“坟头”没有了,当天就去问他: “你的‘坟头’呢?” “平了。” “怎么又平了?” “那也是个挂碍。”

他说,心里挂碍多了,就把“功夫”破了,工作就做不好了。

(摘自《中国短篇小说百年精华》,有删改) 20.小说以寺院的环境描写开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按要求简要分析。(3分) ①交代 ,引起下文;

②渲染环境的 ,为人物的出场营造一个诗意的氛围; ③衬托 ,暗示出莲池老人的独特个性。

21.看钟楼的老人先给自己“立坟头”,后又“平坟头”,小说写这两个情节表现了老人怎样的心理?请简要分析。(4分)

①立坟头: ②平坟头:

22.从全文看,看钟楼老人的“功夫”应该怎样理解?请从两个层面简要回答。(3分)

23.小说中看钟楼的老人有哪些性格特点,下列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专注工作,尽职尽责 B.生活勤俭,知足常乐 C.不问世事,随遇而安 D.幽默达观,淡泊悠闲 24.仿照下列句子的形式,另写一个句子。(3分)

例句:那里有一座寺院,坍塌的山门殿宇间,留得几处石碑,几棵松树,树顶上蟠着几枝云团似的墨绿,气象苍古如古老的诗歌。 仿句:

25.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6分)( )( ) A.这篇小说以纯净自然之笔,叙述了一个老人看护寺院钟楼的事情。叙述舒缓,没有太强的故事性,因而故事的重点不在于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而是诗意的叙事。 B.小说采用第一人称“我”叙述故事,使读者产生了真实感和亲切感;在叙述的同时穿插着议论、抒情,从而巧妙地传达了作品的内在意蕴。

C.看钟楼老人在“立坟头”后又“平坟头”,是因为“立坟头”一事影响得他不能正常地工作,只有“平坟头”才能心无挂碍,让自己正常工作。

D.小说中的对话描写贯穿全篇,其中我和看钟楼老人交谈时真诚的态度,表达出我对老人的喜爱和敬佩之情。

E.平凡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心无挂碍”“有‘功夫’”,看钟楼的老人身上折射出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家的超然和儒家的担当。 六、(63分)

26.下面两题,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1)题目:这句话,这颗心

要求:①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②文中的人名、地名、单位名一律用“??”代替。③不得抄袭。④全文不少于500字,最多写满格。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丛林寺院里来了一位名叫心智的小沙弥,勤奋好学、聪明灵动,颇得通明禅师的器重。可是,心智刻苦禅修几年之后,居然不见长进,聪明依然,悟性无增。


四川省自贡市2015年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九上化学推断题题眼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