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 C. U??jXI
112对于理想变压器来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2 。
A.变压器可以改变各种电源电压 。
B.变压器原绕组的输入功率是由副绕组的输出功率决定的。 C.变压器不仅能改变电压,还能改变电流和电功率等。
113.某元件的复阻抗Z?(8?j6)?,则可判断其为( 2 )元件。
A)电阻性; B)电感性; C)电容性 114、日常生活中,照明线路的接法为:( 2 )。
A)星形联接三相三线制; B)星形联接三相四线制; C)三角形联接;
115. 一台三相电动机,每相绕组的额定电压为220V,对称三相电源的线电压为380V,则三相绕组应采用 。 A.星形联结,不接中线 B. 星形联结,并接中线 C. A、B均可 D.三角形联结 116. 电路如图1.1所示,电路有( 3 )节点和( )网孔。 A. 2,3 B. 2,6
C. 3,3 D. 4,6
117 .电路如图1.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R 增加时,I1 增加
B. R 增加时,I2 增加 C. R 增加时,I1 I2 I3不变
D. R 增加时,I3 增加
118. 电路如1-3所示,当R2 增大时,下列说法正
A. A点电位升高,B点电位降低 B. A、B两点电位均升高 C. A、B两点电位均降低
D. A点电位降低, B点电位升高
119. 电路如图1.4所示,已知U1 =-4V,U2 =2V,则Uab =( 1 )。 A.-6V B.-2V C.2V D.6V
1.6所示,ab 端的等效电阻Rab 为( 3 )。 A. 4Ω C. 8Ω
121. 当电路处于短路工作状态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3)。
A. 电路中有电流,负载吸收功率
B. 电路中无电流,负载电压等于零 C. 电路中有电流,负载不吸收功率 D. 电路中无电流,负载电压不为零
122. 在图1.7中,电路的等效电阻Rab =( 1)。
A. R/4 B. R C. R/2 D. 2R
11
确的是( 1 )。
120. 电路如图B. 5Ω D. 9Ω
123. 有额定功率PN=80W, 额定电压UN=220V 的灯泡两只,将其串联后接到额定电压为220V 的直流电源上,则这时每只
灯泡的实际功率为(1 )。 A. 20W B. 40W C. 80W D. 160W
124.电路如图1.8所示,电流I =(4 )。
A. -1A B. 3A C. 5A D. 9A
125. 已知正弦电压在t=0时为220V,其初相位为450,则它的有效值为( 2)。
A. 110
V B. 220 V C. 220
V D. 380 V
126. 通常交流仪表测量的是交流电流、电压的(3 )。
A. 幅值 B. 平均值 C. 有效值 D. 瞬时值
127. 正弦电压u1=sin(ωt+150)V和u2=10sin(2ωt-150)V的相位差是(4 )。
A. -300 B. 600 C. -600 D. 不确定 130. 电流 i =5
sin(ωt+53.1o)A 的相量形式 是(1 )。
o
o
A. (3+j4) A B. (3-j4) A C. (4+j3) A D. (4-j3) A 131. 下列表达中,正确的是(3 )。
A. =5sin(ωt-300)=
A B. =10sinωt A
A
C. =10 30o A D. =132. 下列表达式中,错误的是(1 )。
A. =
A B. =(3-j4) V C. i =10sinπt A D. I =6 A
133. 在电阻元件的交流电路中,伏安关系表示错误的是(3 )。
A. u =iR B. U =IR C. m
=R D. = R
134. 已知电容两端电压为u=10sin(ωt+300)V,则电容电流i=(3 )。
A. jωCsin(ωt+30o) A B. ωCsin(ωt+120o) A C. 10ωCsin(ωt+120) A D. 10ωCsin(ωt-60) A
135. 在某频率下,测得无源电路的阻抗为Z=2+j3Ω,则此电路为(1 )。 A. RL 电路 B. RC 电路 C. LC 电路 D. 纯电阻电路 136. 电路如图4.1所示,电流i对电压u的相位关系为(2 )。
