酪氨酸酶的粗提取,分离纯化、纯度鉴定及活性测定

2019-01-07 19:32

西安交通大学实验报告

成绩 课 程: 实验 日期:2012年 月 日

专业班级: 组别 交报告日期:2102年 月 日 姓 名: 学号 报 告 退 发:(订正、重做) 同 组 者: 教师审批签字:

实验名称: 酪氨酸酶的粗提取、分离纯化、纯度鉴定及活性测定 实验目的:

1.自行查阅资料,选取原材料,设计合理的酪氨酸酶提取、分离、纯化鉴定以及活性测定的方案;

2.按照实验方案,自主进行实验并对实验方案进行评价和改进;

3.通过酪氨酸酶的分离过程,了解并熟悉生物工程下游分离工程的一些常规操作;

4.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和汇总展示,培养分析问题和自我展示的能力。

实验原理:

酪氨酸酶是一种含铜的氧化还原酶,广泛存在于动植物和微生物体内。与生物体黑色素的合成直接相关。近年来,有学者已经从各种植物中提取得到酪氨酸酶,如马铃薯,蘑菇,香蕉,苹果,桑叶以及香樟等。相关资料显示,L-多巴和邻苯二酚测定体系都说明香蕉,马铃薯及蘑菇中酪氨酸酶的活性较高。因此,本实验选取香蕉为实验原材料,通过简单的提取分离以及纯化,初步得到了酪氨酸酶的样品(溶液),并用邻苯二酚为底物对其活性做了定性鉴定。

酪氨酸酶的粗提取包括研磨(匀浆),过滤,离心,盐析和透析等过程。盐析蛋白质在高离子强度的溶液中溶解度降低、发生沉淀的现象。随着溶液中离子强度的增大,蛋白质表面的双电层厚度降低,静电排斥作用减弱。同时由于盐的水化作用使蛋白质表面的疏水区附近的水化层脱离蛋白质,暴露出来,增大了蛋白质表面的疏水相互作用,容易发生凝集,进而沉淀。盐析的方法有Ks盐析法

1

和β盐析法,前者是改变体系的离子强度,而后者的则通过改变温度和pH实现。由于蛋白质对离子强度的变化十分敏感,所以常采用Ks盐析法。常用的盐有硫酸铵等。通过查阅资料,本实验中采用饱和度为55%的硫酸铵进行酪氨酸酶的盐析沉淀。透析是一种膜分离的方法,利用的是浓度引起的自由扩散,在透析袋内盛放盐析后酪氨酸酶的溶解液,放入缓冲液内透析,目的是除去盐析过程带入的离子。透析袋在使用前一般需要进行预处理。

通过以上操作可得到酪氨酸酶的粗酶液。粗酶液需要进一步的分离纯化。离子交换色谱法是一种利用离子交换剂作为固定相,根据荷电溶质与离子交换剂间静电相互作用力的差别进行溶质分离的洗脱色谱法。离子交换色谱法洗脱的方式有恒定洗脱,线性梯度洗脱和逐次洗脱的方式。使用离子交换色谱时,首先需要填充固定相,如果是干粉还需要溶胀,填充的色谱柱不能有气泡,否则会影响分离结果。上样前需要先用上样缓冲液平衡,上样后需要用有一定离子强度的洗脱液洗脱,获得蛋白质样品。

经离子交换色谱柱纯化后的样品还可以继续纯化。由于实验条件和时间的限制,本实验的纯化仅进行到离子交换色谱一级。对于纯化后的样品,首先需要对其纯度进行鉴定,纯度鉴定采用SDS-PAGE(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来验证。

由于邻苯二酚在酶和氧的条件下转变成邻苯醌的速率很快,故可测定邻苯二酚转变成邻苯醌的速率而测定酶的活性 (可用411nm处的吸光度对时间作图, 从所得的直线斜率求酶的活性)。实验设计的思路可以用如下流程图表示:

