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影响顶煤采出率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为什么说顶煤的损失是可以控制的,但也是不可避免的?
9、简述综采放顶煤技术的主要优缺点。
10、试分析综采放顶煤技术对厚煤层开采的适应性。 第8章
1、急斜煤层开采有哪些主要特点?
①采煤工作面采下的煤块能自动下滑,从而简化了工作面的装运工作,但下滑的煤块和矸石容易冲到支架,砸伤人员,给生产带来不安全因素。
②急斜煤层顶板来压垂直作用于支架或煤柱上的分力比缓斜煤层要小,而沿倾斜作用的分力要大,煤层顶底板都有可能沿倾向滑动,支架稳定性差,因而增加了回采和支护工作的复杂性。 ③采煤工作面的行人、运料、落煤、支护、采空区处理等各项工序的操作都比较困难,增加了机械化采煤的难度。
④采区中一组上山眼的布置,以溜煤眼代替缓斜煤层中的运输上山,而以运料眼代替轨道上山;为了安全,分段设行人眼;出矸时还需另设溜矸眼。
⑤一般说来,急斜煤层都经历过强烈的地质变动,地质构造较复杂,围岩条件较差;再加上采煤工作面推进速度慢,采出率较低。因而采区走向长度比缓斜煤层要小。
2、我国急斜煤层采煤法有哪几种?各适用于何种条件?
3、绘图说明伪斜走向长壁采煤法的采煤系统、工艺特点和主要优缺点。
4、绘图说明伪斜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法回采工作的三个阶段。
5、我国柔性掩护支架的结构型式有几种?各适用于何种条件?
6、试述水平分段放顶煤采煤方法的主要优缺点及其对急斜厚煤层开采的意义。
7、滑移支架放顶煤开采的工艺特点是什么?所面临的主要技术难题有哪些?
8、急斜水平分段放顶煤开采时顶煤破碎有和特点?
第9章
1、柱式体系采煤方法的特点是什么?
2、柱式体系采煤方法的主要类型及其区别是什么?
柱式体系采煤法有两种基本类型:房式采煤法和房柱式采煤法。 柱式体系采煤法的实质是在煤层内开掘一系列宽为5~7m左右的煤房,煤房间用联络巷相连,形成近似于长条形或块状的煤柱,煤柱宽度由数米到二十多米不等。采煤在煤房中进行。煤柱可根据条件留下不采,或在煤房采完后,再将煤柱按要求尽可能的采出。留下煤柱不采的称为房式采煤法,既采煤房又采煤柱的称为房柱式采煤法。
3、柱式体系采煤方法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柱式体系采煤法的适用条件:①开采深度较浅,一般不宜超过300~500m;②顶板较稳定的薄及中厚煤层;③倾角在10°以下,最好为近水平煤层,煤层赋存稳定,起伏变化小,地质构造简单;④底板较平整,不太软,且顶板无淋水;⑤低瓦斯煤层,且不易自燃发火。
4、为什么柱式体系采煤方法在我国国有重点煤矿应用较少? 柱式体系采煤法存在下列主要缺点:①采区采出率低,一般为50%~60%左右,回收煤柱时可提高到70%~75%左右; ②通风
条件差,进回风并列布置,通风构筑物多,漏风大,采房及回收煤柱时,出现多头串联通风。
5、分析柱式体系煤法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第10章
1、说明选择采煤方法的原则有哪些?
选择采煤方法必须符合①生产安全; ②经济合理; ③煤炭采出率高等基本原则。
2、说明选择采煤方法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选择采煤方法的影响因素有以下几点:
⑴地质因素:①煤层倾角; ②煤层厚度; ③煤层及围岩的特征; ④煤层的地质构造情况; ⑤煤层的含水性、瓦斯涌出量及煤的自燃情况。
⑵技术发展及装备水平的影响 ⑶管理水平因素
3、简述采煤方法的发展方向。
4、何谓无人工作面采煤方法?
无人工作面采煤的含义是,工人不在采煤工作面内采煤,而是在回风巷道或其他安全地点操纵和控制工作面的机械设备,完成采
煤、装运煤、顶板管理等工序。
5、常用且较成熟的无人工作面采煤方法有几种?简述其基本特点及适用性。
第二篇 准备方式及采区设计 第11章
1、说明准备方式的涵义、要求及分类。(涵义及含义两次区别) 准备巷道包括采(盘)区上(下)山,区段石门或斜巷、采(盘)区车场,煤层群开采时的区段集中平巷等。准备巷道的布置方式称准备方式。
正确合理的准备方式应遵循以下几项原则:①有利于矿井合理集中生产,使采准巷道系统有合理的生产能力和增产潜力;②保证具备完善的生产系统,有利于充分发挥机电设备的效能,并为采用新技术、发展综合机械化和自动化创造条件;③力求在技术和经济上合理,尽量简化巷道系统,减少巷道掘进和维护工程量,减少设备占用台数和生产费用,便于采掘正常衔接;④煤炭损失少,有利于提高采出率;⑤安全生产条件好,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 准备方式的分类:
①按煤层赋存条件分为:采区式、盘区式、帯区式三种基本准备方式。