A. i超前u B. i滞后u C. i与u 同相 D. i与u 反相
o
o
12
137. 已知一无源二端网络,端口电压(1 )。
A. (C. (
) Ω B. () Ω D. 10 Ω
V,电流A,则其等效阻抗为
) Ω
138. 电路如图4.2所示,已知R、L、C 的电压有效值均为30V,则电源电压uS的有效值为(1 )。
A. 30 V B. 60 V C. 90 V D. 120 V
139. 电路如图4.3所示,工作频率f =50HZ,则其功率因数为(3 )。 A. -0.5 B. 0.5 C. 0.707 D. 1
140. 电路如图4.4所示,已知电压u的有效值为 20V,电流i的有效值为 1A,则电容 C 两端电压的有效值为(3 )。
A. 0 V B. 8 V C. 16 V D. 20 V
141. 在交流电路中,复数阻抗Z和阻抗角Φ可表示为(1 )。
A. 和arctg B. 和arctg
C. 和arctg D. 和arctg
142. 电路如图4.5所示,电路的复数阻抗 Z =(1 )。
A. (1-j)Ω
B. (1+j)Ω C. 2/3Ω D.
143. 电路的电压
V,电流
A,则该电路的平均功率 P =(4 )。
A. 1200 W B. 692 W C. 600 W D. 346 W
144. 两并联支路电流 i1 =10
o
(ωt+30o)A, i2 =10sin(ωt-60o)A,则总电流 i =(2 )。
A. 20sin(ωt-30) A B. 20sinωt A C. 20
t A D. 20t-30o) A
145.三相交流发电机的三个绕组接成星形时,若线电压V,则相电压ua= 3
13
A.C.
V B. V D.
V V
V,则线电流 为 4
146.对称三相负载RA= RB= RC =10 Ω,Y形联接于三相电源中,已知线电压
A.
A B.
A C.A D.
A
147.在对称三相负载三角形联接的三相电路中,有 1
A.UL=UP B.
C.
D.
148.对称三相负载星形联接的三相电路中,有 2
A.
B.
C. D.
V,则线电流
是 1
149.对称三相负载ZA=ZB=ZC=60+j80 Ω ,三角形接法。已知线电压
A.
A B.
A C.
A D.A
150.电路如图5.1所示。电源线电压为380V,当 S1及S2 均闭合时,各电流表的读数均为3.8 A。当 S1闭合、 S2断开时,安培表A1的读数为 3
A. 9 A B. 0 A C.2.2 A D.3.8 A
151.如图5.2所示三相电路,三相电源对称,三相负载星形连接。若已知
V,
Za=Zb=Zc =20∠60o Ω,Zc断开后,Ua为 3
A.380 V B.220 V C.190 V D.110 V
152.在图5.3所示电路中,三相四线制电源线电压为380 V,接有对称星形联结的白炽灯负载,此外,在C相上接负载 Z=60+j80 Ω。求中线电流IN 2
14
A.1.2 A
B.2.2 A
C.3.2 A
D.5.2 A
153.在线电压为380 V的三相电源上,接两组电阻性对称负载,如图5.4所示。求两组负载消耗的功率P=4
A.760 W B.760
W
C.1520 W D.1800 W
154.在图5.5中,电源线电压Ui=380 V。如果各相负
载的阻抗都等于22 Ω,三相平均功率
P= 2
A.1140 W B.2200 W C.6600 W D.3800
W
155. 电路如图2.1所示,a,b两点间电压Uab =(3 )。 A. -14V B. -6V C. +6V D. +14V
156. 电路如图2.2所示,a,b两端可等效为( 1)。
A. 电压源 B. 电压源和电流源串联 C. 电流源 D. 电压源和电流源并联
157. 某电源向一可变电阻RL 供电,当RL 从100Ω下降至10Ω,负载电压约下降1%,此电源为(2 )。
A. 恒压源 B. 内阻约为0.1Ω的电压源
C. 恒流源 D. 内阻约为100Ω的电流源
158. 电路如图2.3所示,电流I3 =(3 )。
A. 1A B. 2A C. 3A D. 4A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