2

实验器材及材料:

冰箱,天平,匀浆器,纱布,烧杯(100ml,250ml,500ml各1个),试管20个,5810R离心机,精密pH试纸,透析袋(截留分子量8000-14000,宽20mm),镊子,电泳槽,梳子,电泳仪,小型摇床,大培养皿,电炉,手套,口罩,50ml离心管,涡旋仪,1.5ml ep管,量筒(10ml,100ml,500ml各一个),滤纸,移液枪(10μl,200μl,1000μl),枪头(1000μl,200μl,10μl),阴离子交换柱,离子交换色谱仪,Ultrospec 2100 pro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石英比色皿; 实验原材料:香蕉2.5kg;

pH7.5Tris-HCl缓冲液(0.1mol/L);硫酸铵(需要配成饱和溶液);lmmoI/L EDTA-Na2, 2%

碳酸氢钠;0.02mol/L Tris-HCl缓冲液(pH7.5);30%凝胶储液,1.5mol/L Tris-HCL(pH8.8),1 mol/L Tris-HCL(pH6.8),10%SDS,10%AP,TEMED,蒸馏水,2×样品溶解液,5×电泳缓冲液,考马斯亮蓝染色液,脱色液,低分子蛋白marker,凡士林,邻苯二酚,L-DOPA,pH7.2的磷酸盐缓冲液:Na2HPO4,NaH2PO4。

实验内容及步骤:

(一)酪氨酸酶的粗提取

1.将预先冷藏过的香蕉去皮,准确称量50g,加入50ml0.1mol/LTris-HCl(pH7.5)缓冲液,多次间歇性匀浆。

2.匀浆后,倒出香蕉混合物,双层纱布过滤,用0.1mol/L Tris-HCl缓冲液冲洗纱布,收集滤液,弃残渣物质。

3.将滤液分装至50ml离心管内,4℃,4000r/min,离心10min,收集上清,弃沉淀和漂浮物。上清液分装至50ml离心管内,再次4℃,4000r/min,离心10min,弃沉淀和漂浮物,收集上清液。

4.在收集到的上清液内加入饱和度为55%的硫酸铵,盐析沉淀3h。用50ml离心管分装,4℃,4000r/min,离心10min,弃上清。

5.每管内各加入1000μl 0.02mol/L的Tris-HCI缓冲液(pH7.50),用移液枪枪头慢慢吹打,使沉淀物充分溶解。

6.取约10cm长的透析袋,浸没于lmmoI/L EDTA溶液内,煮沸3min,用镊子取出,浸入2%碳酸氢钠溶液中煮沸3min,再用镊子取出,浸入蒸馏水中,煮沸3min,漂洗干净。将处理过的透析袋的一端密封,加入上述各离心管内的沉淀物溶解液,

3

将另一端也密封后,置于0.02mol/L Tris-HCl(pH7.5)缓冲液内,使透析袋没过液面。4℃,透析48h,期间共换0.02mol/L Tris-HCL缓冲液3次。

透析除盐后,即得粗酶液。在进行下一步分离纯化之前,需要进行酶活性的定性鉴定。酶活性定性鉴定采用邻苯二酚反应体系进行,即在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邻苯二酚溶液内加入少许粗酶液,振荡片刻,同空白对照对比,看有无显色。 (二)酪氨酸酶的分离纯化(离子交换色谱)

由于实验前毕业生学长已经装好阴离子交换柱,所以实验操作过程省去了装柱的环节。

1.启动计算机,打开软件PrimeView,开启离子交换色谱仪。选择手动模式(manual)。A、B进液管均插入蒸馏水内,设置A和B以1:1流入,流速4ml/min。2.待基线走平后,将A管插入0.02mol/LTris-HCl(pH7.5)缓冲液,B管插入含有0.5mol/L NaCl的0.02mol/L Tris-HCl(pH7.5),先设置B管流入,A管不流入,待盐度曲线走平后,设置A管流入,B管不流入。待盐度曲线下降并走平后,在load状态下上样,每次注入5ml,然后设置状态为inj。期间流速一直保持4ml/min。 3.上样后在0.02molTris-HCl作用下,部分杂质被洗下,在图线上会出现吸收峰。待吸收曲线走平后,设置B管流入,A管不流入,用含0.5molNaCl的Tris-HCl进行洗脱。

4.随着盐度曲线的上升,蛋白质吸收曲线也开始上升并出现吸收峰。对吸收峰以及附近的洗脱液进行分管收集,按每管3ml进行收集。

5.对收集到的样品液进行酶活性的筛选,获得有酶活性的试管。混合pH6.0磷酸缓冲液1.4ml及0.1mol/L 邻苯二酚溶液1.0ml,再加入0.1ml各管收集到的酶液,记录开始变色时间,将各管反应半个小时以上,测最终吸光度值并记录。 离子交换色谱柱在使用过程中,要及时排尽进液管A和B中的气泡,否则会影响分离效果。

(三)酪氨酸酶纯度的鉴定(SDS-PAGE电泳)

1.部分试剂的配制(称量配制过程中要戴口罩,戴手套):

30%丙烯酰胺:称取丙烯酰胺30g,甲叉双丙烯酰胺0.8g,加热溶解于去离子水,定容至100ml,放入棕色试剂瓶内,4℃保存避光。

1mol/L Tris-HCl (pH 6.8):称取Tris 12.11g,充分溶解于70ml 去离子水,用稀HCl调节pH至6.8,定容至100ml,室温保存。

4

1.5mol/L Tris-HCl (pH 8.8):称取Tris 18.17g,充分溶解于70ml去离子水,用稀HCl调节pH至8.8,定容至100ml,室温保存。

10% SDS:称取1.0g SDS,溶解于去离子水,定容至10ml,室温保存。 10% 过硫酸铵(AP):称取过硫酸铵1.0g,溶解于去离子水,定容至10ml,分装于Ep管中,-20℃冷冻保存。

2×样品溶解缓冲液:依次取12.5ml 1mol/L Tris-HCl (pH 6.8),10ml甘油,2g SDS,1mlβ-巯基乙醇,1mg溴酚蓝,混合,用去离子水定容至50ml,分装于Ep管中,-20℃冷冻保存。

5×电泳缓冲液:称取Tris 7.55g,甘氨酸36g,SDS 2.5g,用ddH2O定容至500ml,室温保存。

考马斯亮蓝染液(R-250):称取0.5考马斯亮蓝R-250,先溶于60ml乙醇,再加入20ml乙酸,用ddH2O定容至200ml,室温保存。

脱色液:取60ml乙醇, 20ml乙酸,混合后用ddH2O定容至200ml,室温保存。

2. 组装制胶装置,安装玻璃胶板(配制较低的电泳槽需要涂抹凡士林密封胶室),固定于电泳槽,插梳子,在梳子下缘约1cm处做标记线,取下梳子。

3.各试剂按照下列表格用量,先配制12%分离胶, 10%AP与TEMED最后加入。加入TEMED后,迅速涡旋,用1000μl枪头迅速灌入胶室内,至标记线处。加入约0.5cm厚的水层。等待分离胶凝固。 试剂

12%分离胶(ml) 20ml体系

ddH2O

30%聚丙烯酰胺 1.5M Tirs-HCl(pH8.8) 1.0M Tirs-HCl(pH6.8) 10%SDS 10%AP TEMED

6.6 8.0 5.0 / 0.4 0.4 0.008

5%浓缩胶(ml) 5ml体系 3.4 0.83 / 0.63 0.05 0.05 0.005

4.分离胶凝固后,倒去上层水,在分离胶面上加浓缩胶,充满胶室,插入梳子。

5


酪氨酸酶的粗提取,分离纯化、纯度鉴定及活性测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综合布线实训报告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